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生态新区规划.doc_第1页
永城市生态新区规划.doc_第2页
永城市生态新区规划.doc_第3页
永城市生态新区规划.doc_第4页
永城市生态新区规划.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前景展望(一)永城市经济发展态势1、近期经济发展述评 近年来,永城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认真实施“科教兴永”、“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战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初步统计计,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130.5亿元,五年年均增速为15.1%;一、二、三产业年均增速分别达到5.7%、23.0%和13.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增长22.3%。工业经济增长迅速,以煤炭为主并向后关联的电力、铝工业构成的“黑色经济”和以面粉加工为主的“白色经济”,成为支柱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6.057.516.5,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城镇化水平达到12.06%,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市2000200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4.5亿元,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光缆、宽带已经覆盖全市各乡镇,电话用户覆盖了全部乡镇的737个行政村,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也对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基础。人口保持较低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266元和2701元,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吸引了上海宝钢集团、巴西CVRD公司、泰国正大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外贸出口总额由1999年的864万美元上升到1196万美元。同时,随着旅游业发展,旅游人数不断增多,城市知名度不断提高。总体看来,近段时期是永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生态环境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得到较大实惠的时期,为以后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永城市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1)永城市发展的优劣势分析A、良好的区位优势与交通条件 如上文分析,永城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虽然这一优势在历史上没有给永城带来很多机遇,但是在目前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各区域客流、物流、信息流日渐增多的情况下,永城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现在永城的公路运输能力随着高速公路的增加而大增强,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将使永城作为能源节点的功能更加增强,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增强永城的区位优势和改善永城的交通条件,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也将成为未来永城发展的重要优势。B、经济总量的扩大作用与经济增长速度的不稳定性 永城的经济总量较大,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会有很强的扩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来永城城市发展最大的特征表现在社会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其中总人口从1979年的97.03万人增长到2005年的141.22万人,GDP从1979年的1.15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131.17万元。永城的经济总量发展趋势在河南省也处于前列,这种较强大的经济总量也将成为未来永城发展的重要保证。 虽然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各时期发展速度呈现波动态势,从改革开放后永城市GDP的增长率来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永城市GDP增长率在20%左右,1986年到1988年经历了短期下降。1988年到1994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一段时期,最高1994年达到50.49%,这与当时全国经济过热有一定关系。1994年以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永城市GDP增长速度回落,到2003年,增长速度有所回升。 这种发展速度的波动性,使永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强,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从而出现增长速度的差异性,永城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成为永城发展的影响因素。C、永城市域的资源优势和外延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 永城的资源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优势资源是对应产业的发展动力,如永城的煤炭资源就对应着永城本身目前较为强调的煤化工、电解铝等产业,并且引致了化工、建材等产业的发展,农业资源的丰富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永城市域的资源优势与对应产业: 优势资源对应产业矿产资源化工、建材、冶金、机电生物资源食品、医药,但这种优势往往会产生对资源本身的依赖性,而忽视利用资源进行高附加值产业链的扩展。从另一个角度看,永城的某些优势并不为永城城市居民所拥有,如拥有煤电资源优势的永城城市生活用电电价并不低于其他城市。永城所拥有的优势并没有转化为永城社会发展的优势。D、外向度仍较低 比较东部地区外向型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河南省外向型发展迟缓。永城市的情况来看,永城市各项外向型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中可以看出,永城相对外向型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正在逐年增高,特别是在接待海外入境旅游者人数和实际利用外资两项指标上永城的发展水平提高较大,这也是永城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E、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永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永城市留下了不少知名度较高且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如汉梁文化、造律台文化、红色文化及为数众多的动人传说。这些具有独特性的旅游资源的存在,不仅是旅游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更是旅游产业能够蓬勃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永城自然景观与周边地区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芒砀山群在黄淮平原独树一帜,自然资源的相对价值高。形成于中山代末的芒砀群山,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因此,永城人文资源与自然生态资源形成良性互补优势 一方面,人文景观以生态自然为承载,赋予了生态景观更多的内涵,提升了生态环境的欣赏价值;另一方面,以生态景观为衬托,弥补了文化景观资源张力的不足,增强了人文景观的活力和亲和力。在芒砀山自然风景区,陵墓,山群,湖泊,田园互相交叉缠绕,形成非常秀美独特的自然风光。浍河,包河,沱河和王引河沿岸散落各类文化遗址及汉墓群,作为潜在的休闲型旅游资源。 永城的旅游中心地突出,已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的芒砀山风景文物区拥有23个旅游景点,并按照永城市芒砀山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有条不紊的快速发展。比较永城市市内处在无序发展状态下的其它旅游资源,无论就资源还是功能上讲,芒砀山风景区作为旅游中心地的地位非常突出。 (二)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演变1、旧城到新城 自19601970年代,永城因老城区处于煤陷区内开始逐步进行新城区的建设。至1980年代以后,新城区的建设步伐加快,至今已形成功能完善、生活舒适、充满活力的新城区。2、从沱南到沱北 由于受东西两侧煤田开采用地的制约,新城建设逐步向南向北发展。向南发展以煤化工的产业用地为主,向北发展以城市的主体功能即行政、文化、商业、居住等,同时容纳了大量的村庄改造人口。 与次同时,借助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趋势,处于永城北部的芒山镇因其独有的人文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逐步成为市域发展的一颗新星。并随着与新城区交通条件的改善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一部分。永城市未来的城市发展将形成“四区、一带、两湖”的空间格局。四区:历史古城永城老城区、工矿新城永城东区、产业新区沱南工业区、人文古镇芒山镇区。一带:沱河生态联系廊带。两湖:新老城之间的生态新湖、芒山镇王引河上游的水寨湖。(三)环境整合的需求 煤炭产业带来塌陷区问题,同时也为城市空间环境整合、城市生态新区的形成带来机遇。 处于新老城之间的东西约34公里,南北56公里的地带为现状煤田开采区,由于地形下沉大量耕地变为水面,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面继续扩大。 为有效的利用形成的空间将其规划为以水体功能为主的服务老城、新城城市生活的生态功能区,实现生态环境的再造。同时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发动机,与穿越城区的沱河相辅相成,成为城区建设的生态核心。(四)规划范围 规划用地位于永诚旧城与新城之间,根据现状条件,及规划道路定线情况,确定规划四至范围为北至欧亚路;南到煤化工基地北侧的规划道路引河路;东至陈四楼铁路专用线;西北邻311国道,西南为小青沟,沱河由规划用地北部穿过,将用地分为南北两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8.1平方千米。 (五)现状条件 规划用地大部分位于城郊井田采煤区范围内,面积约14.7平方千米。现规划用地内因采煤已形成塌陷区,对区内道路、房屋等造成一定破坏。现状区内河网、沟渠、坑塘等水域用地较多,并随着塌陷区的增加,水域面积不断加大,其中永诚四大河流之一的沱河位于规划用地北部。区内建设用地较少,主要为村镇建设用地,基本沿永宿路及沱河两岸分布,其余大部分为农田。第二章 规划策略(一)设计原则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以永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为背景,建设城市生态新区;以微观改造为基础,营造丰富的、有机的、亲切的城市生活空间,成为生态型永城城市核心地带。2、生态改造与新区建设相结合 运用工程手段对塌陷区域进行空间整合,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水体保护和水体交换。3、完善城市服务职能 成为连接新老城区的纽带,容纳多项城市服务职能。4、强调开放与共享 以大面积的开放空间为依托,所有规划建设围绕山水空间进行,使用者能够共享优美的环境设施。(二)塌陷区生态复建 1、采煤塌陷区改造利用模式 煤炭的开采造成了在煤矿周围出现的塌陷区域,且以大片塌陷区水域为主。在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政府和企业往往忽视塌陷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因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造成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的流失,并且深刻的影响到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改造和开发利用塌陷区,对于带动矿区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根据国内外采煤塌陷区改造利用的经验,可以将它们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建立塌陷区生态型养殖基地,发展水产养殖业这种开发利用模式能取得多方面的效益,最明显的是短期就能实现的经济效益,同时提供水产品。这种发展不仅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能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同时也绿化了水面,可以改善地区的环境。()建造公园,发展旅游业在充分利用塌陷区水域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创造有价值的可游览地区,并在此基础上开辟新的自然风景区和名胜古迹。同时可以结合水域进行精美的园林建设,或者开发水上运动项目。这种发展不仅能够给地区居民和游人创造一个风景秀丽的环境及运动休闲度假的场地,还能够涵养水源、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煤矸石回填造林,发展林业生产这种模式的显著效益是变废为宝,把矿区的煤矸石回填塌陷区,这种矿石回填地上可以种植用材林、经济林等。在发展林业的同时也改变了地区的生态状况。()矸石地灌浆复土,发展农牧业这是塌陷区改造中最常发展的一种模式。在煤矸石回填塌陷区的基础上,近一步采用灌浆复土,等于向塌陷区要回了失去的土地,有了土地便有了发展农业、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多种模式相结合在实际的操作中,各地区多采用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走综合持续发展的道路。、塌陷区公园建设比较通过模式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利用塌陷区进行水上公园或者湿地公园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的高。但是这种模式的选择需要与当地的自然、社会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符合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同时,在塌陷区建设生态公园存在着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市场开发程度弱等问题,都给塌陷区改造治理带来了难度。国内外很多地区采用建设塌陷区公园的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河北唐山煤矿、淮北市杨庄煤矿、淮南市泉大资源枯竭矿区、英国达累姆郡Hawthorn矿区、德国莱茵褐煤公司、美国哈那煤炭公司等对充填后的煤田塌陷区进行合理规划,设置旅游景点,不仅改变了煤矿区脏、乱、黑的形象,改善了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为职工和周边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场所。通过对比和借鉴已有经验,可以为永城水上生态公园的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塌陷区公园建设比较通过模式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利用塌陷区进行水上公园或者湿地公园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的高。但是这种模式的选择需要与当地的自然、社会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符合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同时,在塌陷区建设生态公园存在着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市场开发程度弱等问题,都给塌陷区改造治理带来了难度。国内外很多地区采用建设塌陷区公园的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河北唐山煤矿、淮北市杨庄煤矿、淮南市泉大资源枯竭矿区、英国达累姆郡Hawthorn矿区、德国莱茵褐煤公司、美国哈那煤炭公司等对充填后的煤田塌陷区进行合理规划,设置旅游景点,不仅改变了煤矿区脏、乱、黑的形象,改善了煤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为职工和周边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场所。通过对比和借鉴已有经验,可以为永城水上生态公园的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1.河北唐山南湖公园南湖公园是河北省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并获得联合国迪拜奖。早在1997年,唐山市实施的生态绿化工程就规划将离市中心较近的煤矿采空塌陷区建为生态公园。利用采煤塌陷废弃地,以植物造景为主,应用造园技术在塌陷区建设既有各种林地,又有各种景观,具有游戏、观赏、休闲、娱乐的生态风景林地。改造主要包括了垃圾填埋场生态重建、粉煤灰排放场生态重建、湖水生态景观重建和塌陷区生态重建4部分。此外,改造过程中,主要针对距离居民区较近,地形起伏较大,地形丰富,不易恢复耕地或复垦后经济效益不高的地区。利用塌陷水面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统一规划,地势较高的部分进一步垫高形成小山或小岛,种植花草树木,修建凉亭等建筑物,并通过小径与水面及其他部分相连;水面养鱼、种植莲藕,周围栽树,将整个塌陷区整理成可供人类观光、娱乐、休闲、垂钓的场所。对于地表大面积塌陷,积水很深,无法改造为鱼塘或耕地的塌陷区,比较适于发展人工湖。主要是通过“挖深垫浅”的方法在湖中心构建小岛,在岛上修建游乐设施或自然景观,湖内行使各种游船快艇,湖岛相映,形成水上公园。今后南湖公园将以“绿”为主,以环境森林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水面,建成以“一城交通娱乐城;三场高尔夫球运动场、骑马运动场、军体射击场;四国水上游乐园、湿地生态园、水禽园、水上垂钓园;六区综合游憩区、青少年活动区、地震纪念区、农桑区、植物景观区、管理区”为内容的都市生态园林。2.淮北市南湖湿地公园 它是国家建设部首批命名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南湖湿地公园处于淮北市“两山一湖”(即相山、龙脊山、南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开发地区。在采取环境更新、生态恢复和文化重建等手段的基础上,目前已建成了湖岛风光、高台滑水、环湖道路、旅游住宿、泰山寺居士林、公园广场、环湖绿地,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也初具规模,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旅游、观赏、文化娱乐的胜地。 湿地公园开发项目,占地近400公顷,其中湿地近240公顷。总建设规模到2010年全部完成8个区域的建设和开发保护,包括:(1)亲水生态别墅区,安排23层别墅;(2)综合服务及产权式酒店区,安排产权式酒店(2-3层)、饮食文化长廊及服务区;(3)教研科普区,安排双语学校一座和100幢专家公寓;(4)广场;(5)主题水文化区;(6)湿地保护区(不含水面);(7)滨水活动区;(8)水面。3.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 泉大资源枯竭矿区是建国前开采已报废30年的老矿区,位于目前淮南市的城市中心地带,范围为合阜铁路以南、舜耕山以北,泉山到九龙岗之间,占地22.2平方公里。 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将遵循中医调理式的技术路线,通过环境景观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和商住开发,把该地区打造成为服务市民的自然生态区,以“山、水、林、居”为特征的城市生态区和最佳宜居区。项目总体目标是建成以山水林居为特征,植被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景观多样、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区。在22平方公里当中,用于山水林修复、环境恢复到原生状态的约占70,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和房屋开发约占30。 作为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一期工程的重点项目老龙眼水库生态区、洞山生态区、大通湿地生态区已经通过审查批准,已经开始全面实施建设。目前主要任务包括完成环境景观修复125公顷、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旧危房改造及修复区回迁区建设和开发等。(1)大通湿地生态区 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项目重点区域之一。大通矿开采时间较长,煤矿地下采掘活动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塌陷区,塌陷区约345公顷,占总用地的52。该区域将建成以湿地景观为主要特征的湿地生态区。该项目将运用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等,使该区域重构成自然湿地系统,形成植物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的湿地生态区,创造宜居环境和市民休闲活动区。(2)老龙眼生态区环境修复工程 是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项目的重点区域之一。东西距离约1.7公里,南北距离约1.2公里,总面积约171公顷,生态景观区建设主要包括老龙眼水库、水库下游龙形水系和山体采石场三大部分。按“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因山造景,因水造景,因势造景,返璞归真”的原则,先期对水库南区采石场等进行整治修复,种植树木,覆盖植被;进行水库周边环境整治、龙形水系治理。建设开放型城市景观,利用现有水库及地形;形成中心水域景观,着力体现“显山露水,复绿于民”,营造“生态性、休闲性、参与性”为一体的城市休憩绿地。还将通过生态修复和园林手法,把山体、水域景观引入建筑空间,将水景文化融入生活空间,体现山与水、人与景的和谐,再现“山、水、龙、泉”的独特性,以水体现灵性,形成山水相映,为能源城居民打造“以山为邻,择水而居”的“山水林居”的宜居环境。(3)洞山生态修复区 规划占地面积约63公顷,其中生态区环境修复面积约32公顷。重点对洞山井沉陷区及舜耕山部分山体进行修复,按照宜林则林、宜水则水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自恢复能力对区内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保护、保育,建立洞山生态区,主要修缮道路、修建亭台,植树种草,建立活动场所,使洞山成为市民健身、游憩的好去处,成为淮南城市中心的“绿肺”。利用原有山脉的特色,以自然环境为基本,修复植被,保护山景;因地制宜,巧妙构思,在山中修建部分人行道路、健身休闲场所、观赏平台及亭阁;依托陈洞南路景观大道建设,搞好小区道路、景观建设。4.英国达累姆郡Hawthorn矿区改造英国达累姆郡过去的煤矿及炼焦场Hawthorn通过改造,如今变成了一处由步行路网、野生动物保护区和一条新的自行车道组成的园林化的公共开放空间。200英亩的Hawthorn矿区改造是一项以开发机构和环境专家为主体的合作工程,也是英国东北地区最大最复杂的煤田改造地区。英国工贸部投资局东北地区投资发展署是整个项目的管理者,EP为该项目提供基金,地段的所有权目前属于区议会。Hawthorn煤矿的改造历时3年有余。在改造中采用了对环境无害的方式处理被污染的土地。与此同时,还进行了两处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的地质遗迹边界及位置的确定工作。除娱乐和自然保护方面的价值之外,Hawthorn的中心还是特别指定的商业开发区。区议会正在着手研究商业开发方案同时东北地区投资发展署将在未来5年中使其保持景观和生物保护区的风貌。第三章 总体布局(一)功能分区 该区因采掘活动形成塌陷区后,陆生生态系统将会被水生生态系统所代替,因此规划用地以水体空间作为主题,形成贯穿南北的大面积的湖景公园,公共设施用地环绕公园布置,主要以商业服务、宾馆及娱乐用地为主。在采煤区外,布置建设用地,永宿路以南,以研发、会展用地为主;永宿路以北,为居住用地。本次规划将整个生态新区分为五大区域:体育运动休闲区、亲水娱乐活动区、生态公园游览区、滨水生态生活区、新兴产业综合区。(二)空间序列1、山水空间布置 山水空间形态自由,但分布有序,与建设用地交错出现,丰富了景观、增加了环境的趣味性,同时为不同的功能分区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并且山高水底的起伏感显得整个区域错落有致。2、对景与掩映 通过大的景观轴线营造通透的视景通廊,减少环境封闭造成的沉闷感;但同时避免一览无余的视觉效果,通过局部景观的掩映,增加景观的层次性,并以此隔绝不同的活动,减少相互的干扰。(三)景观设计 1、景观要素 包括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和水域。 水域为沱河及人工湖。人工湖面积约4.9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约8米(挖土3米,塌陷5米)。 绿地结合人工湖而设置,传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形成若干高低起伏,以观水、玩水为主题的游乐区域。 防护绿地分布于铁路及主要交通道路两侧,宽度50-150米。2、植物配置 绿化植物配置方面大概分为三个部分:道路绿化,景观绿化,防护绿化。沿主干道和次干道的绿化形成林荫路绿化系统。道路两旁的绿化树种以泡桐、悬铃木和毛白杨为主,辅以油松,圆柏,龙柏等常绿树种。在体现乡土树种特色的基础上也满足了行道树的绿化效果。铁路旁的防护绿化要考虑到隔音和防尘的效果,在植物选择上以能够抗污染和耐瘠薄的泡桐,桑树,合欢为主,在景观绿化廊道和绿轴上以及各节点景观的绿化因为其景观性作用和美化性效果就要综合考虑到各个原则的结合:(1)生态性原则植物的选择与搭配要符合植物的生态习性,在选种上多采用地方性特色树种,确保植物小群落的形成。(2) 景观性原则植物的选择与搭配也要考虑的植物景观的形成。(3)多样性原则植物造景不应该抛开某些方面,单纯的采用某一类植物。 选用植物:油松、雪松、松柏、龙柏、悬铃木、泡桐,桑树、毛白杨、龙爪槐、合欢、栾树,杜仲、玉兰、枣树、紫叶李、碧桃、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麦冬,羊茅。(四)总体设计(五)空间规划第四章 用地规划图4-1 规划用地平衡表用地名称代码 数量 比例(%)备注(公顷)居住用地R246.4213.58其中一类居住用地R1178.359.83二类居住用地R268.073.75公共设施用地C380.9921其中商业用地C21119.356.58旅馆业用地C2548.12.65文化娱乐用地C375.64.17体育用地C4102.115.63其中体育中心用地46.68公顷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35.831.97道路广场用地S195.8910.8其中道路用地S1155.028.54广场用地S240.872.25绿地G454.725.06其中公共绿地G1347.3119.14防护绿地G2107.395.92水域E1556.4430.67其中湖面E1492.427.14河道(沱河)E164.043.53规划总用地1814.44100第五章 交通组织(一)有序的道路系统 道路分四级设置,包括:城市对外交通道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 城市对外交通道路为311国道及永宿路,311国道规划红线宽度40米,永宿路规划红线宽度50米。 城市主干道为欧亚路、引河路,欧亚路规划红线宽度60米,引河路规划红线宽度40米。 城市次干路规划红线宽度30米。 城市支路规划红线宽度20米。(二)完善的步行休闲区域 各个分区都设置有专门的步行休闲区域,特别是体育运动休闲区、亲水娱乐活动区和生态公园游览区,分别以滨湖步行系统、步行商业街和步行游览环路等形式为使用者提供完善的步行休闲区域,并且在区域中设置相应的休息设施,提高使用者在步行活动过程中的舒适感。第六章 主题空间(一)体育运动休闲区 1、片区概况 (1) 片区位置 体育休闲活动区位于整个规划区北部,东靠陈四楼铁路专用线,西临301国道,北至欧亚路,南到沱河,南北长2200米,东西宽3100米,总面积为3.70平方公里。 (2) 片区定位及功能 片区在整个规划区中担任着文体活动及居住的职能,为新旧城居民进行室内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安置旧城居民的居住区。 总体定位为:永城市生态新区的体育活动片区,人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新型居住社区。(3) 主要设计理念 设计紧紧围绕人工湖面及体育场地两大主题展开,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根据交通流线组织分为几大区域,每个区域职能明确,功能互补,并通过景观、轴线等方式与人工湖面取得联系,使各种体育娱乐活动与中心环境有机结合。建筑多采用底层及多层的组团、街区模式,并营造亲切、共享的开敞空间。 2、空间形象的营造 (1) 丰富的功能体系根据主要设计理念,规划区可分为7大功能区,分别是:室内体育活动区由两个体育场馆组成,组织大型赛事及日常集体活动。室外场地活动区各球类活动场地。湖岸居住区安置拆迁居民,生态环境优美的居住小区。消费休闲活动区沿湖面的各类购物、娱乐、休闲的消费场所。生态休闲区结合原有生态环境的绿色休闲区。度假酒店区为本区及环岛片区服务的酒店区。水上活动区包括游船、漂流等各项水上活动的活力区域。 (2) 明确的空间轴线 轴线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主要的景观环境轴线,由湖心岛向周边各地块形成的发射型景观轴线,在次轴线上多为公共活动广场。 一是各功能区内建筑个体之间的联系轴线。通过交通、视线通廊等手法组织建筑形式,使其具有良好的公共环境。 (3) 合理的交通流线 道路组织遵照整体规划区的设计,作了局部的调整与完善, 道路系统主要分为矿区铁路专用线、主干道、次干道、园内主路(城市支路)、园内次路、环湖路五个层次。并在片区内北侧和西侧设置两处公共停车场,以满足社会车辆和本地居民汽车的停放需求。 主干道、次干道为城市干道,园内主路(城市支路)与其相连,是进入各功能地块的主要途径;园内次路及欢呼路是对整体道路系统的补充,旨在合理的组织人流、车流,并使各地块有机联系,并设置安全、舒适的步行空间,增强与中心水面的关系。 (4) 活力的景观系统 片区内的开敞空间将沿湖面形成一个具有活力的公共活动空间,建立在区内的道路系统和公共设施系统的基础之上。 人们可在人为的建筑及自然的环境场所中联欢、集会、开展活动,将这种热烈的气氛延伸至片区各部,共同成为一个以体育运动、娱乐活动为主的具有活力的开敞空间。 3、总体设计 4、节点设计 4、开发容量控制 体育休闲运动区总用地为370公顷,其中湖面为126.84公顷,建设用地216.29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79.75万平米,毛容积率为0.5,净容积率为0.8。 区内各地块容积率除度假酒店、居住区1.2外,基本均控制在1.0;建处高度除度假酒店30米外,基本均控制在15-20米;建筑密度除体育场用地为20%外,其他为30% (二)亲水娱乐活动区 1、片区概况 (1) 片区位置 亲水娱乐活动区位于生态新区的西北部,是北至沱河、南到永宿路之间的狭长地区,位于塌陷区的范围内,东部毗邻新开发的湖面,总面积1.44平方公里。 (2) 区位特点A、毗邻老城区,应承担一定的为老城服务的只能B、靠山滨水,应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特色C、与国道相邻,交通便利2、总体定位和功能选择(1)定位 片区在整个规划区中担任着休闲娱乐活动的只能,也是整个生态新区对旧城区服务的窗口,并为城区居民及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空间,特别是提供亲水活动空间。 总体定位为:永城市生态新区的亲水娱乐活动区,是提供多种娱乐选择、亲近自然、舒适优美的休闲娱乐片区。(2)功能的选择 游憩休闲空间 运动活力空间 娱乐动感空间3、设计理念(1)山水间空间组织设想 空间塑造围绕山体水体等自然环境进行,设各项活动与山水之间,旨在亲近自然,提供多种亲水活动的可能性;山体为本片区内的制高点,也是视野最为开阔的区域,因此在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利用山体形成天然的视景通廊,同时利用山体的自然掩映并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特点形成不同风格的活动空间。 (2)动静怡然片区分布设想 根据上面的功能选择分析,并且依据道路的自然分割,将本片区分为三大功能区域:A、高尔夫球训练区 本区域为一座9洞高尔夫球练习场,场地南端设有高尔夫球俱乐部一处。B、休闲购物区 本区域又分为两个小区域,以道路为界,南部为度假村,为本市和周边区域的游客提供餐饮、住宿、休闲、疗养等服务;北部为商业街,步行商业系统辐射老城的部分区域。C、娱乐中心区 本区域为大型的娱乐中心,吸引城区及周边的游客,服务等级较高,服务半径也相应较大,是一处市一级的娱乐中心,为使用者提供娱乐、交流的场所。 多功能的设置旨在为使用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4、总体设计 5、特色空间意向(1)高尔夫球俱乐部 高尔夫球俱乐部包含一座9洞练习场和配套的高尔夫球会所,俱乐部位于亲水娱乐活动区的最北端,北邻沱河,东北部靠山,东部面水。俱乐部的设计将结合水域、坡地、山地的组合形成优雅的景观。(2)滨水公园景观 亲水娱乐活动区的整个都侧面水,有很大的水上发展空间,规划设计两类亲水空间,一类为用地内部的小型景观水域,通过湿地植被、溪流跌水、木塌沙滩等景观营造优雅宁静的休闲氛围;另一位利用广阔的湖面开展游艇等水上运动项目,突出动感活力。(3)度假村及商业中心 度假村与商业中心位于同一大区块,被道路分隔,商业中心紧邻301国道,毗邻老城区,为两侧的居民和游客提供购物空间,总体设计以多层的商业建筑为主,形成内部步行商业街,开放式的商铺设计,增加商业活动的影响力。 度假村选取滨水面山的区位,沿道路一侧集中布置度假村的服务功能,包括餐饮、会所、俱乐部、健身、会议等功能,而同时被这一公共区域分隔开的是更加亲近自然的度假村落,建筑也是呈散落的形式布置,增加趣味性。(4)娱乐中心 娱乐中心是亲水活动娱乐区中最繁华喧闹的所在,也是人们聚集的场所之一,娱乐中心主要营造年轻、动感、活泼的氛围。 5、开发容量控制(1)规划用地平衡表6-1 亲水娱乐活动区规划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名称用地代号用地面积(公顷)1商业服务设施用地C27.492旅馆业用地C2520.933文化娱乐用地C312.534体育用地C446.055公共绿地G125.276防护绿地G210.847道路用地S121.61 合计144.72 (2)规划指标控制表6-2 亲水娱乐活动区规划指标控制表项目类型 面积 比例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控高建筑面积(公顷)(%)(%)(%)(m)(万)C2商业服务设施用地7.495.18%0.94040246.74 C25旅馆业用地20.9314.46%0.550302410.47 C3文化娱乐用地12.538.66%0.840402410.02 C4体育用地46.0531.82%90G1公共绿地25.2717.46%100G2防护绿地10.847.49%100S1道路用地21.61 14.93%100合计144.72 100.00 0.227.23 表6-3 亲水娱乐活动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名称数量规划总用地面积(公顷)144.72 总建设用地面积(万平方米) 40.95 规划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27.23 规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公顷)7.49 规划商业服务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6.74 规划度假村用地面积(公顷)20.93 规划度假村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10.47 规划文化娱乐用地面积(公顷)12.53 规划文化娱乐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10.02 配建停车位(个) 2000 净容积率0.66 毛容积率0.20 (三)生态公园游览区 1、片区位置 生态公园游览区位于整个规划区中部,南北长3000米,东西宽3500米,总面积为4.98平方公里。 2、功能分区 整个生态公园游览区的设计以生态湖和山体景观最为环境背景,在其中结合地形地貌特点,形成8个主要的休闲主题功能区。游客接待服务区由两个部分组成,在整个片区的西端入口处。露营体验基地位年轻人和富于挑战的人一处野外露营体验的休闲娱乐基地,并配有完善的配套服务。登山俱乐部结合山体资源、登山主题广场,设置的一处专门为登山爱好者提供交流和服务的主题休闲娱乐设施。艺术走廊成为艺术展览、交流的平台。山水茶社养生区背山面水形成的一处难得的休心养性的养生茶社。荷田野趣休闲区以荷花为主题,内设有荷花养殖区、观赏区、野趣游玩区,以及荷花主题展馆、荷花养生美容餐饮设施、叶子剧场等。湖心岛休闲区沿湖岸线西侧设置的一系列商业文化娱乐设施,内有滨湖酒吧街、餐饮美食城、商业购物等。钓鱼岛休闲区结合滨湖优势条件,形成钓鱼俱乐部以及配套完善的旅游度假休闲区。 3、景观结构 水体区内水体成指状延伸入用地和山体之间,构成了丰富的山水景观资源。山体区内人工打造的的山体更加强化了生态的感觉,并且成为景观视线走廊的几个重要的聚焦点。开敞空间区内的开敞空间主要集中在滨湖岸线沿线、主要交通流线的焦点处,以及集中的广场。对景轴线区内各景观节点之间的联系轴,从而为游客建立良好的视觉辨识和记忆 系统,形成一系列的景观地标。在对景轴线上通过设置交通、开敞空间等手法组织建筑形式,使其具有良好的公共环境。节点结合对景轴线,开敞空间、以及滨水岸线设计,在本区内共形成10个重要的景观控制点。 4、总体设计 5、节点设计 5、节点设计 6、开发容量控制 生态公园游览区总用地为498.13公顷,其中湖水面积256.14公顷,建设用地113.11公顷,总建筑面积为92.83万平米,绿地率77 %,毛容积率为0.19,净容积率为0.82。区内各地块容积率基本控制在1.0和1.2;建处高度基本均控制在15米;建筑密度控制在30%。(四)滨水生态生活区 1、片区概况 (1) 片区位置 滨水生态生活区位于规划区中部,沱河南岸,东靠陈四楼铁路专用区,西与湖面相接,总面积为1.82平方公里(2) 片区定位及功能 片区在整个规划区中承担着高档居住的功能,为新旧城居民一类住宅的集合区。 总体定位为: 永城市生态新区环境优美,氛围宁静的高档住宅区。2、开发容量控制 滨水生态生活区总用地为182公顷,其中可建设用地131.54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00.32万平米,毛容积率为0.55,净容积率为0.76。绿地率为0.42。3、功能分区 (1) 月半弯别墅区A、布局 由5个居住组团构成,各个组团通过水系联接。整个别墅区域与月牙形状类似,并与湖相接,内部湖水自由流动,故曰此名。别墅沿湖岸线蜿蜒盘绕,不仅有临近湖岸的热闹区域,又有树木繁荫的静谧地点。每个组团有各自轴线与公共活动节点,不同组团间节点与节点间遥相呼应。B、形式 采用简单欧式的建筑形式。临近湖水的公共活动区,酒吧区,小区服务区星罗棋布。不仅能就地满足本组团居民的生活需求,更能使得居民能在通过沿湖散步观光的同时,通过不同组团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其他组团的居民沟通与交流。 (2) 加州公园A、布局 由南北两个片区构成,南片区由两个组团构成,北片区由三个组团构成。以组团为单位,住宅围合式布局,形成亲密的邻里空间,有助于人际沟通与交流。每个组团由3-4个住宅单体组合而成,内向形组织,使得每个住宅单体的居民不仅能享用自己楼下的绿色空间,还能通过底层通廊与其他组团绿色空间实现充分共享。每条主路都能延伸到组团景观区,能有效的区分各组团,并能突出本小区特色。B、形式 由南北两个片区构成,南片区由两个组团构成,北片区由三个组团构成。以组团为单位,住宅围合式 布局,形成亲密的邻里空间,有助于人际沟通与交流。每个组团由3-4个住宅单体组合而成,内向形组织, 使得每个住宅单体的居民不仅能享用自己楼下的绿色空间,还能通过底层通廊与其他组团绿色空间实现充分共享。 每条主路都能延伸到组团景观区,能有效的区分各组团,并能突出本小区特色。 4、总体概念设计 5、节点设计 (五)新兴产业综合区 1、片区概况 (1) 片区位置 新兴产业综合服务区位于永城市生态新城的西南,南隔引河路与煤化工基地相邻,东隔陈四楼铁路与永城新城城南组团相接,北侧和西侧为生态新城生态公园游览区,规划用地面积200.79公顷 。(2) 片区定位及功能 本区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南侧紧邻煤化工基地。煤化工产业作为永城的主导产业,其强势发展必将带动周围地域功能的变化,因此本区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借助优雅的生态环境吸引为产业配套的会展、研发等高级服务功能在本区落户。 总体定位为:本片区为会展,高档居住及科技研发为主的综合功能区 。2、功能布局 根据本区的功能定位,确定本区各功能分区的布局,并根据功能的不同特点协调各区的的相互关系,使本区的功能布局具备较全面的完善性和合理性。规划新兴产业综合服务区的结构为:一轴,一点,三片。一轴:本区位于生态公园游览区主要景观轴线的最南端,景观轴线从用地中部穿过,形成以生态公园游览区最高点为对景的景观通廊。一点:在景观轴线的南段,规划景观广场,与生态公园游览区最高点相呼应,形成本区的开敞空间体系,设置景观标志,体现门户形象。三片:根据功能布局,规划高档居住、会展及酒店、科技研发三个片区。 3、布局分析 (1) 生态居住区 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在本区西侧规划高档住宅,高档住宅的开发,主要服务于煤化工基地及科技园区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同时满足永城市高档住宅的需求。 住宅的布局分为四个组团,结合水系景观,用自由式线型组织道路系统,结合公建设置节点广场,形成不同特色的组团空间。 (2)会展及酒店区 会展及酒店区主要服务煤化工基地,为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交流、展示、推介的需求提供复合性场所。 围绕中心广场,规划三组会展建筑,会展建筑力求简洁、现代,体现永城市的飞速发展。会展及酒店区北侧规划酒店建筑,紧邻生态公园游览区,有良好的视线景观及环境。 (3)科技研发区 组建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工业实验室,集中智力、财力进行科技的开发,为本市科技产业的发展服务。 科技研发园区主要分为三段,分别由单元式办公楼和各段标志的主体建筑构成。南段主体建筑为结合入口规划的接待中心,是园区发展轴线的起点。中段主体建筑为多功能展示建筑,是园区发展轴线的中心,北段主体为配套商业建筑,是园区发展轴线的末端。 4、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根据结构分级设置,即本区内主干道30米,本区内干道20米,本区内支路6-12米。 5、绿化景观分析 本区绿化主要由会展酒店区绿化广场、高档住宅区公共绿地、研发区中心绿带、道路绿带及防护绿带组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空间体系。 (1) 轴线视廊 生态公园游览区的主要景观轴线从用地中部穿过,形成以生态公园游览区最高点为对景的景观通廊,景观通廊将生态公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