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羽之死一、教学设计项羽之死是一篇文言文,但所涉及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掌握;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课文情节简单但生动,内容容易把握。故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及“以读促写”,既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又通过阅读带动写作,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在课文中选用事例”和“如何运用事例”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司马迁塑造人物的“多维透视”法,培养学生立足“多维透视”法解读文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借助“多维透视”法自由品读文本,师生共同研读、探究司马迁如何运用多维透视法塑造项羽这一英雄人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读司马迁笔下项人物魅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感悟史记的魅力。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立足“多维透视”法,自由品读司马迁笔下的项羽。2、难点:体味司马迁“多维透视”法的情感内涵。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简介相关知识,理解第1段。 一、导入: 士可杀,不可辱。尊严比生命更重要。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把人的尊严放到了至高的地位,是一种超脱于物质的高尚情操。 今天,我们要走近项羽,了解这位昔日的霸王 二、简介: 1介绍作者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2介绍史记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本纪:把历代帝王作为历史事件的中心人物来加以论述,同时又以他们的前后继承关系来显示历史的发展。 世家:记叙春秋战国以来各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 列传:是使那些品行高洁和有功于天下的人得以传名于后世。 表:按朝代的顺序,把历史分成若干阶段,再分别按世代、年、月写成简历的大事记。 书:是对当时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的专门论述,与后世的专门学科发展史有相近之处。 鲁迅所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恰当地指出了史记有很大的文学成就和历史成就。 三、朗读课文: 1生字注音 垓( ) 骓( ) 麾( ) 能属( )者 田父( ) 绐( ) 刈( ) 2多音字 度 靡 创 四、理清文章思路。 1本文多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给我们刻画项羽的性格。文中项羽活动的主要地点有哪些? 垓下 东城 乌江 2请同学概括这些地点发生的主要事件? 垓下之围 被困东城 东城溃围 乌江自刎 五、理解第1段: 1重点字词 壁 则 幸 为 拔 盖 若 2词类活用 (1)项王军壁垓下:名词动词,驻守 (2)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3)有美人名虞 3古今异义 (1)、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2)、项王泣数行下:眼泪 (3)、左右皆泣 4固定句式 骓不逝兮可奈何 5学生诵读该段。 (1)垓下之围这部分中包含了哪几个连续事件? 明确:四面楚歌和慷慨悲歌。 (2)四面楚歌是张良和陈平有意设计的,它的目的是让汉军夜晚唱楚地的歌谣,以瓦解楚军的士气,有没有收到预定的效果? 明确:有,项羽听到楚歌后,惊起饮歌泣五个动词,说明项羽在感叹楚人何其多的时候,他已经预感到败亡的结局。于是项羽在帐中饮酒,慷慨悲歌。 (3)慷慨悲歌充满了什么情绪?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明确:悲凉和无奈的情绪,多情善感。 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柔肠百转的“垓下歌”,歌词悲壮哀婉,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宝马美人,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男儿有泪不轻弹,这里还写到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慷慨悲歌”充分表现出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 (4)本段为了表现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正面描写 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柔肠百转的“垓下歌”,歌词悲壮哀婉,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宝马美人,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男儿有泪不轻弹,这里还写到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 侧面描写 “左右”的表现,从侧面衬托当时的气氛,烘托项羽的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继续理解课文。 一、 研习第二段 1重点字词积累 直 南 走 父 绐 败北 卒 决死 2归纳一词多义 (1)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若属皆且为所虏 指同一类 (4)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归属,隶属。 (5)亡国破家相随属 继续,连接 (6)屈平属草稿未定 编辑,撰写 (7)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托付,委托 3文言句式 然今卒困于此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 汉骑追者数千人定语后置 4诵读该段 (1)这一段包含了几个情节片段? 明确:阴陵失道、被困东城 (2)农夫为什么要欺骗他?从中说明了什么? 明确:农夫把项羽引向绝路,看似偶然,其实必然。这是他过去过于残忍、丧失人心的结果, 从中说明项羽丧失人心;也是他从来不习惯骗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体现了项羽自负直率的性格特征。 (3)项羽轻信别人、直率粗犷的性格在鸿门宴中有显现吗? 明确:先轻信曹无伤,后轻信项伯。 (4)项羽被陷东城后,自知不能逃脱,会必死无疑,他有没有客观的分析自己用兵的过失?这反映他怎样的性格? 明确:没有客观的分析用兵的过失,而是一味的归咎天命,表现了项羽极端地自负。 (5)面对死亡,项羽有没有退缩,这又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明确:明知必死,项羽没有退缩,愿意拼死决战,这反映了他勇武豪爽的大丈夫气概。骁勇善战,临危不惧 (6)项羽愿意与汉军拼死决战,其目的是什么?这又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明确:并不是为了战争的结果,仅仅是想再次证明自己的作战本领。这又充分暴露了他的匹夫之勇。 二、研习第三段 1重点字词积累 以为 向 期 靡 为 会 辟易 伏 2古今异义 山东 3诵读该段 (1)这一段一共写了几次行动? 明确: 第一次: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一将”。渲染了项羽势不可挡的气势。特别是“遂”写出了项羽斩将轻而易举。 第二次:项羽自己没有动手,而是用眼神和声音就吓退了敌兵。通过对比,项羽慑人魂魄的虎虎生威跃然纸上。 第三次:项羽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而楚军近损失了两个骑兵。通过这一对比,渲染了项王的勇猛无敌。 (2)这三次行动,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 明确:在如此情况下,项羽每次战斗都能给敌军有效的打击,没有丝毫兵败的绝望,确实表现了他的骁勇善战,难怪他充满自信的问下属战果如何。 (3)他充满自信的问下属战果如何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明确:极端地自负。 三、 研习第四段 1重点字词 亦足王也 独 兵 被 顾 德 2一词多义 为诸君溃围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赤泉侯为骑将 以故汉追及之 我何渡为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至,无以渡 吾为若德 不忍杀之,以赐公 3固定句式 无以渡 我何渡为! 4诵读第四段。 (1)乌江自刎这段包含了几个场面? 明确:乌江拒渡 赠马亭长 赐头故人 (2)项羽本想东渡乌江,但他真正来到乌江岸边,看到拢船等待的亭长,他又否定自己的决定,项羽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语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明确:知耻重义。 (3)故人追之,想杀项羽邀功取赏,而项羽却慷慨赐头,这一对比又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明确: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 四、小结: 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品味语言,赏析人物形象。 一、导入: 请大家一起来朗诵垓下歌。从这一诗歌当中,大家感受了怎样的一个形象。(明确:勇武、柔情、悲壮)。项羽这一位历史人物的形象是多面性的。这首诗歌是他性格一个方面的展示。下面我们就去体验下这位悲剧英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 二、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品味那些语言特别的形象。并且动笔讲你们品味到的形象写下来。(此情节主要是学生来做,从文章情节或者人物语言中分析历史人物的形象) 1示例:如第一段 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是: 惊起饮歌泣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多愁善感 2以下是学生分析(预设) 主要情节:直夜溃围绐陷大泽决意快战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自负、勇武 三次行动: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问: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 明确: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总结: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 问: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明确: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第四段:写自刎乌江 提问: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 明确: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 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三、评议 1、请学生评议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肯定的否定的都可。主要是要有一定的依据) 2、历史上众家对于项羽都有评价,大家讨论,看看这些诗人是从哪个角度去利用这一历史事件的。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明确: 1、杜牧对项羽的评价:男儿当包羞忍辱,能屈能伸。 2、王安石对项羽的评价: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劳师哀兵,败势难回,不可卷土重来了 3、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做人必须要有尊严节气。生作人杰,死为鬼雄。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4、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要抓住战机从胜利走向胜利沽名学霸王,不知勇追穷寇,放虎归山啊! 5、司马迁:好战喜功、穷兵黩武,以武得势又以武失势。 四、总结拓展迁移: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及如何利用同一素材 从这些材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评价历史人物要有理有据;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 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 五、布置作业: 归纳总结出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投影史记中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问题一:用原句归纳出司马迁的观点。明确: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问题二:既然批评他“谬”为何将他纳入本纪?(用原句回答)明确: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参考译文: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人儿。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人儿。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的发迹怎么那么突然啊!秦朝搞糟了它的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然而项羽并非有些许权柄可以凭藉,他趁秦末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评分标准表数学试卷
- 2024年甘肃北方技工学校招聘笔试真题
- 南通中考模拟数学试卷
- 国际合作协议签署演讲稿模板
- 七年级统考试卷数学试卷
- 产业投资合作协议的法律框架
- 红酒生意基础知识培训
- 2024年铜川市消防员招聘笔试真题
- 南充市蓬安县医疗卫生辅助岗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南充营山县引进“带编入企”招聘笔试真题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50497-2019)
- 医院培训课件:《头晕临床思维》
- 中建架桥机安装拆卸专项施工方案
- 产品合格证出厂合格证A4打印模板
- 写作指南|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及操作中的常见问题
- 话剧语言训练教程
- 数字经济学导论-全套课件
- 学习投入量表
- 电脑购销合同模板(六篇)
- 初中英语语法句型转换综合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
- 选题策划导论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