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比例区别强化.doc_第1页
低比例区别强化.doc_第2页
低比例区别强化.doc_第3页
低比例区别强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低比例区别强化1低比例区别强化的涵义及类型。如果强化只在行为(或反应)以低比例发生时给予,则以后的行为(或反应)将以低比例发生。这种强化方法就称为低比例区别强化。应用低比例区别强化程序必须符合两个条件:有一些行为是可以容忍的;这些行为越少越好。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行为是很难一下子就消灭的,而且也不必要完全消灭,可以允许它以低比例水平发生。例如,对吸烟成瘾的人来说,要一下子把烟全部戒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很多人由于按捺不住,往往只能坚持一段时间。其实,对戒烟者可采用低比例区别强化程序,允许他每天抽23支烟,即DRL2或DRL3程序,以后再减为每天12支烟,逐步戒掉。对酗酒者戒酒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 低比例区别强化程序根据时间取样的不同又可进一步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整段时间的DRL程序,简称FSDRL,程序,时间间隔的DRL程序,简称IDRL程序,以及持续时间阶段反应的DRL程序,简称SRDRL,程序。(1) FSDRL程序是指在一规定的时间阶段内,若行为或反应量不超过规定的数目,就给予强化。例如,上面戒烟的例子中对戒烟者每天只抽2支烟就给予强化,用的就是FSDRL,强化程序。(2) IDRL程序是把整段时间分成几个时间间隔,在每个时间间隔内,如果行为或反应量没有超过规定的数目,就给予强化。例如上面戒烟的例子中,如果把一天分成两个时间间隔(上午、下午),这样,只要戒烟者在每个时间间隔内抽烟的数目不超过1支(把反应数目按时间间隔数平均分配),就可得到强化,这就是I-DRL,程序的应用例子。(3) SRDRL程序是指如果规定数目的行为或反应在特定的时间间隔之后发生,就给予强化。可表示为:行为(反应)时间间隔行为(反应) 如果行为或反应发生在特定的时间间隔之内,此行为或反应就得不到强化。还是以戒烟为例,如规定抽烟者每隔3小时或4小时后,才能抽一支烟,这就是SRDRL1支3小时或SR-DRL1支4小时程序。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时间间隔规定得长一点。 与FSDRL程序和IDRL程序相比,SRDRL程序中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间隔之后,丽前两个程序中的行为只能发生在一特定阶段之间,而且所要求减少的行为越少越好。SRDRL程序在一般情况下用于目标行为不能完全消退或不需要完全消退的场合,而且SRDRL程序对日标行为的控制也要比其他两种程序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任何一种低比例区别强化程序来减少那些比较难消退的行为。 一般说来,用来减少或消退不良行为的方法是消退法、惩罚法。但是,运用正强化法也能减少行为,这一点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向读者详细介绍减少行为的间歇强化程序。低比例区别强化的应用。 低比例区别强化程序可用以改变儿童的一些不良行为或习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改变儿童整天看电视的习惯。有些儿童同父母一样整晚整晚地看电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必须控制儿童的看电视的时间,正确指导儿童观看能增进知识、增长阅历的节17t。为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可用低比例区别强化来控制儿童看电视的量,如规定每个晚上只看儿童节目,或只看适合于儿童的电视节目。对于功课较忙的儿童可规定他一周只看2次电视,这就是DRL2次周程序的运用。(1) 改进一年级新生的不良发言习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往往不习惯于举手发言,常常不经老师允许就大声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件事就行为本身来说是积极的。为了不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能用消退法和批评法,这时就可用DRL程序来减退学生大声叫嚷的习惯。程序开始前,老师可先对学生讲明:“x x同学,你经常不举手就发言,这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我希望你以后能举手发言。只要你能做到每节课不举手就发言不超过3次,我就给你一个红五星。”这里,老师采用的是FSDRL3次每节课程序。同样,老师还可以把40分钟的一节课分成三个时间阶段,每个时间间隔为13分钟,规定该学毕每13分钟时间内不举手就发言的行为不超过1次,就可以得到一个红五星,此程序就是IDRLlR139钟程序。(2) 有时,老师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允许学生不举手就直接回答老师的提问,只是这种行为的发生频率不能太高。为此,老师可以用SRDRLl反应8分钟程序来强化这一行为。即老师规定该学生在某次不举手发言行为发生之后,必须经过8分钟之后,才能再次发生这一行为,这样就能得到红五星。如果在8分钟之内,再次发生这一行为,就得不到红五星,可能还要受到处罚。在这种强化程序下,行为以反应停顿(8分钟)反应的方式发生,而且为了得到强化,行为必须发生,但必须以规定的水平发生,这就是SRDRL程序有别于另外两种低比例区别强化程序之处。在那两种程序中,行为要求发生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而且越少越好。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所具备的条件,选择其中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程序加以应用。(3) 改变儿童爱吃零食的习惯。对于儿童来说,不吃零食几乎是做不到的,但多吃零食对儿童的健康并无多大益处。所以,对于那些爱吃零食的儿童来说,要尽量减少其吃零食的行为。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低比例区别强化程序。例如,可以规定该儿童每天只能吃两次零食或吃两块巧克力等,这程序就是FSDRL2次l天程序;或规定每半天可吃一次零食,就称IDRL1次/半天程序。(4) 矫正过快或过慢行为的速度。以吃东西速度过快或者说话速度过慢为例,我们可以用SRDRL程序来矫正,即在前一次行为发生后到下一次行为发生前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例如,规定吃东西速度过快的行为者,必须在用勺子将食物放进嘴里之后,间隔一定的时间,然后才能再一次把食物送到嘴里。其时间间隔一般以嘴里的食物嚼烂下咽所需要的时间为标准。如果我们假设此时间间隔为15秒,那么这个程序就为SR-DRL1反应15秒程序,整个程序的步骤为:送食物停顿(15秒)送食物。对于讲话速度过慢的行为也同样可以用SRDRL程序来矫正。可以规定被矫正者在一个字或词说出之后停顿一会儿(如05秒或1秒),就接着说下面一个字或词,即以字或词停顿(O5或1秒)字或词的方式说话,此程序就是SRDRL1反应05或1秒程序。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行为外,儿童其他的一些不良行为或习惯,如咬手指头;作业速度过快以致书写潦草,作业经常做错;作业马虎,上课经常与别人讲话、做小动作等等,都可以用上述三种低比例区别强化程序来矫正。 减少行为的间歇强化一、两种间歇强化的比较 减少行为的间歇强化程序中,间歇强化的涵义与上一章介绍的完全相同,只是运用的条件和对象不同。在增加行为的间歇强化程序中,目标行为是要加强的良好行为,并且当行为以一定高比例或时间发生时,给予强化,且每次强化所要求的行为量不断增加。而在减少行为的间歇强化程序中,目标行为定要减少的不良行为,并且当行为以一定低比例或时间发生时,给予强化,每次强化所要求的行为量不断减少。因此,两种间歇强化程序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间歇强化与其他减少行为的矫正方法的比较 用间歇强化程序代替消退法、惩罚法来消除行为,有下面两个明显的优点。能更迅速地减少行为。由于减少行为的间歇强化程序规定,当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很少发生或不发生时,就给予强化。这样,由间歇强化减退行为就要比消退或惩罚法减少行为更容易调动被矫正者的积极性。因此,减退行为也往往更有效、更迅速。(2)运用减少行为的间歇强化程序来减退行为,可避免引起被矫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由于间歇强化程序是用正强化法来减少行为的,比起消退、惩罚法来,它可避免使用厌恶刺激,由此也避免了使用厌恶刺激所造成的挫折感、焦虑及紧张感等不艮行为反应。不相容行为的区别强化 1什么是不相容行为的区别强化。 根据零反应区别强化程序和低比例区别强化程序的原理,只要儿童的不需要的行为不发生或以一低比例的水平发生,那么他就能得到强化。据此,为了使不需要的行为不发生,儿童就必须以另一些行为来替代。这样一来,我们在用DRL或DRO程序减少某种行为的同时,会增加儿童另一些行为的发生率。例如,我们在用DRL或DRO减少汤米的大声说话行为时,汤米为了使上课时大声说话的行为不发生或不超过3次,他就会用另一些行为如昕老师讲课、自己看书或写字、发呆(呆坐)、乱涂乱画、做小动作等来替代大声说话行为,只要汤米不大声说话,则不管他从事这些行为中的哪一项,都能得到强化。如此,DRL和DRO程序除了减少汤米的大声讲话行为外,还强化了他的替代行为。但如果汤米的替代行为是老师所期望的积极行为如认真听讲,则此程序就可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现实中确实有那么一些行为,在某一个行为减少的同时,必然会增加另一个行为的发生率。这一对行为被称为不相容行为,即两种行为彼此对立,它们不会同时发生。例如站和坐就是一对不相容行为。当不相容行为的性质相反时,如一个是要减少的不良行为,另一个是要增加的良好行为,那么在减少一个不良行为的同时,必然增加另一个积极行为;或在增强一积极行为的同时,必然使一不良行为减少。我们把上述这种强化方法称作不相容行为的区别强化。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 (1)减少一个不良行为的同时,必然增强另一积极行为的产生。马虎与认真、作业错误与作业正确、潦草与整齐、离开座位与坐在座位上等等都是一对对不相容行为,我们在减少前面一个行为时,必然导致后一行为的发生。例如,某一学生经常在上课时离开座位,如果我们用DRL或DRO程序来减少离开座位行为时,实际上必然增强了坐在座位上的行为的发生率,所以此程序应是DRI程序。在此意义上说,DRI程序只是DRL和DRO程序的一部分。但它却可以弥补DRL或DRO程序只是序的局限性。例如某儿童经常在课堂上跑来跑去,如果用DRO程序来减少儿童这一行为,儿童会用另一些行为来代替该行为,如躺在地板上、用东西扔同学等。这样,在用DRO程序消除一个不良行为的同时,又可能建立另一个不良行为。克服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用DRI程序代替DRO程序。由于此行为没有一个“现有”的不相容行为存在,我们就要为此行为“找”一个不相容行为,靠增强此行为的不相容行为来使儿童减少或放弃这一行为。这就是下面要讲的DRI程序的第二个涵义。 (2)通过增强或增加积极的行为,迫使行为者减少或放弃消极或不良行为。为了减少儿童跑来跑去的行为,老师可以结他布置大量的课堂作业,并告之若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这些作业,可让他做一件他所喜欢做的事(强化)。这样,学生为了得到强化,必然要完成大量作业。为了完成作业,他必须坐着,不再跑来跑去。这样“完成作业”就成了“跑来跑去”行为的不相容行为。同样,我们在用DRL或DRO程序来矫正汤米的大声说话行为时,汤米可能会用一些不良行为如做小动作、在书上或桌子上乱涂乱画等来代替大声说话行为,使矫正出现相应的局限性。但如果改用DRI程序来矫正,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当然关键是怎样为“大声说话”行为“找”一个不相容行为。 2正确选择不相容行为。确保行为的不相容性。在选择不相容行为时,必须保证不需要的行为和所需要的行为不能同时发生,否则这将是一对相容的行为,这对行为有可能同时被加强。如汤米做小动作行为与大声说话行为就不是一对不相容行为,因为汤米完全可以在做小动作时讲一些与上课无关的话,所以如果增强做小动作行为,也有可能同时加强大声说话行为。又譬如,某学生经常旷课或逃学,而且在校外偷窃、损伤财物。如要求该学生按时上学,就能减少逃学、旷课行为,它们是一对不相容行为;但按时上学并不减少偷窃、损伤财物行为,因为他可以在学校里干这两件坏事。所以按时上学与偷窃、损伤财物是相容行为,有可能同时被增强。这样,教师为矫正该学生的所有不良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