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咏史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达标 1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答题。 咏史(其二) (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自首不见招。注:金张,指金日磾和张汤两家族,是汉代两大权贵。七叶,七代。珥,插。汉貂,汉代侍中官冠旁插貂尾为饰。冯公,指冯唐。1.这首诗借“咏史”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每四句一层。请简要分析诗中三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后能力提升二诗歌阅读咏史左思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了荆轲在燕市畅饮高歌,表现出他出身贫贱、有大志向却郁郁不得志的境况。B“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写出了荆轲“无壮士节”,只是逞匹夫之勇,这是作者对荆轲行为的一种否定,认为他逆历史潮流而行是不值得大加赞赏的。C“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写出了荆轲以一己之勇力对抗雄霸天下的强秦,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同他相比,世间那些只知功名利禄的豪门大族是不值得一提的。D作者认为,做高官、享厚禄的人自认为是高贵的,而平民百姓自己觉得低贱,其实这种观点是有失公允的。2.“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这几句诗反映出荆轲怎样的性格?3.“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四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 B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D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五下列各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默契”的形成与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又由于创作和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A B C D参考答案一1.答案:揭示了世族权贵依仗祖业窃居高位、出身寒微的人虽有才能却只能屈居下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批判。2第一层以比兴起笔,用“松”和“苗”来比喻因“地势”不同而带来的不平等状况,形象化地引领全诗;第二层是全诗的核心,直接揭示“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社会现象,并指出这种现象“由来非一朝”;第三层则通过“金张”和“冯公”两个事例正反对比,具体说明上面现象的存在,并批判它的不合理性。二1B。荆轲虽然勇敢,他毕竟是受人好处、替人卖命、供人驱遣的一介刺客,所以左思认为他在气节上还不够一个壮士的称号,但左思还是重在赞扬荆轲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高尚品格,这些在下面的诗句中表现得更充分。2.他在“燕市”(指燕都的市井)“酒酣”(指酒饮到畅快之时)后“气益震”(豪气更加充溢),和高渐离一唱一和着“哀歌”(悲壮动人的歌曲,悲慨长歌),“谓若傍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这四句描写反映了荆轲豪放不羁的性格。3.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力拔流俗、疾恶如仇,他认为上层统治者虽然出身高贵,却犹如尘埃一样不值一钱;平民百姓出身贫贱,但他们却拥有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侠肝义胆,在作者看来犹如千钧一样有分量。三答案为C。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也说实至名随。A项是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B项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D项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四C A项谓语动词“再现”后缺宾语,应在句末补上“的情景”;B项“有违公众意志”或“损害公众利益”; C项没有语病;D项“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选煤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案
- 驱动芯片覆晶封装测试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超高纯电子级气体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干管流域污水管网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拆除工程周边环境影响控制方案
- 2025年焊工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实验动物模拟试题及答案
- 精密导体生产线项目施工方案
- 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工程方案
- 创业团队股权分配及离婚后权益保障协议书样本
-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详解(GCS)
- GB/T 45403-2025数字化供应链成熟度模型
- 盒饭采购合同协议
- QGDW11337-2023输变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小学昆虫知识科普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防性侵教师培训
- 纸箱厂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 钟祥旅游景点
- YY频道模板文档
- 人工智能通识基础 课件 第1章 人工智能概述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每日默写知识点(背诵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