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导学案.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导学案.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导学案.doc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导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拨中学七年级历史导学案编写人:李晓东 审核人: 使用时间:课 题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学习目标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学习重点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学习难点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和岳飞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课前预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阅读课文,完成导学提纲中的内容,并在课本上勾画出重要的内容。)一、 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1.契丹的兴起: 初,契丹首领 建立契丹国,都城在 。阿保机就是 。辽太宗时,契丹占领 。从此,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陈桥兵变: 年,后周大将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 ,定都东京,史称 。二、 辽、宋、夏的和战2.澶渊之盟: 后,宋、辽达成和议,史称“ ”西夏的建立: 前期,在西北地区的 首领 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 ,史称 。三、 金和南宋的对峙3、金的兴起: 初期,女真首领 在 称帝 ,国号 。他就是金太祖。金先灭 ;又于1127年灭 。4、南宋的建立:1127年, 称帝,后定都 ,史称南宋。5、岳飞抗金:收复 ;在 大败金军;岳飞后来被宋高宗和权臣 以“谋反”罪杀害。6.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 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迁都燕京,改名为 。1、认真阅读课本第15页,用蓝色或黑色笔独立完成课前预习,并用红笔在书中画出相关知识要点。不懂得地方,老师讲解后在学案上填写完整,力争全部掌握。 (教师检查)合作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分组展示总结板书:复习巩固检测达标1、 试列表归纳北宋、辽、西夏、金、南宋这几个政权的建立时间、民族、建立者,都城及与宋有关的重大事件。政权民族建立年代建立者都城相关事件辽北宋西夏金南宋2、 设计北宋、南宋政权并立的示意简图。3、怎样评价”澶渊之盟”?4、如何评价岳飞?岳飞为什么受到后人的尊敬?(试着思考一下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猜猜看民族英雄指的是什么样的人?)归纳生成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 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选择题1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2、下列4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 3、澶渊之盟哪两个政权是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4、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其中“宋祖”指的是 ( )A、李世民 B、刘邦 C、铁木真 D、赵匡胤 5、堰城大战交战的双方是 ( )A、北宋和金 B、南宋和金 C、北宋和辽 D、南宋和辽 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应是 ( ) A、东京 B、临安 C、应天 D、建康 7、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 )A、 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匈奴贵族中考连接 1、(2008江西中考)某研究生正在研究有关“澶渊之盟”的史实, 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