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 页 选煤厂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选煤厂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目目 录录 摘 要 IV ABSTRACT V 前 言 1 第一章 煤源和煤层特征 2 一 矿井储量 2 二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 三 煤层特征 2 第二章 厂区概况 3 1 地形地貌 3 2 气象及地震 3 3 工程地质 3 第三章 厂型 厂址及工作制度 4 一 厂型及规模 4 二 厂址 4 三 工作制度 4 四 服务年限 4 第四章 选煤工艺 5 第一节 煤质特征及可选性 5 1 入洗煤层比例 5 2 入洗原煤粒度组成 5 3 入洗原煤密度组成 9 4 入选原煤的可选性 11 5 入选原煤煤泥含量的计算 12 第二节 煤的用途 用户 12 一 产品和产品用途 12 二 用户 12 三 用户对产品加工的要求 12 第三节 选煤方法 分选粒度及工艺流程 12 一 入选粒度上 下限确定 12 二 选煤方法 13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I页 三 产品方案 13 第四节 选煤工艺流程计算 14 一 计算依据 14 二 选煤产品计算 14 三 工艺流程计算 16 四 介质系统平衡表 16 五 水量平衡表 16 第五节 主要工艺设备的选型与计算 18 一 设备选择原则及不均匀系数的确定 18 二 设备选型 18 第六节 工艺布置及工艺系统技术操作 25 一 地面工艺总布置原则 25 二 主厂房工艺布置 26 三 工艺系统技术操作说明 26 第七节 生产技术检查 27 一 数量检查 27 二 质量检查 27 三 煤样室 化验室及销售煤样室 28 第五章 供电 供水及运输 29 一 供电 29 二 供水 29 三 运输 29 第六章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30 第一节 设计依据及标准 30 第二节 主要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30 一 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30 二 设计中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30 第七章 环境保护 32 一 设计依据和标准 32 第八章 建设工期 34 一 施工准备 34 二 移交生产方式和移交标准 34 三 有关选煤厂施工的原则要求和建议 35 四 建设工期预计 35 五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间 35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II页 第九章第九章 建筑物与构筑物建筑物与构筑物 36 第一节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36 第二节 气象与地震 36 第三节 建筑材料及构配件 36 第四节 建筑物及构筑物设计 37 第十章 技术经济 38 一 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38 二 劳动员及劳动生产率 39 三 效益测算 40 四 技术经济分析及评价 41 1 销售收入的计算 41 2 投资回收期 41 结 论 42 致 谢 43 参考文献 44 附 1 数质量流程计算 45 附 2 介质流程的计算 54 附 3 水量流程的计算 67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III页 火铺选煤厂 400 万吨 年 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一座年处理能力为 400 万吨的大型矿井选煤厂设计 该厂入选的 煤层为 1 5 7 12 号 入选的煤层比例为 20 20 40 20 对原煤进行筛分浮 沉试验的综合分析 绘出原煤可选性曲线 当精煤产品灰分在 9 5 时 其分选 密度为 1 421 根据 0 1 含量进行判定属于较难选煤 从而确定采用 重 介 浮选 联合工艺流程 主要介绍了所设计选煤厂的厂区 厂址 厂型 工作制度 在设备选型时 遵循设备大型化 抗风险大 模块化 便于实现自动化 在厂房布置过程中 遵循厂房利用率高 尽可能实现物料的自流 楼板对设备的承重能力 以及在 设备的安装 调试 运行及其检修过程中能够保证足够的空间 设计图共包括 有一张数质量流程图 1 张设备联系图 12 张主厂房设备布置图 综合考虑环 境保护和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 产品指标 精煤产率为 31 60 灰分为 8 33 中煤产率为 41 50 灰分 为 26 01 关键词 重介分选 浮选 可选性 工艺流程 技术经济指标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IV页 The design for the coal preparation plant in Huopu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made for a big mine preparation plant with 400 million kg per year The chosen mine seam is the No 1 5 7 12 with the ration of 20 20 40 20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ve of the washability can be drawn It belongs to the relatively difficult separation coal if the ash content of the clean coal is 9 5 with its density of 1 421 the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can be adapted The design mainly introduces the area address type and the working system of the chosen coal preparation plant The choice of the equipments should obey the rule of large size resistance of risk modularization and automation The arrangement of the workshop should obey to the rules to endure enough space of high efficiency flow automatically of the material the weight capacity of the floor and installment adjustment operation and overhaul of the equipment The design diagram contains a technological process diagram a connecting diagram of the equipment 12 arrangement plans of the main workshop and a general floor arrangement diagram which take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technologically economical index into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Product indexes the productivity of clean coal is 31 60 with the ash content of 8 33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middling coal is 41 50 with the ash content of 26 01 Key words heavy media separation flotation washability technological process technologically economical index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0页 前前 言言 该设计为火铺选煤厂 400 万吨 年 设计 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煤 质质料的综合 2 数质量的计算 3 介质流程的计算 4 水量的计算 5 技 术经济计算 6 设备选型 7 绘制厂房布置图及其数质量流程图 当今 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 我国煤炭资源已经逐步向高灰高硫的难 选煤开采 尤其是贵州的煤炭最为突出 加上世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人们对 产品质量的要求又越来越高 所以 改变老式的只开采或只把采出的品位高的 煤作为产品出售的不合理的利用资源 实现矿产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最大限度 的降低环境污染已成为了当今的前进主流 人们不断探索新的选矿工艺 随着 选煤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在重介选煤技术 设备大型化方面处于国 际领先水平 工艺流程简单 易于操作 所选设备制造精良 生产工艺成熟 根据我的煤层质料的综合 入选原煤几个煤层的煤属于较难选煤 所以该 设计采用重介 浮选流程来洗选 设计用的原料煤来入选原煤来自火铺矿井 其煤质为气煤 肥煤 1 3 焦煤 选厂服务年限为 50 年以上 所采用的工作制 度为年工作 330 天 机械运转 16 小时 两班生产 一班检修 产品主要供给 攀钢 昆钢 部分产品也可由防城港出口东南亚 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1页 第一章 煤源和煤层特征 一 矿井储量 火铺矿改扩建后的井田由南部的羊场坡井田 中部的火铺井田 北部的滥 泥箐井田组成 井田南北走向长 129km 东西倾向宽 11 22km 面积约 20 平方公 里 井田保有的地质储量为 330 10Mt 其中焦 肥 气煤为 300 93M 占总储量 的 93 4 设计计算的可采储量为 180 72Mt 二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火铺矿经扩建后采用斜井二水平开拓 增开 1400m 水平 主斜井采用 1200mm 带式输送机运煤 设计选用走向长壁全部陷落法采煤 工作面以综采和 机采为主 矿井扩能改造后生产能力可达 3 0Mt a 以上 按 3 50Mt a 生产能力 计算 火铺矿井的服务年限为 50 年 矿井的年工作日为 330d 每天三班作业 其中 二班采煤 一班检修 每班工作 8h 每天净生产时间为 16h 三 煤层特征 本井田含煤地层属二迭系宣威组 为海陆交互相沉积 按沉积岩相旋回特 征不同 可划分为三个煤组 上煤组 包括 1 号 3 号 5 号 7 号 10 号煤层 煤层较稳定 厚度变化 不大 煤层顶 底板的岩性以胶结较好的粉砂岩为主 中煤组 包括 12 号 14 号 17 号 19 号 20 号 21 号 22 号 23 号煤 层 其中 12 号 17 号为主要可采煤层 该组煤层数多 厚度较大 是主要可采 煤组 但煤层结构复杂 常见有煤层分岔现象 顶板以薄状粉砂岩为主 其次 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 下煤组 包括 24 号 26 号 27 号 29 号煤层 底板有一层泥岩和炭质泥 岩 该组煤层薄而不稳定 结构复杂 可以看出 井田内煤种较多 主要煤层以肥煤 焦煤及气煤为主 其次是 贫煤及少量瘦煤和无烟煤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2页 第二章 厂区概况 1 地形地貌 本区地处黔西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 区内地形切割较强烈 成为山峦起伏 的中低山地形 煤系地层经风化剥蚀后形成低凹 其上覆三迭系灰岩及下伏二 迭系玄武岩地层大多组成高山 本区地貌为构造剥蚀山地地貌 低山丘陵地区 为溶蚀 构造为主的岩溶地貌 2 气象及地震 本区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光照充足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据盘县特区气 象站资料 年最高气温为六 七月份 最低为十二月 一 二月份 年平均气 温 l4 2 冬季 一月 的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 7 9 夏季 七月 极端最高气 温为 37 历年日照时间为 1598 8h 多年平均降雨量 1399 3mm 月最大降雨 量 449 4mm 月最小降雨量 3 2mm 年平均蒸发量为 1492 32mm 年平均风速 1 5m s 最大 3 8m s 以东北风和西南风为主 年冻结期平均为 36d 根据有关资料 本区地震烈度为 6 度 自有记载以来本区未发生过破坏性 地震 3 工程地质 本区地层呈单斜构造 地表从二迭系开始到新第四系冲积层均有出露 工 程地质较复杂主要特点表现为 1 斜坡稳定性差 重力滑坡现象较多 2 岩 溶显著 岩溶凹地漏斗 溶洞均有发育 3 淤泥软土问题比较突出 在山区沟 谷地带 山脚洼地都是水流冲积 洪积物和沉积物 其表面为粘土覆盖 而其 下为沉积淤泥和软塑土 具有压缩性高 透水性弱 强度低等特点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3页 第三章 厂型 厂址及工作制度 一 厂型及规模 该选煤厂为矿井型选煤厂 年处理能力 400 万吨 日处理能力 12121 28 吨 小时处理能力为 757 58 吨 二 厂址 厂址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境内火铺镇 三 工作制度 选煤厂工作制度为 年工作 330 天 每天工作 16 小时 三班倒制 两班 生产 一班检修 四 服务年限 根据火铺矿矿井的服务年限为 50 年 因此 选煤厂的服务年限与矿井相同 为 50 年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4页 第四章 选煤工艺 第一节 煤质特征及可选性 1 入洗煤层比例 根据火铺矿的原煤资料 以火铺矿 1 号 5 号 7 号 12 号煤层按可采储 量配成的原料煤作为火铺矿选煤厂入选原料煤是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 见表 4 1 1 表 4 1 1 火矿入选原煤比例 煤 层1 煤层5 煤层7 煤层12 煤层合计 年开采量 万吨 80 0080 00160 0080 00400 00 所占比例 20 0020 0040 0020 00100 00 2 入洗原煤粒度组成 各个煤层煤样的筛分试验结果分别列于表 4 1 2 至表 4 1 5 50mm 自然 级和破碎级综合筛分试验结果分别列表于 4 1 6 至表 4 1 9 50 0 5mm 自然级 和破碎级综合浮沉试验结果列于表 4 1 10 至表 4 1 13 按表 4 1 1 所列各个煤层的入洗比例 结合目前井下原煤质量情况对上述 4 个煤层煤质资料进行修正并综合计算 综合煤样的筛分试验结果列于表 4 1 14 50mm 级入选原煤最终综合浮沉试验结果列于表 4 1 15 50 0 5mm 级入选原煤最终综合浮沉试验结果列于表 4 1 16 表 4 1 2 火矿 1 煤层筛分试验结果 粒级 mm 100100 5050 2525 1313 33 0 5 0 5合 计 占本级 8 52 8 36 9 04 12 25 34 51 17 46 9 86 100 00 占全样 1 70 1 67 1 81 2 45 6 90 3 49 1 97 20 00 灰分 59 51 47 06 36 19 37 70 36 64 32 80 31 80 38 40 表 4 1 3 火矿 5 煤层筛分试验结果 粒级 mm 100 100 5 0 50 2 5 25 1 3 13 3 3 0 5 0 5合 计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5页 占本级 10 12 13 36 13 07 13 65 26 96 13 78 9 06 100 00 占全样 2 02 2 67 2 61 2 73 5 39 2 76 1 81 20 00 灰 分 54 76 49 72 43 86 33 54 32 55 29 03 31 63 38 14 表 4 1 4 火矿 7 煤层筛分试验结果 粒级 mm 100100 5050 2525 1313 33 0 5 0 5合 计 占本级 7 21 11 20 11 81 10 86 30 11 17 93 10 88 100 00 占全样 2 88 4 48 4 72 4 34 12 04 7 17 4 35 40 00 灰分 59 38 51 79 45 45 39 02 29 23 23 93 23 20 35 30 表 4 1 5 火矿 12 煤层筛分试验结果 粒级 mm 100100 5050 2525 1313 33 0 5 0 5合 计 占本级 5 36 8 87 18 16 17 21 30 21 15 74 4 45 100 00 占全样 1 07 1 77 3 63 3 44 6 04 3 15 0 89 20 00 灰分 47 01 40 19 36 49 27 58 23 53 16 34 20 04 28 03 表 4 1 6 火矿 1 煤层 50mm 自然级破碎级筛分试验结果 粒级 mm 50 2525 1313 313 0 5 0 5合 计 占本级 10 04 14 25 35 51 28 46 11 74 100 00 占全样 2 01 2 85 7 10 5 69 2 35 20 00 灰 分 58 19 42 70 35 64 33 20 37 22 38 40 表 4 1 7 火矿 5 煤层自然级破碎级筛分试验结果 粒级 mm 50 2525 1313 33 0 5 0 5合 计 占本级 16 07 16 78 35 96 20 94 10 25 100 00 占全样 3 21 3 36 7 19 4 19 2 05 20 00 灰 分 52 46 44 33 36 18 32 53 23 86 38 14 表 4 1 8 火矿 7 煤层自然级破碎级筛分试验结果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6页 粒级 mm 50 2525 1313 33 0 5 0 5合 计 占本级 16 07 17 65 35 96 21 76 8 56 100 00 占全样 6 43 7 06 14 38 8 70 3 42 40 00 灰 分 56 98 48 54 30 55 20 03 26 11 35 30 表 4 1 9 火矿 12 煤层自然级破碎级筛分试验结果 粒级 mm 50 2525 1313 33 0 5 0 5合 计 占本级 13 37 23 85 36 96 16 34 9 48 100 00 占全样 2 67 4 77 7 39 3 27 1 90 20 00 灰 分 42 86 31 54 23 78 18 49 31 30 28 03 表 4 1 10 火矿 1 煤层 50 0 5 自然级和破碎级综合试浮沉验表 k1 17 65 密度级 g cm3 占本级 占全样 灰分 1 825 77 4 39 88 17 合计 100 00 17 03 38 93 合计占总计 96 50 17 03 38 93 煤泥 3 50 0 62 28 23 总计 100 00 17 65 38 56 表 4 1 11 火铺矿 5 煤层 50 0 5 自然级和破碎级综合试浮沉验表 k5 17 95 密度级 g cm3 占本级 占全样 灰分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7页 1 837 79 6 41 77 63 合 计 100 00 16 96 40 12 合计占总计 94 46 16 96 40 12 煤 泥 5 54 0 99 33 67 总 计 100 00 17 95 39 77 表 4 1 12 火铺矿 7 煤层 50 0 5 自然级和破碎级综合试浮沉验表 k7 36 58 密度级 g cm3 占本级 占全样 灰分 1 830 54 10 88 85 73 合 计 100 00 35 64 36 61 合计占总计 97 43 35 64 36 61 煤 泥 2 57 0 94 19 19 总 计 100 00 36 58 36 16 表 4 1 13 火铺矿 12 煤层 50 0 5 自然级和破碎级综合试浮沉验表 k12 18 10 密度级 g cm3 占本级 占全样 灰分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8页 1 825 94 4 54 72 77 合 计 100 00 17 52 27 95 合计占总计 96 79 17 52 27 95 煤 泥 3 21 0 58 19 66 总 计 100 00 18 10 27 69 表 4 1 14 火矿各煤层自然级筛分试验综合结果 粒级 mm 100100 5050 2525 1313 33 0 5 0 5合计 占全样 7 68 10 60 12 78 12 97 30 38 16 57 9 03 100 00 灰分 56 47 48 58 41 27 34 58 30 37 25 21 26 46 35 03 表 4 1 15 火矿各煤层破碎及自然级综合筛分试验结果 粒级 mm 50 2525 1313 33 0 5 0 5合 计 占全样 14 32 18 04 36 07 21 85 9 72 100 00 灰 分 53 50 42 34 31 29 25 63 29 33 35 03 3 入洗原煤密度组成 表 4 1 16 火矿各煤层 50 0 5 自然级和破碎级浮沉试验综合表 混合原煤 密度级占本级 占全样 灰分 Ad 1 2 4 5 1 3029 31 25 55 6 54 1 30 1 40 19 19 16 72 12 97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9页 1 40 1 50 8 19 7 14 21 27 1 50 1 60 4 62 4 03 31 11 1 60 1 80 8 60 7 49 43 89 1 8030 09 26 23 81 91 小计 100 00 87 15 36 01 小计占合计 96 53 87 15 36 01 煤泥 3 47 3 13 25 66 合计 100 00 90 28 35 65 从表 4 1 15 所列数据 可计算出入选原煤 50 0 5mm 级筛分灰分为 35 03 以此灰分对表 4 1 16 中 50 0 5mm 级入选原煤浮沉试验结果进行校正 校正结果列于表 4 1 17 由表 4 1 17 进一步得出 50 0 5mm 级入选原煤浮沉组 成见表 4 1 18 根据 4 1 18 可绘出原煤可选性曲线图 根据表 4 1 18 所列数据 对 50 0 5mm 级入选原煤进行理论分选指标的计 算 在精煤灰分为 9 50 精煤理论产率为 50 85 理论分选密度为 1 421 去矸后分选密度 0 1 含量为 22 98 属于较难选煤 表 4 1 17 校正后入选原煤 50 0 5mm 最终浮沉试验结果表 校正前校正后 密度级占全样 灰分 Ad 占全样 灰分 Ad 1 2 3 4 5 1 8030 09 81 91 30 09 81 91 小计 100 00 36 01 100 00 36 01 小计占合计 96 53 36 01 96 53 36 01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10页 煤泥 3 47 25 66 3 47 25 66 合计 100 00 35 65 100 00 35 65 表 4 1 18 50 0 5mm 入选原煤浮沉组成 密度级原煤浮物累计沉物累计邻近物含量 g cm3 数量 r 灰分 Ad 数量 r 灰分 Ad 数量 r 灰分 Ad 密度 g cm3 0 1 含量 1 830 09 81 91 100 00 36 01 30 09 81 91 总计 100 00 36 01 由表 4 1 18 可绘制出可选性曲线 如下图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11页 4 入选原煤的可选性 入洗原煤的可选性见原煤可曲线图 根据表 4 1 18 可得出原煤可选性评 定表 4 1 19 表4 1 19 50 0 5mm入选原煤可选性评定表 精煤灰分 分选密度 g cm3 0 1含量 可选性等级备注 9 081 4027 37 较难选 11 161 5012 81 中等可选 13 791 608 92 易选 备注 0 1含量的计算 当 1 70 kg L时 扣除沉矸 2 0 kg L 当 1 70 kg L时 扣除低密度物 1 5kg L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12页 5 入选原煤煤泥含量的计算 1 入选原煤原生煤泥量为 9 72 灰分为 29 33 2 浮沉煤泥量占 50 0 5mm 级的 3 47 占全样的 3 13 灰分为 25 66 3 次生煤泥量占全样的 6 32 灰分为 36 01 4 煤泥总量为 19 17 灰分为 29 33 煤 泥占本级 占全样 灰分 浮沉煤泥 16 343 13 25 66 原生煤泥 50 699 72 29 33 次生煤泥 32 976 32 36 01 合 计 100 00 19 17 30 93 第二节 煤的用途 用户 一 产品和产品用途 产品 精煤 中煤 矸石 精煤主要是用来炼钢 炼焦 中煤 混煤 提 供给火铺电厂 矸石提供给火铺矸石电厂 二 用户 主供 攀钢 昆钢 附近的电厂 部分产品也提纲给东南亚 台湾等 国家和地区 三 用户对产品加工的要求 精煤灰分在 9 5 左右 水分在 12 左右 中煤灰分不大于 30 水分在 18 左右 第三节 选煤方法 分选粒度及工艺流程 一 入选粒度上 下限确定 1 分选粒度上限 入选原煤粒度上限主要由原煤煤质特征及分选设备入料粒度上限的要求确 定 火铺选煤厂入选火铺煤矿的原煤 根据原煤筛分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100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13页 mm 级原煤中存有夹矸 且原煤中的矸石量较大 因此降低分选下限有助于通过 解离程度来提高精煤产率 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处理量 根据拟采用的 选煤设备允许的入料粒度 92mm 最终综合确定主选车间选煤工艺流程的原煤 入料粒度上限为 50mm 2 分选粒度下限 因火铺选煤厂主要处理低硫炼焦煤 而该煤种是紧缺煤种 为获得产率高 灰分低的精煤 本厂的工艺流程使原煤全部入选 即选别深度为 0mm 3 各选煤工艺的分选粒级 50 0 5mm 级 3GDMC1200 1000A 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分选 0 5mm 级煤泥浮选 二 选煤方法 选煤方法和工艺流程制定的原则为 1 充分认识煤质特点及煤质变化趋势 2 充分考虑市场对产品结构变化的影响 3 充分运用可靠 先进 经济 适用的新技术 新工艺和新设备 4 充分借鉴国内外选煤生产的成功经验 将先进高效的技术与选煤生产实 践有机结合 当选煤厂生产 9 级精煤时 入选原煤为难选煤 因此 确定采用无压给料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 经重介分选后的 0 5mm 级煤泥进入浮选系统分 选 三 产品方案 火铺矿选煤厂根据市场的需要 并考虑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产品结 构确定为 精煤 10 级 即精煤灰分为 9 51 10 00 中煤灰分 28 00 35 00 左 右 因此 确定选煤厂技术改造后的产品方案如下 精煤产品综合灰分 10 00 中煤产品灰分 28 00 35 00 尾煤泥产品灰分 50 0 55 00 左右 矸石灰分为 78 00 82 00 左右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14页 图 3 1 原则流程图 三产品重介旋流器 弧形筛 振动脱介筛 精 煤 离心机 精煤泥 分流 磁选 弧形筛截粗 弧形筛 脱介筛 磁选 中煤泥 浮选 加压过滤 浮精 浓缩 折带压滤 预先筛分 手选杂物 矸石杂物 循环水 清水 循 环 介 质 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26 30 32 35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振动脱介筛 中煤 离心机 29 磁选 弧形筛截粗中煤泥 52 56 弧形筛 矸石 53 54 55 5657 27 2831 33 34 49 50 50 58 离心机 补加介 质 51 第四节 选煤工艺流程计算 一 计算依据 1 已确定的选煤原则工艺流程图 2 原煤筛分浮沉试验资料 3 选煤产品质量要求 4 所采用的分选设备及各种辅助设备的性能指标 工艺参数 5 同类选煤厂的生产指标和有关技术参数 6 选煤厂设计要求 二 选煤产品计算 据表 4 1 18 中的数据绘画出的原煤可选性曲线 据可选性曲线可得选煤理论 指标 表 4 4 1 选煤理论指标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15页 产品名称产率 灰分 精煤 50 859 5 中煤 14 5930 矸石 34 5676 51 当 Ad精 9 5 时 1 1 421 P1 1 421 0 05 0 1 1 421 0 071 1 35 当 Ad中 30 时 2 1 610 P2 2 0 1 0 2 1 61 0 15 1 76 对选煤厂入选的 50 0 5mm 级原煤进行重介选煤产品计算 其中 p1 1 35 p2 1 80 Ep 中 0 045 Ep 矸 0 07 选煤实际指标计算结果见表 3 1 2 表 4 4 2 50 0 5mm 级重介三产品分选结果计算 重介产品设计指标计算表重介产品设计指标计算表 入料二段入料精煤矸石中煤 密度 级 A A A A A 1 2 3 4 56 7 8 9 10 11 12 13 1 329 31 6 54 1 22 0 36 6 54 28 96 6 54 0 00 0 00 6 54 0 36 6 54 1 3 1 419 19 12 97 50 00 9 59 12 97 9 59 12 97 0 00 0 00 12 97 9 59 12 97 1 4 1 58 19 21 27 93 32 7 64 21 27 0 55 21 27 0 14 0 01 21 27 7 63 21 27 1 5 1 64 62 31 11 99 86 4 61 31 11 0 01 31 11 2 13 0 10 31 11 4 52 31 11 1 6 1 88 60 43 89 100 0 0 8 60 43 89 0 00 43 89 27 43 2 36 43 89 6 24 43 89 1 830 09 81 91 100 0 0 30 09 81 91 0 00 81 91 91 15 27 43 81 91 2 66 81 91 合计 100 0 0 36 01 60 90 53 78 39 10 8 33 29 90 78 73 31 00 29 73 据表 3 4 1 和表 3 4 2 可得选煤理论 实际指标平衡表见表 3 4 3 表 4 4 3 理论指标与实际指标的比较 理论指标实际指标 产品 r Ad r Ad 精煤 50 85 9 50 39 10 8 33 中煤 14 59 30 00 31 00 29 73 矸石 34 56 77 55 29 90 78 73 合计 100 00 36 01 100 00 36 01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16页 根据 4 4 3 数据得到表 4 4 4 选煤产品实际平衡表 表 4 4 4 产品实际平衡表 产品占本级 占全样 灰分 Ad 精煤 39 10 31 61 8 33 中煤 31 00 25 06 29 73 矸石 29 90 24 17 78 73 小计 100 00 80 83 36 01 小计占总计 89 53 80 83 36 01 次生煤泥 7 00 6 32 36 01 浮沉煤泥 3 47 3 13 25 66 总计 100 00 90 28 35 65 原生煤泥 9 72 29 33 总计 100 00 35 03 三 工艺流程计算 选煤工艺流程计算结果见附图中的 工艺流程图 四 介质系统平衡表 见表 4 4 5 循环介质系统平衡表见表 4 4 7 五 水量平衡表 水量平衡表见表 4 4 6 表 4 4 5 介质系统平衡表 项目 G 1 ht Gc 1 ht Gf 1 ht W 13 hm 原煤带入煤泥水 145 23145 23 133 69 脱介作用循环水 694 40 脱介作用清水 347 21 稀释水 2 35 补充水 866 45 补加介质 4 140 213 93 进 入 合计 149 37145 443 932044 10 块精煤产品带走 0 0550 0210 0348 49 末精煤产品带走 0 1790 0690 11034 58 排 出 块中煤产品带走 0 0360 0090 0276 73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17页 末中煤产品带走 0 1160 0280 08822 18 矸煤产品带走 0 0810 0080 07332 31 精煤磁尾 115 39113 411 981363 25 中煤磁尾 29 3228 251 07427 81 尾煤磁尾 3 853 290 56148 75 合计 149 37145 443 932044 1 差额 0000 表 4 4 6 水量平衡表 选煤过程用水 水量 13 hm 选煤过程排水 水量 13 hm 精煤脱介筛用水 319 20 块精煤带走 8 49 中煤脱介筛用水 253 13 末精煤带走 34 58 矸石脱介筛用水 122 07 块中煤带走 6 73 主选用水 2745 62 末中煤带走 22 18 折带用水 45 14 矸石带走 32 31 小计 3485 16 浮选精煤带走 9 24 循环水 浮选尾煤带走 7 69 精煤脱介筛用水 159 60 中煤脱介筛用水 126 57 损 失 水 小计 121 22 矸石脱介筛用水 61 04 折带 105 16 介质稀释水 2 35 浓缩机溢流 补加水量 866 45 压滤机滤液1885 43 折带用水 22 57 循环介质水量 2611 93 小计 1238 58 澄 清 返 回 水 小计 4635 34 清水 总用水量 4723 74 总排水量 4723 74 表 4 4 7 循环介质系统平衡表 项目 V 13 hm G 1 ht Gc 1 ht Gf 1 ht W 13 hm 精煤筛返回 1541 67568 5149 84418 661336 15 进 中煤筛返回 425 35372 8669 65303 21318 45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18页 矸石筛返回 130 18174 3714 53159 9488 53 补加新介 4 140 213 93 循环水 868 8868 8 入 合计 3032 321119 97234 33885 642611 93 排出循环介质 3032 321119 97234 33885 642611 93 差额 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 第五节主要工艺设备的选型与计算 一 设备选择原则及不均匀系数的确定 1 主要工艺设备选型原则 1 选型力求准确 节省投资 2 性能先进 工作可靠 操作方便 3 高效 节能 4 设备大型化 以简化工艺 5 便于配置 节省管理费 6 尽量选择同类型同系列的设备 以便于检修和更换零件 7 该厂入洗的各矿原煤 采用单系统轮换入选方式 原煤煤质和产品要求 不同使得最终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 在设备选型时 兼顾了 最大负荷 2 不均匀系数的确定 设备选型不均衡系数 K 的选取 煤流系统 1 15 矸石系统 1 50 煤泥水系 统和重介悬浮液系统 1 25 二 设备选型 1 预先筛分 煤用振动筛的生产率计算公式 入料 Q1 757 58t h 取筛孔尺寸为 50mm 查国标 q 45t m3 h q Q F F 筛面工作面积 m2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19页 Q 给矿量 t h q 单位筛面面积生产率 t m2 h m2 q Q F 15 18 45 58 75715 1 故选 F 12 6m2的 YA2160 型的单层圆振动筛 n 54 1 45 6 12 58 75715 1 1 q KQ 故选 2 台 2 破碎机 台 故选取 标定产量 双齿辊破碎机 选用 2 45 1 110 49 138 15 1 110 9006709006002 49 138 0 3 0 5 Q KQ n htQ PGC htQ 3 重介旋流器 入料 Q7 757 58t h 选用 3GDMC1400 1000A 型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 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处理能力 q 600 750t h 取 600t h 45 1 600 58 75715 1 1 q KQ n 故取 2 台 4 脱介筛 精煤弧形筛 生产能力 FKV160q q 弧形筛处理量 t h F 筛网面积 m2 K 筛网有效面积系数 K 0 3 0 4 V 矿浆给入速度 m s 筛面宽度 B 1m 弧形半径 R 2 03m 45o 45 3sin3 2 03 sin2 31 22 o LRm 取 2 2 13 2 314 920 40 8 FBLmKVm s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20页 160160 4 92 0 8 0 4251 904 qFKVt h 选用 FH2130 型可翻转弧形筛作为精 中 矸三产品的脱介筛 精煤弧形筛 7 1 25 326 52 1 62 251 904 KQ n q 故选 2 台 中煤弧形筛 8 1 25 233 41 1 16 251 904 KQ n q 故选 2 台 矸石弧形筛 7 1 25 197 65 0 98 251 904 KQ n q 故选 2 台 煤用振动筛的生产率计算公式 q KQ F F 筛面工作面积 m2 Q 给矿量 t h q 单位筛面面积生产率 t m2h K 不均衡系数 精煤振动筛 Q 265 53 t h m2 q KQ F 128 22 18 53 2655 1 故选 F 12m2的 2ZKX2448 型双层振动筛 844 1 12 128 22 0 F F n 故选 2 台 中煤振动筛 Q 207 27 t h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21页 m2 q KQ F 273 17 18 27 2075 1 选 F 12m2的 2ZKX2448 型双层振动筛 439 1 12 273 17 0 F F n 故选 2 台 矸石振动筛 Q 188 94 t h m2 q KQ F 745 15 18 94 1885 1 选 F 12m2的 2ZKX2448 型双层振动筛 312 1 12 745 15 0 F F n 故选 2 台 5 离心机 末精煤离心机 htQ 43 162 03 2 100 43 16225 1 q KQ n 故选 LL3 9 型立式螺旋卸料离心机 3 台 末中煤离心机 htQ 88 127 60 1 100 88 12725 1 q KQ n 故选 LL3 9 型立式螺旋卸料离心机 2 台 矸石离心机 3 11 Qt h 1 25 3 11 0 486 8 KQ n q 故选 WLG 1000 型卧式离心机 1 台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22页 6 弧形筛截粗选择 生产能力 FKV160q q 弧形筛处理量 t h F 筛网面积 m2 K 筛网有效面积系数 K 0 3 0 4 V 矿浆给入速度 m s 筛面宽度 B 1m 弧形半径 R 2 03m 45o 45 3sin3 2 03 sin2 31 22 o LRm 取 2 1 2 312 310 40 8 FBLmKVm s 160160 2 31 0 8 0 4118 272 qFKVt h 选用 FH1000 型可翻转弧形筛精 中 煤泥截粗筛 精煤截粗筛 9 1 25 49 32 0 52 118 272 KQ n q 故选 1 台 中煤截粗筛 8 1 25 21 59 0 23 118 272 KQ n q 故选 1 台 7 浓缩机 htQ 83 25 htQd 28 1231683 25 8 1 15 123 28 0 95 500 KQ n q 故选 NZF 20 型浓缩机 1 台 8 磁选机 2 0LqQ 0 Q 磁选机的干矿生产能力 t h q0 磁选机的单位生产能力 t m h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23页 L 圆筒的几何长度 m 精煤 htQ 322 htLqQ 96 2 03 602 0 0 90 1 168 32205 1 q KQ n 故选 CTB 1230 型半逆流永磁筒式磁选机 2 台 中煤 htQ 82 140 htqQ 168 2 03 602 03 0 88 0 168 82 14005 1 q KQ n 故选 CTB 1230 型湿式普通永磁双筒式磁选机 1 台 矸石 htQ 33 62 htqQ 168 2 03 602 03 0 39 0 168 33 6205 1 q KQ n 故选 CTB 1230 型湿式普通永磁双筒式磁选机 1 台 9 浮选机 选取 XJC 160 型充气式浮选机 V浮 2100 79m3 h hmq mmq 9001560 min 15min 208 3 33 0 取 917 2 900 79 210025 1 q kV n 取 4 台 式中 V 浮选机矿浆通过量 m3 h q 每小时通过浮选槽的体积 m3 h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24页 K 有效容积得用系数一般取 K 1 25 10 过滤机 Q 38 71t h 过滤机工作台数 Fq G n 式中 n 过滤机工作台数 G 需过滤的干精矿量 t h F 选择的过滤机面积 m2 q 过滤机单位面积的处理量 t m2 h 取 q 0 12 选取 GPY 240 型过滤机 43 1 4 29 97 41 12 0 245 71 3825 1 Fq G n 故选取 2 台 11 带式压滤机 htQ 57 22 86 1 16 83 2515 1 Fq KQ n 故选 2 台 GD 40 型带式压滤机 表 1 1 13 主要工艺设备选型表 编 号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入料量 单机处理 量 计算 台数 选用 台数 1 破碎机 2PGC600 900138 4960 1251 452 2 无压三产品重介旋 流器 GDMC1400 1000A757 58600 7501 452 3 精煤脱介筛 2ZKX2448265 53182 4 中煤脱介筛 2ZKX2448207 27182 5 矸石脱介筛 2ZKX2448188 94181 6 末精煤离心脱水机 LL3 9162 4350 1002 032 7 中煤离心脱水机 LL3 9127 8850 1001 602 8 煤泥离心脱水机WLG 型离心脱水38 242 5 100 4861 9 磁选机 CTB 12304 10 弧形筛 YHS 21GJ450 52924 1080 621 11 浮选 XJC 1604 12 过滤 GPY 24038 7153 721 432 14 45m 浓缩机 NZF2025 835000 951 15 弧形筛 FH21306 16 煤泥筛 FH10002 贵 州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第25页 17 压滤机 GD 4022 5715 181 862 第六节 工艺布置及工艺系统技术操作 一 地面工艺总布置原则 考虑建设尽量少占地 投资小等因素 根据工艺需要 在工业广场内建设 的主要生产设施有 1 受煤坑 2 原煤罐 3 原煤准备系统 4 主厂房洗选工艺系统 5 尾煤压滤车间 6 矸石排放系统 7 输送机 8 浓缩机 9 完善供配电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从业资格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航运物流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研究报告
- 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临床应用考核试题
- 2025年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基础)每日练试题及答案
- 2025输血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中医医院春季招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教学助理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一批招聘教师3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南平政和县卫健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紧缺急需专业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江西吉安永新县薪火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4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广东省惠州市联考2024-2025学年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阶段性诊断八年级数学试卷(无答案)
- 工程结算协议书
- 砖砌围墙施工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痘痘贴行业营销动态及消费需求预测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导论》(第2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高清版)AQ 1075-2009 煤矿低浓度瓦斯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通 用技术条件
- 疑问句(课件)六年下册英语人教PEP版
- 视力残疾康复服务规范
- HG T 3690-2022 工业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
- 医院医保科绩效考核标准
- 《直播营销与运营》PPT商品选择与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