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消防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精品推荐)消防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精品推荐)消防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精品推荐)消防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培训PPT课件_第4页
(精品推荐)消防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安全教育 消防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培训课件 日照市宜家家居有限公司1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一 消防安全标识 2 消防工作方针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第一节消防基础知识 3 消防工作的 四懂 四会 五个第一 四懂 1 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 2 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 3 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 4 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 4 四会 1 会使用消防器材 2 会报火警 3 会扑救初起火灾 4 会组织疏散逃生 5 五个第一 1 第一时间发现火情 2 第一时间报警 3 第一时间扑救初期火灾 4 第一时间启动消防设备 5 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 6 2020 4 14 7 一 禁止标志 7 2020 4 14 8 二 警告标志 8 2020 4 14 9 三 指示标志 9 2020 4 14 10 四 消防安全标志 10 2020 4 14 11 11 注重平日消防安全管理 1 保障疏散通道 安全出口畅通 严禁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 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 2 严禁占用疏散通道 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3 保持防火门 防火卷帘 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应急照明 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4 严禁其他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 确保安全疏散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12 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 一 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 发现火灾迅速拨打 电话报警 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二 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 电话 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三 不埋压 圈占 损坏 挪用 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四 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 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六 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 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 注意消防安全 七 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八 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 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 及时检查 消除火灾隐患 九 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材料 十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不乱接电源线 不超负荷用电 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 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13 十一 正确使用 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 发现燃气泄漏 迅速关阀门 开门窗 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十二 教育儿童不玩火 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十三 不占用 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 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 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十四 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不乱扔烟头 十五 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十六 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 记住疏散方向 十七 遇到火灾时沉着 冷静 迅速正确逃生 不贪恋财物 不乘坐电梯 不盲目跳楼 十八 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 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 捂住口鼻 弯腰低姿前行 十九 身上着火 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 压灭火苗 二十 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 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堵塞门缝 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14 第二节火灾基本常识 燃烧的概念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 通常伴有火焰 发光和 或 发烟的现象 燃烧的必要条件 又称燃烧三要素 即 可燃物 助燃物 氧化剂 和引火源 一 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上 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火势所造成的灾害 15 火灾基本常识 二 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 1 火灾初起阶段产物 水汽 二氧化碳 少量一氧化碳温度 火焰温度 500 室温略有上升2 火灾发展阶段产物 烟 毒性气体温度 环境温度可达到500 以上 上层气温达到400 600 轰燃3 火灾下降阶段产物 氢气 甲烷温度 室内温度下降到500 左右 突然引入较多新鲜空气 爆燃 16 火灾基本常识 三 火灾的分类A类火灾 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 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 棉 毛 麻 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如汽油 煤油 原油 甲醇 乙醇 沥青 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 天然气 甲烷 乙烷 丙烷 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 如钾 钠 镁 钛 锆 锂 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 带电火灾 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17 火灾基本常识 四 火灾的一般原因1 人的因素 如放火 乱扔烟头 违章用火用电等 2 设备的原因 如超负荷用电 线路缺乏维护检修等 3 物料的原因 如易燃易爆品 4 环境的原因 如雷击 自燃 5 管理的原因 18 第三节灭火基本常识 扑救火灾的一般原则报警早 损失少边报警 边扑救先控制 后灭火先救人 后救物防中毒 防窒息听指挥 莫惊慌 19 一 灭火的基本方法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 就可以使燃烧熄灭 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危害 根据燃烧原理和灭火作战实践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1 冷却法 2 窒息法 3 隔离法 4 抑制法 20 灭火基本常识 1 冷却法 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 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于燃点之下 使燃烧停止 或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体上 使其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 避免形成新的火点 水就是一种具有很好冷却效果的灭火剂 2 窒息法 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 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泡沫灭火的主要作用就是窒息 3 隔离法 就是将火源处或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 燃烧会因隔离可燃物而停止 火场上的破拆就是属于这种方法 4 抑制法 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去 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 而形成稳定分子或活性的游离基 使燃烧反应终止 21 灭火基本常识 二 灭火器的种类水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 22 灭火基本常识 三 不同种类的火灾选用不同的灭火器扑救A类火灾 应选用水型 泡沫 磷酸铵盐干粉 卤代烷型灭火器 扑救B类火灾 应选用干粉 泡沫 卤代烷 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扑救C类火灾 应选用干粉 卤代烷 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扑救D类火灾 应由设计部门与当地化验室消防监督部门协商解决 扑救带电火灾 应选用卤代烷 二氧化碳 干粉型灭火器 23 常见灭火器 型和 型 公斤喷射12秒左右压力指针在绿区为正常一次性 一经开启重新罐装重点单位为 年换一次粉不能逆风使用复燃率高使用时对人体和环境污染大 干粉灭火器 24 无压力表 通过称重检验效果一次性汽化放热 小心冻伤不能逆风使用适用于电气设备及精密仪器 灭火后 注意通风 小心窒息 二氧化碳灭火器 25 灭火基本常识 四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拔 拔出保险销握 左手握住瓶体瞄 瞄准火源根部压 用力压下手把扫 左右扫射 26 27 28 灭火基本常识 五 其它灭火器材设备1 室内 外消火栓系统 2 排烟系统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 防火卷帘门系统5 水炮灭火系统 29 灭火基本常识 几种常见消防设施 火灾自动报警按钮 室内消火栓 30 灭火基本常识 几种常见消防设施 自动喷水喷淋头自动报警探测头 31 火灾的燃烧产物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 称为燃烧产物 它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 热量和可见烟 火灾对受害者的危害是综合性的 火灾现场对人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四种 缺氧高温毒性气体尘害 第三节火灾逃生自救 32 火灾逃生知识 据试验 火灾发生后11 13分钟内房间二氧化碳浓度顶部约为9 中部约为5 地面约为2 一氧化碳比二氧化碳要轻 大部分集中在房间中部 相当于人呼吸的部位 顶部约为0 8 中间约为1 地面约为0 4 所以在烟雾迷漫的房间里蹲下或匍匐的位置所吸入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均较少 33 火场逃生 34 119110 如何报火警 火警电话 35 关于报警第一 要记清 拨准火警电话号码 报警时一定要保持沉着冷静 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二 说话要清楚 报警时讲话要稍慢些 一定要让受话人听清楚 第三 要讲清发生火灾的详细情况第四 安排人在火场附近的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以便带路 36 火场逃生要诀 37 第一诀 熟悉环境 暗记出口 38 第二诀 通道出口 畅通无阻 39 第三诀 扑灭小火 惠及他人 请记住 争分夺秒 扑灭 初期火灾 40 第四诀 保持镇静 明辨方向 迅速撤离 41 第五诀 不入险地 不贪财物 请记住 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 42 第六诀 简易防护 蒙鼻匍匐 请记住 多件防护工具在手 总比赤手空拳好 43 第七诀 善用通道 莫入电梯 请记住 逃生的时候 乘电梯极危险 44 第四节事故案例 上海静安区胶州路 11 15 特大火灾事故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