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机场落定胶州 选址获民航局批复.doc_第1页
青岛新机场落定胶州 选址获民航局批复.doc_第2页
青岛新机场落定胶州 选址获民航局批复.doc_第3页
青岛新机场落定胶州 选址获民航局批复.doc_第4页
青岛新机场落定胶州 选址获民航局批复.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新机场落定胶州 选址获民航局批复选址: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 定位:区域性枢纽机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等级:运行等级为4F,主跑道长3600米,次跑道长3200米本报讯 记者从市新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获悉,青岛新机场选址报告日前正式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根据该批复,备受社会关注的青岛新机场选址落定胶州市胶东街道办事处。按照规划,青岛新机场将建设成为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相结合的 “区域性枢纽机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力新引擎。 据了解,新机场位于胶州市中心东北11公里,大沽河以西、东外环以东、胶济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之间,距青岛市中心约39公里。该场址周边交通优势突出,拥有青银、青兰、沈海3条高速公路,胶济、胶黄、胶新、胶济客运专线4条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胶州站,已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为场址提供了良好交通条件,利于打造陆空综合交通体系。根据国家民航局和省、市“十二五”规划要求,结合我市的城市发展战略,青岛新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坚持“规划导引、安全第一、功能齐备、便捷舒适、环保节能、协调美观、质优价公”的建设原则,致力于综合交通、智慧机场、绿色机场、特色商贸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未来百年新机场。据了解,新机场运行等级为4F,主跑道长3600米,次跑道长3200米。近期将建设2条独立运行的平行远距跑道,跑道间距2200米,航站楼面积45万平方米;远期再建设2条近距跑道,航站楼面积60万平方米。根据新机场建设程序,结合国内其他机场建设经验,我市确立了新机场建设五年攻坚计划,确保新机场工程按期保质完成。今年将重点围绕选址、立项等主线任务,全力推进新机场前期工作,确保各项基础任务顺利完成。目前,我市正加快新机场核心区涉及区域的摸底排查,制订征迁方案。同步推进航站楼概念设计、碧沟河改道、场址标高设定、场区“三通一平”等十几项专题研究。此外,公路交通“四横五纵”配套方案和轨道交通“机场快线”接入机场方案基本确定。市新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青岛新机场将形成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枢纽,实现畅通、便捷、高效交通集疏。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民航业务增长需求的测算,按照民航局“十二五”规划对青岛新机场的定位,预计青岛新机场近期(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500万人次,高峰小时航班起降104架次;远期(2045年)将达到5500万人次,高峰小时航班起降136架次。落定“胶东”的理由区位、交通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让胶东成功“揽下”新机场 为什么要建设新机场2025年,青岛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3500万人次,需要一个崭新的机场青岛为什么要建设新机场?对此,青岛新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适应航空业务量快速增长的需要。近年来,随着青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流亭机场航空业务量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两位数,2012年旅客吞吐量12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7.2万吨,飞机起降量11.6万架次。据预测,2025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3500万人次,流亭机场现有空域容量和地面条件不能满足需要。而机场周边建成区西侧距跑道仅256米,据建设单位初步测算,如原地扩建,成本巨大,且仍难以满足民航运输远期发展的需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机场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实施新机场建设,提高机场保障能力,有利于改善当地投资环境、进一步增强青岛市竞争能力,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青岛城市和机场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流亭机场距离市中心23公里,毗邻市区,随着流量的增长,环境噪声问题日益严峻。同时,由于青岛城市向北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位于机场净空范围内,机场净空安全问题日渐严重。根据青岛的城市布局规划,我市将构建“环湾型、组团式、多层次”的大城市发展新格局。流亭机场位于北部新城开发区,随着航空运输需求的快速发展与机场规模的扩张,其净空限制和噪声对新城的发展影响将逐渐加大。迁建流亭机场,能够带动并促进青岛市北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有效保护中心城区,并释放出更多的土地资源,促进中心城区可持续发展,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需要。青岛是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中提出,优化布局,强化枢纽,完善网络,提升功能,发挥组合效应和整体优势,构建海陆相连、空地一体、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青岛新机场依托该区域发达的铁路、公路以及水运等交通运输资源,各种运输方式互为补充,有利于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发挥青岛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功能作用。综上所述,为满足航空业务量增长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和机场的持续、协调发展,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机场建设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为什么选择胶东场址天时地利,让胶东成为新机场的最佳区域胶东场址位于胶州市中心东北11公里,大沽河以西、东外环以东、胶济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之间,距青岛市中心约39公里。之所以被最终确定为新机场,有其独特的自身优势。符合青岛市“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总体空间发展战略,处于现代化城市框架的中间地带,航空服务区位优势明显。距环湾发展带最近距离约10公里,位于环湾区域中间带和核心圈层,利于辐射带动即墨、胶州、黄岛内圈层,以及莱西、平度、海阳、莱阳、高密、诸城为外圈层的多圈层拥湾发展格局。空域优势明显。通过布局调整和技术改进,较其他场址而言,胶东场址空域优势相对突出,具备建设大型百年机场的条件,可极大改善当前的飞行环境,进一步释放空域容量,满足青岛民航事业的长远发展需求。符合青岛产业发展规划。胶东场址位于北部高端产业集聚区以北,该产业区主要布局半导体显示照明、汽车机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等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对于航空运输的需求十分旺盛,特别是高端产业属技术密集型产业,附近的航空运输资源对其投资拉动、商务交流、货物运输均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同时,该场址位于东海岸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和西海岸经济新区之间,对两个重点区域的兼顾作用明显。场址周边交通优势突出。胶州城市交通发达,拥有青银、青兰、沈海3条高速公路,胶济、胶黄、胶新、胶济客运专线4条铁路和胶济客运专线胶州站,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8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47公里/百平方公里;铁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5公里,已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为场址提供了良好交通条件,利于打造陆空综合交通体系。基础配套设施优势明显。新机场距离胶州市中心仅11公里,有利用市政设施的条件,配套引接便利,工程投资相对较少。胶州为新机场提供了良好的城市依托条件,利于建设综合交通走廊、强化城镇的集聚化、紧凑型发展,完善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和职能结构。另外,场址控制范围内地势平坦,净空条件良好,工程造价相对较少,也是重要优势条件。 新机场如何选址据了解,民航机场选址有一套规范的标准体系,选址条件及程序非常严格。一般按照“先天后地”的原则推进,即将空域作为选址的首要条件,再通过比对地理位置、净空条件、气象条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址发展条件、配套设施条件、防洪条件、地震情况、文物矿藏分布情况、土石方工程量、用地及拆迁、噪声影响、场外交通、投资匡算等多方面地面因素,由专业研究机构经过初选(一般确定五个场址)、预选(五选三),最终形成推荐场址。 市新机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此前,我市曾在胶州、即墨、城阳等地初步确立5个新机场选址:胶东、七级、华山、温泉、桃源河东。在预选中,获得通过的是胶东、七级和华山等三个,最终胶东选址凭借着多方优势脱颖而出。根据国家民航局和省、市“十二五”规划要求,结合我市的城市发展战略,我市的新机场将坚持“规划导引、安全第一、功能齐备、便捷舒适、环保节能、协调美观、质优价公”的建设原则,致力于综合交通、智慧机场、绿色机场、特色商贸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未来新机场。 新机场,区域性门户枢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将充分把握这一有利发展机遇和自身优势,将新机场建设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相结合,将青岛新机场建设成为“区域性枢纽机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环渤海湾地区重要的航空货运枢纽,货运集散地和快件处理中心”,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力新引擎。 据了解,青岛未来新机场运行等级为4F级 (流亭机场目前为4E级),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级相当,将可起降A380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用客机。新机场主跑道长3600米,次跑道长3200米。近期将建设2条独立运行的平行远距跑道,跑道间距2200米,航站楼面积45万平方米;远期再建设2条近距跑道,航站楼面积60万平方米。 新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青岛新机场将建设成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枢纽,实现畅通、便捷、高效交通集疏,提高青岛新机场的地区辐射能力。根据规划,青岛新机场将配套建设包括城际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路等组成的系统,用以连接山东半岛主要城市和青岛市域。目前,已形成了“快速连接东、西、北主城区,便捷服务半岛地区”的综合交通组织方案,可实现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2小时覆盖半岛主要城市。铁路方面,依托济青客运专线、规划中的青太客运专线、青连铁路线的站点布局,与城市轨道紧密衔接,围绕新机场形成青岛北站、胶州北站、红岛站三大枢纽铁路站,实现空铁的紧密衔接;公路方面,打造“四横五纵”快速路网集疏运系统;轨道交通方面,综合调整市域内铁路、城轨线位,形成新机场与轨道交通的有机衔接。通过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将充分发挥新机场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半岛城市群中的服务功能,促进青岛市及半岛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多式联运中枢,区域性国际旅客中转枢纽和主要面向日韩的对外开放门户。 新机场,崭新临空产业区根据规划,青岛新机场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航空产业本身及与航空密切相关产业在机场周边地区聚集;通过机场客货运业务的发展,带动物流、临空加工与生产制造在机场周边聚集,进而形成临空经济区,并通过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反哺新机场,使新机场与临空经济区形成互补,相互促进。在对国际和国内临空经济区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青岛自身区位优势,我市提出了“依托新机场,统筹陆海空,建设航空城,发展大青岛”的临空经济区设计理念,并积极推进临空经济实验区和综合保税区项目规划的落地。目前,临空产业区规划正在扎实开展。已完成临空产业区前期研究。临空经济区规划研究面积200平方公里,以航空基础产业、高科技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通航相关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按照预测货运量(近期44万吨、远期110万吨)计算,临空经济近期总产出500亿元,远期总产出1000亿元。 新机场,一座现代航空城临空经济区的产业聚集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