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1).doc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1).doc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1).doc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1).doc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品中考网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感 知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科学家的探索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概 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提取信息探究讨论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怎样对待汽车工业才算明智?分层解疑比较辨析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累累硕果,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情感态度价 值 观唯物史观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人文素养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青年学生应当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教学重点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课件下载 /article/zwl/js/kejian/9s20.rar 图片下载 /sjlsty1/index.htm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1. 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并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以后)2. 教师指出:今天这节课要了解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又一次重大飞跃,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情况。请大家打开课本124页,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1.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2.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3.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怎样对待汽车工业才算明智?4.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累累硕果,说说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电气时代”的到来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课件展示,分层提取信息)A. 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弟)B. 谁研制出发电机?(西门子)C. 电力在什么时候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19世纪70年代)D. 随后发明了哪些电器和电力交通工具?(电话、电报、电灯、电车等)E. 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F.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美国、德国) “发明大王”爱迪生1. 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作“发明大王”?(他发明了电灯等许多电器产品,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2. 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请你根据这句话和书本、网络上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所谓“天才”,虽然比常人聪明,但是更比常人勤奋。青年学生要想成才,首先必须具备勤奋的品格。)B.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爱迪生等科学家志存高远,年轻时就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热衷于发明创造,自愿献身于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地勤奋试验,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终于获得成功。他们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3. 根据125页“动脑筋想一想”:A. 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这可以联想到今天偶然停电的日子,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夜晚漆黑一片等等,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B. 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那时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烛来照明,照明范围较小,亮度差,不利于广泛使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1.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A. 汽车的动力机器是什么?(使用汽油等液体燃料的“内燃机”)B. 这种动力机器何时发明?发明者是谁?(19世纪80年代,西门子)C. 第一辆汽车在什么时候、由谁试制成功?(1885年,本茨)D. 与人力车、牛车、马车等旧的交通工具相比,汽车具有哪些优越性?(它的动力是新型的,既稳定又强大,行驶速度快,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E. 汽车的大量使用具有什么样的破坏性?(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2. 根据127页“动脑筋想一想”:他们谁说得有道理?究竟应该怎么办才好?A. 老人: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展汽车工业。(老人看到了汽车工业的积极作用,忽略了消极影响。)B. 小孩: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小孩看到了汽车工业的消极影响,但过于偏激)C. 答案提示:他们说的话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够全面。应该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时加强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害,满足人类需要。3. 运用课件再现历史情景,探索感知飞机的发明过程:A. 最早使用机器发动的空中交通工具是什么?谁发明的?(飞艇,齐柏林)B. 飞机在什么时候、由谁发明制成?(1903年,莱特兄弟)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1. 完成第127页“练一练选择题”: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D )蒸汽机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D. 内燃机2. 根据127页“活动与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联系本册8891页)比较项目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第二次(欧美)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成果动力能源改良的蒸汽机(煤炭)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内燃机(石油)生产生活器 具纺织、采矿和冶金等生产部门的机器各生产部门的新机器以及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和电灯等家用电器交通工具轮船、火车机车电车、汽车、飞艇、飞机等作 用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启 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3. 完成填图册24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7778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4. 提醒学生预习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萨拉热窝事件起了大战导火线的作用,凡尔登战役造成了严重灾难把 握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提取信息探究讨论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大战的“导火线”如何点燃?战争造成了怎样的灾难? 分层解疑知识迁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哪些?第一次大战的性质怎么样?它给人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它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情感态度价 值 观唯物史观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大战爆发。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人文素养刺杀斐迪南夫妇的普林西普是个热爱民族的热血青年,但是他的个人冒险行为不但解决不了民族矛盾,反而成为奥匈帝国挑起世界大战的借口,教训很深刻。热血青年在维护民族利益的同时,还应当具备进步的现代意识热爱和平、远离战争,尽力避免盲目采取偏激行动,避免给世界和平造成威胁教学重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教学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课件下载 /article/zwl/js/kejian/9s21.rar 图片下载 /sjlsty1/index.htm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哪些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4.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和内燃机的应用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美国、德国)5. 教师指出: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垄断组织,人类历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也叫做帝国主义时代;随着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激化,战争危机也日益逼近了。这第一次世界大战究竟如何打响?给人类造成了哪些灾难?请大家打开课本131页,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5.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哪些?6. 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大战的“导火线”如何点燃? 7.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怎么样?它造成了哪些灾难?给人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8.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帝国主义争霸世界1. 课件演示下列材料,辅导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1】 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项 目英德法美1870年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比重32%13%10%23%1913年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位次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25【材料2】课本132页反映英德矛盾的文献资料和插图。【材料3】有关萨拉热窝事件的图片。【材料4】刺杀斐南迪大公及其妻子的刺客普林西普在被审判时陈述道:“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我看到了我们的人民每况愈下,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知道乡村中所发生的一切,这一切都对我产生了影响。”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回答:A. 德国外长皮洛夫的演说大致发表在什么时候?(19世纪末20世纪初)B. “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很明显是针对“日不落帝国”的,这句话反映了哪两国之间的矛盾?(英、德)C.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国际关系中存在着哪些重要矛盾?(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帝国主义列强与被压迫民族的矛盾等)D. 普林西普所说的“一件好事”发生在什么地点?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了什么作用?(此事发生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它成了战争导火线。)E. 你怎样评价这件事?(普林西普是个热爱民族的热血青年,但是他的个人冒险行为不但解决不了民族矛盾,反而成为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的借口,教训很深刻。热血青年在维护民族利益的同时,还应当具备进步的现代意识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要尽力避免盲目采取偏激行动,避免给世界和平造成威胁。)2. 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课件展示131页漫画、132页地图等,对学生进行分层提取信息的训练)G. 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于什么时候?(19世纪末20世纪初)H. 帝国主义政策有什么特征?(积极向外侵略扩张)I. 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德、奥匈、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大战的爆发4.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说:“Europe became a powder keg ,waiting for the spark that make it explode.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课件演示这个英语资料和133页地图,帮助学生完成知识迁移。)C. “火药桶”指的是欧洲什么地区?(巴尔干半岛)D. 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5. 哪一事件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6. 大战爆发后,哪个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背离了原先参加的军事集团?(意大利)空前的灾难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像“绞肉机”一样的战役发生在什么地点?(凡尔登)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怎样?(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6. 运用课件再现历史情景,让学生感知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A. 使用了坦克、飞艇、飞机等新式武器,造成伤亡3000多万人; B. 许多城镇像凡尔登一样毁于战火,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C. 旧的国际矛盾用战争手段暂时解决了,却又形成新的矛盾,为下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7. 根据134页“动脑筋”:他们俩谁说得更有道理?A. 老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老人的看法正确。)B. 小孩:“不一定。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这是正义的斗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小孩说的也是事实,但是在参战的30多个国家中,塞尔维亚的正义斗争只是局部性的。而交战双方的主要角色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是为了争夺霸权而战的,所以从全局上看,其性质应当属于帝国主义战争。)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1. 完成第135页“练一练选择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参加了同盟国集团,战争开始后却参加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 D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意大利2. 根据135页“活动与探究”,组织学生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发生了哪些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把这些事件放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如何进行分析和评价?”(教师作适当提示)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一些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兴起了新文化运动,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斗争,最终导致了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B. 联系世界历史大背景来分析中国历史事件时,可以从下列角度切入: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北洋军阀政府的软弱外交);世界局势对国内的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新文化运动);政府与民众对国际问题的不同态度(五四运动)等。3. 完成填图册25-26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8081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4. 提醒学生预习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感 知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科学家的探索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概 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提取信息探究讨论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怎样对待汽车工业才算明智?分层解疑比较辨析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累累硕果,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情感态度价 值 观唯物史观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人文素养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青年学生应当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教学重点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课件下载 /article/zwl/js/kejian/9s20.rar 图片下载 /sjlsty1/index.htm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并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以后)教师指出:今天这节课要了解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又一次重大飞跃,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情况。请大家打开课本124页,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怎样对待汽车工业才算明智?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累累硕果,说说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电气时代”的到来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课件展示,分层提取信息)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弟)谁研制出发电机?(西门子)电力在什么时候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19世纪70年代)随后发明了哪些电器和电力交通工具?(电话、电报、电灯、电车等)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美国、德国) “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作“发明大王”?(他发明了电灯等许多电器产品,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请你根据这句话和书本、网络上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所谓“天才”,虽然比常人聪明,但是更比常人勤奋。青年学生要想成才,首先必须具备勤奋的品格。)B.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爱迪生等科学家志存高远,年轻时就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热衷于发明创造,自愿献身于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地勤奋试验,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终于获得成功。他们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根据125页“动脑筋想一想”:A. 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这可以联想到今天偶然停电的日子,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夜晚漆黑一片等等,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B. 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那时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烛来照明,照明范围较小,亮度差,不利于广泛使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A. 汽车的动力机器是什么?(使用汽油等液体燃料的“内燃机”)B. 这种动力机器何时发明?发明者是谁?(19世纪80年代,西门子)C. 第一辆汽车在什么时候、由谁试制成功?(1885年,本茨)D. 与人力车、牛车、马车等旧的交通工具相比,汽车具有哪些优越性?(它的动力是新型的,既稳定又强大,行驶速度快,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E. 汽车的大量使用具有什么样的破坏性?(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根据127页“动脑筋想一想”:他们谁说得有道理?究竟应该怎么办才好?A. 老人: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展汽车工业。(老人看到了汽车工业的积极作用,忽略了消极影响。)B. 小孩: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小孩看到了汽车工业的消极影响,但过于偏激)C. 答案提示:他们说的话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够全面。应该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时加强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害,满足人类需要。8. 运用课件再现历史情景,探索感知飞机的发明过程:最早使用机器发动的空中交通工具是什么?谁发明的?(飞艇,齐柏林)飞机在什么时候、由谁发明制成?(1903年,莱特兄弟)中国有一位飞机设计师制成的飞机,曾在1910年国际大赛中获得第一名。他是谁?(冯如)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1. 完成第127页“练一练选择题”: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D )A. 蒸汽机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D. 内燃机2. 根据127页“活动与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联系本册8891页)比较项目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第二次(欧美)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成果动力能源改良的蒸汽机(煤炭)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内燃机(石油)生产生活器 具纺织、采矿和冶金等生产部门的机器各生产部门的新机器以及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和电灯等家用电器交通工具轮船、火车机车电车、汽车、飞艇、飞机等作 用促进生产力飞跃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启 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3. 完成填图册24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7778页,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4. 提醒学生预习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教学目标基础知识感 知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科学家的探索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概 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提取信息探究讨论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怎样对待汽车工业才算明智?分层解疑比较辨析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累累硕果,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情感态度价 值 观唯物史观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人文素养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青年学生应当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教学重点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课件下载 /article/zwl/js/kejian/9s20.rar 图片下载 /sjlsty1/index.htm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1. 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并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以后)2. 教师指出:今天这节课要了解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又一次重大飞跃,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情况。请大家打开课本124页,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怎样对待汽车工业才算明智?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累累硕果,说说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电气时代”的到来 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课件展示,分层提取信息)A. 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弟)B. 谁研制出发电机?(西门子)C. 电力在什么时候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19世纪70年代)D. 随后发明了哪些电器和电力交通工具?(电话、电报、电灯、电车等)E. 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使用更加方便和广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F.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美国、德国) “发明大王”爱迪生1. 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作“发明大王”?(他发明了电灯等许多电器产品,其中正式注册的就有1300种之多)2. 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请你根据这句话和书本、网络上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所谓“天才”,虽然比常人聪明,但是更比常人勤奋。青年学生要想成才,首先必须具备勤奋的品格。)B.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爱迪生等科学家志存高远,年轻时就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热衷于发明创造,自愿献身于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地勤奋试验,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终于获得成功。他们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3. 根据125页“动脑筋想一想”:A. 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这可以联想到今天偶然停电的日子,许多家用电器打不开,夜晚漆黑一片等等,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B. 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那时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烛来照明,照明范围较小,亮度差,不利于广泛使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1.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A. 汽车的动力机器是什么?(使用汽油等液体燃料的“内燃机”)B. 这种动力机器何时发明?发明者是谁?(19世纪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