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9《满井游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9《满井游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9《满井游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9《满井游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9、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陕西省洋县实验学校 苟定杰教学设想:本文属于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游记散文的写作特点。因此,本节重点是训练学生的朗读和自主归纳词义的能力,从而训练他们以本文为例来写景抒情。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目的。 2、梳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写景顺序。3、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虚实词义。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目的。2、难点:梳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写景顺序。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PPT,学生提前写好有关写景的短文。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生:回答;师又问:那么你们喜欢在春天里踏青吗?能否说说当时内心的感受?生:回答;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伐,到满井去领略一下北国之春的美景吧!(板书标题、顺势剖新标题)学生解释“满井”、“游记”的含义;教师补充,强调。(本文属于山水游记)二、作者简介:袁宏道(1568-1610) 明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 。万历进士,官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创始者,文学成就居三袁之首。作品真率自然,内容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著有袁中郎全集。三、写作背景:本文写作于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时,由于终日和拜谒酬谢打交道,这使他很苦恼,更为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他的官职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四、朗读课文,初感文意。(一)、初读课文,感知作者情感。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2、学生:自由的朗读课文。3、教师:强调易读错的字词的读音。例如:燕地 yn 靧面 hu 呷浪 xi 花朝节zho 脱笼之鹄 h 堕事 hu 辄返 zh 罍而歌者 li 恶能 w廿二日 nin 蹇者 jin 髻鬟 j hun4、教师:指导朗读停顿节奏。例如:(1)晶晶然 / 如镜之新开 / 而冷光之乍出于匣(xi)也。(2)如 / 倩(qin)女之靧(hu)面 / 而髻(j)鬟(hun)之始掠也。5、(生)再次朗读课文,请概括作者游览满井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提示)地点:满井时间:花朝节后廿二日。人物:我与数友。起因: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廿二日天稍和。经过:若脱笼之鹄,尽览初春水光山色,饱览游人之情。结果: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二)、文本研讨(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义的良好习惯)师:指定学生朗读第一段。生:朗读,自主翻译。师:(强调疑难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燕:北京地区。 作:起。 砾:小石块。局促:拘束。 辄:就。 五、谈一谈想一想,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训练学生自主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六、练一练 以本文写景为例,写一篇写景游记。(200300字)(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堂中写一写,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