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办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本]_第1页
防火办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本]_第2页
防火办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本]_第3页
防火办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本]_第4页
防火办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火办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6年,面对霜雪灾害和持续干旱等极端气候造成林下可燃物成倍增长的严峻森林防火工作形势,在省、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指导帮助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紧紧围绕不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的工作目标,牢固树立森林防火预防为主的理念,立足超前谋划、周密部署、严格落实,以坚强的组织领导、完善的制度管理、超常规的预防措施、坚强有力的应急处置,举全县之力狠抓落实,截止目前全县范围内未发生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圆满完成了市下达的2016年度森林防火各项指标任务。现将2016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自身建设一是坚持职工学习制度。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认真深入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二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议、决定,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在本单位的贯彻落实;三是深入基层、深入联系点,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四是强化廉政教育,推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抓好廉洁准则等党纪党规的宣传学习,开展好普法知识考试、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二)森林防火工作开展情况1、严格落实责任(1)完善“包保”责任,高位强势推动森林防火工作。我县完善推行县级领导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领导包保乡镇(街道)、县直单位和乡镇(街道)领导包保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保村(居)民小组、村(居)民小组干部包保农户的森林防火四级“包保”责任制。在“包保”责任制中明确每一个乡镇(街道)的森林防火工作由两名县级领导和一名县林业局领导负责“包保”,每一个村(社区)的森林防火工作由一名以上县直属(联系)单位领导和一名乡镇(街道)领导负责“包保”,每一个村(居)民小组的森林防火工作由一名村(社区)干部负责“包保”,每一户农户的森林防火工作由一名村(居)民小组干部负责“包保”。分别制订了“包保”领导干部和部门工作职责,明确了“包保”责任人负有检查、指导、支持“包保”对象森林防火工作,帮助其发现问题、解决困难的责任,同时共同承担发生火灾的责任。严格按照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责任制的“三线责任”和“四个责任人”制度,坚决把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地块责任和包片责任落实到县、乡、村、组领导干部和巡山护林员、户长、林权所有者身上,把防火措施落实到林区基层、山头地块和防火一线,真正构筑起党政统一领导,相关单位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森林防火工作的格局,以强大的组织领导力量推动全县森林防火工作有序开展。(2)强化“督办”制度,落实日常工作监管。采取经常性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由县林业局和森林公安局干部职工组成8个督查组分片包干对全县7个乡镇(街道)和龙泉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防火工作开展经常性督促检查;在春节、“二月二”、“清明”、“五一”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由县人大、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林业局等部门领导组成重点督查组和由“包保”各乡镇(街道)的县级领导牵头组成督查组,根据各个时段森林防火工作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各乡镇(街道)和龙泉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防火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也抽出时间专门督查、检查森林防火工作。通过对各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督促整改,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年共开展森林防火工作专项督查12次,进行督查通报4期。2、严格落实宣传教育在做好常规宣传的基础上,创新手段深入宣传,努力营造全民防火良好氛围。一是在2016年1月由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文艺队,到全县七个乡(镇)、街道和企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县森林防火宣传专场文艺巡回演出”活动,活动期间共开展森林防火专场演出14场。演出通过花灯小戏这些更接近人民的方式既娱乐了群众又宣传了森林防火工作,使人民群众更容易接受;二是加大投入、创新载体,投入近40万元在我县重点公路、涉林风景区和森林防火重点区域建设大型森林防火广告宣传牌,更加直观的对我县群众和游客进行森林防火宣传;三是在进入森林防火期前统一印制下发了森林防火户主告知书、森林防火入山宣传卡、林农防灭火森林防火安全手册等宣传材料11万余份,与农户签订森林防火承诺书38500份;四是利用“森林防火宣传月”和“12?4”法制宣传日组织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共发放森林防火户主通知书、宣传单等宣传材料5000份;五是乡镇、街道利用广播村村通、检查站广播系统及宣传车和摩托车宣传队在各自辖区内进行固定和流动宣传;六是充分借助各种传媒展开宣传,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森林防火公益广告、森林防火县长命令、森林防火工作紧急通知,利用气象信息显示屏滚动播放森林防火宣传字幕,及时预报森林火险等级,在春节、二月二戏会、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等重要节日期间利用手机短信向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发送森林防火宣传短信;七是定期在中、小学校开展“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每年通过开设森林防火课、向全县中(小)学生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8000份,强化了学生和家长的森林防火意识;八是继续做好森林防火五彩旗和森林防火安全手册发放工作,全年共发放森林防火安全手册10000本、森林防火五彩旗1100面。3、严格落实火源管理就如何“守得住、管得死”野外火源,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调研组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和召开专题会议研究,2016年起决定将森林防火工作经费增加到500万元并纳入财政年度预算,2016年县级财政投入森林防火工作专项经费突破600万元(在年初预算500万元的基础上追加近100万元用于防火通道和防火期延长追加人员工资等),资金投入的加大为推动各项防火措施的落实提供了保障,确保防火工作的正常开展。进入防火期后,按照“见烟就查、见火就罚”和“五个100%”的野外火源管控要求,增加一线人员,切实加强火源管控。一是高火险期巡山护林人员在原来397人的基础上增加404人,达801人,实现每2096亩山林配备1名巡山护林人员(重点火险区达到1500亩山林配备1名巡山护林员),聘请14名工作人员全天候值守7座瞭望台,全县森林防火一线工作人员总数达815人。二是在重点林区、重要路段、主要入山路口的93座野外火源检查固定卡点,每天都有2名工作人员轮流值守,对进入林区的车辆、人员100%实名登记、收缴火种、发放森林防火入山宣传卡,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三是对林区住户和“五类人员”加强监管,督促全县各村(社区)、村(居)小组与常住的聋、哑、痴、呆、精神病“五类人员”监护人、林区住户100%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通过建立“箐长”负责制强化对散居苗族的宣传教育和管理。五是对有肇事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在取得其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由政府出资,县林业局牵头、监护人陪同送往云南省心理康复中心开展住院治疗,到目前为止共集中治疗19人投入10万元;六是由林业、民政、住建等相关部门配合,开展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遣返工作,到目前为止共救助遣返9人。七是对国家龙泉森林公园、扒河沿线、六街三尖山、浦贝三尖山等重点防火区加强管护,对游客和入山人员实行严格监管。八是针对农事用火高峰期频发的田间野外用火行为,组织森林公安局全体干警、各乡镇(街道)林业站干部职工和巡山护林人员在早晚两个重点时段开展专项整治。4、严格落实队伍管理2016年通过森林防火地理信息指挥系统和护林员定位管理系统的建设使用,使我县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迈出一大步,为我县今后的森林防火和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开创新篇章,全面推进我县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科学化。一是2016年全县投入50万元,在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全县7个乡镇(街道)进行森林防火地理信息指挥系统建设,面前我县共建设该平台9个,该系统建后为森林防火提供了三维电子沙盘、高分辨卫星影像图,同时实现了对地图元素属性及数据库所有数据的快速查询、扑救队伍动态跟踪、火场态势图和兵力部署图的绘制和动态更新,它的建成为森林火灾扑救指挥员作出扑救方案提供科学支持。二是自进入防火期以来直接参与森林防火工作的一线人员达到815人,为加强巡山员队伍建设,*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研究决定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建立护林员定位管理系统,监督和管理护林员的工作履职情况,强化我县野外火源管理水平。在前期试用的基础上,我县投资60余万元于2016年12月底全面建设完成了*县护林员定位管理系统,共建设完成县、乡两级管理平台8个、采购配发定位终端454台(其中:县级指挥员25台;乡镇指挥员、系统管理员35台;护林员394台;),通过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了信息管理、定位管理、监督管理和多媒体传输等功能。通过该系统的使用,加强了对护林员队伍的管理,在确保人员履职、调动工作积极性上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护林员定位管理系统运行良好、效果明显,初步实现了通过科技辅助手段来加强对巡山护林人员管理的目标。5、严格落实基础设施保障通过加大投入对防火通道和野外火源检查固定卡点进行新建、修缮,使我县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基本做到重点林区道路通行畅通,重要路段、主要入山路口有卡点,构筑我县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网。一是2016年在我县重点火险区中的龙泉扒河大谷厂片区、六街三尖山片区、铜厂岔河水库径流区投入176万元新修防火通道公里,为此形成在我县的重点火险区扒河沿线片区 “三横四纵”、 六街三尖山片“一横四纵”、六街东山片“一横三纵”的防火通道格局,面前该片区防火通道里程达公里;二是我县2016年投入11万元对近年修建的防火通道86公里进行了维修,确保了防火通道畅通。三是2016年我县在重点林区、重要路段、主要入山路口又新建固定火源检查站7座,目前我县野外火源检查固定卡点有93座。四是加强项目储备,科学进行项目规划。为继续加强我县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在省、市投入的基础上我县计划再投资400万元新建森林防火通道44公里,目前已完成了六街街道办事处白泥田至错头箐头、梅子箐头至扒河、光秃秃山至岔河水库坝埂、母梨箐至王家坟,龙泉街道办事处尖山防火路麻箐领岗至丰收水库检查站、老峨山防火路至秀水田、江口大洞水漫桥至苗茂水库,绿汁镇大摩哈苴至新田、铜厂西山公墓至芭蕉9段防火通道的踏勘,规划设计和资源核实报告已由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完成, 正由项目涉及6个乡镇(街道)11个村(居)委会准备项目施工所需相关上报审批林地占用的材料的收集。同时,根据玉溪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要求,认真编制我县“十三五”森林防火规划,已协助西南林业大学完成了项目规划基础数据的收集,完成规划的初步编制工作。6、严格落实应急队伍建设一是2016年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在原有储备物资的基础上,又投入50万元储备了抽水机、帐篷、睡袋、灭火机具等扑火物资,目前我县扑火物资储备价值150余万元;二是在每个乡镇(街道)储备了风力灭火机、灭火水枪、油锯、砍刀等扑火物资设备的基础上,在进入防火期后针对各地实际,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从县级物资储备中将价值24万元的灭火机、水枪等防火物资统一配发七个乡(镇)街道,使每个乡(镇)、街道扑火物资储备保持在10万元以上;三是村级储备扑火物资均达到“3个100”(即:每个村储备100把砍刀、100把松毛耙、100只容量10公斤的塑料水壶),并做到随用随补,以备应急之需。四是县、乡镇(街道)专业扑火队扩建至9支150人(其中县级专业队两支各30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扑火人员增至2020人(含县级民兵应急分队、志愿消防队)。五是始终突出科学防火和安全扑火两大主题,修改完善了*县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六是进入防火期后,县防火办多次组成培训小组到全县七个乡镇(街道)对各级扑火专业队和干部职工进行森林防火知识、森林火灾科学扑救技能和扑救安全知识培训,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在七个乡镇(街道)开展森林火灾扑救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实战能力,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7、严格落实值班值守进入防火期以来,县、乡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和各级防火责任部门,严格按照双岗双带班的要求,认真落实24小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防火工作和火情调度,各级责任人都在火情发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全面掌握防扑火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处置情况,切实做好灭火的指导、协调工作。严格执行信息上报“归口管理”制度和火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地上报各种信息和卫星林火监测核查情况,未发生迟报、瞒报、漏报的现象。8、严格落实考核奖惩一是严格考核奖惩措施,2016年把我县把森林防火工作纳入县级效能建设综合考核,并实施专项考核奖惩。对乡镇(街道)考核年度内发生森林火灾的,分别在当年森林防火工作目标管理专项考核和行政效能考核给予扣分;二是制定*县巡山护林等工作人员防火期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对瞭望台、火源检查站(点)、田间地头野外火源管理人员、巡山员等几类人员的考核奖惩,促使各级各部门最大限度组织动员力量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三是对工作做得好的乡镇、单位和个人,从防火经费中安排20万元给予表彰奖励。四是强化责任追究,对落实防火措施不力的,坚决按照玉溪市森林防火行政问责暂行办法和*县森林防火工作问责办法对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二、存在困难和问题(一)少数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对野外火源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在田地里烧生产垃圾不影响森林防火工作,在野外火源管理措施落实上消极怠慢;(二)部分村(社区)主要领导对森林防火工作抓落实不够,研究和过问森林防火工作少,对辖区内巡山护林人员出勤的管理考核不严。(三)部分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森林防火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