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实”成金 亮“践”江城.doc_第1页
点“实”成金 亮“践”江城.doc_第2页
点“实”成金 亮“践”江城.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点“实”成金 亮“践”江城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加1002班郭文聪 摘 要 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点亮”社会实践队于7月3日至16日在江城武汉开展红色实践服务活动。实践队队员们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团90周年之际向广大青年发出的“必须始终投身人民伟大实践”的号召,响应省团委青年三下乡“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的活动目标。十多天的时间里,实践队队员并肩战斗,开展了“红色服务”、“红色教育入社区”、“红色寻迹”、“红色旅游调研与推广等以一系列“红色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不畏酷暑,奔波于江城的各个角落,探寻着先辈们的足迹,宣传红色文化和旅游,为酷暑下的江城添抹了一笔特别的“中国红”。在社会实践期间,锻炼了大家意志,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增长了才干。社会实践成为大家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关键字 红色实践 “点亮”社会实践队 服务 奉献 教育寻迹,让先烈感知后辈的尊崇7月3日到10日,“点亮”实践队在江城武汉开展了主题为“寻找红色根基点亮江城灯塔”的寻迹活动,一周的时间实践队队员足迹踏遍武汉三镇,覆盖大至妇孺皆知的革命纪念碑、博物馆,小到巷中老人口述回忆中的革命遗迹,一周多的时间大家采集了30多个红色景点的第一手资料。探寻之旅,从开始的那一刻就一直在考验着我们的耐力。七月上旬的武汉热的像个火炉,残酷的想把每个外出的人们征服。转眼红色遗迹,大多数的它们是那么的冰冷,在孤独僻静的氛围下偶有游人纳凉。当然也不乏闪光,高科技的展馆形象、生动地记录展现了先烈们的光辉历史。首日的苏联空军墓之行,一个纪念碑,数棵松柏,一个合葬的墓冢,这就是15名苏军志愿军烈士的栖身之地,凄凉的感觉由心而生,大家齐聚墓冢前鞠躬表达自己的敬意。周边阴凉下颐养天年的老人很多,更凸显了英雄们的孤独,询问了老人们这段往日,老人有无尽的感概,她想保持这里的庄严与肃穆。第五日的珞珈山、洪山之前,更显悲凉,这里的故事可能不久后就只能用“听老人说”几字来概括,位置偏僻加之崎岖的山路更为我们的寻迹增添了不少的难度。最后一天,当我们站立在汉口旧租借的街头,看到成危房正在拆除的中共机关旧址,以及衰败的刘少奇旧居,心里多了些恐慌,我担心会有一天这个民族忘了根,弃了本。几日下来,实践队跑遍武汉三镇,我们有过为看到宏伟的辛亥革命展馆欣喜,披荆斩棘,为落魄的耿丹烈士墓忧伤,同样为破败的刘少奇、周恩来等名人旧居而忧郁,也会为那些莫明的收费而感到困惑。利益至上的社会里。可能只有那些有“油水”的红色景区得到保护,市政的那些红色资源指示牌或许只是这个城市的装饰,没有人去考究它到底在哪,它会是谁。这些红色资源如灯塔指引新生代的前进方向,也因为缺少修缮逐渐黯淡。点亮社会实践队的我们已经在努力,我们把相应的红色景点制定成册,让它们不再埋没于城市之中。同时,队员们向政府相关部门投递了倡导书,希望引起重视和关注。我们,会用实际行动“点亮”这团红色的火焰。服务,让青春绽放红色的色彩 寻迹之余,实践队的成员们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志愿服务发挥着自身的光和热。李龙飞、孟雨承担了绝大多数义务讲解员的任务。三个馆区,十几页累计近3000字的解说词,并没有把这两位小将吓跑,精心准备,从忐忑的初次上岗到最后的从容应对。年少的孩童、外校的实践队员到外国友人一一表达了对他们工作的肯定。让我由衷的佩服,相比而言咱真的很差,真的是个酱油。7月10号,全体队员在博物馆园区做志愿服务,有讲解员、交通协管员、清洁员的岗位可供挑选,作为队里最不善言辞的男生、并且毫无协管交通经验,我选择了技术含量最低的苦差,去除草护园。等着工作人员拿来夹子,拿着夹子。塑料袋开始了护园之旅,园子本来就有保洁工进行清洁,基本上很少遗漏的清洁死角,从五大会址内清洁,一路上并没有太多的“斩获”,走在景点之间串接的路上,偶尔发现几个遗忘在路旁的矿泉水瓶,或者垃圾箱旁漏出的碎纸碎屑,工作很轻松,心情也很愉悦。为游人的高素质的高兴,同时为清洁员们出色的工作喝彩。无奈之下,我们便去草坪上除杂早,耐心的寻找,原本就整洁的园区,让大家为寻找杂草往往付出的时间更多,烈日热日依然难对我们不爱,没过多久大家就已满头大汗,在休息、除草的节奏中变换着,两个小时候大家终于完成了任务。虽说我的工作有些酱油,看到自己除掉的那微不足道的杂草,塑料袋里少的可怜的斩获,很内疚。不过至少也奉献的自己的光和热,一天比较充实,另外向所有园区的清洁员表示感谢,炎炎夏日,你们的工作真的很辛苦,可是你们的工作依旧那么出色,感谢。另外,点亮们决定以后不定期过来服务,用赤诚的心护园。酷暑中,我们用服务,让青春绽放了红色的色彩。调研,让市政了解百姓的心声7月8日到11日,我们“点亮”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启“红色调研与推广”方案,大家分三队奔赴武昌、汉口和汉阳,探寻革命遗迹的同时发放调查问卷,搜集不同阶层的市民对武汉红色旅游的看法,推广红色旅游。为得到完善的信息,保证调查数据的可信度,我们本次将调查对象分为四个年龄段,调查地点也散布在武汉的不同区域。队员们随机在武汉的街道、公园、餐馆、社区里面发问卷、做访谈,和市民交流,宣传武汉的红色旅游。调卷中我们的小队遇到了一名河南的高考生,高考结束后一个人来武汉游玩的他,很乐意的接受我们的调卷,做完调卷时时还不停地表达对我们的谢意。有的老人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便滔滔不觉得讲着那记忆中的点滴革命的会议,临别前让我们一定要好好干,不能让付出过的烈士们寒心。当然也有不少青年、青少年毫不礼貌的拒绝我们,表示红色旅游与之无关,每逢遇此,心里难免悲凉。有些人碍于面子填表,字里行间透露出他的不懈。调研教会了我要善于言辞,要懂得观察别人的神情。调卷时间,让我们近距离了解了市民、大学生对红色旅游的看法。了解了当代大学生对这些红色旅游的看法,也就是下一代中坚力量对文化之根的认识。我感谢每位受访者,每位肯耽搁几分钟认真填完我们调卷的人,我们会整理出调查报告,让市政了解百姓的心声。传承,让孩童与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并肩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了解过去那段心酸的历史,于是我们7月7日走进石牌岭社区,为孩子们讲述那段峥嵘的岁月,带领她们参观博物馆,近距离了解课外的知识。这一天从我的印象中,自己的体验到的永远比别人告诉的要更有趣,更能掌握。为确保安全,大家到孩子家中接孩子,把孩子带到校门口集合,然后一同前往博物馆。刚进博物馆,孩子们便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出很浓的兴趣,通走下来,孩子的兴奋抵消了奔波的劳累。社区的孩子多为农民工子女,看到农讲所的成就时,心中多了一些自豪。离开前小女孩们,和记者们说着自己的体会,说着自己的看到的红色。回来时,孩子们在公车上疲惫的睡着了,孩子们真棒,博物馆进社区这种活动,的确需要推广下去。7月12日,终于到了实践基地揭牌的一天,早上9点我们就带着所有需要准备的东西,到达了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始布置会场,悬挂横幅,由于胶带很窄,7米长的横幅需要登上梯子悬挂显得很是吃力。学院杨春书记建议大家从中间开始挂,顺带教育大家要利用所学的知识于实践。可是实践操作中,还是不是很轻松,再次利用我们以前的方法,艰难的挂好横幅,随后领导们就位一切正式开始,当双方领导在协议上签字,揭牌的那一刻,心里很是激动,这就是我们10多天努力的结果,真的那一刻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值了。随后依旧是例行的书记发言,最多的还是感谢。最后倩代表我们队发言,嘿嘿,一点都不带卡的就把发言稿说完,很强大。随后去找崔姐拿了下社会实践的回执信,崔姐又给了我们车费补助,大家不舍得逛了逛革命纪念馆,最后依依不舍了离别了工作一周的地方。基地、博物馆进社区,一切为青少年、孩子们提供了平台,给了大家做红色文化传承者提供了支持。相信在我们,在基地的影响下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红色文化的战线上来,点亮武汉红色之旅,有你,有我,更要有大家。武汉红色文化,爱你不止两三天社会实践结束了,这一路我收获了很多,团队很重要,大家的密切配合,让我们的工作开展的很是顺利,大家互助,亲如一家,兄弟们好样的,加油。这次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应变能力,还趁大武汉的大夏天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感觉很值得。当然,传承武汉红色文化,不能仅仅是这几天,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在校园、社区推广自己的传承文化之旅,调研报告、倡议书、人人主页都要搞好,让市民知道我们的行动,利用新媒体,宣传、传承武汉红色文化。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身上肩负着更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