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9 毕业设计 论文 题 目 通信局 楼 交直流供电系统设计 学 生 郭椿贵 指导老师 吴忠耿 系 别 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0802 学 号 0830020226 2 29 2012 年 6 月 29 福建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作者承诺保证书 本人郑重承诺 本篇毕业设计 论文 的内容真实 可靠 如果 存在弄虚作假 抄袭的情况 本人愿承担全部责任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福建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指导教师承诺保证书 本人郑重承诺 我已按有关规定对本篇毕业设计 论文 的选题 与内容进行了指导和审核 该同学的毕业设计 论文 中未发现弄 虚作假 抄袭的现象 本人愿承担指导教师的相关责任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29 通信综合楼交直流供电系统设计 摘摘 要要 本研究设计立足于当前通信及设备行业的发展 根据通信局楼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通 信电源相应的标准化设计 以新建综合通信大楼的新建供电系统为平台 配置备用柴油发 电机组 高压直流供电系统 利用高压直流对通信设备供电 改变了传统的供电方式 代 替 UPS 供电 具有技术成熟 节能 克服 UPS 供电存在单点故障的缺点 供电系统能为大 楼通信设备提供安全可靠 稳定性高的供电系统 通过现状分析 电源标准化研究思路 电源标准化方案 工程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研究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几方面对面向通信局 楼电源标准化研究进行分析研究及设计 利用工程标准化研究将研究具体化 使其适用于 当前通信行业快速发展的现状 并通过具体的通信局楼的设计进行工程标准设计 将电源 标准化研究应用于实际设计 关键字关键字 通信综合楼 交直流供配电系统 工程设计 I 29 Communication Integrated Floor AC and DC Power Supply System Abstract The design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s and equipment needs of the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omprehensive building communication design communication integrated floor AC and DC power supply system AC DC complex building in the communications power supply the power equipment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is indispensable to the two parts of which the main equipment systems composed of a variety of auxiliary power supply AC DC complex building communications power supply system involves the exchange of load estimation configuration backup generators UP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configuration the configuration of AC and DC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in all aspects of communications such as power paper a systematic exposition of the various parts design Through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power equipment and distribution program for the rational choice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o avoid power failures lead to communication barriers to communication even paralysis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Complex Building AC DC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design 29 目录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1 概述概述 1 1 1 1 选题背景 1 1 2 工程设计的目标 1 1 3 编制依据 1 2 2 设计范围 分工及局楼现状分析设计范围 分工及局楼现状分析 2 2 2 1 设计范围 2 2 2 设计分工 2 2 3 局楼现有状况 2 2 4 大楼电力负荷分析 2 2 4 1 综合楼负荷功耗估算 2 2 4 2 负荷估算小结 4 3 3 通信综合楼交直流供电系统设计方案 通信综合楼交直流供电系统设计方案 5 5 3 1 变压器选择方案 5 3 3 市电分类及供电 7 3 4 供电系统 8 3 4 1 交流供电系统 8 3 4 2 直流供电系统 8 3 5 本期工程供配电系统建设方案 8 3 5 1 交流供电系统现状 8 3 6 本期新增设备用电需求 9 3 6 1 直流负荷计算 9 3 7 本期工程新增电源系统容量计算及配置 9 3 7 1 蓄电池组容量计算 9 3 7 1 蓄电池组参数设置 11 3 7 3 直流配电设备的配置 12 3 7 4 交流配电设备的配置 12 4 4 接地系统及电力电缆选择 接地系统及电力电缆选择 1313 4 1 接地系统设计依据 13 4 2 接地系统要求 13 4 3 接地电阻要求 13 4 4 接地导线截面积选择 14 5 5 防雷系统及抗震设计要求 防雷系统及抗震设计要求 1515 5 1 防雷设计要求 15 5 2 电源系统防震设计要求 16 5 2 1 抗震设防依据 16 I 29 5 2 2 抗震设防说明 16 5 2 3 抗震设防措施 16 6 6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1717 6 1 电磁干扰 17 6 2 废气 废水及防治 17 6 3 噪音 17 6 4 动力 环境监控系统及监控内容 17 6 4 1 监控系统 17 6 4 2 监控内容 18 7 7 结论 结论 1919 0 29 1 概述概述 1 1 选题背景选题背景 通信综合楼交直流供配电系统是向通信设备提供交直流电的电能源 是整个通信网 的能量保证 机房 IT 与通信设备高压直流供电系统 HVDC 是一种新型的供电方式 作为通信电源系统 其安全可靠性以及节能特性得到中国电信的高度认可 中国电信已 把 240V HVDC 作为近年度推广技术应用内容之一 在 2007 年就开始对其进行试点 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在江苏 浙江 湖北等 12 个省 36 个地区进行了 HVDC 部署或试用 预计今后每年通信行业 HVDC 需求数量会有 30 的增长幅度 本研究设计立足于当 前通信及设备行业的发展 根据综合枢纽楼的实际情况 针对实际的电源工程 对实际 的通信综合楼做设计 通过现状分析 了解通信局综合楼近远期的实际需求 并根据需 求对通信局楼做相应的规划和设计 1 2 工程设计的目标工程设计的目标 某通信综合楼为一栋新建 5 层综合性大楼 每层建筑面积为 750 平方米 为了保障 大楼用电安全 本设计方案根据大楼功能规划进行负荷估算 对该综合楼供配电方案进 行综合考虑 提出安全 可靠供电方案 1 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通信局 站 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YD T 1051 2000 2 通信行业标准 YD5040 2005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3 通信局 站 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YD 5098 2005 4 机械工业部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 94 5 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及现场勘查取得的资料 本设计为通信综合楼交直流供电系统工程一阶段设计 1 29 2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 分工及局楼现状分析 分工及局楼现状分析 2 1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 通信楼一套低压配电系统和两台发电机组的安装设计 负责对机房新增交直流配电 系统 接地系统进行设计 2 2 设计分工设计分工 本设计主要是配电系统的设计分工 市电引入由电力部门负责 一套低压配电系统 一台发电机组的设计 一台备用发 电机组 开关电源 直流配电屏 蓄电池组等新增整套交换局配套电源系统的设备安装 及线缆布放由本设计负责 2 3 局楼现有状况局楼现有状况 各楼具体功能划分如下 表 2 1 表 2 1 楼层规划功能表 楼层楼层功能划分 大楼一层营业厅 500 平方米 电力室 大楼二层营业厅 300 平方米 仓库 450 平方米 大楼三层机房 大楼四层办公室 大楼五层办公室 为了减少噪声 油烟 油污等污染 故另建油机房据通信大楼 5 米处 2 4 大楼大楼电力负荷电力负荷分析分析 2 4 1 综合楼负荷功耗估算综合楼负荷功耗估算 考虑到今后网络建设中核心网将主要采用软交换和 3G 设备 一方面网络设备将分 布在各市 县公司枢纽楼 另一方面由于设备集成度与传统交换设备相比大大提高 因 此预计地市公司交换机房所需面积有较大下降 为通信设备机房总面积的 50 左右 随 着数据新业务的发展 接入设备的增加 数据 支撑 传输机房所需面积相应增加 分 2 29 别占通信机房总面积的 30 10 和 10 左右 市 县公司机房内电力 电池不小于通信 设备机房面积的 20 各专业机房比例分配表 表 6 设备类型交换传输数据支撑合计 各专业机房面积比例50 10 30 10 100 拟以各机房的单位面积功耗如下 拟各单位面积平均功耗如下 办公室按 100W 估算 营业厅按 100W 估算 传输专用机房按 240W 估算 交换专用机房按 560W 估算 数据专 用机房按 600W 估算 支撑专用机房按 1200 W 通信机房专用配套空调功耗 机房设 备功耗 0 9 建筑面积 0 2 1 125 2 5 估算 电力机房专用配套空调功耗 机 房设备功耗 0 1 建筑面积 0 2 2 9 估算 各个机房的面积终期使用率为 75 的 装机 该综合楼办公面积约为 750 2 1500 平方米 远期耗电量合计约 1500 0 1 150KW 营业厅面积约为 800 平方米 近期耗电量合计约 800 0 1 80KW 各机房面积 交换机房面积为 750 50 375 平方米 传输机房面积为 750 10 75 平方米 数据机房面积为 750 30 225 平方米 支撑机房面积为 750 10 75 平方米 各机房设备面积功耗 交换机房面积功耗为 0 56 375 210KW 传输机房面积功耗 为 0 24 75 18KW 数据机房面积功耗为 0 6 225 135KW 支撑机房面积功耗为 1 2 75 90KW 由上可得 机房设备面积总功耗 210 18 135 90 453KW 各机房 75 的装机面积功耗 交换机房 75 的装机面积功耗为 210 75 157 5KW 传 输机房 75 的装机面积功耗为 18 75 13 5KW 数据机房 75 的装机面积功耗为 135 75 101 25KW 支撑机房 75 的装机面积功耗为 90 75 67 5KW 由上可得 机房 75 的装机面积总功耗 即通信设备总功耗 157 5 13 5 101 25 67 5 339 75KW 故直流电源系统充电功耗 339 75 30 101 925KW 3 29 各机房空调耗电量 交换机房空调耗电量为 157 5 0 9 375 0 2 1 125 2 5 97 5KW 传输机房空调耗电量为 13 5 0 9 75 0 2 2 22 12 2KW 数 据机房空调耗电量为 101 25 0 9 225 0 2 2 22 61 256KW 支撑机房空调耗电为 67 5 0 9 75 0 2 2 22 34 8KW 通信机房空调总耗电量 97 5 12 2 61 256 34 8 205 86KW 通信负荷估算表 表 2 3 专业机房名称交换传输数据支撑合计 所占面积比例50 10 30 10 100 750 平方米可装机面积3757522575750 设备面积功耗 KW 2101813590453 75 装机面积功耗 KW 157 513 5101 2567 5339 75 空调耗电量 KW 97 512 261 25634 8205 86 综上可得 750 平方米面积机房总耗电量 设备总功率 直流电源 空调功率 339 75 101 925 205 86 646 86KW 综上所述 该综合楼耗电量 机房总耗电量 办公室总耗电量 营业厅总耗电量 150 80 646 86 876 86KW 2 4 2 负荷估算小结负荷估算小结 设备的平均功率因数按枢纽楼标准化研究方案选取为 0 8 为了使电压器的高压侧功 率因数达到 0 9 则在变压器的低压侧 功率因数需要补偿到 0 92 则补偿电容的需求 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876 86 tanarccos0 8 tanarccos0 92 876 86 0 326 285 85636kvar 故选取 6 组 50kvar 的补偿电容 所需变压器容量 式中 K 为同时利用系数 考虑到负荷的 不同时使用 取 0 9 所以 857 18KVA 所以 S 857 18KVA 负荷估算小结表 表 8 4 29 功耗需求 局楼 变压器 KVA 油机 KW 857 18646 86 3 通信综合楼交直流供电系统设计方案 通信综合楼交直流供电系统设计方案 3 1 变压器选择方案变压器选择方案 专用变压器容量应按满足近期负荷并考虑一定的发展负荷需要配置考虑 所以 选择 1000KVA 的变压器 3 23 2 油机发电机组的选择方案油机发电机组的选择方案 1 本期工程所选择的油机相关参数如下 备用功率为 800KW 1000KVA 备用电流 1519A 380V 尺寸大小为 长 4050mm 宽 1100mm 高 2160mm 机身重量 5500KG 机油容量 38 公升 冷却水容量 发动机部分 20 8 公升 散热器部分 33 7 公升 2 安装方案及工艺要求 根据 YD T 502 2007 通信用柴油发电机组 油机基础长度 L 两头各比油机底座长度长 0 3 米 油机基础宽度 W 两头各比油机底座宽度宽 0 3 米 油机基础深度 H 米 DWL MK H 其中 K 与发动机有关的常数 取 1 3 至 1 5 对于容易出现振动的机型 选此值 的上限 当油机采用减振器时 K 取下限值 5 29 M 发动机的运行重量 公斤 油机净重 机油容量 机油密度 冷却水容量 水的密 度 L 油机基础长度 米 W 油机基础宽度 米 D 混凝土密度 2403 kg m3 进风洞孔面积 K V PPP S 321 1 S1 进风洞孔面积 米 2 P1 油机排风量 米 3 秒 P2 油机排烟量 米 3 秒 P3 油机燃气量 米 3 秒 V 进排风洞孔有效截面空气流速 一般取 5 米 秒 K 面积系数 只安装进排风百叶窗时取 1 25 考虑降噪时 K 取 1 5 导风罩洞孔面积 K V P S 1 2 S2 导风罩洞孔面积 米 2 P1 油机排风量 米 3 秒 V 进排风洞孔有效截 面空气流速 取 5 米 秒 排风洞孔面积 K V P S 1 3 S3 排风洞孔面积 米 2 P1 油机排风量 米 3 秒 V 进排风洞孔有效截 面空气流速 取 5 米 秒 K 面积系数 只安装进排风百叶窗时取 1 25 考虑降噪 时 K 取 1 5 6 29 因本通信楼采用二类市电 根据 YD T 5040 2005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的相关规定 二类市电应配备两台柴油发电机组 3 3 市电分类及供电市电分类及供电 通信用交流电源宜利用市电作为主用电源 主要从 10KV 线电压 高压电网引入 重要通信枢纽局由两个变电站引入两路 10KV 高压市电 并由专线引入 一路主用 一 路备用 其他通信局 站 一般引入一路 10KV 高压市电 用电量小的通信局 站 则 直接引入 220 380V 相电压 220V 线电压 380V 低压市电 根据我国通信行业标准 YD T1051 2000 通信局 站 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 将市 电供电方式分为一类 二类 三类和四类 一类市电供电方式 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引入两路供电线 该两路电源不应 同时出现检修停电 平均每月停电不大于一次 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大于 0 5h 市电的 年不可用度应小于 6 8 10 4 两路电源供电线宜配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二类市电供电方式 允许有计划检修停电 平均每月停电不大于 3 5 次 平均每次故 障时间不大于 6h 市电的年不可用度应小于 3 10 2 还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 1 从两个以上独立电源构成的稳定可靠的环形网引入一路供电线或从一个稳定可靠的 电源 输电线 环形网引入一路供电线 2 由一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或从稳定可靠的输电线路上引入一路供电线 三类市电供电方式 从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 平均每月停电不大于 4 5 次 平 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大于 8h 市电的年不可用度应小于 5 10 2 四类市电供电方式 从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 经常昼夜停电 供电无保证 达 不到三类市电供电要求 或者有季节性长时间停电 甚至无市电可用 通信局 站 宜采用专用变压器 通信局 站 局内低压供电线路不宜采用架空线路 7 29 市电引入线路过长或无市电的通信局 站 当年日照时数大于 2000h 负荷小于 1KW 时 宜采用太阳能电源供电 负荷小于 50KW 年平均风速大于 4m s 时 宜采用风 力发电电源供电 综上所述 本通信楼应采用二类市电供电方式 3 4 供电系统供电系统 3 4 1 交流供电系统交流供电系统 由市电和自备发电机组电源组成的交流供电系统宜采用集中供电方式供电 低压交 流供电系统应采用三相五线或单相三线制供电 局 站 变压器容量为 630kVA 及以上的应设高压配电装置 设有备用市电电源自动 投入装置的两路市引入的供电系统 其变压器容量在 630kVA 及以上时 市电自动投入 装置应设在高压侧 其变压器容量在 630kVA 以下时 市电自动投入装置可设在低压侧 3 4 2 直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 由整流配电设备和蓄电池组成的直流供电系统 对通信设备可采用分散或集中供电 方式供电 分散供电方式应根据通信容量 机房分布 维护技术和维护体制等条件 使电源设 备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并能提供机动灵活的扩容条件 对于大型通信枢纽 大型或重要的通信局 站 宜采用分散供电方式 电源设备安装于通信机房内时 必须采用高频开关型开关电源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 电池组 48V 直流供电系统由交流配电屏 开关电源 直流配电屏 阀控式密封蓄电池组成 电池组接入直流配电屏电池保护熔丝后 采用低压恒压充电 无论浮充 均衡充电或放 电状态 蓄电池均能满足供电运行状态 而采用直流高压系统给通信设备供电可以克服 48V 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 通信机房设备采用高压直流供电 电压 240V 8 29 3 5 本期工程供配电系统建设方案本期工程供配电系统建设方案 3 5 1 交流供电系统现状交流供电系统现状 通信大楼机房为 1 路市电引入 为 2 类供电方式 3 6 本期新增设备用电需求本期新增设备用电需求 3 6 1 直流负荷计算直流负荷计算 计算所得本期所有新增设备的直流需求如表 3 3 所示下 表 3 3 新增设备用电需要表 单机架本期近期耗电设备 功耗 W 直流电 A 机架数直流电 A 机架数直流电 A 传输设备 240010 0220 0330 0 交换设备 240010 0220 0330 0 支撑设备 12005 0220 0440 0 数据设备 250010 5221 0442 0 小计 30 581 0142 0 根据上表计算可知 本期新增的设备用电需求如表 3 5 所示下 表 3 5 新增设备用电需求表 序号电源系统蓄电池容量 AH 直流本期 A 直流近期 A 1 新增电源电源系统 160081142 9 29 3 7 本期工程新增电源系统容量计算及本期工程新增电源系统容量计算及配置配置 3 7 1 蓄电池组容量计算蓄电池组容量计算 蓄电池的容量计算 二类市电条件的蓄电池的总放电小时数按 1 2 小时配置 但考虑到运营商需求 二 类市电条件的蓄电池的总放电小时数按 3 4 小时配置 本设计按 4 小时放电配置 根据蓄电池配置 Q 蓄电池容量 Ah K 安全系数 取 1 25 I 负荷电流 A T 放电小时数 h 放电容量系数 如表 3 6 所示 t 实际电池所在地最低环境温度数值 所在地有采暖设备时 按 15 考虑 无 采暖设备时 按 5 考虑 电池温度系数 1 当放电小时率 10 时 取 0 006 当 10 当放电小 时率 1 时 取 0 008 当放电小时率 1 时 取 0 01 表 3 6 铅酸蓄电池放电容量系数 表 电池放电小时数 h 0 512346810 20 放电终止电压 V 1 71 751 751 81 81 81 81 81 81 8 1 85 放电容 量系 数 阀控 电池 0 450 40 550 450 610 750 790 880 9411 10 29 所以 蓄电池配置容量为 所以 Q 1070 0 Ah Q 1600AH 配两组 800AH 蓄电池组 采用双层双列安装方式 蓄电池充电电流 I2 Q C 1600 0 1 160 A 式 3 3 其中 C 为放电常数 取值 0 1 本工程设备使用 240V 基础电源 电压范围为 216 312V 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为 216 120 1 8 V 单体 电源系统采用全浮充供电方式 电池的浮充电压为 2 23V 单体 25 时 则 240V 供电系统的浮充电压为 2 23 120 267 6 267 6V 市电正常时由高频开关电源供电给 通信设备 同时对蓄电池组进行浮充充电 市电中断且油机未启动时 由蓄电池组放电 供电给通信设备 当市电恢复或油机启动后 系统控制设备中的蓄电池自动充电装置控 制高频开关电源启动对蓄电池进行恒流充电 待电池电压上升到设定值时 自动切换至 浮充供电 因为蓄电池的均充电压为 267 6 25 时 所以开关电源的工作电压应设 在能够保证蓄电池的端电压为 267 6V 25 时 的电压值 并且满足均充电压 267 6V 的要求 2 整流设备的配置 本期设备总耗电量为 81A 240V 蓄电池充电电流按 10 小时率充电电流计算 蓄电 池合计充电电流 160A 总的电流合计为 241 A 近期设备总耗电量为 142A 240V 蓄电 池充电电流按 10 小时充电电流计算 蓄电池合计充电电流是 160A 总的电流合计为 302A 开关电源按近期配置 最大负荷电流 I I1 I2 142 160 302 A 即需要配置 2 架 DUM240V 20 的开关电源及 3 块 100A 的整流模块 包括冗余模块 1 块 11 29 3 7 1 蓄电池组蓄电池组参数设置参数设置 蓄电池浮充功率计算公式 如式 3 1 所示 P1 浮充电压 电池节数 I负载 0 91 1000 KW 浮充电压每节为 2 23 电池节数为 120 分母为整流器效率 蓄电池浮充功率 91 0 001 0 12023 2 60 P浮 17 6KW 蓄电池充电功率 1084 0 91 0 001 0 12035 2 800 P浮 29 51KW 其中 3 1 公式为单节电池充电电压 充电时间为 10 小时 温度系数为 0 84 整流 器效率为 0 91 3 7 3 直流配电设备的配置直流配电设备的配置 机架容量按远期负荷配置 本工程配置 2 架 400A 的直流配电屏 直流配电屏机架内 含直流配电 3 7 4 交流配电设备的配置交流配电设备的配置 本工程市电供应为二类市电 本工程配置一架 400A 380V 的交流配电屏 提供输出 分路 2 个 250A 3P 2 个 160A 3P 4 个 100A 3P 4 个 32A 3P 6 个 16A 1P 本期由交流配电屏 AC3 提供一路 250A 的三相空开 向新增的一架开关电源供电 本 期新增的交流配电屏 AC3 由低压配电柜 AC1 AC2 各提供一路 400A 的三相空开 12 29 4 接地系统及电力电缆选择 接地系统及电力电缆选择 4 1 接地系统设计依据接地系统设计依据 YD T 5098 2005 通信局 站 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和 YD T1429 2006 通 信局 站 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4 2 接地系统要求接地系统要求 本期工程通信楼的接地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方式 按单点接地原理设计 即通信设备 的工作接地 保护接地 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共用一个接地系统的联合接地方式 变压器的接地地网离通信楼 30 米之内时 应采用水平接地体将各地网联通 4 3 接地电阻要求接地电阻要求 本工程通信楼采用联合接地系统 即新大楼全部接地采用这个联合接地网 建议通信综合楼 1 层及 3 层通信机房接地的建设采用等电位环 并从大楼的联合接 地网上至少 2 处引入地线连接 其接地电阻按表 4 1 所示 小于 1 欧姆 表 4 1 接地电阻要求表 接地电阻试用范围 小于 1 欧姆综合通信大楼 小于 3 欧姆2000 1 万门以下交换局 13 29 小于 5 欧姆2000 门以下交换局 光端站 地球站 微波枢纽站 小于 10 欧姆微波中继站 移动基站 光中继站 小于 10 欧姆适用于土壤电阻率小于 100Q M 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接口处 防雷接地 小于 15 欧姆适用于土壤电阻率小于 101 500Q M 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接 口处防雷接地 小于 20 欧姆适用于土壤电阻率小于 500 1000Q M 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接 口处防雷接地 4 4 接地导线截面积选择接地导线截面积选择 电力设备外壳应接保护地线 截面要求如表 4 2 所示下 表 4 2 相线与 PE 线截面积关系表 相线截面 mm2 S 16 16 S 35 35 S 400 400 S 800 S 800 PE 线最小截面积 mm2 S16 S 2 200 S 4 14 29 5 防雷系统及抗震设计要求 防雷系统及抗震设计要求 5 1 防雷设计要求防雷设计要求 本设计主要考虑交换局交流供电系统的防雷要求 交换局交流供电系统的防雷应按 五级保护设置 保护设置按多雷区 城市考虑 1 根据信息产业部 通信局 站 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要求 本设计主要考 虑通信局交直流供电系统的防雷要求 保护设置按多雷区 福州年雷暴天数 40 日 考 虑 通信综合大楼交流供电系统的第一级 SPD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交变压器低压侧 或低压配电室电源入口处安装 第二级保护 交流次级保护 SPD 可选择在后级配电室 机房交流配电屏 楼层配 电箱 开关电源入口处安装 第三级保护 交流精细保护 SPD 可选择在数据 控制 网络机架的配电箱入口处 安装 第四级保护 直流保护 SPD 可选择在直流配电柜 列头柜或用电设备端口处安装 表 5 1 通信综合大楼浪涌保护器 SPD 最大通流容量要求表 当地年雷暴天数 环境因素 气象因素 40 日 有不利因素 100KA 平原 无不利因素 60KA 交流第一级 丘陵有不利因素 120KA 15 29 无不利因素 60KA 交流次级 40KA 交流精细 10KA 直流保护 15KA 65 90V 2 SPD 选择限压型 在 SPD 电源侧引接线上 应串接保护空开或保险丝 防止 SPD 故障引起系统供电中断 保护空开或保险丝标称电流不应大于前级供电线路空开或保险 丝的 1 1 6 倍 SPD 应就近接地 5 2 电源系统防震设计要求电源系统防震设计要求 5 2 1 抗震设防依据抗震设防依据 1 按福建省地震局 福建省城乡厅关于转发国家地震局 建设部发布的 中国地震 烈度区划图 1990 和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 使用规定 的通知 2 按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84 第 267 号转发 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抗震 设防和加固的暂行规定 文件 3 本大楼所在地区抗基本烈度要求为 7 级 5 2 2 抗震设防说明抗震设防说明 1 按国家通信行业标准 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图集 YD5060 98 1998 北京版实 施 2 该区域防震烈度为七级 通信楼内的通信电源设备应按相关的抗震设防考虑 5 2 3 抗震设防措施抗震设防措施 1 配电设备与配电设备之间采用 M8 金属螺栓相互紧固 2 配电设备底部与地面必须对地固定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吗 M10 固定 3 配电设备底部 设金属垫机框时必须采用金属膨胀螺栓 M10 对地面固定 16 29 6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6 1 电磁干扰电磁干扰 整流设备传导骚扰限值符合 YD T1058 2007 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传导骚扰限值符 合 YD T1095 2008 的要求 辐射骚扰限值符合 YD T983 1998 中第 5 2 条 A 级的要求 6 2 废气 废水及防治废气 废水及防治 根据 GBJ4 73 工业 三废 排放试行标准 废水 硫化物控制为 1 毫克 升 废气 的硫酸雾根据排放口高度不同分为 60 毫克 立方米及 600 毫克 立方米 移动 基站 机房内的电池组现均已采用少维护密封蓄电池 使用时不散发硫酸雾 因蓄电池 为少维电池 基本杜绝了漏液现象 机房地面不需要水洗 不产生 废水 6 3 噪音噪音 整流设备 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正常运行时噪音 55dBA 距离设备 1m 处 柴油发电机房经降噪处理后噪声影响达到国家 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GB3096 中规 定的标准 本工程对环境无有害影响 6 4 动力 环境监控系统及监控内容动力 环境监控系统及监控内容 6 4 1监监控控系系统统 由于通信电源的重要性 又不可能安排众多维护人员散布在各个通信局点 集中监 控系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通过这个系统 对监控范围内的电源系统 空调系统和系统 内的各个设备及机房环境等进行遥测 遥信 遥控 实时监视系统和设备运行状态 记 录和处理监控数据 及时侦测故障并通知维护人员处理 从而实现通信局 楼 的无人 或少人值守 以及电源 空调的集中维护和优化管理 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通信设 备的安全性 目前已对全省交换局的动力 环境实施集中监控 建立若干个电源监控中心 本大 楼电源监控系统纳入地区电源监控中心 作为一个监控端局 由监控中心对该大楼的电 17 29 源系统和电源设备进行监控 实时监测系统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对交换局的机房环境等 实行监控 具体由监控厂家或监控工程中负责实施 6 4 2监监控控内内容容 监控系统对该大楼的电源系统和电源设备进行监控 实时监控系统和设备的运行情 况及对机房的环境等实行监控 在遥信方面 进线柜需实现开关状态遥信 故障告警等 配电屏需实现开关状态 自动转换开关 ATS 工作状态遥信 电容柜中电容的接入与断开状态遥信 在遥测方面 在进线柜处需实现三相电压 三相电流 频率 功率因数测量 主要配电屏需实现三 相电流 主要输出分路 的测量 在遥控方面需实现开关分合闸 自动转换开关的转换 等 18 29 7 结论 结论 综上所述 本工程新建 1 套的低压配电设备 新建 1 套高压配电设备 安装 2 台备 用发电机组 新建 1 套直流系统 主要设备工程量如表所示 本工程主要设备工程量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安装位置 1 变压器 1000KVA 台 1 一层 2 油机发电机 800KW 1000 KVA 台 2 一层 3 油机 油机 ATS 切换柜 面 1 一层 4 市电 油机 ATS 切换柜 面 1 一层 5 电容补偿柜 面 1 三层 6 低压配电柜 面 2 三层 7 交流配电屏 面 1 三层 8 开关电源柜 DUM 240 20 面 2 三层 9 直流配电屏 400A 面 2 三层 10 电池架 台 2 三层 11 蓄电池 800AH 组 2 三层 通过此次设计 主要包括了交流供电 直流供电 防雷与接地系统 完成了对通信 综合楼的高低压配电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 总体设计思路与民用低压供配电相同 但设 计方法 设计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条款
- 离婚双方股份分割与共同财产分割合同
- 物业管理公司员工劳动争议调解及仲裁协议
- 广告创意落地执行代理合同
- 注重团队建设提升团队执行力
- 促进话叫员工团队协同
- UML理论概述方案
- 零售业销售策略制定方案
- 2025重庆市万州区沙河街道办事处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供给侧改革下农业企业融资策略研究-以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 GA/T 1193-2014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规范
- FCI测试试题附答案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1-8单元课文思维导图
- 博微配电网工程设计软件
- 【成都】麓湖生态城地产视角分析总结
- 盘扣支模架工程监理细则
- 教育科研:教师职业成长的阶梯课件
- The Wind and the Sun风和太阳的故事英语伊索寓言
- 《汽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培训》ppt
- 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新)
- 创业基础课程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