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学校╲〞探究型课程主题学习设计_第1页
╲〞长江水学校╲〞探究型课程主题学习设计_第2页
╲〞长江水学校╲〞探究型课程主题学习设计_第3页
╲〞长江水学校╲〞探究型课程主题学习设计_第4页
╲〞长江水学校╲〞探究型课程主题学习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71 - “长江水学校”探究型课程主题学习设计闵行区华坪小学 邵益民、张兴明一、 学期设计1、 学习目标:l 用一定的观察法自觉、主动地多方位的观察事物。l 能从周围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发表独立见解。l 能初步学会简单的设计探究实践的方案,能围绕主题开展实验,调查、信息收集等,并能与同伴以小组的形式合作研究,养成团队合作精神。l 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和仪器进行制作或实验。l 能围绕主题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加工,能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自己的见解与设想。l 会将研究的成果通过小调查、小报、信息本、小论文,各种比赛等形式进行展示。2、主题活动安排:实施对象:限定 四年级学生时 间主 题第一学期15周“保护我们身边的水资源”教育专题第二学期16周“保护我们身边的水资源”教育专题单元设计主题:保护我们身边的水资源(第一学期)(一) 活动时间:15周(二) 活动背景:水是生命之源。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和水资源危机成为了两大严重威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既缺水又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问题更为严峻。然而,广大公众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仍然很弱,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在认识水、保护水方面受到的教育较少,从而造成学生在主动关注、参与保护水资源上缺乏意识和行动,尤其是在承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意识上更为欠缺。2008年,我校参与了由华师大环境教育中心指导的“长江水环境”教育项目,该项目是一个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绿色教育活动,我校作为首批试点学校进入该项目,成为 “长江水学校”项目学校之一,这不仅给学校的绿色教育增加了新的教育资源,而且也为将我校科技教育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此,我校将在全校开展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其中将以四年级为主要活动对象,在探究课中进行专项学习。希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保护水资源的学习与体验活动,让他们初步了解一些保护水资源的常识性问题,从小养成保护水资源的好习惯并能积极响应国家节水号召,参与到社会层面的保护水资源活动中。(三) 学习设计目标:1、 知道保护水资源的意义,了解有关水资源的一些基本知识。2、 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保护水资源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养成保护水资源的好习惯。3、 能学会一些观察的方法和手段,能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实验。4、 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信息与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5、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认真,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四) 活动安排:周 次活 动 内 容第一周地球上的水(1)第二周地球上的水(2)第三周水是怎样的(1)第四周水是怎样的(2)第五周-(国假)第六周水是怎样的(3)第七周地球水体的分布第八周中国的淡水资源第九周上海与闵行的河道第十周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1)第十一周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2)第十二周水体污染的类型和危害(1)第十三周水体污染的类型和危害(2)第十四周自来水是自来的吗?第十五周探究展示交流活动机动水质观察(1)机动水质观察(2)机动保护水资源(1)机动保护水资源(2)(五) 成果要求:1、 利用文字或图画等形式来展示保护水资源的意义、方法等。2、 用简单的调查报告来展示身边的水资源保护的情况。3、 能利用小制作或绘画的形式来展示自己对保护水资源的认识。4、 能用简单的方法辨别水质。(六) 评价标准:1、 能完成每次的探究任务。2、 能了解一些基本的水资源的知识,能说出四种以上保护水资源的方法。3、 能主动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4、 在探究活动中能与同学团结合作,共同解决问题。5、 有创意的展示成果,并能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前进。(七)学习工具设计1、学习单:2、 评价单:(须改进,参考课程手册,每周评价一次)评价项目评 价 内 容评价结果()知识技能能收集相关事物信息,并能进行整理过程能力探究自选课题并设计创意作品态度情感兴趣浓厚,团队合作好、愉快成果展示作品有创意,认真,展示形式新颖(八)课程资源参考教材:曲耀光 保护人类生命之源水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 林英爽 郑凯歌珍惜生命摇篮水与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姚有为 水 生命 健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参考网站:活动设计 第一周 地球上的水(1) (一)活动目的:1、 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地球上水量及海水的形成。2、 过程能力: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能力,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3、 情感态度:在探索性的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透明杯、水、沙、蓝墨水、多媒体课件等。(三)活动过程: 1、集中话题:今天起,我们要讨论地球上的水。让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对于水有哪些需要探究的问题呢?l 学生分组讨论。l 学生交流各自需要探究的问题。l 指导学生对于需要并可以探究的问题进行选择、归类。l 选出今天要探究的问题。2、探究:地球上的水有多少?l 学生进行预测。(也可以借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想象)l 教师通过PPT向学生提供资料。l 用杯中的水和沙来说明陆地与水之间的数量差别。(1:18)l 给地球重新命名。(请学生讨论,根据地球的实际状况起一个较贴切的名字)3、探究:地球上水的形成?l 出示学习资料(PPT),学生根据资料来自主学习。l 学生分组交流。(简要交流) 6、评价、总结活动7、探究作业:请用一幅图来描述地球上的水面与陆地面积之间的大小关系。 第二周 地球上的水(2) (一)活动目的:1、 知识技能:认识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大多数物体内都有水。2、 过程能力: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能力,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3、 情感态度:在探索性的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水的乐趣。(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活动过程: 1、探究交流(评价):学生交流上一节课布置的探究作业。 2、游戏活动哪些物体需要水l 说明:设计35张不同物体的卡片,如:鱼、植物、动物、洗漱、造纸等等。游戏时,让学生每人拿一张卡片,然后按照要求分成两类集合:需要水和不需要水。l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说说感想。 3、出示一段文字资料,让学生讨论、分析,说明什么?l 腮是鱼类在海洋中生活的重要要器官,一般生于头部两侧,外有腮盖 保护,以“鳃裂”与外界相通,并通过其过滤水中的空气,供呼吸之 用。有科学家发现,人类胚胎在发育到一个月时,形状像鱼,四肢像鳍,颈的两侧也有“鳃裂”。l 学生讨论分析。l 学生交流。 4、探究活动:哪些物体中有水?l 通过PPT展示各种物品,让学生思考哪些物体中含有水?l 学生在探究单上记录,并分析说明了什么?l 指导学生进行交流。 5、拓展:人体中有多少水?(多媒体展示)6、评价、总结活动 7、探究作业:(1)调查一下水的各种不同用途。第三周 水是怎样的(1)(一)活动目的:1、 知识技能:知道水的一些基本特性,如色、味、流动性及三态变化、溶解性等。2、 过程能力:能通过问题和实验来探究水的特性;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3、 情感态度:在探索性的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冰块、烧杯、玻璃棒、酒精灯、塑料袋、糖、盐、墨水、纱网、纸巾、PH试纸,温度计、醋、弱碱水、多媒体影片,学习单。(三)活动过程: 1、集中话题:l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关于水的大问题水是怎样的?请大家围绕着这一主题提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水有颜色吗?谁有形状吗?l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把学生的问题打在银幕上,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提示一些问题。l 帮助学生把问题归成五个方面: 1、探究水的性状(色、味、流动性、导电性) 2、探究水的溶解性 3、探究水的三态变化 4 、探究水的表面张力 5、探究水的酸碱性 2、探究活动探究水的性状、溶解性、三态变化 要求:l 先按小组进行讨论,确定探究的主题;l 根据学习单来设计实验;l 小组合作实验;l 观察现象、寻找结果。使用酒精灯的学生要注意安全。学习单探究的主题使用的实验材料与工具现象与结论水的性状水的三态变化水的溶解性 3、交流与小结: 各小组交流实验的方法,发现的现象与得出的结论。 4、教师演示实验:水的导电性 5、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总结出水的一些特性。l 水是无色、无味、没有形状、会流动的;在常温下呈液态;具有微弱的导电性。l 水能够溶解许多物质;l 水具有三态变化的特点: 6、课外探究: 调查一下: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表现了水的特性?教学札记:第四周 水是怎样的(2)(一)活动目的:1、 知识技能:知道水的一些基本特性,如水的表面张力、水的酸碱性等。2、 过程能力:能通过问题和实验来探究水的特性;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3、 情感态度:在探索性的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烧杯、纱网、塑料篮子、纸巾、PH试纸,温度计、醋、弱碱水、多媒体影片,学习单。(三)活动过程: 1、集中话题:l 上一次,我们已经探讨了关于水的一些特性,你是否还记得呢?l 学生交流。l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水的其它一些特性。 1、探究水的性状(色、味、流动性、导电性) 2、探究水的溶解性 3、探究水的三态变化 4 、探究水 5、探究水的3、 探究活动探究水的表面张力、酸碱性要求:l 先按小组进行讨论,确定探究的主题;l 根据学习单来设计实验;l 小组合作实验;l 观察现象、寻找结果。学习单探究的主题使用的实验材料与工具现象与结论水的表面张力水的酸碱性 3、交流与小结: 各小组交流实验的方法,发现的现象与得出的结论。 4、拓展:教师出示资料自然界中许多物质都具有酸性或碱性,如醋、食用碱等,人们常用PH值(112)来表示或测量物质的酸碱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数值越大碱性越强。对人体来说,酸碱性都太大都不好,我们常喝的水最好在中性或弱碱性之间,即PH值在78之间。测量液体酸碱性的简易方法是用PH测试纸,把试纸放入液体中,等它变色后取出与色卡对照,即可知道液体的酸碱度。 5、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总结出水的一些特性。l 水具有表面张力。l 自来水、矿泉水一般呈中性弱碱性; 6、拓展:l 真正的水是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H2O),但在自然界中,真正的纯水是极其罕见的,我们通常说的水都是水中已含有其它物质的水溶液,如海水、河水、湖水、地下水、纯净水等。l 纯水的魔力。教学札记: 第六周 水是怎样的(3)(一)活动目的:1、 知识技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水现象都与水的特性有关。2、 过程能力:能通过问题和实验来探究水的循环;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3、 情感态度:在探索性的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烧杯、冰块、铁架台、酒精灯、多媒体影片(三)活动过程: 1、集中话题:l 在前两次课上,我们已经通过实验探讨了水的一些基本特性,你是否还记得呢?请你说说看。l 学生交流。l 其实,在生活中有些有趣的现象都与水有关,我们把这称之为“水现象”,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些有趣的现象。2、 探究活动1生活中的哪些现体现了水的特性l 各种天气现象。l 各种饮料;l 流动的溪水、洗晒衣服、鱼儿在水中呼吸氧气l 请思考,还有哪些现象? 3、探究活动2用杯子盛一杯水是透明的但是,看一湖水确是蓝绿色的?l 学生讨论、交流。l 教师出示资料。4、探究活动3浪花为什么是白的?而静止的海水确是清澈、透明的?l 学生讨论、交流。l 教师出示资料。 5、探究活动4天上的雨为什么下个没完?江河里的水为什么流个不停?l 学生讨论、交流。l 教师演示实验:模拟水循环l 教师出示资料:地球上的水体循环。 6、观看影片:一滴水的旅行l 观看影片并思考。l 交流感受。 7、观看影片:水l 观看影片并思考。l 交流感受。教学札记: 第七周 地球上的水体分布(一)活动目的:1、 知识技能:知道地球上的水体主要分布的地方和类型。2、 过程能力:能通过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探究;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3、 情感态度:在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影片(三)活动过程: 1、集中话题:l 在前几次课上,我们已经了解了水的有关特性,那么你们知道吗地球上的水到底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呢?l 学生交流,教师把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写在黑板上。2、探究活动1你能从地图中找出地球表面的水体分布吗?l 出示世界大地图。(最好是纸质图片,用投影不清楚)l 指导学生简单了解地图上显示的陆地、海洋、山地、绿洲、江河湖泊、冰雪覆盖地l 出示卫星大地图,指导学生总结出地球表面的水体分布大概情况。 3、探究活动2找一找,地球上最大的水域分布在哪里?有什么特点?l 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地图进行讨论、交流。l 教师出示资料。l 说说有趣的海。(学生如果课前准备资料,可以让学生先交流)4、探究活动3找一找,陆地上的水域分布有什么特点?l 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地图进行讨论、交流。l 教师指导学生小结。5、探究活动4除了地球表面上的水外,地球还有哪些地方有水呢?l 学生讨论、交流l 指导学生小结。6、学习小结 7、作业布置:在课外找一找一些有趣的海、湖的故事。教学札记:学生对有趣的海很感兴趣,对水体的分布有较好的了解,但是,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很少。第八周 中国的水资源(一)活动目的:1、 知识技能:初步知道中国的水体分布情况。2、 过程能力:能通过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探究;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3、 情感态度:在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影片(三)活动过程: 1、复习: 地球上的水体分布是怎样的? 2、集中话题:l 大家初步了解了地球上水体分布的情况,那么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我们国家的水体分布又是怎样的呢?l 学生交流,教师把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写在黑板上。2、探究活动1你能从地图中找出中国的水体分布吗?l 出示中国大地图。l 指导学生简单了解中国的几大领海、几条重要江河、几处冰雪高原l 指导学生概况出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情况。 3、探究活动2中国的淡水资源分布情况l 学生观察地图,了解青藏,天山、昆仑山雪域。l 教师出示资料帮助学生了解。l 了解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概况。l 了解中国的几大湖泊:青海湖、洞庭湖、太湖、鄱阳湖l 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了解总结中国的淡水资源概况并摘录。4、探究活动3中国的水资源特点l 教师出示资料,学生阅读并讨论。l 指导学生分析、交流。5、学习小结 6、作业布置:针对中国的水资源特点,在课外找一找相关的资料。教学札记:学生对中国的江河湖泊等是比较感兴趣的,在课外最好能播放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第十周 上海和闵行的河道(一)活动目的:1、 知识技能:初步上海和闵行的主要河道及分布分布情况。2、 过程能力:能通过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探究;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3、 情感态度:在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影片(三)活动过程: 1、复习: 中国的淡水资源分布及状况。 中国的水资源特点。 课外探究交流。 2、集中话题:l 我们生活在上海,那么上海的在中国的哪个方位?上海的水资源主要是什么呢?l 学生交流。(讲水资源时,引导学生到流过上海的长江、黄浦江、苏州河等河道)2、探究活动1上海主要有哪些江河流过?l 在上海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你能从上海的地图上找出有哪些河流流过吗?l 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出。l 指导学生从教师提供的文字资料概况出上海的水域和河道概况。l 了解上海的主要河道。l 知道自然河流和人工挖掘河流。从教师提供的图片和文字了解几十年前,上海人民挖掘大河的壮举。 3、探究活动2闵行地区的河道分布情况l 出示闵行地区卫星图,学生观察交流。l 教师出示资料帮助学生了解。l 说说自己熟悉的河流。(自己家门口的,或经常光顾的)4、学习小结5、作业布置:向自己的长辈了解过去挖河的故事。教学札记:学生在课外探究活动较差,很少有学生在课外进行较好的活动。第十一周 上海母亲河黄浦江(一)活动目的:1、 知识技能:初步了解黄浦江的概况。2、 过程能力:能通过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探究;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3、 情感态度:在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黄浦江,保护母亲河的激情。(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影片(三)活动过程: 1、探究交流: 中国的水资源特点。 2、集中话题:l 在上海,我们最熟悉的是那条河?你对黄浦江了解多少呢?l 学生交流。l 人们都说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今天,我们来探究母亲河的情况,那么你有哪些问题想了解的呢?l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把学生的问题整流在黑板上。(帮助学生把问题引导为:黄浦江的发源地?黄浦江什么时候开始有的?黄浦江流过哪些地区?黄浦江的水为什么很脏?黄浦江对上海有什么作用?等)3、探究活动1探究黄浦江l 学生分组根据问题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学习、讨论,并把有关的资料进行摘录。l 指导学生分类进行交流。l 指导学生从教师提供的文字资料概况出上海的水域和河道概况。 4、探究活动2我和母亲河的关系l 通过上面的探究,你知道为什么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了吗?l 学生交流。l 说说自己和黄浦江的关系,如何保护母亲河?5、学习小结6、作业布置:在课外寻找关于黄浦江在上海变迁、发展中的历史,及文化,其它作用等。教学札记:第十二周 被污染的水1(一)活动目的:1、 知识技能:初步了解水污染源和污染物。2、 过程能力:能通过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探究;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3、 情感态度:在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意识。(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水样、文字材料、教学课件等(三)活动过程: 1、集中话题:l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我们一般都需要的是干净的水,那么,怎样的水才是干净的呢?l 学生交流。l 通过课件,帮助学生把干净的水的特征总结出来。2、探究活动1寻找水污染的问题l 教师出示三杯水:黄浦江水、横泾河水、矿泉水,让学生观察比较。l 教师出示几张不同地区的河水照片让学生观察分析。l 指导学生从上面的观察中思考问题并交流。l 教师把学生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并进行整理。 3、探究活动2水为什么会受到污染?水中的污染物有哪些?l 指导学生对两个问题讨论、交流。l 分组按照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l 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并通过课件把重要的资料呈现出来。4、学习小结通过课件展示5、作业布置:根据水污染的知识,想想自己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教学札记:无法完成,特别是最后对两大问题的探究由于时间不够没有很好进行,建议在第二次课上再议。第十三周 被污染的水2(一)活动目的:1、 知识技能:进一步了解水体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对人体的危害。2、 过程能力:能通过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探究;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3、 情感态度:在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意识。(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水样、文字材料、教学课件等(三)活动过程: 1、集中话题:l 我们上一节课对水污染的种类和形成原因有了一些初步探索,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继续进行探讨。2、探究活动1水为什么会受到污染l 各小组讨论,把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例举出来。l 各小组进行交流并进行分析。l 指导学生归纳水污染产生的原因。 3、探究活动2水中的污染物有哪些? l 平时,你见到的水污染是怎样的情形?l 通过学习资料看看,水的污染物有哪些?l 学生交流,并指导学生对污染物进行归纳。(即污染源的种类) 4、探究活动3水污染造成的危害l 当水中出现污染现象时,它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l 学生交流。l 指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料进行较完整的学习。l 交流、小结。5、学习小结通过课件展示6、作业布置:查一查,历史上曾经发生哪些严重的水污染事件,对人类的危害有多深? 教学札记:第十四周 被污染的水3(一)活动目的:1、 知识技能:进一步了解水体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对人体的危害。2、 过程能力:能通过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探究;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3、 情感态度:在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意识。(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水样、文字材料、教学课件等(三)活动过程: 1、集中话题:l 我们上一节课对水污染的种类和形成原因有了一些初步探索,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继续进行探讨。2、探究活动1水为什么会受到污染l 各小组讨论,把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例举出来。l 各小组进行交流并进行分析。l 指导学生归纳水污染产生的原因。 3、探究活动2水中的污染物有哪些? l 平时,你见到的水污染是怎样的情形?l 通过学习资料看看,水的污染物有哪些?l 学生交流,并指导学生对污染物进行归纳。(即污染源的种类) 4、探究活动3水污染造成的危害l 当水中出现污染现象时,它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l 学生交流。l 指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料进行较完整的学习。l 交流、小结。5、学习小结通过课件展示6、作业布置:查一查,历史上曾经发生哪些严重的水污染事件,对人类的危害有多深? 教学札记:第十五周 我的水故事(一)活动目的:1、知识技能:通过聆听同学的水故事,知道保护水资源的意义。4、 过程能力:能通过文字或图片资料来讲解;能积极参与活动,提高环保意识。5、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意识。(二)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文字材料、教学课件等(三)活动过程: 1、集中话题:l 通过近一学期的上课,我们对“水资源”这门课程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继续进行探讨。首先老师请各位同学把“我的水故事”作文,在自己的小组交流。分组再选出12篇精彩的文章做班级交流。2、探究活动1小组内交流“我身边的水故事”各小组交流。l 各小组进行交流并选出12篇精彩的文章。3、探究活动2班级内交流“我身边的水故事”l 指导学生仔细聆听l 选择点评l 提高认识。单元设计主题:保护我们身边的水资源(第二学期)(七) 活动时间:16周(八) 活动背景:我校为全国绿色学校,以“建设绿色教育、构建和乐文化”为办校理念,多年来学校的绿色文化建设较有成效,渗透到学校生活、教学等各个领域,也形成了一套在传统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经验方法。在之前学校绿色文化建设中,虽也有“水质检测”、“海洋动物保护宣传活动”、“水环境日宣传活动”等有关水环境的活动和研究,但毕竟没有成为主线和特色。作为长江水学校,我们充分认识到保护母亲河长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水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加长江水学校项目,并将把其与学校绿色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影响。09年是我校长江水学校建设的第二年,计划以探究课程和主题活动为主,继续以身边水资源课程为特色,渗透校本资源开发和校园绿色文化建设,同时影响和带动周边社区投入到水环境保护事业中来。(九) 学习设计目标:1、 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保护水资源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养成保护水资源的好习惯。2、继续了解水质情况,尝试完成水质调查报告,为后期水质测量活动拓展做好准备。3、通过小实验、动手做、观察等纠正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到水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活动中来。4、使师生和周边居民了解合理用水知识,初步形成健康的水利用和水环境保护意识,吸引一部分学生参加到学校的水孩子社团中来。(十) 活动安排:周 次活 动 内 容第一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1)第二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2)第三周水的旅行(循环)第四周很多的水,很少的水?(1)第五周很多的水,很少的水?(2)第六周关于水的小实验I第七周会说话的图片第八周参观污水厂第九周机动第十周候鸟迁徙马拉松第十一周候鸟迁徙马拉松第十二周水体污染的类型和危害(1)第十三周水体污染的类型和危害(2)第十四周河流的变迁第十五周关于水的小实验II第十六周洗涤用品对水质的影响机动洗涤用品对水质的影响机动机动(十一) 成果要求:1、 利用文字或图画等形式来展示保护水资源的意义、方法等。2、 用简单的调查报告来展示身边的水资源保护的情况。3、 能利用小制作或绘画的形式来展示自己对保护水资源的认识。4、 能用简单的方法辨别水质。(十二) 评价标准:1、 能完成每次的探究任务。2、 能了解一些基本的水资源的知识,能说出四种以上保护水资源的方法。3、 能主动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4、 在探究活动中能与同学团结合作,共同解决问题。5、 有创意的展示成果,并能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前进。(七)学习工具设计1、学习单:4、 评价单:(须改进,参考课程手册,每周评价一次)评价项目评 价 内 容评价结果()知识技能能收集相关事物信息,并能进行整理过程能力探究自选课题并设计创意作品态度情感兴趣浓厚,团队合作好、愉快成果展示作品有创意,认真,展示形式新颖评价项目自评组评师评动手参加仔细观察有创新建议友好合作(八)课程资源参考教材:曲耀光 保护人类生命之源水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 林英爽 郑凯歌珍惜生命摇篮水与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姚有为 水 生命 健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活动设计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概述引导学生从家庭、社区等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认识水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年级1- 3时间70 分钟 (2 课时)学科目标l 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途;l 理解日常生活对水的依赖;l 培养关注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的积极态度;材料地球仪、活动纸(1、2、3、4)、彩色铅笔步骤1、 教师用地球仪导入主题: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表面大部分的面积都被水覆盖,所以地球也常常被称为“水球”。 “你们看到那些蓝色的部分了吗?那全是海洋。在陆地上还有很多江、河、湖泊等水域。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 看一看,说一说。教师出示活动纸1:这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小村庄。大家看看,图片上的人们正在干什么?3、 找一找,画一画。教师出示活动纸2:这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哪儿有水?在你发现有水的地方画一个蓝色的小水滴。4、 想一想,说一说。教师出示活动纸3:在我们的家里,水有许多用途。看图说一说水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再仔细想一想,在我们的家里,水还有哪些用途?把这些场景画出来。说一说,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5、 水不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水还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想像力和美的感受,请学生收集古代与水相关的诗词和大家一起分享。(如:望庐山瀑布-李白;赠汪伦-李白;下江陵-李白;虞美人-李煜;忆江南-白居易;春夜喜雨-杜甫)(活动纸4)。5、教师提问总结,如:- 如果明天家里要停水一天,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家里水龙头里的自来水好像是 自己来到家里来的,你知道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吗?你知道我们用完的水又到哪里去了呢?。评估实施建议通过互动式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水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相互关系。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种感性认识的建立是进一步理解水循环、水资源、水污染等概念的基础。在总结部分,教师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的生活对水的依赖,另一方面便于新概念的引入。活动纸1 :看一看,说一说, 图片上的人们正在干什么?农田、菜园、河流、鱼塘、民居等农村场景。插图突出有下划线的要素,括号中的文字不在教材中出现。(# 的妈妈在)洗衣服;(# 的爸爸在)种水稻地;(#的奶奶在)浇(蔬)菜园;(鱼儿和鸭子在池塘里)游泳;(# 在河里)划(运输) 船;(#)用自来水/井水洗衣服;(#)用水冲洗猪圈;等。活动纸2: 找一找,画一画, 在你发现有水的地方画上一个蓝色的小水滴。城市景观,插图内容包括以下要素:l 城市景观展示上海的地域特色:如外滩、东方明珠、玉兰花等;l 广场上的喷泉;l 马路上的洒水车;l 马路边的洗车店;l 喝矿泉水的男孩;l 吃冰激淋的女孩;l 公共厕所;l 自动浇水的街心花园/街边绿地;等。活动纸3: 想一想,说一说, 在我们的家里,水还有哪些用途?(插入4+2张小图,不出现文字,由学生口头表述和自由补充绘画)餐厅:餐桌上的水果、水杯厨房:大人在烧饭、做菜、洗碗阳台 :洗衣机、晾晒的衣服卫生间:小孩在洗脸、刷牙或者冲洗马桶学生自主绘画生活中与水相关的场景!学生自主绘画生活中与水相关的场景!活动纸4: 水之诗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不尽长江滚滚来,奔流倒海不复还。李白将进酒教案 水的旅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水循环的概念以及不同地域的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l 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l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自来水的配送过程; 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自来水的配送过程; 培养关注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的积极态度;材料:活动纸1、活动纸2、玻璃容器、洗洁精、餐巾纸、食用油、酱油、醋、面包屑、蔬菜餐渣等;步骤1、 教师提问导入水循环的概念:“雨水从哪里来?又流到哪里去了?如果全世界的水都流向大海,大海里水会不会越来越多呢?”。2、 教师介绍水循环的基本概念(活动纸1)。3、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自来水从取水到使用的过程,“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学校和家里的水龙头一打开,便会有水流出来,水龙头里的水真的是自己来的吗”?首先让学生用彩色笔画箭头表示出水是怎样进入家庭的(活动纸2),然后教师再解释自来水“取水导水净水配水”的过程。4、 教师演示活动:在一个大的玻璃容器中倒入2-3升自来水,然后依次放入洗洁精、餐巾纸、食用油、酱油、醋、洗发露、面包屑、蔬菜餐渣等,引导学生观察玻璃容器里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5、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那么多的东西进入到水里,对水有什么影响?我们家里洗衣、烧饭、打扫卫生用过的水流到哪里去了?如果这些水直接排到附近的河流或者湖泊里,对周围的环境会有什么影响? 6、 要求学生回到家里向父母演示类似的活动,和家长一起讨论水在家里的各种用途,制定“家庭用水减少污染行动计划”(活动纸3)。7、 小游戏:给迷路的小水滴找到回家的路(活动纸4)。8、 教师总结,因为水是不断循环的,一个地方的水被污染了,就可能影响到另一个地方的人们的生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 一个家庭用水习惯的改变会对一个社区(村庄)、一个城市(县城)、一个国家、整个地球的水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居住在一条河流上游的人们和下游的人们谁更应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评估:实施建议水循环、水污染本身是比较复杂的科学概念,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主要是建立起对它们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积极关注身边与水环境相关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他们把问题带回家,与父母商量采取具体的行动,为解决水环境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活动纸1: 水的循环 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地球表面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到冷空气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雨或降雪的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渗透进入土壤,成为地下水,一部分流进小溪,然后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流向大海。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活动纸2:自来水从哪里来? (取水导水净水配水的流程) 示意湖泊、河流或水库的水通过自来水厂的净化处理,再通过四通八达的管道进入家庭、工厂、学校和社区,用完后通过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或直接进入附近的河流等水体(取水导水净水配水排水。绘图的关键要素:河流、水库、蓄水塔、自来水厂、家庭、学校、工厂、街头、污水处理厂等)。河流或湖泊 或水库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家 庭刷牙饮水洗衣等工 厂流水线等街头花园浇花喷泉洗车等学校洗手间办公室厨房等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水塘等水域经管网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入河流、湖泊、水塘等水域活动纸3:家庭用水减少污染行动计划如:洗碗尽量少用洗洁精活动纸4:小游戏:给迷路的小水滴找到回家的路 教案:很多的水,很少的水?概述:引导学生理解水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地球上水资源的有限性。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有限性;5、 培养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6、 培养关注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的积极态度;材料:地球仪、彩色笔、活动纸(1、2、3、4、5)步骤1、 教师缓慢旋转地球仪,导入问题“地球表面是陆地的面积大,还是水体的面积大?”。实际上地球大部分的面积都被水覆盖,所以地球也常常被称为“水 球”。“ 地球上的水是缺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2 、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也离不开水。 而人类和其它动植物可以利用的只能是湖泊和河流中的淡水,海洋里的咸水 不能饮用,也不能用于工农业生产。猜一猜,如果活动纸1中的100小方格代表了地球上全部的水,那么淡水占有几个方格?要求学生把他们的猜想的结果用彩色笔标示出来。3、教师小结学生活动的结果,说明(活动纸2)为什么说地球上的水量不是很多,而是非常有限。教师要求学生从活动纸1上剪下3个小方格,说明其中2个小方格虽然代表淡水,但是它们主要保存在地球南北两极和高山的冰川里,我们实际上无法利用它们;剩下的一个小方格代表的淡水多数保存在土壤和沼泽里,剩下来我们可以利用河流和湖泊的水占到一个小方格的一个小角。4、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家庭和学校的用水情况,寻找节约用水、循环用水的小点子(活动纸3、4)。编一份“家庭节水小报(活动纸5)”、出一 期“校园节水黑板报”,与班级同学、老师和父母分享。评估实施建议低年级的学生通常不能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在活动过程中只需要帮助他们对水资源数量的“多”和“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不重点强调数据的科学性。关键点是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节约用水的机会,通过实实在在的参与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活动纸1:猜一猜,地球上的淡水占有几个方格? 活动纸2:地球上的水1、地球上的总水量约13.86亿立方千米,其中97%贮存于海洋中,淡水仅占3%。而淡水的绝大部分又贮存于南极和北极的冰川、高山积雪、冻土及深层的岩石中。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可以用的河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3%。(图片中的数据略作简化调整97/3)活动纸3: 家庭节约用水调查表用水的情况节水的金点子如:洗菜用盆子接水洗菜,不用水龙头冲着洗菜活动纸4:校园节约用水调查表学校哪些地方有浪费水的现象 处理办法如:一楼卫生间水龙头有滴漏现象及时报告学校总务办公室的老师活动纸 5 家庭节水小报教案:关于水的小实验概述:通过参与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尊重事实的探究精神。学习目标:1、 培养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2、 运用所学知识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3、 培养对于水的亲近感受;材料:实验1:水、大的无色透明玻璃容器(大号汤碗)、海绵、小石块、蜡烛、玻璃珠子、乒乓球、钥匙、带皮的橙子、剥皮的橙子、生鸡蛋、食盐、活动纸1实验2:水、中号的无色透明玻璃(烧)杯(中号汤碗)、冷热水若干、兰色或红色墨水少量、带盖的小玻璃瓶1个、活动纸2实验3:水、2个中号的无色透明玻璃(烧)杯(中号汤碗)、红墨水、蓝墨水、一株花或芹菜、活动纸3步骤实验1 沉下去还是浮起来?1、 在大的无色透明玻璃容器中加入自来水,请学生观察桌上的实验材料(牙签、胡萝卜、蜡烛、玻璃珠子、泡沫塑料、带皮的橙子、剥皮的橙子),猜猜把它们放入水中后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把预测的结果填入活动纸1。2、 学生交流预测的结果,教师提问“你根据什么理由来判断物体的沉浮?”3、 教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逐一把实验材料放入水中,学生观察它们在水里的沉浮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活动纸1),记录完毕后教师取出实验材料。4、 教师要求学生对比他们猜测的结果和实验的结果,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5、 教师提问“带皮的橙子和剥皮的橙子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这是为什么?”6、 教师把一个生鸡蛋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教师随后在水中加入2-3勺食盐并搅拌均匀,再让学生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比较前后实验的结果,学生思考为什么前后实验的结果不一样?7、 教师解释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验2:“火山”爆发1、 在无色透明的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