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概述.ppt_第1页
绪论--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概述.ppt_第2页
绪论--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概述.ppt_第3页
绪论--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概述.ppt_第4页
绪论--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概述.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 是动荡不安的 世纪欧美社会之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一 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原因 现代派又称先锋派 是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 它不是 个单一的流派 而是许多反对传统文学的流派的总称 现代派文学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出现的 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阶段之后 资本主义国家各种矛盾日益尖锐 在国内 垄断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特别是和工人阶级的矛盾趋于白热化 经济危机不断发生 贫富两极分化的情况愈来愈严重 政治形势动荡不安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等问题也矛盾重重 一 历史语境 大灾难年代 一战至当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政治世界的多元化人的非人化 西方现代文学是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上的反映 国内外激烈而复杂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危机 世纪以来 由于两次世界大战 经济萧条 劳资危机 核恐怖等等一系列世界性的灾难 许多知识分子面对问题成堆的现实 感到理想破灭 生活空虚 精神苦闷 产生所谓个世纪末的悲哀 不少中下层知识分子 一方面对现实感到失望 觉得前途渺 茫 没有出路 另一方面又不理解 不相信社会主义 害怕工人革命运动 他们站在唯心主义立场 认为现实是不可理解的 荒谬的 他们退到内心世界中去 守住 自我 这块阵地 另外有一些年轻的知识分子 受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影响 热情很高但又不够成熟 喜欢标新立异 他们否定一切过去的文学遗产 大喊大叫要创造未来的或超现实的文学 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现代派文学 西方现代派文学是个相对笼统的概念 涵盖了过于庞杂的内容 一般认为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 现代派文学是与现代哲学思潮 社会思潮密切相关的 是为高度理性化工业社会演奏的 安魂曲 不是交响乐夸张的昂扬 而是孤独绝望的萨克斯的哀鸣 如果说20世纪风起云涌的现代非理性哲学思潮是对工业文明无情扼杀人性的抗议的话 那么现代派文学则是小资产阶级生存状态的艺术表现 是那些试图在 标准化社会 的冷漠环境中张扬个性 抒发情怀 维护爱情尊严的 小资 文人对现实的强烈抗议 怪异 的文学形式本质上就是向社会所发出的呐喊 我的存在不容忽视 我的个性必须张扬 二 文化背景 社会思想剧烈震荡 非理性主义思潮 对人和世界重新认识 叔本华意志论 尼采权力意志论 柏格森直觉主义哲学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 二 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及主要流派 现代主义是 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它同时也涉及绘画 音乐 戏剧 电影等艺术领域 是 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 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是 后期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未来主义 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 一 萌芽期 19世纪中叶唯美主义 波德莱尔 二 确立期 19世纪70至90年代前期象征主义 三 第一次高潮 20世纪20年代 荒原 体验的结果后期象征主义 由法遍及欧美 未来主义 以意为中心 表现主义 以德为中心 超现实主义 以法为中心 意识流文学 以英为中心 现代派文学最早出现的派别是象征主义 它的先驱是法国的波德莱尔 1821 1867 他的代表作是 恶之花 堪称象征主义的奠基之作 19世纪80年代 在法国 正式打出了象征主义的旗号 并逐步形成了象征主义作家队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 五花八门的现代派文学派别先后出现 到20年代形成高潮 1922年甚至成为现代派文学的神奇之年 这段时期出现了一批有世界影响的杰出作家 小说方面有奥地利的卡夫卡 爱尔兰的乔伊斯 法国的普鲁斯特 戏剧方面有美国的奥尼尔 比利时的梅特林克 德国的霍普特曼 诗歌方面有美国的庞德 英国的艾略特 叶芝等 30年代至40年代初 以希特勒为代表的法西斯主义异常猖狂 反法西斯的民主作家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 现代派文学处于低潮时期 未来主义 20世纪出现最早的现代文学艺术流派 最先出现于意大利 未来主义 一词在1908年10月11日的 诗刊 上提出 1909年2月20日马里内蒂在法国 费加罗报 发表 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 简称 未来主义宣言 宣告了未来主义的诞生 基本特征 对机器文明 都市生活 速度 力量作充分的表现 强调直觉 无意识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超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诸流派中历时最长的一个文学流派 由达达主义演变而来的 超现实主义是风行于两次大战之间的文艺运动 产生于法国 后来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1924年 布勒东发表 超现实主义宣言 宣告成立 超现实主义 一词源于立体未来派诗人阿波利奈尔在年发表的剧本 蒂雷西亚的乳房 1917年 的序言 人当初企图模仿行走 所创造的车轮子却不像一条腿 这样 人就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出超现实主义 基本特征 强调表现人的潜意识和梦境 追求现实和梦幻的统一 提倡 自动写作法 主张语言的自由联用 代表作家 作品 法 布勒东 娜嘉 法 阿拉贡 共产党人 四 第二次高潮 20世纪30年代之后到60年代存在主义 荒诞派 新小说 垮掉的一代 黑色幽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西方国家颓废思想抬头 社会上充满悲观阴暗气氛 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泛滥 于是现代派文学进入新的蓬勃发展阶段 具体派别有以萨特 加缪为代表的法国存在主义文学 以尤奈斯库 法 贝克特 爱尔兰 阿尔比 美 等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 以阿兰 罗布 格里耶 法 为代表的新小说派 以海勒和冯尼格为代表的美国黑色幽默派和以奥斯本为代表的英国 愤怒的青年 等 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名目繁多 在思想方面 这些派别大多与存在主义哲学有联系 在艺术形式方面 竞相标新立异 各有特点 现代派文学直到今天仍是西方文学的重要流派 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 现代派文学的思想内容 西方现代派文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变化 流派纷呈 作家的政治 思想倾向也很不一致 但就其共性来说 有如下几点 各流派都强调要表现 现代意识 其中心就是危机感和荒谬感 因此 现代派文学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 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 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尖锐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 表现了异化这一主题 现代派文学是西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 它深受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 具有虚无主义 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 个人主义的色彩 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下列特点 一 鼓吹非理性主义 这是现代派文学相传统文学不同的一大特色 欧洲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到19世纪 20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都提倡理性 高举理性主义旗帜 现代派反其道而行之 否定理性 否定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现代派作家主要受叔本华 柏格森 尼采等哲学家的唯心主义哲学响 同时也受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影响 笫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现代派作家主要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 同时也受到其他 些唯心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的影响 叔本华强调生存意志 或称生活意志 生命意志 他认为这种意志是万物之源 不受理性制约 他认为生活意志既是宇宙意志 也是人的意志 所谓人的意志就是 我的意志 他声称 世界就是我的意志 这显然是在宣扬唯我论 他还认为 人生是意志 从而也就是欲望所支配的 欲望无尽无休 永远无法满足 这就产生痛苦 因此人的一生都是充满痛苦的 人生只不过是一场悲剧 尼采的悲观主义对现代派文学产生了影响 柏格森认为生命冲动是宇宙万物的主宰 他用神秘的生命冲动派生万物来解释物种的形成和进化 他公开反对理性主义 认为人类的理智不可能认识世界 认为理智是固定的 相对的 外在的东西 它不可能认识作为运动变化的生命冲动 他否定科学 认为如果科学的概念是理智的概念 那么这种概念只不过是人造的符号 不能反映世界的本质 与此同时 他宣扬神秘的直觉主义 他把直觉称为 理智的交融 这是一种人的内心体验 是一种主体与客体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无差别境界 直觉主义否定人的感觉认识 理性认识和实践 是道地的主观难心主义 柏格森神秘的直觉主义对现代派文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尼采狂热地宣传 权力意志论 和超人哲学 鼓吹强者统治弱者 在艺术方面 他认为 艺术就是艺术 艺术高于一切 他的唯我主义与唯艺术论也影响了现代派文学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反对理性 他强调潜意识的作用 认为艺术作品源于潜意识 是作者心中潜意识的外化和变形 他的理论对现代派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存在主义哲学极力宣扬先有主观意识 后有客观存在 并认为世界是荒谬的 人生是痛苦的 这种主观唯心主义和颓废主义思想 渗透在现代派文学许多作品中 二 强调表现自我 现代派文学不重视环境描写 而是着重表现人物的主观世界 现代派作家把个人内心生活作为作品的重点 精雕细刻地描绘人的心理活动 表现人物的情绪 联想 幻想 幻觉以及微妙的感情变化等 现代派作家经常描写入的异化的主题 他们认为在颠倒混乱的资本主义社会中 人已异化为非人 人已失去了自我的本质 他们的创作也成了 寻找自我 的文学 他们笔下的人物是卑微的畸形的 甚至是游离在社会之外的局外人 四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艺术特征 一 共同特征 1 反叛性 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义 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 典型人物 主张在艺术形式上大胆创新 由于他们一意追求在形式上标新立异 不免馅入形式主义的死胡同 有的作品人物形 象支离破碎 模模糊糊 读者搞不清主人公究竟是男人还是女人 有的作品 同一个名字 一会儿指男人 一会儿指女人 有的作品全部是活页 没有装订 读者可以从其中任何一页读起 这类形式上花样翻新而内容又莫知所云的作品谈不上有什么文学价值 2 象征性 现代派作家经常运用象征手法 不仅象征主义作家把象征作为主要表现手法 表现主义作家和荒诞派戏剧家也爱用这种手法 他们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抽象的概念 用有物质感的形象表现微妙的 隐蔽的思想感情 现代派运用象征手法时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往往凭个人直觉和特殊感受 例如用麻醉在手术台上的病人来象征黄昏 就使读者感到很难捉摸 现代派主张用知觉来表现思想 把思想还原为知觉 他们反对现实主义的典型化 也反对浪漫主义的直接表达感情 主张用具体形象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 例如叶芝的诗句 只有用我们的鲜血 才能浇出一棵玫瑰树 在这里 玫瑰树就是诗人所热爱的祖国爱尔兰的象征 意象派典范诗作庞德的 在一个地铁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庞德的意象美学观点在这首诗歌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诗中处理意象极为简洁浓缩而不失张力 不难看出 全诗只有 面孔 与 花瓣 两个意象 诗人在人群中筛选其中两个在视觉里尤为凸显的一瞬间的形象 具体地传达诗人的刹那的内心感受 这种意象的捕捉方式正应了作者所说的 在一瞬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 诗人一瞬间感受 是从一种沉闷拥挤对比式地插入鲜花一般的面孔 从而起到视觉上的冲击 给人一种清新愉快的感觉 让人从死气沉沉当中呼吸到一口新鲜空气 看到一缕明媚阳光 诗中两个并置的意象鲜明显眼 构成粗俗与优美 沉闷与清新 视觉与感受对比极为强烈的画幅 诗人深层的思想是表达都市人繁忙庸碌的生活 每一张脸都抹不去一种都市文明加给人的挤压感 描绘出现代人内心的焦虑不安 紧张动荡 忙碌而又单调的生活状态 同时又表达诗人心灵底对自然美的依恋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 意识流 这是现代派作家普遍采用的艺术手法 由于现代派文学着重表现主观世界 因此重视心理描写 他们运用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表现人物复杂微妙的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 他们挖掘人物的潜意识活动 表现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不断流动的状态 这种主观意识活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跳跃性 有时杂乱无章 意识流手法着重自由联想 把现实和梦幻 今天和明天 意识和潜意识联结起来 在时空方面 往往将时间的顺序颠倒 将空间的界限混淆 这种手法能表现人的内心深处的秘密和多层次的心理活动 扩大了心理描写的范围 成为现代派文学一大艺术特色 4 荒诞性 现代派作家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形式 将现实与非现实糅合在一起 寓严肃于荒诞 以战后的计算机工业为标志的 第四次工业革命 把社会结构改组成一个庞大精密的机器 人成了由机器控制的动物 科学对世界和人的统治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要残酷无情 人再也没有主体性可言 科学对人的压抑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分裂 而 荒诞本质上是一种分裂 当代人由于科学的异化而产生对世界和人的荒诞体验 荒诞形象具有一种特殊的概括力 这是将事物夸大到极端离奇古怪的手法 高明的作家可以通过荒诞揭示事物的本质 例如尤奈斯库的剧本 椅子 舞台上摆满了椅子 两个老人在椅子中间艰难地移动着 作者是通过这种荒诞的手法 揭示物压迫人的主题 荒诞派戏剧家经常用漫画式的夸张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也常常描写荒诞的情节 这种艺术方法运用得好 可以巧妙地揭示作品的主题 引起读者的共鸣 启发读者深思 5 意义的不确定性 由于该时期文学关注的社会准则问题长期陷入混乱 他们感到世界的意识只是部分的 暂时的 甚至是矛盾的 而且总会有争议 这样的社会已不适宜于明确的定义 因而该时期文学更侧重于探究那种混乱的多重复合意义 在艺术表现上他们常采用事实与虚构交织的拼凑 自相矛盾 不连续性 模糊性等方法来表现这个复杂多变 难于捉摸的世界 如 城堡 的多重寓意 二 各个流派的特点 1 表现主义重在表现内在世界 要求突破事物的表象 其特征为 抽象化 变形 时空的真幻错位 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面具的运用 注重声光效果 其中 指小说 指戏剧 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是奥地利的卡夫卡 2 意识流小说是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 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 它以象征暗示 内心独白 自由联想等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 意识流小说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因人而异 各有侧重 但有些艺术特征是共同的 作家退出小说 情节淡化 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 时空交错和心理时间 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 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 超出语法常规 代表性作家是爱尔兰的乔伊斯 英国的伍尔夫等 3 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 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 它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 没有戏剧冲突 舞台形象支离破碎 人物语言颠三倒四 它表现的世界是荒诞的 人生是痛苦的 人与人的关系是无法沟通的 其明显特征是 荒诞 抽象的主题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 荒诞派剧作家的作品与主题 都是人类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苦闷心理 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 荒诞派戏剧家认为 荒诞 是世界的本质 非理性 是戏剧表现的核心内容 因此他们的作品刻意打破传统的戏剧常规 既无时空观念 又无戏剧结构的基本格局 既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又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 有的只是一群被世界压扁了的可怜虫 这些人举止荒诞怪异 语言颠三倒四 思维混乱不堪 毫无理智可言 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 荒诞派戏剧作家提倡 纯粹戏剧性 认为 艺术家通过直喻把握世界 通过物体把戏剧人物的 局促不安加以外化 让舞台道具说话 把行动变成视觉形象 道具使戏剧的 直观艺术 特点发挥到极限 荒诞戏剧的代表作家是萨缪尔 贝克特 4 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 魔法 所产生的幻景来表现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 用魔幻是工具 是途径 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 用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 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 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 主观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 作为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魔幻主义继承发展了本大陆古印第安各族文化 传统意识 神话传说 民间故事 宗教习俗 的传统 极富民族特色 代表作品为加西亚 马尔克斯的 百年孤独 5 新小说派 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新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至60年代繁盛 1971年巴黎讨论会进行回顾总结时得名 也称为 视觉派 反小说派 基本特征 注重写物 反对传统小说的 人物中心论 不确定性 的情节 迷宫式结构 打破了传统小说十分清晰的时空结构 用 写生 的态度来记录客观事件及情景 反对传统小说的虚构故事 大力提倡语言的创新 反对使用规范化的文学语言 代表作家 作品 娜塔莉 萨洛特 金果 阿兰 罗伯 格里耶 窥视者 橡皮 嫉妒 6 垮掉的一代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文学流派 基本特征 自称是 神圣的野蛮人 打着 反理性主义 旗号 他们的生活准则是 沉沦就是出路 在艺术上力求突破各类文学体裁的限制 否定一切 代表作家 作品 凯鲁亚克 在路上 金斯堡 嚎叫 五 如何评定与赏析西方现代派文学经典 评定 一方面是那些最能反映20世纪人类生存的普遍境遇和重大精神命题的小说是那些最能反映20世纪人类的困扰与绝望 焦虑与梦想的小说 是了解这个世纪最应该阅读的小说 另一方面则是那些在形式上最具创新性和实验性的小说 是那些保持了对小说新书可能性的开放性和探索性的小说 赏析 现代主义小说使阅读不再是一种享受 阅读已成为严肃甚至痛苦的仪式 小说的复杂是与世界的复杂相一致的 我们认为 西方现代派文学一般来说属于洋为中用范围 对我们来说 现代派的许多作品对我们具有认识价值和借鉴作用 现代派文学的社会基础是垄断资本主义 这是畸形的社会中出现的畸形的文学 它曲折地反映了在不合理的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 例如卡夫卡的著名小说 变形记 就以人变为虫的象征性形象 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的悲惨处境 他变成虫后 不会说人的话 有苦说不出 而且由于他不能赚钱了 连亲人也嫌弃他 读了这样的作品 可以加深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 读了海勒的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使我们看到美国军队内部的种种黑暗现象 而且使我们明白 垄断资产阶级政权实际是一个天罗地网 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 通过现代派文学这个窗口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社会的弊端和一部分人的精神面貌 这就是它的认识价值 此外 现代派文学注重艺术形式 在表现手法方面刻意求新 有些手法值得我们借鉴 例如意识流 象征 联想 幻想 多层次结构等 只要运用得恰当 就能加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 我国著名作家王蒙 茹志鹃等在创作中都借鉴了现代派文学手法 他们的实践证明 运用意识流等手法能使作品别开生面 引人入胜 要评价现代派文学 就必须先了解它 进行一番认真研究 过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我们对现代派文学知之甚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文艺界解放思想 打破了一些框框 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进行了广泛的介绍和认真的研究 正确评价现代派文学成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报刊杂志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对现代派作品中民主性的精华应加以肯定 对其中的虚无主义 悲观主义等消极因素应采取批判态度 对现代派作品中新颖的 受到读者欢迎的表现手法 应当大胆借鉴 以促进文学的发展 几个问题 1 现代派文学从什么时候算起 这是多年来中外众多评论家争论不休的问题 以美国诗人E 庞德为化表的人认为 中世纪以后五 六百年的文学都可称为现代派 美国批评家爱德蒙 威尔逊在其名著 阿尔克塞尔的城堡 中把1870年作为现代派文学的起点 美国批评家西利尔 康诺利等人认为1880年应作为现代派的起点 现代传统 的编者 研究乔伊斯和叶芝的专家理 艾尔巴和查 费德尔逊则认为现代派的起源的上限定在1900年更为合理 但是 中外研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专家大都支持丹麦著名批评家勃兰克斯的观点 认为1890年才是现代主义的真正开始 我国著名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哀可嘉先生说 我觉得还是选择一个对它们说来是折中的时间 1890年作为现代派文学的上限为好 然而 我们认为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正式开始时间应该是1857年 即第一个比较典型的象征主义者波德莱尔的第一部典型的象征主义诗歌恶之花问世的那一年 我们这样说是因为 一 恶之花 是第一部典型的象征主义作品 也是第一部全面冲破传统的诗歌艺术 开创新的路子的作品 它的问世 标志着象征主义的兴起 现代派文学的正式出现 二 恶之花 是后来一百多年里出现的各种现代派文学流派和著作的总根源 在大多数现代派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它的影响和痕迹 三 恶之花 具有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征 它本身就是一部典型的现代派文学作品 在题材上 现代派文学企图挖掘作者自己的内心世界 恶之花 第一次实行了笔触的大转移 深入到了诗人的内心深处 同时还把社会之恶和人性之恶作为艺术美的对象来描写 在艺术技巧上 现代派广泛运用暗示 象征 烘托 对比 意象等手法 以发掘人物内心的奥秘 而这正是 恶之花 的主要艺术特征 诗人波德莱尔发展了瑞典神秘主义哲学家史登堡的 对应论 把山水草木看作向人们发出信息的 象征的森林 认为外界事物与人的办公世界能互相感应 契合 诗人可以运用有声有色的物象来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 正是这种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 烘托 对比 渲染和联想的渠道来表现的方法 后来就成为象征派诗歌以及整个现代派文学的基本方法 四 继波德莱尔 恶之花 之后 在1890年以前出现了魏尔伦的 诗的艺术 1884 兰波的 醉舟 1871 玛拉美的 牧神的午后 1876 等著名的象征主义诗篇 而且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前期象征主义流派 1898年以前 这几位诗人相继过世 因此 1890年是前期象征主义的末端 而不是开始 从以上事实 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 1857年到1898年 是前期象征主义兴衰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这个40年的历史 是整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总源 把现代派文学史的上限划到1857年是完全合理的 2 现代派文学的下限是什么时候 中外不少评论家认为 西方现代派文学到1970年左右就结束了 因此 它的下限自然也划在1970年 对此 我们也有不同的看法 因为法国的存在主义直到1980年萨特离世才基本不存在了 萨特离世后 它在美国尚有余波 更何况 它已渗透到在欧洲 美洲 拉美洲出现的许多现代派文学里 新小说派领袖罗布 格里耶至今仍在创作和宣传他的观点 而且因为另一位新小说派大师克洛德 西蒙于198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再次出现了 新小说派热 吸收了欧美各现代派的因素而形成的拉美现代派文学 如魔幻现实主义等正方兴未艾 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加西亚 马尔克斯也是在80年代 1982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如此说来 现代派文学虽然已不象五 六十年代那样盛行 但仍有着强烈的余波 而且是不是会出现新的高潮 也未可知 它的下限还是个未知数 3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我国有哪些作家受过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 早在20年代 在法国留学的李金发就受到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 不但读了许多象征派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