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岳麓版).docx_第1页
【同步练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岳麓版).docx_第2页
【同步练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岳麓版).docx_第3页
【同步练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岳麓版).docx_第4页
【同步练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岳麓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同步练习 选择题1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 )A华侨竞相回国投资办厂B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C各类实业团体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2下图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图。从图中可看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B轻工业发展缓慢,重工业发展迅速C轻工业和重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D轻重工业地区分布不合理 3下图所示材料主要用于研究( )19271937年的官营工矿业资本、民营资本A晚清时期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发展B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C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资本的较快发展D局部抗战时期官僚资本的空前膨胀4下表为“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对照表”。利用该表进行研究性学习,获取的最重要历史信息是( ) 品种生产量(单位:千吨)百分比关内东北关内东北煤25 93525 39850.549.5生铁2391 70212.387.7钢材39519793水泥7741 5033466A东北地区煤、铁等资源丰富B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C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东北工业生产D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东北资源5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3 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 654家,占全部工厂总数的44%。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企业增长迅速B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C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D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6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图中的F1是阻力,F2是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A甲午战争以后B解放战争爆发以后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7据统计,19121913年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C规范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8假如你是一位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经历可能有( ) 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了一家纺织企业,发展较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厚日军全面侵华时期,企业内迁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企业最终倒闭A B 简答题C D9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的发展过程历经沧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46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1865年由英商佛南于创办耶松船厂于上海虹口。其第一年度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5%,第二年即升至21%。同治五年(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创建。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批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摘自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材料二 下图为1913、1919年轻工业、重工业生产发展情况表材料三 (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陈安吉主编名人与南京(1)上海发昌机器厂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永利铔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三指出该厂的历史贡献。(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答案和解析【答案】 1.D 2.A 3.C 4.D 5.D 6.B 7.C 8.A9. (1)性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条件: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2)状况: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3)条件:国民政府鼓励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币制改革、提倡国货运动、实业救国思潮。贡献: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为国家保存了技术人员。(4)因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民众及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热情、政府的决策。1. D解析:华侨竞相回国投资办厂属于主观因素,A项错误;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外部原因,B项错误;各类实业团体广泛建立属于阶级因素,C项错误;根据材料“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故D项正确。 2. A解析:从图中轻工业和重工业的资本数据来看,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其他选项无法从题干中得出。3. 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时间“19271937年”,即可排除A、B、D三项。 4. D解析:煤、铁、钢、水泥都属于重要资源,从表格数据来看,东北资源生产远高于内地,结合“1943年”这个时间信息可知,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东北资源。 5. 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42年”“国统区共有工厂3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 654家”可知,抗日战争期间,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国大量的沿海工业随着国民政府迁往西南地区,故D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资本发展受到破坏,A项错误;B、C两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 6. B解析:甲午战争以后到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排除A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排除D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制定和实施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民族工业又有了较快发展,排除C项;国民党统治后期,官僚资本的野蛮掠夺、战争的巨大消耗等使民族工业遭到巨大打击,大量的民族工商企业破产倒闭,故选B项。7. 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措施,这些措施规范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民族工业不能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故A项错误,C项正确;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等决定了民族工业生产布局、生产结构不可能平衡或合理,排除B、D两项。 8. A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经历了“短暂的春天”;日军全面侵华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逐渐萎缩,最终陷于绝境。的表述均符合史实,故选A项。9.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昌机器厂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近日洋布大行已无纱可纺”“英商创办耶松船厂纯利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5%,第二年即升至21%”等进行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发展;工业发展不协调,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发展缓慢。第(3)问的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