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透视学发展及应用 透视学发展简述散点透视透视学应用 透视学发展简述透视学的发展和研究与科学发展有关 也和人们的审美需求有关 公元前5世纪 艺术家对透视现象研究已逐渐明朗 欧洲人对其深入研究始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成熟于18世纪中叶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运动中最杰出的人物列奥纳多 达 芬奇 1452 1519 他把绘画与雕刻的原理应用到透视学上 他确定了影响远近知觉的五种因素 从而奠定了现代科学透视的基石 即线条透视 物体越远 视角越小 节目透视 物体越远 细节越模糊 空气透视 山越远越蓝 是由于空气和烟雾的影响 移动透视 注视近物而头摇动则该物与头同向移动 注视远物头摇动则远物与头反向移动 双眼视差 左右眼对同一物所见不完全相同 根据这种透视方法所描绘的物体最接近眼睛所感受到的事物的真实 先人经历无数研究得出的这些法则 现在 我们从照片中则很容易就可以体会到 散点透视中国画的透视法就不同了 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 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 而是根据需要 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 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 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 这种透视方法 叫做 散点透视 也叫 移动视点 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 咫尺千里 的辽阔境界 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透视法的结果 故而 只有采用中国绘画的 散点透视 原理 艺术家才可以创作出数十米 百米以上的长卷 如清明上河图 而如采用西画中 焦点透视法 就无法达到 透视学应用主要应用于设计 绘画 本章重点了解透视的发展 第二章 透视定义及规律 透视的定义透视三要素透视名词术语透视规律 透视的定义透视意为 透而视之 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 透视学中称为 画面 是透视图形产生的平面 观察 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 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 最终使三维景物的立体空间形状落实在二维平面上 透视名词术语 1 画面 假设的透视图形产生的透明平面 2 视点 画者眼睛的位置 3 视距 眼睛与假设透明平面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4 视高 画者眼睛的高低程度 5 视线 画者眼睛视线达到景物的连线 6 视域 或称视野 视圈 画者看到景物时的空间范围 7 视锥 视域近小远大的圆锥体形状 8 视平线 与画者眼睛所处高度平行的水平线 透视名词术语 9 原线 与透明画面平行的线段 没有纵深角度变化 只有近长远短 近粗远细的变化 10 变线 与透明画面成纵深角度的线段 透视方向有了变化 本来相互平行的线段出现近宽远窄直至消失到一点的现象 11 灭点 即消失点 是变线的消失灭点 中心视点 是视平线正对视点的中心点 是直角度变线的灭点 12 距点 由视点到主点的距离称为视距 如果将视距分别标在主点两侧的视平线上 所得两点 就称距点 13 余点 视平线上除主点和距点外 其余的消失点 即各成角变线的灭点 14 灭点 在视平线上方 主点 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 是近低远高线的灭点 15 地点 在视平线下方 主点 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高远低的灭点 透视规律 透视规律 透视规律 一 物体默认物体是静止不动的 二 画面画面与物体的关系 与物体主要面的偏角 画面与物体的前后关系 画面偏角为零 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 画面与物体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主要面存在偏角 成角透视 两点透视 偏角可以选择30 45 60 其中45由于心点与两个灭点距离相同 所以较少使用 当然画面偏角也可以自选 三 视平线 视高 视平线的高低变化会对透视画面产生巨大影响 四 心点心点位于视平线上 可以任意移动 不能超出画面之外 一般取点画面1 3处 透视规律 五 视点 视角确定视点 其实就是确定视距 视角范围在60 左右 视点越远 透视变形越小 透视展示的内容越多 视点越近 透视变形越大 透视展示的内容越少 六 视点 画面 视角a 画者A视距为0 5D 视角为90 b 画者B视距为0 75D 视角为67 c 画者C视距为1D 视角为53 d 画者D视距为1 5D 视角为37 e 画者E视距为2D 视角为28 本章重点熟记本章常用名词术语熟记本章常用名词所对应的位置 第三章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的定义平行透视的画法 平行透视的定义 平行透也叫一点透视 焦点透视 它是最常用的透视形式之一 也是最基本的作图方式之一 一点透视 立方体一类物体的平面平行于画面及地面 消失线消失到心点的透视画法称为一点透视 又叫平行透视 画面垂直于基面 并且与室内的主要立面平行时 特点 表现范围广 纵深感强 适合表现庄重 严肃的室内空间或建筑物 缺点比较呆板 与真实效果有一定的距离 平行透视的画法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 建筑师法 也称视线法 利用建筑物与视点的连线与画面相交的迹点 再通过已知的数据点结合灭点求出透视图 平行透视的画法 室内一点透视求作方法有两种简易的求作方式 网格法 量线法 2种 足线法 视线法 1 视线法如图 1 将平面图所要展示的部分紧靠在绘图纸上定图的边线PP 在PP线下方确定基线GL 2 利用立面图的高度确定真高线AB或CD 定位视平线HL 控制在1 5m左右 3 在PP线下方确定站点SP 控制在画面宽度的1 1 5倍 连接平面图中各个角的内转折点 连线与PP线将有迹点 4 SP向HL垂直延伸 交点即为心点 灭点 过灭点连接ABCD外框的四角 5 过PP线上的各个迹点引GL的垂线 确定空间位置 最后利用真高线确定透视图内部的空间高度 网格法 由外向里 这是一种简易的室内平行透视画法 如图 1 首先按照画面大小按实际比例确定空间宽度和高度ABCD 2 确定视平线HL或视高EL 1 5m左右 以及灭点VP 3 确定距点D或测点M 长度约等于画面宽度 4 连接ABCD各点和灭点 利用距点或测点确定空间进深 5 由外框的真高线确定室内物体的高度 网格法 由里向外 需要考虑的是作图比例 内墙的尺寸和位置 灭点位置 如图 1 首先确定主立面的比例abcd 设定视平线HL 交cd于e 及心点CV连接灭点与abcd各点并延长 在视平线的一侧确定视点EP 2 在ad的延长线上作一些等分点d1 d2等 作为空间进深的测点 将EP连接各等分点并延长 交CVd点的延长线于d1 d2 等 然后过这些点做水平线和垂直线 这些线就是室内进深的基准线 3 在ad和bc线上 做适当的等分点 从而确定横向的测量点 4 由真高线ab确定室内物体的高度 距点法求作家具透视图 家具透视图距点 视点到心点的距离分别画在心点左右两边 距点法又称45 法 其实质是通过距点来确定家具或室内透视的长度或进深 具体求法有减切法和加增法 如图 1 减切法 1 减切法 2 加增法 2 加增法 本章重点熟记平行透视的基本特征和原理正确应用平行透视绘制效果图 第四章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的定义成角透视的画法 成角透视的定义我们与平行透视相对照 当平放在水平基面GP上的立方体 与垂直基面的画面PP构成一定夹角关系时 不包括0度 90度 180度角 这样的立方体与画面构成了平行透视 我们称之为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的画法 做台阶的两点透视 台阶步骤图 二点透视求法作法一 1 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墙角线A B 兼作量高线 2 AB间选定视高H L 过B作水平的辅助线 作G L 用 3 在H L 上确定灭点V1 V2 画出墙边线 4 以V1 V2 为直径画半圆 在半圆上确定视点E 5 根据E点 分别以V1 V2为圆心求出M1 M2量点 6 在G L 上 根据AB的尺寸画出等分 7 M1 M2分别与等分点连接 求出地面 墙柱等分点 8 各等分点分别与V1 V2连接 求出透视图 图46 47 二点透视求法作法二 1 过P点作一水平线P C 并按地板格等分之 2 连结CD交视平线于M1点 3 从M1点向P C各等分连线 在PD上的交点 为V1方向的地板透视点 各点连接V1 4 BP也用同理求出透视图 窗格的方法也如此 图48 二点透视求法作法三 1 按室内实际比例画出ABCD边框 2 确立视高H L 灭点V1 任意定出M点 V2灭点线 由V2交点b引垂线 求出第二灭点透视框 3 用M点求出进深 找出CD中点O 连接V1 连接E d 4 再依次用对角线 分割增殖法求出透视图 图49 50 本章重点熟记两点透视常用作图法 两点透视口诀平行线组共灭点透视方向是关键视线交点求端点画面上定真高线 第五章 斜面透视 斜面透视的基本特征1 倾斜线的消失特点2 天点或地点距地平线愈近 说明斜面的倾角愈小 反之倾角愈大 3 平行透视 余角透视中的斜面透视 会为其构图画面增加动感 使画面结构丰富 斜面透视的画法 斜面透视的画法 斜面透视的画法 本章重点熟记斜面透视的特点 第六章 倾斜透视 倾斜透视的定义立方体一类的物体不平行于画面与基面 棱线分别消失到三个消失点的透视画法 称为三点透视 亦称为倾斜透视 倾斜透视的原理1 正四棱柱的三组主向轮廓线不平行也不垂直于画面 各自有其灭点2 垂直于基面的直线成了不平行于画面的直线 即直立变线3 成角俯视和成角仰视是典型的倾斜透视 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础业务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中外饮食文化知到智慧树答案
- 新生儿疾病的诊疗与护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版企业设备融资租赁抵押合同规范范本
- 2025版法院离婚协议书范本撰写与离婚协议书变更条件
- 2025版人防工程合同履约担保及风险控制合同
- 2025年度航空航天电子工程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汽车租赁及自驾游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度试卷印刷保密协议执行监督机制
- 2025二手楼赎楼担保与房产市场调研服务合同
- 测绘工程产品困难类别细则
- GB/T 11682-2008低本底α和/或β测量仪
- 出血风险评估表
- 易制爆、易制毒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手册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课件
- 输液港堵塞的预防与处理的证据总结
- 工程设计符合性评价-模版
- 泌尿系损伤-教案-外科课件
- 如何做好设总工作的几点体会
- 故障判断蓝牙音箱类产品faq
- 小学生个人简历WORD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