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口技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口技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口技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口技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合中心学校七年语文导学案年 班 姓名:课 题口技课 型预习+展示课时2主 备张贵民副 备王亚丽 张长海审 稿备课时间授课时间领导审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要求自己顺畅朗读、翻译、背诵全文。 2、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辨析表示时间的词语,掌握积累文言词语。3、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过程与方法合作 、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激发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学会理解文言词语,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教学内容引导点拨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自学导航】1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这篇文章选自 朝 编的笔记小说。 2虞初新志: 3口技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表演技艺,有悠久历史,又叫“学象声”“哨声”“象声”等。表演者用口发出模仿虫、鸟、走兽、器械的声音和某些人类生活活动的声音。现在的相声即从口技发展而来。口技的一部分特点仍为杂技(各种艺术表演)所保留。 一、导入新课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艺术宝库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口技,它用人的声音模仿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万事万物,惟妙惟肖,妙不可言。今天,我们学习的林嗣环的口技,就描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同学们读后一定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口技,去领略这美妙的艺术。二、顺畅诵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停顿、语气节奏,并标记疑难字词。 2学生轻读,根据注释掌握有关字词读音。 少( )顷 呓语( ) 叱( ) 中间( ) 曳( )屋 许许( )声 几( )欲 犬吠( ) 齁( )声 意少( )舒 3再听录音范读,后自己放声自由朗读,体会语气节奏。4请同学们齐读,初步领会课文内容和情味。三、疏通文意1. 认真阅读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京中有善口技者(善: ) 会宾客大宴(会: )施八尺屏障(施: ) 众宾团坐(团: )妇拍而呜之(呜: ) 奋袖出臂(奋: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 )8会宾客大宴(会: ;宴: )9但闻屏障中(但: ;闻: ) 10以为妙绝 (以为: ;绝: ) 11妇抚儿a乳,儿含b乳啼,妇拍而呜之(a乳: ;b乳: ;呜 ) 1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少: ;稍稍: ) 13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名: ) 1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 ;走: ) 1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 2. 掌握词类活用。(B级) “妇抚儿乳”中的“乳”是( )(原为名词),作( )讲。 “善口技者”中的“善”是( )(原为名词),作( )讲。 “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是()(原为名词),作()讲。 “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原为名词),作()讲。3比较体会词语古今不同含义。(A级)会:古义: 今义:施:古义:今义 中间:古义: 今义 股:古义:今义 虽:古义: 今义 走:古义:今义闻:古义: 今义 厅事:古义: 今义4学生尝试翻译全文,有不会的写出来,向同学老师请教。5老师检查疏通情况,并做补充讲解,重点提示。6再次结合文意朗读课文,较深理解文章内容。四:背诵全文1. 记住课文注释及补充字词的意思。2. 背诵全文及意思3. 有表情地复述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一、老师检查复习背诵翻译情况。请同学们认真的背诵做好准备。二、理清文章思路,掌握作者结构安排意图。1全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进行记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请概括段意。明确:全文是按照 顺序来进行记叙的;可分为 个部分。也就是按“ ”、“ ”、“ ”来叙事的。 第 部分:(第 段)介绍 (第2段) 口技 第 部分(第 段) (第3段) 写 (第4段) 第 部分(第 段) 2归纳:本文是以 字统领全篇,中心突出,行文思路清晰,结构安排合理,首尾呼应,是写作记叙文的很好典范。3请学生用一句话概述课文主要情节。明确: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 学生自由诵读,根据提示画出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 表现深夜的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过程的语句。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明确: 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明确:表现从失火到救火情形的语句。响声大作,由少而多。 明确: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明确:2. 找出并辨析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其作用。明确:四、学习以动衬静的手法文中的以下两处是怎样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 提示:以动写静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我们班上自习课时,只能够听到笔尖在稿纸上发出沙沙的响声,这就是以动写静的反衬手法。“遥闻深巷中犬吠” 明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明确:归纳:五、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1.课文除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外,还多次描写听众的反应,试体会这些反应有何不同? 明确:2.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明确:当堂检测:1、通假字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2、一词多义: 众妙毕备 手有百指妙 以为妙绝 指 不能指其一处也3、选文最能体现口技人模仿效果的是那一句?4、第二段描写顺序?5、第二段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的是 侧面描写的是 此部分只做简单了解,便于理解文章内容结合工具书、课下注释以及导学案最后的温馨提示,把握方法,初步理解。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