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天 津津 师师 范范 大大 学学 津津 沽沽 学学 院院 本科本科毕业毕业论论文 文 设计设计 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承载力分析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承载力分析 系系 别别 管理系 管理系 学生姓名 学生姓名 王苏琰王苏琰 学学 号 号 09586224 专专 业业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 年年 级级 2009 完成日期 完成日期 2012 12 07 指指导导教教师师 张良勇张良勇 I 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承载力分析 摘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大幅攀升 景区出现 人满为患 的 现象 给景区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破坏和污染 因此 有必要对风景区的旅游承载力进 行系统研究 科学界定旅游景区入区人数 近年来 庐山面临着游客数量大幅增长和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 本文构建了旅游 环境承载力模型 对庐山风景区主要景点的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 得出庐山风景名胜 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值为 2625000 人 年 其中经济环境容量是主要限制因子 提 出改进措施 包括宾馆 供水厂建设 形成游客分流 控制山上人口总数 同时 庐 山需要充分挖掘 合理利用自身优势 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变成 经济优势 希望通过以上建议 能促进当地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实现当地旅游资源的可 持续发展 关键字 承载力 旅游环境承载力 超载 庐山 II Assessment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in Lushan Scenic Are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ourist attractions as the carrier have also a sharp rise in tourism accommodation Tourist attractions appear overcrowded and also brought its inevitable destruction and pollution It s necessary to conduct a systematic research on scenic tourist capacity to define scientifically the number of tourists into the attractions to ensure the best tourist attractions functions to play and make people get a good travel experience The four sub systems of resources spatial capa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pa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apacity and psychological capacity were analyzed with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In recent years Lushan Mountain faces the dual pressures of tourists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damage This paper structures a model of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of tourism based on which the authors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tourist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main touring scenic spots in Lushan mountain and concluded that the amount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was 2625000 people per year and that economy environmental capacity is the main limit factor and correspondingly present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it The approach includes building hotels and Water supply plants developing the separation of travelers controlling the numbers among the mount Also Lushan Mountain should be fully exploited and utilized to develop new economy increasing point such as culture travel to transform resources advantage to economy advantage By these means the relation betwee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tourism resources will be harmonized Key words carrying capacity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vercrowded Lushan mountain III 目录 一 概述 1 一 概念界定 1 二 研究内容 2 三 技术路线 2 二 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 3 一 生态环境容量 4 二 空间环境容量 4 三 经济环境容量 6 四 心理环境容量 6 五 旅游环境容量综合测算 6 三 庐山风景名胜区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 7 一 区域概况 7 二 生态环境容量评价 8 三 空间环境容量评价 9 四 经济环境容量评价 11 五 当地居民心理容量评价 13 六 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实现 13 四 庐山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13 一 改善基础设施 14 二 引导游客的时空分流 15 三 限制山上人口 15 四 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16 五 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闲暇时间的增多和休闲意识的增强 使得旅游活 动日趋大众化 同时伴随着大量入境游客的急剧增长 国内风景名胜区人满为患 景 区不堪重负 今年 十一 黄金周因小汽车免收过桥过路费的刺激 出游人数激增 全国共接待游客 4 25 亿 同比增长 13 4 实现旅游收入 2105 亿元 1 一方面 伴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在给当地带来收入 就业等人们期望的经济影响的同时 另 一方便 由于游客严重超载而导致的一系列环境与社会问题日益加剧 如交通拥挤 人口密度过大 景区环境污染 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 如何才 能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现引入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通过评估相关各项指标 科 学的界定旅游景区最大容量 并提出相应意见与可行措施 控制入区人数 以保证景 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以庐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 应用旅游容量的测算 方法 测度目前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承载程度及承载限额 以此为庐山旅游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提供一定制定政策和规划的依据 一 概述 一 概念界定 承载力 一词原为工程力学中的一个常量 指结构或构建所能承受的最大内力 或达不到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的内力 最早将它运用于其他科学领域的是比利时数 学生物学家 P E FORREST 他指出生物种群在环境中可以利用的物质的总量有一个极 限值 相应地动物种群的增长也有一个极限值 种群的增长越接近这个极限值 增长 速度将会越来越慢 直至停止增长 2 此处的极限值在生态学中被定义为 环境容量 故环境容量是对环境承载力的一个量化指标 在本质上并无差异 所以下文中承载力 近似等同于容量 1963 年 拉佩芝 Lapage 首次提出了 旅游承载力 的概念 但未进行深入 分析 随后经环境学家 Lime 和 Starkey 对该问题的深入探讨 旅游承载力才逐渐引 起了人们的关注 随后许多国外研究者分别从经济 社会和生态视角描述了旅游容量 的内涵 从不同视角建立相应的模型 对研究地的旅游承载力进行了测算 目前 国 外已经将旅游承载力视为一种有效地管理工具 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游客体验与资源 保护 VERP 和可接受改变的极限 LAC 两种工具 3 国内对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 但近年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18 天长假游客人均花 495 元 EB OL 2012 10 09 2王观远 宋书巧 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J 大众科技 2011 147 11 216 218 3刘亚萍 廖梓伶 旅游环境承载力测算与承载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J 广西大学学报 2011 2 33 44 50 2 1983 年 赵红红首次提出了旅游容量问题 刘振礼等对旅游容量问题从概念体系和 计算方法上进行了初步尝试 1987 年 保继刚在探讨旅游容量的基础上 具体分析 了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的现状并做出了相应的计算 提出了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调控 措施 崔风军正式提出 旅游承载力 概念 从影响旅游承载力的社会文化环境 社 会心理环境和生态经济环境诸分子分析入手 构建了旅游承载力指数 Tourism Bearing Capacity Index TBCI 及运算模式 并以泰山风景区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 其后 部分研究者对旅游承载力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和模型构建 如王建军等 张广海等 董成森等 1 本文沿用 1994 年崔风军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定义 2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旅 游地环境 指旅游环境系统 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 包括旅游者和 当地居民 及未来人有害变化 如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 生态系统的破坏 环境污染 舒适度减弱等过程 的前提下 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或景点 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 人数 二 研究内容 本文选取庐山风景名胜区 从生态环境容量 水环境承载力 大气环境承载力 固体废弃物作用产生的容纳量 自然植被环境容量 空间环境容量 落实到各个景 点 根据各个景点的不同特征分别进行估算 经济环境容量 宾馆床位 供水能力 供电能力 交通运载力 和当地居民心理容量四个方面 对风景区各要素进行测算 以求更加全面 真实的反应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环境容量 对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 可达到依据理论知识得出准确的承载力 数据 从而科学限定入区人数的实践目的 对于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协调旅游环境结 构要素的建设以及景区经营方式方法的创新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旨在实现风景区的可 持续发展 三 技术路线 本文在如今旅游景区超载现象严重的研究背景下 探讨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关研 究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意义 总结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 以及评价指标体 系和模型的设计 接着对庐山的地理位置和旅游业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以庐 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构建旅游环境承载力模型 对景区进行实践考察 综合数据计算 景区的环境承载力 作出评价 最后针对计算和评价结果 提出对策及建议 1卢松 陆林 徐茗 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6 24 2崔凤军 论旅游环境承载力 J 经济地理 1995 15 1 105 3 旅游环境承载力 的概念及内涵 旅游环境承载力 的评价指标体系 旅游环境承载 力的模型设计 实地调查与分析 庐山风景名胜区简介 及旅游业发展概况 庐山风景名胜区环境 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 问题与对策 结论 旅游环境承载 力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旅游环境承载 力的研究意义 研究背景 图 1 1 技术路线图 二 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 根据崔风军对旅游承载力内涵的界定 结合庐山景区的实际情况 对其部分因子 进行了修正 确定其旅游承载力 Tourism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TEBC 由生态环境容量 Ecology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EEBC 空间环境容量 Resourc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REBC 经济 环境容量 Domestic Economy Bearing Capacity DEBC 以及心理环境容量 Psychology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PEBC 构成 在其 4 个容量下 由 相应的分量构成 见图 拟通过计算各个分量 寻找到其限制性因子 从而测算出 庐山景区的旅游承载力 一 生态环境容量 EEBC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是指在维持旅游景区自身环境质量不退化 即维持生态平衡的 前提下旅游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量 1 通常旅游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两个方面的 消极影响 一个是环境的污染 如旅游者直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宾馆饭店等服务系 统产生的污水 废气 旅游娱乐设施的运行产生的噪声等 另一个是生态的破坏 如 1郭滨 李铁松 刘涛 四川省广安市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J 四川环境 2004 4 23 61 4 游人对草地等植物的直接践踏 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妨碍而导致的种群迁移 游客对 珍稀植物的采集而造成的品质退化或灭绝等 旅游景区做为一个生态系统 其自身对 外来活动的影响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净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大气 水 大气容量 水容量 固体废弃物容量 植被承载量 日容量测算法 年容量测算法 宾馆床位 电力供给 交通运载 水资源供给 总量模型 流量 流速模型 庐山景区旅游承载力分析 生态环境容量 空间环境容量 经济环境容量 心理环境容量 图 2 1 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 体 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自然植被践踏程度 但景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极限 一但人类的旅游活动超过这个限定值 景区生态环境将会遭到破坏 所以旅游生态环 境容量的函数式为 EEBC Min AEBC WEBC CEBC VEBC 式中 生态环境容量 取决于 4 个分量值EEBC 大气容量AEBC 水容量WEBC 固体废弃物容量CEBC 植被承载量VEBC 5 二 空间环境容量 TEBC 1 日容量测算法 游客消费旅游资源表现为对一定空间场所在某一个时间段上的占用 因而旅游景 区 点 由于时间和空间限制对旅游者的容纳量有一个限度 根据景区内景点分布特 征 设计以下模型 1 总量模型 一个匀质空间的旅游区 景点均匀分布 游客在区内随机运动 无规律行走 用公式表征为 D m S d D a D m T t D m 为瞬时游客流量 S 为景区游览面积 d 为游客人均占用面积 D a 为日接待 游客量 T 为全天开放时间 t 为完成一次游览所需要的时间 流量 流速模型 一个旅游区以若干景点为结点 以既定的粗细均匀的游览线路为通道 连接成网 络系统 游客按照既定线路游览 适用于旅游线的游客容量测算 用公式表征为 D m L d D a D T d L 为游览区内游览线路总长 m d 为游览线路上的游客合理间距 m 人 D m 及 D a 的含义同前 V 代表游客的平均游览速度 m min 上述两种方法在旅游规划中广泛使用 但一般景点周转率要大于风景区周转率 以上公式的测量结果往往偏大 所以刘益等 2建议采用整个风景区的周转率来计算风 景区空间容量 公式为 C XiT DiZ Yit C 为旅游区空间总容量 为第 i 景点的可游览面积 Yi 为第 i 景点的游客适X 宜游览面积 即游客人均占用面积 T 为风景旅游区每天的有效开放时间 t 为每位 游客在风景旅游区内的平均游览时间 Di 为第 i 景点的瞬时合理容量 Z 为整个风 景旅游区的日周转率 2 年容量测算法 目前旅游地年容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用日容量乘以全年可游览天数 1崔凤军 杨永慎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利用强度研究 J 地理研究 1997 16 4 47 54 2张影莎 罗振 基于应用视角的旅游容量测算和管理方法回顾 J 安徽师范大学校报 2011 3 34 275 281 6 算出年容量 全年可游览天数 3 1 i ii KN N 为旺 平 淡季的旅游天数 K 为旺 平 淡季月数 i 1 2 3 代表 3 个旅游 ii 季节 另一种则是分别计算夏半年和冬半年容量 在两者求和得到全年容量 三 经济环境容量 DEBC 旅游目的地的综合承载能力的大小部分取决于当地的旅游经济条件 旅游活动的 开展依托于基础设施建设才能顺利开展 即要满足游客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 如果 在旅游开发中 上述基础设施发展建设跟不上 则必将成为限制旅游承载力的瓶颈 公式如下 123i DEBC Min DEBC DEBC DEBC DEBC iii DEBC S D 式中 DEBC 经济环境容量 人 日 DEBCi 第 i 种基本要素供给量形成 的经济环境容量 Si 第 i 种要素的日供给量 量 天 Di 第 i 种要素的人 均日需求量 量 人 天 根据旅游实践经验 其限制性经济因子一般取宾馆床位 水资源供给 电力供给 交通运载四个要素进行预算 而诸如主副食供应等因其弹性较大 一般不列入限制性 经济因子 四 心理环境容量 PEBC 心理环境容量包括当地居民心理容量 当地居民从感知上所能接受的旅游者数量 和旅游者心理容量 游客所能忍受的拥挤程度 崔风军认为 1 后者与空间环境容量 REBC 具有量上的一致性 因为空间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是游客对于密度空间的承 受标准 因此我们论讨论的心理环境容量主要是针对当地居民 景区旅游者过度密集 会给当地带来消极的社会影响 如物价上涨 环境污染 交通拥堵 社会治安恶化 占用当地生活资源等 这些消极影响会使的当地居民对游 客产生排斥心理 而对于那些远离居民的旅游景区 心理环境容量可视为无穷大 五 旅游环境容量 TEBC 综合测算 水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 2 水桶原理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 必 1崔凤军 论旅游环境承载力 J 经济地理 1995 15 1 105 7 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 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 有破洞 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 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 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也可将其称为短板理论 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 它盛水 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水桶原理与对旅游承载力的四种基本容量最小值的选取有异曲同工之处 四种基 本容量也即组成水桶的四块木板 水桶盛水量的多少也即旅游承载力的大小 最小的 基本容量决定了最终的旅游承载力 另外 四种容量指标之间的低位也不均等 还要 视情况而定 故旅游环境容量综合测算可由公式表示如下 TEBC Min EEBC REBC DEBC PEBC 式中 旅游环境承载力TEBC 生态环境容量EEBC 空间环境容量REBC 经济环境容量DEBC 心理环境容量PEBC 三 庐山风景名胜区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 一 区域概况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 京九线与长江交汇点 北临长江 东傍鄱阳湖 自古以来 雄 奇 险 秀 闻名于世 是我国千古文化名山 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 5A 级 旅游景区和世界遗产地 世界地质公园 庐山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素以风景名山 文 化名山 教育名山 宗教名山和政治名山著称 风景区内有 16 大自然奇观 景点 474 处 享有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的美誉 1996 年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文化遗产名录 庐山旅游业先后经历了新中国成立时期的低迷 到改革开放后的腾飞 直至如今 的繁荣 近年来 庐山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取得了很大的效益 2009 年 庐 山旅游总收入 36 7 亿元 同比增长 28 1 但是在经济效益的背后 近年来随着旅游 业的迅猛发展 图 风景区内出现了每逢节假日进山公路拥堵现象严重 景区内人满 为患 旅游高峰期景区内生活资源供应不足的状况 2012 年十一黄金周第三天 庐 山景区迎来客流高峰 甚至出现井喷式增长 当日 14 时许 庐山风景区客流量达到 2史敏 文正祥 基于水桶原理的旅游承载力容量研究 J 博士 专家论坛 1 九江统计年鉴 2010 DB 九江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九江调查队 2010 207 8 饱和 庐山景区及时决定封山 停止售票一个小时 2007 年 庐山管理局已经对外宣布 庐山景区将实行游客限量进入 全年接待 游 客数量控制在 180 万人次以内 平均每天 5000 人次 1 但近几年由于 红色旅游 的 带动 来庐山旅游人数呈井喷状态 2009 年 庐山全年接待来山游客 445 68 万人次 同比增长 14 5 万人次 数字远远大于游客数量控制的 180 万人次 图 3 1 庐山风景名胜区游客数量趋势图 面对游客激增和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 有必要对庐山风景名胜区进行旅游环境容 量的预测 确定其合适的旅游人数 通过诊断和确定风景区环境体系中最差限制因子 的环境容量 作为该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综合值 从而避免对风景区造成不可挽回的 破坏 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 生态环境容量评价 庐山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兼具山地气候的特征 全年雨量充沛 气候湿润 年 平均相对湿度 78 随处可见的急流和瀑布以及覆盖率高达 76 6 的森林使庐山产生 大量的空气负离子 形成空气高度清洁的良好环境 当地兴建多处供水站 污水处理 站 使得庐山风景区整体生态环境良好 2 1 水环境承载力 庐山风景名胜区水系主要包括 两湖四沟 两湖 指芦林湖 如琴湖 均为人 1庐山限客 日接待 5000 人 年接待 180 万人以内 EB OL 2祝必琴 蔡哲 叶清 肖金香 庐山旅游气候资源及其舒适度评价 J 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11 102 104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游客人数 万人 年 份 9 工蓄水湖 四沟 指东谷小溪区 西谷小溪区 剪刀峡和相思河 为了有效保护水 体 在庐山风景名胜区的行政文化中心牯岭镇 已建立了剪刀峡 如琴湖两座污水处 理站 经处理后排放水质已达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6 GB8978 1996 的规定 处理后水的各项指标已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1 2 大气环境承载力 庐山风景名胜区主要的大气污染来自于 常住居民产生的生活废气 汽车尾气和 宾馆饭店的餐饮业油烟 根据 2006 年 3 月九江市环境监测站对秀峰 牯岭镇和林科 所的监测数据可知 SO2 NO2 和 TSP 等各项污染物的日均值均低于相应功能区划所 执行的标准 2 再者 整个风景区是座天然植物园 省级自然保护区 山体的森林覆盖 率达 76 6 容纳量相当大 对游客数量几乎没有什么限制 3 固体废弃物作用产生的容纳量 庐山风景内垃圾箱布局安排合理 环卫人员定时定点对街道景区进行打扫 垃圾 回收车定时对商店 景区 居民区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回收 庐山风景名胜区垃圾填 埋场已于 2004 年迁至山下九江市指定垃圾填埋场 在风景区建有预处理站对废弃物进 行分选 可回收利用部分 包括纸 塑料 金属 玻璃 橡胶等 收集后定期运往山下 的废品收购站 对于厨余垃圾 花草 灰土等废弃物进行压实预处理后运往山下填埋 场 因此 固体废物环境容量也较大 4 自然植被环境容量 自然植被环境容量取决于自身接受践踏并恢复的能力 根据实地考察 风景区内 自然植被良好 主要归功于完善的游览步道和栖息场所等设施 因此自然植被的环境容 量比较大 综上所述 故可认为生态环境自我净化能力完全可以承纳旅游活动的生态负面效 应 庐山风景的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对整个旅游承载力不构成制约因素 三 空间环境容量评价 庐山风景区旅游景点众多 现主要有 12 个景区 37 个景点 230 个景物景观 3下 面根据景区内景点分布特征 将主要景点分为面状和线状 4分别算它们的空间环境容 1张吉海 张剑 曾凡勇 谢水波 王志勇 沃留杰 刘文碧 关于庐山风景名胜区水资源规划的探讨 J 南华大学学报 自然 科学版 2008 22 1 65 69 2万金保 朱邦辉 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9 22 4 16 20 3庐山风景名胜区 EB OL 4刘庆友 冯立梅 杨达源 冒宇晨 庐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4 78 94 10 量 最后求得整个庐山旅游区空间环境容量值 庐山面状景点 区 旅游环境容量 R1 表 3 1 为 表 3 1 庐山各景点 区 旅游环境容量 面状 景点名称 游览面积 m2 游客最佳密 度 m2 人 瞬时容 量 人 游客平均游 览时间 h 日周转率 次 最大容量 人 日 合理容量 人 日 牯牛岭2500000050500495 2568511008 花径31500060052523 036751575 仙人洞520005001041 54 0971416 大天池43800060073023 051102190 三宝树813000330024632 01150492 芦林湖120000 00 大汉阳峰109000100010932 0509218 庐山植物园1472000330044632 02082892 小天池1180005002361 54 02203944 注 景区全天开放时间 T 6h 全山全天开放时间 T 14h 6 00 20 00 1 牯岭景区资源空间容量包括设施空间容量和自然资源空间容量 景区面积 2 5 km2 其中各类设施用地面积为 1 012 km2 设定各类设施的人均占有面积为 50 m2 人 区内除建筑用地外即为大片可游森林和坡地 设定人均占有面积为 500 m2 人 由 于目前游客大都停留于此 游客周转率为 1 则牯岭设施资源空间容量为 20 231 人次 d 自然资源空间容量为 2 977 人次 d 排除牯岭镇常住人口 12 200 人 d 牯岭景区实 际资源空间容量为 11 008 人次 d 2 芦林湖目前为庐山风景名胜区主要供水水源 周围均为柏油马路 所以该景点 一般不测算其旅游环境容量 但考虑到景区内有博物馆和毛泽东诗碑园 按旅游设施容 量估算其环境容量约为 1000 人次 d R1 11008 1575 416 2190 492 1000 218 892 944 18735 人 日 庐山线状景点 区 旅游环境容量 R2 图表 3 2 为 表 3 2 庐山各景点 区 旅游环境容量 线状 景点名称 游道 m 游客合理 间隔 瞬时容量 人 游客平均游 览时间 h 沿路返回 时间 日周转 率次 最大容量 人 日 合理容量 人 日 11 m h 锦绣谷135662262 5 2 41266542 铁船峰2226372 3259111 石门涧 龙首2 522751625 含鄱口 太乙村160035331 51427151939 五老峰 三叠泉65006108332225281806 注 单个景区全天开放时间 T 6h 游道型景区全天开放时间 T 10h 全山全天开放时间 T 14h 6 00 20 00 其中 含鄱口 太乙村 五老峰 三叠泉为不完全游道 1 即进出口在同一位置的 游道 游客只能沿原路返回 故不能使用瞬时容量乘以日周转率的方法 应使用如下 方法 00101 C LT LLt Ttt 式中 C 为风景区游客容量 T 为风景旅游区每天的有效开放时间 t0为每位游 客在风景旅游区内的平均游览时间 t1 为沿原路返回时间 R2 542 111 1625 1939 1806 6023 人 日 庐山合理旅游环境容量为 REBC 18735 6023 24758 人 日 四 经济环境容量评价 1 宾馆床位 根据樊姝玉 2论文中游客停留时间调查表 见表 3 3 通过加权处理 旅游者的 平均停留时间为 3 03 天 所以风景区内的宾馆床位数成为限制旅游容量的要素之 一 表 3 3 庐山游客停留时间调查表 天数 天 1234无效 百分比 2 523 141 931 41 1 据 九江统计年鉴 2009 3 庐山风景名胜区内用于接待用的床位有约 15000 张 1万金保 朱邦辉 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9 22 4 16 20 2樊姝玉 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 D 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1 3 九江统计年鉴 2009 DB 九江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九江调查队 2009 83 12 其中星级宾馆 24 家 一般宾馆 饭店 160 余家 即床位的游客容量为 15000 人次 日 2 供水能力 目前向景区提供水源的有三潭 即半天然的蓄水池 如汉口峡 莲花谷 植物园 等 三潭的蓄水容积从几千立方米至几万立方米 容量较小 另一水源为水库水 主 要有仰天坪水库 库容量 0 2 106 m3 芦林湖水库 库容量 1 12 106 m3 莲花台 水库 库容量 9 16 106 m3 这三座水库均属小二型水库 是风景区内的主要供水资 源 在庐山风景名胜区的行政文化中心牯岭镇有供水处理厂 1 座 现每天仅供 12500 m3 d 消防 绿化 浇洒道路以及管网漏耗等用水量按总供水量的 20 计 1 储水量 10 48106 m3 供水量 12500 m3 d 牯岭镇供 水处理厂 消防 绿化 浇洒道路 以及管网漏耗等 总供水量 20 居民 生活用水 0 25 m3 d 游客 餐饮用水 0 06 m3 d 住宿用水 0 35 m3 d 三潭 半天然蓄水池 容量较小 水库 仰天坪水库 0 2106 m3 芦林湖水库 1 12 106 m3 莲花台水库 9 16106 m3 图 3 2 庐山水资源供给情况图 风景区的用水主要来自牯岭镇居民的生活用水以及游客的餐饮和住宿用水 生活 用水量按每人每天 0 25 m3 计 餐饮用水量按每人每天 0 06 m3计 用餐对象为全部 游客 一日 3 餐 住宿用水量按每人每天 0 35 m3 计 2 目前庐山牯岭在籍常住人 口约 1 2 万人 则通过计算 12500 1 20 12000 0 25 0 06 0 35 17073 则供水能力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量为 17073 人次 d 3 供电能力 庐山风景名胜区所需电力来自岭北线 岭东线 林沟线 西南线 岭南线 仰青 线这 6 条 10 kV 供电线 合计总容量为 36 525 kVA 供电能力游客容量量比较大 不构 成容量限制 1张吉海 张剑 曾凡勇 等 关于庐山风景名胜区水资源规划的探讨 J 南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22 1 65 69 2万金保 朱邦辉 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9 22 4 16 20 13 4 交通运载力 景区外部 庐山风景名胜区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条件便利 航空 水运 铁路 公路已形成庐山的立体交通网络 除了设在九江县境内的九江庐山机场 庐山周边 还有庐山站和九江站两大火车站 另外还有九江长途汽车站 有大巴直达周边大中城 市 上山的盘山公路直通山下九江市 旅游旺季上山车辆每天达2000多辆 景区内部 部分景点如石门涧 秀峰 含鄱口 太乙村等 建有可供游客选择的 观光缆车 三叠泉景区有自费的人力抬轿 除此之外 从2009年5月15日起运行的庐 山旅游观光车在各大景点都设有站点 票价80元 人 一星期内有效极大方便了游客 在景区内部的观光游览活动 五 当地居民心理容量评价 庐山风景名胜区当地居民为牯岭镇居民 牯岭镇就在旅游区内 本身就是旅游景区 再 加上牯岭镇社会经济结构单一 旅游收入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 因此旅游业是牯岭镇 的经济命脉 当地居民对游客基本上持欢迎态度 上山的游客越多 他们的经济收入就 会越高 所以当地居民对游客密度的容忍值比较大 即使在旅游旺季也没出现当地居民 抱怨游人太多的现象 不构成容量限制 TEBC Min EEBC REBC FEBC SEBC 六 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实现 表 3 4 游客淡旺季分布状况表 淡旺季状况淡季平季旺季 月份1 2 3 11 124 6 95 7 8 10 计算天数10 天 月15 天 月20 天 月 庐山 5 7 8 10 四个月为旅游旺季 4 6 9 三个月为旅游平季 1 2 3 11 12 五个月为旅游淡季 若旺季按 20 天 月 平季按 15 天 月 淡季按 10 天 月计算 1 则庐山全年旅游环境合理容量为 20 4 15 3 10 5 15000 2625000 人次 年 即庐山全年合理旅游环境容量约为 262 5 万人次 四 庐山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通过对庐山旅游环境容量的估算 发现 TEBC 瓶颈因素在于经济环境容量中的床 位数和供水能力 一方面是由于景区内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备 档次不高 配套程度低 另一方面是由于山上常住居民 年旅游人数过多 淡旺季来山旅游分布不均导致的资 1刘庆友 冯立梅 杨达源 冒宇晨 庐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4 78 94 14 源匮乏 山上虽现有 1500 张床位数 但注册的星级宾馆只有 24 家 大部分为一般宾馆或 农家旅店 小部分费用高昂的私人别墅 实际上供给游客选择的类别很少 每逢节假 日 尽管山上住宿费用上涨 仍会出现一房难求的状况 供水方面 山上宾馆现在实 行的是限时供应热水的政策 据调查 目前每年上庐山游客人次逐年快速增长 2009 年到达了 445 68 万人次 1 而且上山游客多集中在国家法定节假日 如寒假 暑假 十一等时间段 如今年黄金周 仅在 10 月 4 日这一天 来山游人就达 4 85 万人次 从而加剧了供水紧张状况 庐山旅游资源虽然比较丰富 但形成产品的并不多 由于缺乏对庐山本地文化和 客源地文化特点以及旅游需求的研究 旅游线路开发层次不深 力度不大 对旅游者 的吸引力不大 从空间环境容量统计结果来看 主题产品仍是风景观光型 主要旅游 景点游览内容少 缺乏参与性 趣味性 娱乐性 留不住客人 且重游率低 而且观 光型产品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大 游客数量得不到控制容易造成景区环境破坏 庐山 虽然目前是我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 在旅游资源上具有无可比拟的文化优势 庐山 虽然强调打好 文化牌 但仍没有深层次的发掘文化内涵 景点文化旅游还未形成经 常性的旅游项目 无法体现庐山的文化优势 旅游目的地 旅游客源地 限制山上人口 基础设施建设 居民迁移 限制客流 开发文化旅游 时空分流 研究区可持续发展 提升旅游景区承载力 减轻对旅游区的压力 图 4 1 庐山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途径示意图 因此 逐步加强庐山文化旅游的开发 引导客流的时空分流 做好山上居民的下 迁工作 增加山上宾馆床位数 提高供水能力 才是解决庐山风景名胜区现有问题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 九江统计年鉴 2010 DB 九江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九江调查队 2010 207 15 一 改善基础设施 旅游吸引物能转化为旅游目的地的基本前提就是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良好的基础 设施也是提高旅游承载力的重要方面 继续对牯岭镇旅游服务设施进行改造更新和升 级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 山上宾馆建设 随宾馆数量的增加 现存床位数的缺口得以弥补 能够对缓解旅游旺季出现的客 房需求激增起到直接效用 减轻宾馆负担 另一方面 来庐山旅游的游客多数会选择 在山上投宿 而宾馆供给量的增加 间接扩大了当地旅游市场 对庐山旅游承载力起 到提升作用 此外 庐山山上宾馆的建设尤其要加大对星级宾馆的建设 在提高旅游承载力的 同时 能够促进景区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游客的消费水平的提升 塑造庐山优质的旅 游形象 吸引更多游客 促进景区资金链的循环 创造更大的价值收入 2 加强供水能力 从上文中得知 庐山当地降雨充沛 水库库容总量达 10 48 106 m3 但实际供 水量只有 12500 m3 d 所以真正制约山上水资源利用状况的是供水处理能力 采取措施加大山上自来水供应 兴建自来水供应厂 保证旅游高峰时期游客 居 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此外在当地加强节约用水意识也同样重要 尤其是游客的节约意 识 杜绝旅游过程中恶意浪费水资源 以及造成水体污染的行为 在加强两方面基础建设的同时 也要严格控制新建设施的规模和形式 在充分兼 顾资源保护同时 为游客提供多种档次 配套齐全 具备现代管理模式的旅游服务设 施体系 二 引导游客的时空分流 1 对游客进行季节性疏导 旅游部门在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中 加大庐山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特点的推介力度 对选择夏季到庐山旅游的游客进行合理有效的疏导 使全年游客进山数趋于平均 以 达到旺季不挤 淡季不淡的接待要求 2 旺季实行游客分流 按照九江市委 市政府提出的 构建大旅游格局 的要求 庐山将加强与周边景 区的合作 延伸旅游线路 扩大游客游览范围 在旅游旺季 尤其是在 五一 十 一 旅游黄金周期间 将客源从点上 线上 片上分流到庐山南麓的秀峰 温泉和浔 16 阳 石钟山 龙宫洞 柘林湖等景区 以减轻庐山接待能力的压力 三 限制山上人口 1 带动景区内居民迁移 贯彻执行 2002 年庐山第 5 次发展规划中的 一下一上 的方案 1 下 是指下 迁山上居民 上 是指庐山景区的整体上市 减少庐山上的在住居民 减少资源负 担 对庐山的南 北山园门进行规划改造 将景区入口处分别下迁 20 余公里至庐山 脚下的通远和威家 并新建大型立体公共停车场 开通游客上山旅游观光的环保车 以缓解景区内的环境压力和交通压力 同时将游客服务中心 交通指挥中心等机构下 迁 促进山下第三产业的发展 形成环庐山旅游经济圈 并逐步带动景区内居民的迁 移 从根本上改善庐山山体的环境质量 2 限制游客人数 根据上文计算所得 庐山风景区全年合理旅游环境容量约为 262 5 万人次 而最 近可得到的数据显示 2009 年庐山风景区全年旅游以达到 445 68 万人次 远远大于 计算值 建议当地政府以科学计算所得的旅游环境容量为基准 在确保可行性的基础上 出台相应限制游客入山量的政策 如限制全年总游客数量 按照淡旺季的现实情况 落实到每一个月的景区游览量估计值 再者 就是在景区旅游高峰期的短时几天内 如黄金周 采取强制性措施来限制游客入山数量 如控制有限的入山门票 从源头上 来遏止游客数量激增导致的游人出游体验感下降的现象 四 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庐山旅游应充分发挥其文化优势 打好 文化牌 除现有的较成熟的风景观光 型旅游景点之外 应积极开辟新的以文化为主导的旅游线路 推出文化旅游产品 这 样既可以增加庐山旅游的空间环境容量 又可以减少以往风景观光型旅游产品对景区 环境的破坏和对自然气候的依赖 真正实现 绿色旅游 庐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是国民党的夏都 后来作 为国家领导人避暑的胜地 不论是古代文人墨客还是现代政治要人 都对庐山的文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于庐山当地的文化特色 现设计以下几条文化旅游线路 1庐山景区超负荷 上万庐山居民将被逐步下迁 EB OL 2012 11 09 17 1 文学艺术欣赏旅游 庐山是一座古今中外的文化名山 其中占据酷闪文化内涵的主要部分的是庐山的 艺术文化 从古至今 登临庐山的历史文人人数之多 所留作品数量之巨 艺术水平 之高 文化影响之大 使庐山无愧于中国第一大文化名山的称号 可以开展庐山诗词 书法绘画艺术研讨游 如诗词创作地域或内筒描绘的景点或景色 摩崖石刻 文人或 书法家故居 毛主席诗碑园 白居易草堂 陶渊明故居等都可以大力开发 2 庐山恋 电影专线游 1980 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的电影 庐山恋 以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部 爱情风光片而闻名全国 并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和旅游效应 利用媒体宣传这部电 影的价值 发掘影片中爱国主题对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市场价值非同凡响 3 红色旅游 庐山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有红色景区景点 40 余处 其中列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的就有 5 处 如 美庐别墅 庐山图书馆 好汉坡 仙人洞谈判台 庐山 会议旧址 周恩来纪念馆等 庐山旅游可以与近几年非常流行的红歌会结合起来 并 与井冈山合作 共同开发专属的江西红色旅游路线 4 庐山别墅群的旅游 庐山现有大大小小的别墅 1000 多栋 这许多精致美观的建筑物有世界各个国家 的建筑风格 把别墅开发成旅游景点如美庐别墅 把小别墅开发成山中宾馆供游人休 息 五 结语 本文对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指标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测算 测算结果具有一定 的客观性和指导或指示意义 对庐山旅游景区的规划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对于庐山风 景名胜区的管理者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文职技术岗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员工技能提升合同书范本
- 2025货车驾驶员劳务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评估企业所需提交文件清单
- 2025年食品供应合同范本
- 搬迁点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揭开记忆的奥秘课件
- 插花课件制作
- 2025种植保险合同范文样本
- 2024年七年级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附答案)
- 2024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招聘140人历年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医美代运营合作协议书范本
- 《希腊神话》导读课
- 2024年幕墙工程专业分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含教学反思)
- 女士鞋履采购合同
- 乒乓球俱乐部管理制度
- 年产塑料色母粒5000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项目人员离职与人员替补计划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