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路改造方案部分技术措施与规范_第1页
红星路改造方案部分技术措施与规范_第2页
红星路改造方案部分技术措施与规范_第3页
红星路改造方案部分技术措施与规范_第4页
红星路改造方案部分技术措施与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 1,View / Header and Footer,2018/1/11,红星路改造方案,部分技术措施与规范,p. 2,View / Header and Footer,2018/1/11,规划方面的规范要点,成都地区属于中国建筑气候分区划分中的IIIC区,其建筑的基本要求是建筑物必须满足夏季防热,遮阳、通风降温的要求,冬季应兼顾防寒。建筑物应防雨、防潮、防洪、防雷电。成都冬至日日照间距系数Lo=1.29.日照间距D=LoH。H为前一栋建筑物的檐口至地面高度。,日照间距的考虑,商业步行区的道路应满足送货车、清扫车和消防车通行的要求。道路的宽度可采用10-15米,其间宜提供一处可供人们停留休憩的室外空间或配置小型广场。,道路、广场、停车场及出入口规划的考虑,临街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排风口、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挡土桩、挡土墙、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筑红线的考虑,地下建筑物距离用地红线宜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坪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0.7倍,为保证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的实施,其距离不小于5m。,建筑物沿街地面首层设置骑楼时, 骑楼净高不应小于3.6 m , 步行道最窄处净宽不应小于3.0 m ,骑楼地面应与人行道地面相平, 无人行道时应高出道路边界0.1 0.2 m 。并应有防撞和安全措施。,道路、广场、停车场及出入口规划的考虑,p. 3,View / Header and Footer,2018/1/11,规划方面的规范要点,商业步行区内步行道路和广场的面积,可按每平方米容纳0.8-1.0人计算。,商业步行区距城市次干路的距离不宜大于200米;步行区进出口距公共交通停靠站的距离不宜大于100米。,商业步行区附近的应有相应规模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和停车场或多层停车库,其距步行区进出口的距离不宜大于100米,并不得大于200米。,机动车公共停车场胜地面积,宜按当量小汽车停车位数计算,每个停车位宜为2530;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的建筑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35。摩托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52.7。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1.51.8。,为了商业步行区内的人流活动不受车辆干扰,车辆宜停在商业步行区外的停车场内,在地价高昂的商业步行区可建多层停车楼。根据我国已经形成的就近停车的习惯和实测的资料表明,停车场必须放行近才能发挥作用。,道路、广场、停车场及出入口规划的考虑,p. 4,View / Header and Footer,2018/1/11,规划方面的规范要点,中型及中型以上的商业建筑应有不小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6周边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个面的城市道路相邻接。,大型、特大型商业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前,应留有适当的集散场地,且集散场地应直接邻接城市道路,避免对城市正常交通造成影响。,商业建筑规模划分表,疏散方面的考虑,p. 5,View / Header and Footer,2018/1/11,规划方面的规范要点,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隔距离不得大于160米。区内道路区密度可采用13-15km/k。,规划时关于防火方面的考虑,各商业建筑间应留有相应的防火间距,具体数据见下图,防火间距,下沉式广场等开敞空间,该空间的设置应能防止邻近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安全疏散。,特大型多层商业建筑与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至少满足13m,高层建筑的裙房和多层民用建筑的间距至少满足9m.,规划时关于防火方面的考虑,p. 6,View / Header and Footer,2018/1/11,规划方面的规范要点,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环形消防车道至少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场,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小于15m15m。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 可沿高层建筑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当建筑沿街长度超过150m 或总长度超过220 m 时, 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有环形车道的高层建筑可不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高层建筑内院或天井, 其短边长度超过24m 时, 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高层建筑沿街时, 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间) ,其距离不宜超过80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物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以下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消防车道,消防扑救面,特大型商业建筑和高层商业建筑应结合消防车道设置建筑的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消防扑救面。,消防扑救面一侧裙房、门厅和建筑突出物其进深不应大于4m。,消防扑救面范围内应设有商业建筑的主要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出入口。,规划时关于防火方面的考虑,p. 7,View / Header and Footer,2018/1/11,规划方面的规范要点,消防扑救面外墙不宜设计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玻璃幕墙底部出入口出应采取设置雨棚等防止玻璃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消防扑救面,扑救面一侧应设置室外消防扑救场地,长度不得小于15m,进深不应小于8m,离建筑外墙边的距离不宜小于5m。场地坡度不应大于3%。场地上不应布置有任何架空线缆、高大树木、室外停车场和妨碍消防扑救的障碍物。,商业步行区如上空设有顶盖时, 净高不宜小于5.5m , 并应符合建筑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疏散规定,p. 8,View / Header and Footer,2018/1/11,建筑单体地上部分的规范要点,商业建筑内安全疏散距离规定:多层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框架式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当设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时,可增加至37.5m,消防扑救面,高层建筑物内,框架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0m,交通设施规定,住宅七层及以上(含底层为商店或架空层) 或最高住户人口层楼面距室外地面高度超过16m ;不设电梯的住宅宜预留电梯井道, 以便有条件时安装。,高层建筑和部分多层建筑的主要交通设施是电梯,电梯的设置及要求(以下均为最低要求, 设计时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提高标准)。,1,五层及以上的办公建筑。,2,三层及以上的医院建筑。,3,四层及以上的图书馆建筑、档案馆建筑、疗养院建筑和大型商店。,4,三层及以上的老年人居住建筑。,5,七层及以上的宿舍或居室最高人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21 m 。,6,p. 9,View / Header and Footer,2018/1/11,建筑单体地上部分的规范要点,一二级旅馆建筑三层及以上、三级旅馆四层及以上、四级旅馆六层及以上、五六级旅馆七层及以上。,7,三层及以上的一级餐馆与饮食店和四层及以上的其他各级餐馆与饮食店。,8,高层建筑应设置电梯。,9,仓库可按使用要求、规模和层数设置载货电梯。,10,消防电梯设置,一类公共建筑、高度超过32m的其他二类公共建筑、10层及以上的塔式住宅、12层及以上的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应设置符合数量和技术要求的消防电梯。,对于高层消防电梯设置要求如下,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时,可只设1 台。,1,每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但不大于4500时,应设2台,且应分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2,每层建筑面积大于4500时,应设3台,且应分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3,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梯兼用, 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4,多层商业建筑防火分区,p. 10,View / Header and Footer,2018/1/11,建筑单体地上部分的规范要点,多层商业建筑防火分区应照下表设计,当符合以下条件时,多层和单层商业建筑首层的每个防火分区允许增加到10000,建筑耐火等级达到一、二级。,1,按规范设置自动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系统和排烟系统,2,p. 11,View / Header and Footer,2018/1/11,建筑单体地上部分的规范要点,内部装修设计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建筑内部装饰防火规范GB50222。,3,高层商业建筑防火分区,多层商业建筑防火分区应照下表设计,高层建筑中的商业营业厅当设有自动喷淋系统和自动火灾报警系统时防火分区允许扩大到4000。,当高层建筑与裙房间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置时,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面积不超过2500,当设有自动喷淋系统是可以扩大1.0倍。,地下室、半地下室耐火等级应为一级。,p. 12,View / Header and Footer,2018/1/11,建筑单体地下部分的规范要点,地下室防火分区及疏散设计规范,地下室、半地下室设置防火分区,分区间用防火墙进行分隔,每个防火墙允许最大建筑面积500,若设置自动喷淋则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增加1.0倍。高层建筑内的地下商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且建筑内部装修符合国家标准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面积可增加至2000。,地下室设置防烟分区,面积不宜超过500,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防烟分区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部小于0.50m的梁划分。,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至少有一个通向室外的安全出口(包括直通室外的疏散楼梯间,通向具有防烟功能的安全走道等。),当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1000时,可只设置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当防火分区面积大于1000的商业营业厅等人员密集场所,通向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地下室房间的疏散门不应少于两个,若房间面积小于50,则可只设一个。,p. 13,View / Header and Footer,2018/1/11,建筑单体地下部分的规范要点,地下室防火分区及疏散设计规范,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高层建筑地下室的疏散楼梯在首层出口上方应设跳出宽度不小于1000mm的防火挑檐。,当地下室层数为3层及以上,或地下室地面与室外出口地坪高差大于10mm时,均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室则设置封闭楼梯间。,地下商场建筑总面积大于20000时,应采取防火墙分隔,且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地下室车库部分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分类标准:特大型车库500;大型301-500;中型51-300;小型50,大中型地下汽车库的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 个; 特大型地下汽车库, 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 并应设置人员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l0 m 。出人口的坡道宽度, 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 m , 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4 m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不能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