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藤野先生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3.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原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原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知道: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与他人的因素,而老师又是其中很重要的角色.大家所熟悉的鲁迅先生也是这样。我们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记得三味书屋中老先生的名字吗?(寿镜吾)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但后来鲁迅在回忆中说道:“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人质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去结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让鲁迅最感激的先生。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绯红( ) 瞥见( ) 发髻( ) 挟着( ) 匿名( ) 油光可鉴( ) 驿站( ) 芦荟( ) 解剖( ) 顿挫( ) 诘责( ) 杳无消息( ) 2.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则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鲁迅1881年9月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大户家庭,祖父考中进士,曾在京城做官,父亲也曾考中秀才。但在鲁迅13岁时,家里遭到一场很大的变故,鲁迅的祖父因贿赂乡试主考官,案发被捕入狱,鲁迅家从此败落下来。而且祸不单行,鲁迅的父亲又得了肺病,经常吐血。因为当时医疗水平比较低,始终也不能确诊是什么病,再加上家道败落,不能拿出更多的钱来治病。于是就按照绍兴民间的土办法来止血,让病人喝陈年磨研出来的墨水。又请当地的中医来诊治,吃了不少中药,还用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药引,最终也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 因此鲁迅认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从此鲁迅就立志学医,准备学成后“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就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于是他便到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3.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1)文章写了那么多的事,请你把这些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明确】1)清国留学生赏樱花 2)“清国留学生学跳舞”3)“作者在仙台受到优待” 4)初见藤野先生5)留级生介绍藤野先生 6)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7)教“我”改解剖图; 8)担心“我”怕鬼;9)问“我”中国女人裹脚之事 10)匿名信事件;11)看电影事件 12)“我”与藤野先生惜别;13)回国后,忆藤野先生; 14)丢、寻藤野先生添改过的讲义;同学们带着要了解藤野先生鲁迅的洋老师的想法,查找并完成了事件的概括,对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你认为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明确】在东京(13自然段)在仙台(中间的自然段)在北京(后三个自然段)本文是以时间为顺序,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来组织材料。2.作者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明确】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眼镜 学者形象 动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治学严谨 语言:抑扬顿挫 生活俭朴 穿着:模胡旧外套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不拘小节 【小结】鲁迅采用白描的写作手法,对人物简单勾勒几笔,就甚为传神。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3.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品质,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明确】 修改我的讲义 正直热诚、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明确:吃惊是因为藤野先生亲自为“我”这个中国学生改讲义。 不安是因为讲义中有那么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感激则是由于藤野先生对自己的热情关心。 纠正解剖图 热情关心、严格要求 提问: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关心解剖实习 正直无私、真挚诚恳 提问: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明确: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认真求实、治学严谨 【小结】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五.自主小结,作业布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让鲁迅先生一生感激的藤野先生,学了以上的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明确】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叙事应该有详略 上下文注意过渡 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主要是因为哪两件事?【明确】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重点句子: (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的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发体现。 (2)“他们也何尝不是酒醉似的喝采”说明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来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是这样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小结】从上述两件事情,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因此,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2.赏读揣摩,情感体验(1)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明确】“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寄照片和写信。(2)齐读3638段,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信了吗?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明确】 珍藏讲义 悬挂照片 多写文章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四.合作探究,疑点追踪 课文除直接描写了藤野先生以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来组织的?【明确】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赴仙台途中深刻的印象,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 1.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特征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形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用意? 【明确】(1)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主要特征将长辫盘在头顶,来描写他们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2)用两个贴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2“实在标致极了”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明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明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3“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句中“无非”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这样”指代什么?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明确】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这群人生活空虚无聊,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不是去逛上野公园,就是在会馆里学跳舞。这儿不是探求救国救民之道的作者的栖身之所,因此决心离开这个乌烟瘴气的环境,而“到别的地方去看看”。这也就是作者要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小结】这一部分内容看似与藤野先生无关,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于是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这为下文中与藤野先生相识埋下伏笔。 赴仙台途中(学生默读第4节,分组讨论:) 【明确】日暮里蕴含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祖国仍然在苦难中,身在异乡,前途未卜)水户 作者对具有民族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小结】写这些事情,反映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是作者去仙台学医的主要动机。 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学生齐读第五节分组讨论:) “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了哪些优待?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优待是“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句中的副词“大概”表示推度、估计。作者到达仙台之后受到了免交学费的优待和职员们在生活上的关心。对于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所给予的特殊关心和照顾,固然反映了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而作者却把这些表示,推断为“物以希为贵”,这是作者感到自己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怜悯与同情。这里饱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反映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小结】这段写初到仙台,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还是受到“优待”。这样写是为藤野先生出场前作准备,为后文要写的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心、爱护起了衬托作用。 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来组织的?【明确】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本文的暗线;明线是是鲁迅先生和写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五.课时小结,作业布置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断。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并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订单管理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电气自动化工程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脚本编写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顾客体验主管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房产分析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应用心理学专家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官方网站维修工程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事件策划经理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侧重于设计的市场营销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学编审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教师专业成长路径规划与执行方案
- 2025四川广元市社会化选聘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专员2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工地消防常识培训课件
- 酒店特色菜品推广方案
- 2025年煤矿安全规程题库(含答案)
- 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范本
- 物业员工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攀枝花市仁和区事业单位秋季引才(1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无人机科普课件
- 农机安全警示教育培训课件
- 施工现场夜间施工照明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