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计算能力_第1页
论文浅谈计算能力_第2页
论文浅谈计算能力_第3页
论文浅谈计算能力_第4页
论文浅谈计算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牧野区寺庄顶小学 戚久娟 摘要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 要提高学生的 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要做到经常化 有计划 有步 骤 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 在数量上要讲究密度 在形式上 内 容上要注意灵活新颖 只有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持之以恒 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正文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经常因为学生 错数 而困惑 题 做了不少 错误率却居高不下 那么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 力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巧学活用 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 变得生动 有趣起来 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 从而收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1 在游戏中培养兴趣 例如 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 学游戏 碰球 既能进行口算练习 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 具体做法是 以碰球的结果和是 10 为示范 教师边拍手边发问 李明明我问你 我的 3 球碰几球 学生边拍手边回答 吕老师我 告诉你 你的 3 球碰 7 球 熟练之后可简化为 拍手问 李明明 我的 3 球碰几球 拍手答 你的 3 球碰 7 球 注 此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碰球的结果 根据学生 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 可集体回答 小组回答 个别 学生单独回答 教师问学生答 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 行 2 用故事激发兴趣 如 在教学简便运算前 首先给学生 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 1 2 3 99 100 这 100 个自然 数之和的故事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激发其学习数学的 兴趣 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 中外数学家 的典型事例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 既增添课堂气 氛 吸引学生注意力 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3 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 如 估算歌 要想快速验算 试着用用估算 先估估 后算算 四舍五入是关键 符号来连接 简便快捷真叫绝 二 讲清算理 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我们知道 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 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 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 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 领悟法 如 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 可让学生在摆 一摆 画一画 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 发现满十进一 的现象 学生会对 十进制 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 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 我们把这种 方法称为 领悟法 2 对比明理法 如 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 涉及 到口算 估算 竖式计算 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 我改变计算题 以做题为主的惯例 鼓励学生多动嘴说 说一说算理 说一说想 的过程 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 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 以然 以 125 11 为例 口算的思维过程是 先算 100 11 110020 11 2205 11 55 最后算 1100 220 55 1375 估算时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的估算中 只要将 11 估成 10 然后计算 125 10 1250 也就是 125 11 1250 即可 关 于这一类型的估算说明在教学参考书上有明确文字 竖式计算的 思维则是先算 125 1 125125 10 1250 最后算 125 1250 1375 通 过比较 我们会发现 口算 估算 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 同 学生通过说想法 说过程进行对比 区别 就会建立起清晰 的表象 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 对比明理法 3 知识转换法 如 五年级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 先 让学生充分领会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 而分数单位不同 就 不能直接相加减 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 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的 知识 化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 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学过的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了 这种方法就是 知识转换法 三 培养学生计算细心 认真的好习惯 学生在计算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 看错抄错题目 列竖式时 数位没对齐 计算时不打草稿 一位数加 减 乘 除计算错误 导致整题错 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 做完题不回头检查等 这些 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 那如何让学生细心呢 1 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 教师的板演 批改作业的字迹 符号 一定要规范 整洁 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 善于总结经验 归纳方法 比如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 法是 一对抄题 二对竖式 三对计算 四对得数 审题的方法 是两看两想 即 先看一看整个算式 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想一 想 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 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 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 避免 将 15 5 1 0 5 错误地算成 20 1 0 5 3 加强口算训练 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 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 我们注意对学生进 行必要的口算练习 基本上采用听算和看算训练 持之一恒 学 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4 教育学生养成验算习惯 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 仔细 书写整洁 格式符合规定 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 惯 我们要要求学生作业完成后要作自我检查 复核或验算 如 学生在解好方程后 一定要把答案代入原方程进行必要的验算 通过验算 让学生做出正确判断 当然 竖式计算学生也能通过 交换律及逆运算的关系来进行验算 四 练习题的筛选要恰到好处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 如果整数的加 减 乘 除法的计算方法 没有学好 那么小数的加 减 乘 除法就很难学会 因此说 计算教学需要做到新旧结合 精讲巧练 持之以恒 1 新授之前扫障碍 抓住难点反复练 例如 在不连续进位 的加法 27 45 中 当十位上的 2 与 4 相加得 6 时 还要加上 7 5 进位得来的 1 所以 2 4 1 这类口算练习 必须放在讲授不连续进 位加法之前加以训练 再如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整数乘法与除法 时 因为它们用到的计算口诀相同 学生受到干扰往往会分辨不 清出现 坐错位 的现象 要走出这一误区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乘除 法各部分的位置 因此要针对这个难点让学生反复练习 像根据 三四十二这一句口诀 说出 3 4 124 3 1212 3 412 4 3 四个算 式 根据 3 4 12 说出 12 3 412 4 3 这两个除法算式 2 知识靠日积月累 练习需少食多餐 学生计算水平的提 高不可能一簇而就 因此加强平时的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 为了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可以安排 天天练 即每天练 3 5 题的计算 题 让学生做到天天有 点心 吃 又能做到 温故而知新 3 练习形式多样化 为了让学生始终 有新鲜感 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 如通过游戏 竞赛 抢答 开火车 听算 限时口算 自编计算题 扑克牌 同桌对问或小 组比赛等形式来调学生的胃口 还可以通过 趣题征解 巧算比 赛 等形式 挖掘学生的潜力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4 举一反三 提高实效 每讲完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应先 集中练习新学内容 再练习与本节内容有联系的题目 最后把新 旧知识串起来练习 如 学习两位数乘法之后 出示练习题 15 15 25 25 35 35 先请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运 算 然后思考 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积的十位个位数字有什么 特点 积的高位数字与因数的十位数字有什么关系 这样学生发 现了规律 了解了数据的特征 很快掌握了快速计算方法 接着 让学生比赛口算 55 55 65 65 75 75 85 85 就会迎刃而解了 再如 教学混合运算时先练习 100 5 4 让学生思考它的运算 顺序 接着改为 60 100 5 4 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异同 点 以便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5 练习题的设计要精心到位 练习的选题不是灵机一动 信 手拈来 而是一项充满艺术性 创造性的行为 如 有关 0 1 试题的练习是首选 口算 0 256 256 1 256 256 竖式计算时 0 的位置不同引发计算要点会相应变化 练 习题设计就要到位 110 25 250 50 305 60 360 90 360 9 另外 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横向知识与纵向知识的对比 切忌遗 漏知识点 要以点带面培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