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送元二使安西 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彭莹一、 温故知新,初始王维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将走进诗人王维。老师这里有一首非常熟悉的诗画,让咱们一起读一读。这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起】还有这一首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背完这诗中,你能感受到【怎样的情感】深深的思乡之情小结:是啊,王维的诗情景交融,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善于借景抒情、情感丰富的王维。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送元二使安西】【ppt头像】说说你所了解到的资料?生【王维的资料,他与元二的关系】师:哦,那我们来看看课题,你能说说诗题的意思吗? 这就是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之一知诗人 解诗题2、 朗读切入,初识别情 师:那么我们古诗学习的方法还有哪些呢?A、知诗人 解诗题 B、读诗文,解诗意 C、入诗境 悟诗情()师:真好,那我们今天就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2)自由练读:读好了题,我们一起来读诗,自个儿先按自己的节奏读一读,读准字音。()指名评读:谁想读?点1 生T:读的多好啊!字正腔圆。 谁再来读给其他同学听听。 点2生读其他孩子认真听,等会做个小小评论员。【一起齐读】师小结:苏轼曾经说过,王维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所以读他的诗一定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诗情画意。那么王维的这首诗里究竟都画了些什么呢?我们能从诗中感受到怎样的画面呢?下面,请各小组默读古诗,边读边感受,并进行小组讨论。生:我们小组从诗句中找到了这样一些表示画面的词语朝雨、客舍、柳色、美洒、故人生:我仿佛看到了千万条浮动的柳丝随风起舞,仿佛再对我挥手示意,我想请我们小队的同学读给大家听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生:我仿佛看到了客舍在树影之间,有人在那里饮酒作诗,开心极了,我想读给大家听我还想大家一起读一读!师:读着,我发现你们真的做到了,读诗文,解诗意。还在慢慢地进行品味呢,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起入诗境 悟诗情了。三、以读想象,涵咏别情C、入诗境 悟诗情谢谢孩子们。其实读诗如品茶,一口为喝,二口为饮,三口为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地品一品。层次一:想象画面,体悟“画中有情”师:来!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一句,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让我们定格这幅画面,画面中细雨霏霏, 再读(指名读) 让我们定格这幅画面,画面中杨柳依依, 你能感受到作者此时此刻的心绪么?(不要孩子现在回答)教师读层次二:回文质疑,感知“柳”之意象。(3)拓展“折柳赠别”组诗。虽是写景,景中含情。这是古人作诗时常用的方式,我们先把目光转向这三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歌李白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送别王之涣(4)说发现,悟意象。和送元二使西安中一样,这几首诗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感?(离别)诗句中出现了相同的景物?(柳树)。其实“折柳赠别”古来有之。最早在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后来人们就常常借柳来表达挽留、不舍的意思,柳就成了离别的象征。在导学单上,恭妍伊曾质疑这前两句诗中作者为什么写景?有同学可以解答吗?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王维也正是在借柳惜别、借雨抒情。(板书:景 情)再回到这句诗,师念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难怪他依依不舍轻声低吟女生读朋友终将离我而去,只能折柳赠友伤别离?满眼的伤感地叹息男生读雨中送客,只身飘泊,细雨霏霏,杨柳依依,怎一缕轻愁了得?忍不住要高声齐读。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清晨,诗人王维却要送别自己最好的朋友到安西去。于是,他写下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层次三:以读悟情,强化情感1.知路遥,叹艰辛。(1)元二啊元二,你将去哪里?(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从渭城到阳关、出阳关到安西大概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课件出示安西阳关的图片,(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看了图片,使你想到了哪些画面?想象元二可能在路上会遇到怎样的情况呢?(2)元二啊元二,你可有归期?生: 师补充: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由于交通极其不便,即使乘坐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马车也要足足走上半年多的时间!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 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少数民族的侵扰。王维曾出塞察访军情,深知边境的危险;所以当知元二在“安史之乱”暴发后被调往安西之时,王维深深知道不仅要历经跋涉的艰辛,还要饱尝旅途的孤独。而千里之外的安西,终年黄沙蔽日,荒无人烟。风沙茫茫,长路漫漫,可能再无相见之日, 所以诗人说(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板书:更尽酒 无故人)(3)对比评读,(课件出示)一“无”一“有”,对比品读。师: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却黄沙满天! 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却满目荒凉!所以,王维对元二说(指名读诗)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却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所以,王维对元二说(指名读诗)师:王维的眼里还在意渭城的美景吗? 王维的眼里只有友人的离去。 是呀,说不完的离愁别绪,道不完的深情厚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所有的关切与牵挂汇成一句(再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5)“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是一杯怎样的酒?指名读。(6)是呀,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只知道相见时难别亦难;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只知道举杯消愁愁更愁;杯杯皆是道不尽的离别情。 四、创设情境,感悟别情(1)(出示“荒漠绝域图”,配埙曲)就在他们分别六年后,王维去世了,此次分别竟成了永别,不幸的消息传到元二耳中, 他唯有一句句吟诵着两人离别时的王维留下的诗句。(师读诗题,学生接下去读。)师:看来你已经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诗中那份淡淡的伤感,饱含凄凄别情。古曲阳关三叠五、情真意切,永恒别情小结:诗人王维清楚地了解战争的无情,也深知友人的远征可谓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但他依然为友人祝福,期待着友人能平安归来,盼望着国家从此走向和平昌盛即便自己可能已等不到那一天的到来“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酒中不仅浸透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挚情谊,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