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用硝化棉安全数据说明_第1页
一.民用硝化棉安全数据说明_第2页
一.民用硝化棉安全数据说明_第3页
一.民用硝化棉安全数据说明_第4页
一.民用硝化棉安全数据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用硝化棉安全使用说明书一民用硝化棉安全数据说明1二、民用硝化棉贮存使用安全说明5三民用硝化棉安全运输要求6四国家管理化学危险物品的相关法律规范6一民用硝化棉安全数据说明(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商品名:民用硝化棉2、英文名:Industrial Nitrocellulose3、企业名称;四川北方硝化棉有限公司4、邮编:646003 5、电子邮件地址:LzcpLz-public.sc.C6、传真号码: 0086,830,2791342(二)成份项 目组 分%化学文摘号硝化纤维素(含氮量12.6%)68729004-70-0乙醇283264-17-5或异丙醇283267-63-0或正丁醇283271-36-3或水28327732-18-5(三)理化特性1、外观与形状:白色絮状纤维物或薄片状物。2、气味:硝化纤维素无气味易挥发的湿润剂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3、PH值:不适用。4、密度:不适用。5、堆积密度:250-600kgm36、硝化纤维素可溶于酯、酮和乙二醇。 乙酵和异丙醇与水完全互溶,正丁醇微溶于水。7、闪点:乙醇14 异丙醇12 正丁醇35 8、分解温度:180(四)危险性概述 l、危险性类别:第4.1类中闪点易燃固体。 2、健康危害:硝化纤维素对人体无害。润湿剂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过度曝露在溶剂蒸汽中会产生眩晕、昏迷乃至不省人事。3、侵入途径:易挥发润湿剂侵入途径主要是吸入,水例外。4、燃爆危险:硝化纤维素可以被火焰、热、震动、冲击、摩擦、火花或静电点燃,燃烧的硝化纤维素会产生有毒气体。挥发性溶剂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五)急救措施 润湿剂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物理、化学特性和有关急救措施参照该产品危险说明书相关规定执行。 (六)消防措施 l、危险特性:润湿剂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的危险特性参照该产品危险说明书相关规定执行。 2、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燃烧的硝化纤维素只能用大量的水燃烧的硝化纤维素散发的烟含有有霉性的亚硝气体。 3、灭火注意事项:穿戴好防护具,消防员必须从上风面工作并且应该配备自给式呼吸器以防止可能的毒性和刺激性烟气。火被扑灭后,可能重新自燃,应确保残物完全湿润。 (六)泄漏物应急处理l、除去引燃火源,禁止吸烟。2、确保新鲜空气畅通。3、避免与眼或皮肤接触。4、避免吸入挥发性蒸汽。5、进入泄漏区域穿戴好防护具。6、用于硝化纤维素的工具应该是有色金属材料,比如铜或黄铜或木材即碰撞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塑料制造的工具不准使用因为磨擦易产生静电。 7、散落的硝化纤维素必须用大量的水完全湿润,仔细地扫除。然后装进不漏水的密闭容器里及时处理。 8、防止散落的硝化纤维素污染水源、下水道、土壤或植被。(七)处理与储存l、处理 (1)切勿包装物掉落、滑动、滚动、拖拉或猛敲。 (2)避开火源、热源、震动、冲击、磨擦、火花或静电。切勿让润湿的硝化纤维素变干。 (3)确保空气畅通。 (4)开包时,小心地拉包装容器(袋)内的聚乙烯内袋。 (5)避免与强碱和酸性物质、胺或氧化剂接触。 (6)在加工区域保持最低的产品存量。 2、储存 (1)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库房中。 (2)远离火源、热源,不允许阳光直接照射。 (3)钢桶包装托盘负荷最多两个容器高度。 (4)硝化纤维素不允许与不相容的原材料一并储存如与强碱性和强酸性物质、胺或氧化氧一并储存。 (5)按先进先出原则周转库存货。(6)禁止在储存区内打开或倒空包装物。 (7)储存应该符合国家和当地环境保护法规。 (八)稳定性和反应性 l、稳定性:在推荐储存和处理条件下是稳定的。 2、禁配性:禁止与强碱性和强酸性物质、胺或者氧化剂接触。 3、避免接触的条件:避免与热源和火源接触、震动和磨擦。湿度增加开始变质,稳定性下降。请遵照推荐的储存条件储存。 4、危险的分解产物:CO、CO2、氮氧化物及其他可能的有毒气体。(九)毒性数据 硝化纤维素使用多年,已经证明没有副作用。有关易挥发润湿剂数据见该产品危险说明书相关规定执行。 (十)废弃物处置 l、小量的硝化纤维素在毁掉之前应该像废硝化纤维素漆一样溶解。 2、在有效的控制下,可以在室外一个空旷安全的地方用明火销毁少量的硝化纤维素。应注意远处点燃。 3、废物处理应该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环境保护法规 (十一)运输信息 1、信息联合国编号中国编号包装类别危险级别含乙醇(或异丙、正丁醇)硝化纤维素255641031类4.1含水硝化纤维素255541031类4.12、运输材料 (1)钢桶:采用208升铜桶内衬聚乙烯袋包装。装量80130kg桶。 (2)纸桶:采用各种容积的纸桶内衬聚乙烯袋包装,装量20一-60kg桶。 (3)纸塑复合软包装:采用纸塑复合内村聚乙烯软包装,装量2025kg袋。 3、运输注意事项: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严禁剧烈碰撞和拖拉,不准使用带勾的转运工具,严禁与强碱性、强酸性、胺和氧化剂混装、混存,远离火源、热源。保持良好的通风。 (十二)其它信息 本文件所提供的信息是正确的。二、民用硝化棉贮存使用安全说明 (一) 贮存硝化棉的库房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工作人员应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二)根据国标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规定,民用硝化棉为第四类的易燃固体,属一级易燃物品,严禁将民用硝化棉露天堆放或散置。 (三)根据国标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贮存硝化棉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类,民用硝化棉库房距其它甲类物品建筑物不少于20m,距重要公共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小于50m。 (四)民用硝化棉不准和其他类物品同贮,必须单独隔离限量存放,单库最大存量不大于200T。 (五)民用硝化棉贮存使用场所或库房内输配电线路、灯具、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符合安全要求;民用硝化仓库必须安装避雷设施。 (六)入库的民用硝化棉水份(或溶剂)含量不少于25,硝化棉安全性合格,并有合格证;硝化棉产品包装完好、无破损。 (七)夏季民用硝化棉库内温度超过30时,应采取降温措施,如在库内安全通道上洒水增湿,在库顶安装使用降温雨淋,定时开门窗通风等。 (八)民用硝化棉贮存六个月以上(以生产日期为准),定期抽查硝化棉润湿剂(水或溶剂)含量和安定性,安定性能不合格时要及时与生产厂研究处理。 (九)贮存硝化棉的仓库,必须建立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进入民用硝化棉,贮存区域的人员、机动车辆和作业车辆,必须采取相应禁烟火和防火措施,进入库内工作人员的手机、传呼机应关机。 (十)装卸、搬运民用硝化棉时,应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库内硝化棉不准随便开封打包,如需开箱(桶、包)、开包取样时,宜将产品箱(桶、包)移出库外安全地点进行。 (十一)换装、清扫、装卸民用硝化棉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铜制、合金制或其他不发火花工具,严禁使用铁制工具作业。修理民用硝化棉加工设备时,应先清理设备内硝化棉。用清水冲湿修理部位并使用不发生火花的工具。 (十二)民用硝化棉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分解燃烧,硝化棉产品宜采取避光措施,严禁曝晒。 (十三)禁止在硝化棉贮存区域内堆积可燃物品(含废弃品),禁止与强氧化剂、腐蚀性及有机胺类物质混存。不合格硝化棉不得入库,应在指定的安全地点暂存处理。 (十四)散落的硝化棉要及时清扫,并在指定空旷安全地点及时烧毁。不得乱扔乱放;烧毁废弃民用硝化棉时,应远距离(3米以上)引火。每次烧毁量控制在1kg以下为宜。 (十五) 民用硝化棉发生燃烧时,只能快速用大量的水进行灭火。三民用硝化棉安全运输要求 为加强硝化棉运输管理,确保硝化棉运输安全,特对硝化棉运输作如下要求: (一)装运硝化棉的车辆,必须保持车况良好,持有运输管理机关核发的道路危险品运输证,并具备三角顶灯,危险品标牌。装运硝化棉时,车箱须清洁卫生,各方应垫木板、草垫或橡胶板等。配备捆扎绳索、防盗网、防雨布。 (二)装运硝化棉的驾驶员,必须持有与准驾车型相符的驾驶证、危险品操作证,掌握危险货物运输的有关常识。 (三)装运硝化棉的车辆,必须持有消防部门出具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装有灭火星消声器,各有消防灭火器,掌握正确使用灭火器的相关知识。 (四)装运硝化棉的车辆在运行途中,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消防、治安等法规,应控制车速,与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不得在居民聚居点、行人稠密等地方停车。车辆严禁搭乘无关人员,车上人员严禁吸烟。车辆在行驶途中需临时停车过夜,应安排人员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