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6 粤教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6 粤教版必修.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教学目的: 1.了解学习杰出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2.进一步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3.学习本课选材和立小标题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 了解学习杰出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2、难点: 进一步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步骤: 一、字词: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心上,永远不忘。也说镂骨铭心,铭心刻骨。) 掖y(塞进衣袋或夹缝里) 蔸du(相当于“丛”) 屏气静神 孟德尔 摩尔根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 淤y泥 贬bin斥ch(贬低斥责) 籼xin稻 分蘖 ni (泛指植物由茎的根部长出的分支) 二、课文研讨: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研读课文,总体把握。回答:1、正标题引用了谁的诗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2、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练习一)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1993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坚持真理,实事求是)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2、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请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练习二)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以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形式活泼。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课文第23行:“这位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的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3、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认为本单元新闻中的人物,都是“中国的脊梁”吗?请说说理由。(练习三)邓小平、杨利伟、袁隆平都是“中国的脊梁”。理由是: 志向高远,开拓奉献,品格高尚。 在各自的领域里,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各自的领域里,均具有杰出的才华、创新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4、阅读下面的课文,并根据事物的因果关系和先后顺序进行整理和压缩,把主要意思用两个复句表达出来。(练习四)袁隆平对这蔸奇特的稻禾精心照顾,收获时对其种子进行了观察分析,根据遗传学的分离定律,断定这株去年发现的稻禾,是“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袁隆平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了真理,认定:只要探索出“天然杂交稻”的生长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本篇通讯全面地记叙了杰出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优秀事迹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