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监测下穿刺治疗子宫切口积液10例疗效分析.doc_第1页
B超监测下穿刺治疗子宫切口积液10例疗效分析.doc_第2页
B超监测下穿刺治疗子宫切口积液10例疗效分析.doc_第3页
B超监测下穿刺治疗子宫切口积液10例疗效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超监测下穿刺治疗子宫切口积液10例疗效分析【关键词】 B超监测我们对19例子宫切口声像图液性暗区2cm者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治疗。其中10例在B超导向下行子宫切口处积液抽吸及注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1年3月至2003年2月在我院施行剖宫产术者中随机选择360例。在声像图上子宫切口呈一边界清晰的线状或弧状强回声光带,提示子宫切口愈合良好,共311例;在强回声光带中局部有一混合性光团, 提示子宫切口积液伴有炎性反应,共49例,其中19例液性暗区2cm,占异常病例的38.7%。此1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9例),年龄1932岁,2组经统计分析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局部穿刺治疗(治疗组):B超下定点,皮肤消毒、局麻后,以16号腹穿针在定点处垂直刺入包块内,经B超证实穿刺针已进入包块后抽吸,若液体粘稠,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将液体尽量抽出,此时感负压较大,声像图上液性暗区明显缩小,局部注入抗生素及小剂量皮质激素,停用全身抗生素治疗。全身药物治疗(对照组):广谱抗生素+宫缩剂静脉滴注,辅以全身支持治疗,至好转停药出院。 1.3疗效判定标准好转:血性恶露干净或减少,子宫声像图示切口包块缩小,呈现强光团为主的混合光团。治愈:恶露干净,子宫声像图示子宫切口呈线或弧状强回声光带。 2结果治疗组子宫切口声像图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日、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表1)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略)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无1例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无不良反应及损伤,仅2例当晚有轻微尿频,未经处理自愈。对照组中1例产后27d因阴道出血,再次入院保守治疗1周好转出院。 3讨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早期的切口积液可导致循环不良、组织水肿、炎性浸润,若不及时有效地治疗,则可导致切口感染或无菌性坏死,最终引起切口裂开而发生严重的晚期产后出血。因此,对子宫切口积液者应及早给予适当的治疗,以阻止这一发展过程,促进子宫切口愈合。我们对在术后子宫切口处有低或无回声光团者,经穿刺抽吸证实,多数为血肿(血液或血凝块),少数为浆液性炎性渗出物,说明早期子宫切口局部的炎症反应一般为非感染性炎症,此时在超声导向下穿刺抽吸血液或渗出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去除有利细菌繁殖生长条件,局部注入广谱抗生素及小剂量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本文中10例穿刺治疗者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全身药物治疗者,说明此法在促进子宫切口早期愈合中确实具有积极作用。穿刺治疗子宫切口积液的体会:穿刺治疗适合于子宫切口暗区2.0cm者;穿刺术前患者膀胱应适度充盈,以能清楚暴露切口处积液为限,高度充盈的膀胱往往遮盖切口,穿刺则易损伤膀胱;穿刺对于了解积液性状及判断预后有一定帮助,一般浆液性积液较血肿治疗效果好,穿刺物培养可帮助选择敏感抗生素;血肿直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