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地 层(1)寒武系羊坡组(1?y)下部为含石榴石斜长变粒岩、斜长而云变粒岩与含石榴石斜长二云片岩,二云石英片岩互层,夹少量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部分变粒岩含十字石;上部及中部以二云石英片岩和含石榴石斜长二云石英片岩为主,夹少量斜长二云片岩、变粒岩。与上覆的陇巴组呈断层接触。原岩应为石英砂岩、粉砂岩、泥页岩组合,属次深海类复理石建造。顶部未见顶、底部多被中、基性岩脉侵入。陇巴组(1?l)上部以深灰色、褐灰色绢云母石英千枚岩为主,夹绢云母千枚岩及少量变质石英粉砂岩;中部以深灰色石英绢云母千枚岩为主,夹很少的绢云母石英千枚岩;下部以深灰色、灰黑色炭质石英绢云母千枚岩与黑色炭质板岩互层,向下炭质板岩增多。底部与羊坡组成断层接触。该组整体颜色较深,下部灰黑色为主,向上变为深灰色-褐灰色,下部的炭质千枚岩、炭质板岩是划分该组的主要标志。(2)石炭系分布于测区北片区西北角。岩性为斜长角闪片岩及大理岩、少量碎屑岩,有时夹基性火山岩,根据岩石化学分析,相当于海底火山喷发产物。产大塘期生物化石。与晚泥盆世白云岩呈整合接触。(3)三叠系上兰组(T2s)分布于北起兰坪县黄松,南至乔后井,弥沙河以东,石钟山以西的狭长地带内,1964-1966年间,任纪瞬等、云南省第一区测队曾称其为“维西群”,其后,于1972年云南地层表(初稿)更名为“江尾塘组”。前者划分为下、中、上三段,分别归入下、中、上三叠统。后者仍引用上述层序,单据1967年以后采取大量化石,划入中三叠统。剑川县上兰剖面及洱源县龙底村剖面后,认为上兰剖面相对来说比较理想,故建议用“上兰组”一名,以代表本图幅内的中三叠世地层。上兰组包括两大部分:下部(即下段)以细粒碎屑沉积为主,愈向下,粒度总的愈渐加粗。上部(即上段)以粘土质及灰质沉积为主。其中灰岩所占比例自下而上逐渐增加,单层厚度亦逐渐增大,与下部地层一起构成了一比较完整的海进旋回。灰岩中常具连续状或断续状泥质条带,条带间距一般35cm。靠下部以薄层灰岩最为特征,其层厚往往仅达0.10.3cm,经层间滑动,造成美丽的小褶曲构造。这类薄层灰岩在挤压较强的江尾塘-岩曲村一带尤为常见。攀天阁组(T2p)灰白色、灰绿色片理化流纹岩、块状流纹岩、英安质流纹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夹少量板岩。在兰坪一带以英安岩、流纹质英安斑岩和英安质安山岩为主夹火山角砾岩。为一套岛弧型中酸性火山岩,北部局部地区上部则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与下伏上兰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歪古村组为不整合接触。歪古村组(T3w) 歪古村组下部以紫红色为主的一套板岩、石英砂岩、含砾砂岩、砾岩;上部以灰绿色为主的板岩夹石英砂岩、灰岩、泥灰岩。早期为河湖相,晚期为滨海潮坪相。与上覆三合洞组灰岩为渐变过渡关系。本年度试填图和剖面测制(上兰锯木厂)发现上兰组可以粗略划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为细砾岩-粗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组成的多个沉积旋回,中段为灰黑色炭质板岩-粉砂岩和粗晶灰岩;上段主要为黄褐色和黄褐色长石石英杂砂岩和岩屑石英杂砂岩。基本可以与原石钟山组岩性组合对比,即歪古村组一段相当于原石钟山组一段,歪古村中段相当于原石钟山组二段和三段,歪古村上段相当于原石钟山组的四段。故本次工作将原石钟山组划归歪古村组。下伏地层为攀天阁组火山岩。三合洞组(T3s)为一套灰、深灰色灰岩夹泥质灰岩、泥灰岩、砂岩。在兰坪一带由灰色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组成。剑川的石钟山。兰坪的月亮坪一带等地还含有石英圆粒灰岩及硅质条带灰岩。属前滨海-近滨相沉积。与下伏歪古村组板岩、上覆挖鲁八组黑色页岩均为整合关系。本组含丰富的双壳类,菊石化石,兼有少量腕足类、腹足类、珊瑚、介形类和牙形石。时代为晚三叠世Carnian期。挖鲁八组(T3wl)为一套深灰色、灰黑色板岩、粉砂岩夹细砂岩,含黄铁矿及菱铁矿结核,与下伏三合洞组、上覆麦初箐组砂岩均为整合接触关系。该组颜色普遍较深,以泥质岩和粉砂岩为主,含炭质钙质和铁质结核,属滨海潮坪相至浅海相沉积。富含双壳类和菊石类化石及少量珊瑚和植物化石,时代为晚三叠世Canian-Norian期。麦初箐组(T3m)本组是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沉积,为一套灰绿色-灰黑色粉砂岩夹泥岩、炭质页岩煤线或煤层。底部常见几十米厚的灰色砂岩整合于挖鲁八组页岩之上。东部月亮坪石钟山地区厚度较小,据剑川县白岩子煤矿区资料,该处仅厚250m。西部金顶弥沙地区,厚度显著增大,在干江剖面上厚达890.3m,并有自北而南增厚之势。根据前人资料,本组富含双壳类、以及叶肢介、介形类、腹足类植物和少量腕足类化石,属晚三叠世Norian-Rhaetian期。(3)侏罗系花开左组(J2h)花开左组广布于图幅中部地区,为一套海路交互相沉积。花开左组下部为厚层泥岩与灰紫色细粒石英砂岩不等厚互层,底部常见细砾岩;上部为黄绿色、灰绿色泥岩、钙质泥岩夹粉砂质泥岩、钙质粉砂岩、灰绿色泥灰岩、紫红色等杂色泥岩。在挂登北部花开佐组上部为灰紫色(夹灰绿色)泥质粉砂岩夹细砂岩,中部为紫色厚层状细砂岩夹泥岩,下部为泥质粉砂岩与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底部为30米左右的青灰色-灰黄色泥岩、泥灰岩。该组以上部黄绿色泥岩与坝注路底部紫色粉砂质泥岩为界。盆地东缘的剑川石花坪附近,其下部曾一度发生石膏沉积。本段化石稀少,所见者均为陆相辩鳃类。(以上化石均采自剑川县兰花坪岩曲村一带)。花开左组上段是本区中新生代红色地层中一重要的标志层。坝注路组(J3b)坝注路组是一套厚度较大,岩性比较单调的陆相红色地层,广泛出露于测区中部。由于露头较差,或者构造破坏,在测区范围内一直未能找到完整的剖面。下部岩性岩性较单一,为紫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上部为紫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细粒-中粒砂岩夹不稳定细砾岩。岩石一般含灰质,时具灰绿色团块。细砂岩层在下部多呈厚十至数十厘米的薄层出现,在上部单层厚度多大数米,并与其上粉砂岩、泥质岩成若干韵律层。此外,紫红色灰质细粒岩(砾石为泥灰岩、灰岩、胶结物质、灰质及泥质物),在本组内亦常见及。本组厚度估计1000m左右,单盆地西部澜沧江沿岸因上覆白垩系景星组超覆,厚仅83.4m。该组以上部的紫色泥、粉砂岩与上覆景星组砂岩为界。(5)白垩系景星组(K1j)指平行不整合于坝注路组之上,整合于南星组之下的一套以浅色碎屑岩为主夹杂色泥岩的地层。底部为灰色钙质砾岩或粗砂岩;中部以灰色、灰白、浅灰黄色厚层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紫红色、灰绿色泥岩、粉砂岩及少量泥灰岩、含砾砂岩;上部为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细砂岩。本组以浅色夹灰绿色、紫色泥岩或成不等厚互层为特色,粗细相间的沉积韵律发育。普遍含有大量云母碎片和植物碎屑,泥岩中富含钙质及其结核,发育大型单向斜层理和和楔状交错层理。景星组横向变化较大,西部以灰色,灰绿色岩层(砂岩、泥岩或者板岩)为主;东部紫红色岩层逐渐增多。也就是说,由西向东,由还原环境为主渐变为还原、氧化环境的频繁交替。遵循同一方向,地层厚度渐减。南新组(K2n)南新组为一套砂岩、砂砾岩及泥岩组成的红色地层。本图幅内因露头不好,难予找到一完整、连续的地层剖面。同时其岩性比较单调,化石难于找寻,给对它的研究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本组为一套红色粗粒碎屑沉积,向上泥质增加。以发育大套灰紫色砂岩为主。下部为灰紫色厚层中粒砂岩或含砾砂岩、砂砾岩、细砂岩夹泥质岩的多个韵律层,夹灰白色砂岩层;上部粒度较细,以紫色泥岩为主,夹紫色砂岩、粉砂岩,多含钙质结核。是干燥、强氧化环境下的滨湖浅海相沉积。在每一小旋回底部常有以灰质、泥质岩屑、石英、燧石等砾石为主的砾岩层,并发育大型单向斜层理,表明河流相亦常有短暂出现。虎头寺组(K2h) 本组在云龙县顺荡井测有剖面,为一套单一的块状砂岩。剖面上厚53.4m, 白羊场一带最大厚度可达100m左右。它由于岩性极其单调,地貌上构成突出的陡坎或山脊,厚度不大而又比较稳定,含铜砂岩型铜矿、低温热液型汞矿等矿产常赋存其中,成为本区中生代红层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层和含矿层位。虎头寺组砂岩常呈浅灰、黄灰或淡红色,一般为含长石英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细粒为主,呈块状出现,层厚往往在1m以上以至23m。层理一般不甚发育,或可见颜色现实的条带状水平层理及微斜层理。是一套弱氧化弱还原环境下比较稳定的浅湖相沉积。与下伏南新组间岩性极易区分,但其间并无明显间断,为整合关系。(6)古近系勐野井组(E1m)原20万区调称为云龙组。指平行不整合于下白垩统虎头寺组之上,整合于下-中新统等黑组之下的一套含膏盐的泥砾、泥岩、砂岩的地层序列。下部为棕红色泥砾岩与钙质泥岩、钙泥质粉砂岩互层;中部为棕红色、深棕红色钙质泥岩、钙质粉砂岩夹钙质细砾岩;上部为杂色泥砾岩棕红色粉砂质泥岩夹细砂岩。本组总体红色钙泥质泥岩-粉砂岩夹砂岩为主,含盐层不稳定,变化较大,上部含盐层较发育。等黑组(E2d)原20万区调称为果朗组,指整合与勐野井组之上,不整合于勐腊组之下的一套红色砂岩和泥岩的地层层序。由紫褐色、褐红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粗细相间的沉积韵律,底部以中层状和块状长石石英砂岩的出现于下伏勐野井组分界。本组水平层理、微细斜层理、波状层理比较发育,并可见波痕、雨痕、虫迹等沉积构造,结合颜色、组分、结构构造和生物特征,主要为湿热气候条件下的淡水湖泊相沉积,局部可能为河流相。宝相寺组(E2b)正层型剖面在剑川县宝相寺(9949,2623),次层型为丽江县美乐剖面(9934,2705)。为一套红色为主的粗碎屑沉积,以紫红色-灰紫色为主,黄白-黄褐色为次的砾岩、砂岩组成由粗到细的多个沉积旋回,期间夹钙泥质粉砂岩和少量泥岩、含粉砂质灰岩,不整合于勐野井组之上。可划分为三段,下段为砾岩;中段为褐黄色、黄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含砾砂岩夹紫色砂砾岩;上段为紫红色-黄白色砂岩夹砂砾岩。除丽江美乐与上覆金丝厂组整合接触外,其他地区多被上覆地层不整合覆盖。本组主要分布于兰坪、维西、剑川、丽江等地的山间或断陷盆地内。砾岩的砾石成分一般因地而异,一般较复杂,分选和磨圆度较差。砂岩常发育大型斜层理和水平层理。在节理发育地段岩石表面常常形成美丽的龟纹(裂)构造,为一套弱还原条件下的河湖沉积。原20万报告中提及的美乐组和本组为同物异名。本图幅丽江组内所获孢粉,可肯定其时代属老第三纪。赵国光(1955)在研究了丽江城附近丽江组的脊椎动物群后,确定其时代为始新世。金丝厂组(E2j)74年兰坪幅20万区调报告称之为E3,时代均属渐新统。指整合于晚始新世宝相寺组之上的一套以红色为主的粗碎屑岩的地层层序。主要由紫红色砾岩、含砾砂岩、岩屑砂岩(部分为灰色-灰白色)、粉砂岩、钙质粉砂岩组成的多个沉积旋回,期间夹少量的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常常以紫色厚层钙质粉砂岩与下伏宝相寺组(粗砂岩砾岩)而分界区别。1984年李云通将兰坪金顶之间及剑川老君山、马平关等地分布的一套巨厚层红色、紫红色和灰紫色长石石英砂岩和砾岩成为老君山组,74年兰坪幅20万区调报告称之为E3,时代均属渐新统。本组在金丝厂一带与下伏宝相寺组连续沉积,而在三甸箐、兰坪金顶一带则不整合于不同时代的老地层之上,顶部大多出露不全。本组砾岩的砾石成分因地而异,砂岩具水平层理,沿层面有植物碎屑分布。总体表现为山间磨拉石沉积的特点,主要为山麓相,也出现短暂的河湖相沉积。(7)新近系剑川组(N2j)剑川组总厚271.7m。是一套以凝灰质岩为主的喷发沉积岩,不整合于双河组之上。下部为灰色、灰绿色粗面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少量紫色、暗绿色玄武岩;上部为灰绿色粗面质沉火山角砾岩夹浅灰黄色粗面质沉凝灰岩。需要指出的是,云南省地质局第七地质队经过大量工程揭露,认为粗面岩常呈墙状穿入,故上述剖面中未包括粗面岩类。赵国光同志根据米士于其中所采植物化石,结合构造运动分析,定其时代为上新世早期。(8)第四系第四系广泛分布,根据其分布位置。相对固结程度,划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更新统(Qp)据工作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更新统包括下属类型:河流冲击砂砾层于白石江、镇兰河等主要河流的河谷两侧均有发育,这些河谷的级高阶地段一般高出河床510m,最高可达3040m。许多地区保留着良好的阶地面。阶地上的堆积物主要是砂砾,马登一带有较多红色砂质粘土夹层,多呈半固结状态。山麓洪积砾石层 于各主要山脉与坝子相接部位,存在着若干古老的洪积扇,堆积着厚度不等的砾石层。随着与山麓距离的增加,砾石块度逐渐变小。这些洪积扇一般被现代冲沟切割达1020m。湖泊砂砾、粘土层在坝子的两侧,有一些细砂砾夹粘土层的露头,可能属于此类沉积。于湖积粘土层中尚有厚0.81.3m之褐铁矿夹层。冰积(?)砾石层兰坪挂登以北的台地上(海拔28003000m),剑川老君山南麓金坪附近(海拔25002600m),以及其他多处山腰台地、凹谷、山麓地区,常覆盖这厚度不等、大小不一的砾石层。这些砾石层往往高出当地现代河床100300m,它也和发育于山地的冲击沟无关,可能属于冰川堆积物。在老君山南麓金坪附近这类堆积物中,块砾(直径可达12m)和砾石(直接数厘米数十厘米)的形状,常常具有一边或二边平直的表面,在风化不强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宣传单页派发服务合同
- 深度学习在金融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
- 光纤宽带接入服务协议
- 2025三基三严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4.1 交通运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 急性喉梗阻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2025年项目管理高级专家职业能力评估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考试试题及答案
- 药物错误处置演练参考脚本
- 2025年人工智能考试题及答案
- 招聘简章 招聘简章(4篇)
- 肾癌NCCN指南中文版2023.v1
- GB/T 12008.7-2010塑料聚醚多元醇第7部分:黏度的测定
- 相关控规-申花单元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优质教学课件
- 英文书写规范(仅供参考)
- 质量体系标准iso14050
- 《童心是小鸟》课件
- 慢性硬膜下血肿
- 食品进口记录和销售记录管理规定相关表格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婴幼儿发展引导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