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3_第1页
2010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3_第2页
2010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3_第3页
2010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3_第4页
2010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32010届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3第三单元(2)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知识目标诸子百家老子与道家孔子与儒家思想、教育主张及文化典籍百家争鸣墨子与墨家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与法家诗经屈原与“楚辞”、离骚内经名医扁鹊理论、态度、价值观目标1理解社会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繁荣的思想、科技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变革的反映,说明文化都是相应时代社会的反映,并举例说明;2这一时期各家思想争鸣,是社会变革与政治多中心的必然产物,代表各阶级和阶层的要求;3主要流派的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各时代统治思想的流变。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春秋战国科技文化繁荣的背景和条件;2培养学生运用正确观念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归纳比较各派思想主张的不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理论表达水平;3罗列本节各类文化成就,培养学生归纳和总体把握知识结构的能力;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34结合语文内容,尤其欣赏诸子散文,以文史不分家,史论结合,论从史出;5比较希腊文明,以有助于对比中西文明的差异。重点难点疑点理解各家思想的内涵分析社会现状与文化间的密切关系6、思想繁荣的历史背景、反映的现实问题及主要流派尤其为孔子和孟子儒家和法家教法创新设计1、参考语文名言名作参考资料,学生预先准备和阅读大量相关典籍的名句、插图;2、收集对中学生有益的精神遗产;3、学生绘制名人头像;4、课本剧表演“百家争鸣”;5、教师概括介绍,并列出知识结构板书,讨论。导学过程导入概括春秋战国最显著特点(社会动荡巨变),回顾历史,一个大的变革时代,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都会出现丰富的文化现象,尤其是表现在思想和哲学领域,请同学举例(春秋战国、明末清初和五四运动前后、1416世纪的西欧的文艺复兴,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任何文化现象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提问大家学习的语文课文篇幅中哪一时期最多语文课文黄仁宇先生的孔孟。一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著作道德经,朴素的辩证法思想。1老子生平老聃,楚人,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消极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3出世,那时流行的“子”为对男子美称,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有丰富的历史知识。2思想反映社会巨变,故世界万物与人类社会都在不断运动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二者间总是相互依存和变化。3政治主张消极的“无为”,“小国寡民”,反对严刑峻法。为后世道教尊为教主。举例请同学举出老子观点“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柔克刚”,“物极必反”。引本节“阅读与思考”文,进一步理解认识老子“小国寡民”思想。二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奉为圣人。1孔子生平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但积极入世。2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诸侯越礼不可忍。主张以德治民,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提倡改良,“损益”。他崇尚西周,不满于“礼崩乐坏”,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认为“天命不可违”,“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所以他“五十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3知天命”,主张“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3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打破了教育垄断,推动古代文化教育发展。(2)“学而优则仕”,实乃举贤。(3)“因材施教”。(4)“启发”。(5)德才兼备等。古人传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弟子三千,精通六艺都72人。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有教无类”。资料中庸载孔子语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编订文化典籍“五经”。诗经、尚书和春秋。5、评价孔子当时未得重用(周游列国却如丧家之犬),但后来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部分。三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讨论说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1)生产力提国和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2)伴随着政治经济方面激烈而深刻的变革提供社会可能,社会变革需要理论指导,阶级关系分化;(3)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4)私学兴起和教育发展产生大批的知识分子;(5)各国统治者招揽人才。思想文化领域出现各种思潮、学派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3交锋与激荡。所谓百家争鸣,指两种现象,一是各派独立阐述自己的学说思想,互相问难,进行辩论;另一种是游说诸侯。百家均要求学以致用,为救世,必须游说,各派巨子几乎都是伶牙俐齿、口若悬河的雄辩家,像韩非那样口吃,只是个别现象。主要流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等。还与士的演变有关,士原是社会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受过六艺教育,能文能武,战时可任下级军官,可作卿大夫的家臣。此时分化,既无田可食,又无原来的职守,于是退为传授知识的教师,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2墨家。(1)创始人墨翟,出身手工业者代表劳动人民,有民本性和进步性,后手官方排斥。墨子记载了许多生产技术与科学知识,语文课文“云梯”。(2)思想主张代表平民利益。兼爱爱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万民差别,都要同等地爱。非攻反对一切战争,反映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的愿望。尚贤任人唯贤,反对贵族特权。墨子的军事思想也主要是积极的防御思想(不可墨守成规)。2儒家。孟子、荀子。(1)孟子。名轲,发展了孔子学说,孔孟,被称为亚圣,代表新兴地主;政治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和“暴民”,主张与民一定的土地,并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3不夺农时,宽刑薄税。主张人之初性本善;“劳性者治人”,为封建剥削辩护。(2)荀子。唯物主义思想,代表新兴地主,认为自然有规律,“天有常道,地有常数”。人类应掌握自然界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人定胜天”反映了生产可是处理水平和与自然界斗争力量的提高;在经济思想方面,荀况主张“强本抑末”、“节用裕民”、“开源节流”措施,3庄子(1)生平,名周,老庄,道家学说继承者,接近下层人民。(2)思想主张发扬老子唯心主义思想,强调主观。举“庄生梦蝶”例;痛恨社会不公平现象“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另许多成语典故均出自庄子,如“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薪尽火传”、“庖丁解牛”、“螳臂当车”、“盗亦有道”、“螳螂捕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屠龙术”、“邯郸学步”、“无为而治”。4韩非子与法家思想。(1)生平出身韩国贵族,代表新兴地主,汲取商鞅等变法思想。(2)思想主张历史向前发展,今必胜古,因此人们应该依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传统;“以法为本”,法治对象为臣民,除国君外,一律要受法律约束,“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不阿贵”。主张“以法为教,为吏为师,禁止私学。”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13(3)评价在战国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保护新兴地主的中央集权制度,有积极意义,被秦始皇采纳和发展。5、兵家孙子、孙膑和孙膑兵法(1)孙子和孙子兵法,最早兵书;(2)孙膑和孙膑兵法,反映战争经验总结。四诗经。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西周至春秋中叶,分风雅颂三部,有孔子整理。资料回顾读过的诗经选文,如伐檀,硕鼠等。评价对后世文化有重要影响,人文精神与现实主义态度有世界意义。五屈原和离骚。(1)生平名平,楚国贵族,爱国诗人,浪漫主义风格;(2)楚辞。以楚国方言,用南方民歌形式创造而成;(3)离骚,据引文介绍,“九死未悔”,“求索”等句;(4)作品和端午节。六艺术。1绘画成为独立的艺术。说明书画同源,因为中国文字为象形文字,字如画,写字的过程就是画画的过程;帛画考古发现;青铜装饰考古发现,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见课文第25页插图。2音乐编钟。湖北随县曾侯已墓出土。七、医学。(1)分科治病;(2)内经;(3)名医扁鹊,创立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沿用。引语文课文扁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13鹊见蔡桓侯。参考文献三字经、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春秋列国传、中国文明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等补充材料1、老子资料道德经,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开头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老子理想世界是,“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2、孔子资料1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13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礼记也是一篇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其第一篇就开宗明义,指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非礼不备。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非礼不亲。非礼威严不行。”3、孔子资料2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3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有一次,子夏引诗经卫风上的诗句,向孔子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敢于承认比他小44岁的子夏在学问上对自己有启发,说明孔子能向被教育者学习的勇气,其精神可敬佩大学中有关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等等,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家庭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探索2000年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具有重大参考价值。4、孟子资料回顾孟子生平,“孟母三迁”典故。孟子从30岁到44岁这段时间,主要的活动是收徒讲学,宣扬儒家学说。44岁时,孟子便带领着学生开始周游列国,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他先后到了齐、宋、滕、魏、鲁等国。孟子所处的时代,是各国诸侯互相兼并的战国时代,各国统治者只讲争霸争利,怎么会相信孟子的“性善”论和“仁政”学说呢孟子在实践中不断碰壁之后,“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3”(史记孟荀列传)。引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庸引文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4、荀子资料天论篇开头便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就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西汉董仲舒得“天人感应”的唯心论。6、庄子资料逍遥游引文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在秋水篇中,记述了庄子拒绝去楚国做官的事。楚威王派使者北上邀请庄子,答应给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