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高中语文《登高》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三维目标:1.认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人物形象,体味作者的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赏析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凝重的家国情怀。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歌内容,品味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3、 教学方法: 引导法 提问法 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两茫茫。”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放眼远眺,无尽的愁思涌上心头,他怀念挚友,也感伤自己;“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上飞来峰的高塔,极目远眺,高瞻远瞩,不怕浮云遮住自己的视线,体现了他远大的人生抱负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而伟大的诗圣杜甫登高,又看到了什么景象,抒发一种什么情感呢?二、写作背景 引导学生回答。此诗是作者于公元767年,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所写,这是一个什么年代?杜甫生于712年,死于770年,此时已然到了什么年龄?(明确:杜甫身逢乱世,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安史之乱爆发于公元755年,结束于公元763年,此诗写于767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结束四年之后,叛乱虽然平定,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杜甫继续着“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等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3年后杜甫病死在出蜀途中。)三、诗歌鉴赏 初读正其音提示:节拍要清晰,体现诗的韵律。首联: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要读得气势开阔颈联, 有包容宇宙之意。“木”“江”二字可重读、适当延长、有余韵;“萧萧”“滚滚”要拉长声音,再现木叶和江水的形象,表现诗人不尽的愁绪哀思。颈联:是全诗的高潮,要提高声调,读得悲愤。重读“悲”“常”,描绘长年飘泊之苦;“病”“独”,刻画老病孤愁,以加重悲苦情绪。基调沉重,宜缓缓读出。尾联: 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含无限凄凉于言外,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再读绘其景请用3-4分钟时间用尽量优美的语言描绘首联和颔联描绘的景色?诗人笔下的景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 ?奠定了全诗怎样的感情基调?(请三位同学,每人二句)明确: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秋江景物凄清、萧条、肃杀。奠定了诗歌沉郁悲凉的情感基调。首联写登高所见所闻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风急凄寒 天高辽远 / 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叫声凄哀,闻者欲哭,悲情顿生鸟飞回天空盘旋,不知所归。”暮年漂泊的悲苦境况的真实写照落木由树及人。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已到生命的晚秋,有生命短暂之感。长江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无边、不尽透出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仰望俯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以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 既具客观事物的具体特征,也饱含着诗人特殊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诗人特定的心情主观化了的客观景物研读识其人思考一分钟回答:请结合本诗内容,分小组讨论分析主人公的人物形象(语言要有描绘和修饰)。(3分钟讨论) 万里作客 四处漂泊 迟暮衰老 病痛缠身 因病戒酒 悲情难遣好像我们看到了一个手柱拐杖,身体佝偻,白发苍苍,面容憔悴,年迈多病,饱经沧桑,步履蹒跚但愤然登高的老者。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艰难苦恨诗中反映的虽是诗人万里作客、衰年多病的个人遭遇,但读者却可从中窥见战乱时代广大人民的苦难。品读懂其情请结合本诗内容,分小组讨论体味所抒发的情感。(3分钟讨论)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停: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苦:是极度;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登高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日长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伤时叹己的情怀。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美读悟其理请思考:这首诗中诗人的遭遇和表达的情感中你悟到了什么?(2分钟思考)1.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 2.有国才有家 3.时光易逝 壮志难酬晚景会很凄凉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要心怀天下,立志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5.家和家乡是最珍贵最令人不舍的拓展研究艺术特色(教师引导,师生一起探讨)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和谐。 二是情境交融,意境开阔如何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特点? 三是沉郁顿挫,含蓄深沉。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布置作业 反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