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感觉和知觉第一节感觉的概述第二节知觉的概述第三节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 第一节感觉的概述一 感觉的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剥夺实验 对人不利的感觉剥夺对人有益的感觉剥夺 2 二 感觉的种类 一 外部感觉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 主要包括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皮肤觉 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 1 视觉视觉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 是个体辨别外界事物的明暗 颜色等特性的感觉 3 视觉后像 当视觉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 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 而是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 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叫后象 两种不同的形式 正后象 原刺激消失后 其遗留下来的后象与原刺激色彩及亮度均相似 例如 注视亮着的电灯几秒钟之后 闭上眼睛 眼前会出现一个亮着的灯的形象位于暗的背景上 4 负后象 negativeafterimage 后象亮度与原刺激相反 而彩色与原刺激互补 图1 注视中心30秒钟 当画面消失后将视线移到附近的墙壁上 即会出现黑色的中心与白色的框的后像 5 图2 绿色幻影 盯住中间的十字 看到绿色在旋转吗 6 黄花 蓝花绿花 红花 7 2 听觉声波震动鼓膜产生的感觉 听觉的基本特性 具有音调 音响 音高三种特性 3 嗅觉某些物质的气体分子作用于鼻腔黏膜时产生的感觉 4 味觉可溶性物质作用于味蕾产生的感觉 8 5 皮肤觉 skinsense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 叫皮肤觉 肤觉 皮肤感觉可以分为触压觉 冷觉 温觉 痛觉等 触觉 当机械刺激作用于皮肤表面而未引起皮肤变形时产生的感觉 压觉 当机械刺激作用于皮肤表面变形但未达到疼痛时产生的感觉 温觉 指皮肤对冷 温刺激的感觉 痛觉 对伤害有机体的刺激产生的感觉 9 二 内部感觉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 主要包括机体觉 平衡觉和运动觉 1 运动觉 也叫运动感觉 反映身体各部分运动和位置的感觉 2 平衡觉 也叫静觉 反映头部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 3 机体觉 也叫内脏感觉 机体内部器官受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 10 三 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 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依从性1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是感觉阈限 2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强度的能力 绝对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 12 滥竽充数 3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阈限 13 二 感觉适应的规律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1 视觉适应暗适应 darkadaptation 是在由亮处进入暗处时发生的 明适应 lightadaptation 是由暗处进入亮处时发生的 2 听觉适应3 嗅觉适应4 味觉适应5 触压觉适应 14 三 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1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同一感受性中的其他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 2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指的是一种感觉的感受性会由于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1 感觉的补偿 sensorycompensation 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2 联觉 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15 16 第二节知觉的概述一 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属性的整体反映 是对感觉组织和解释过程 一 观察和观察力观察是有目的 有计划 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是人主动获得感性认识的活动形式 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 观察力是观察的能力 即通过观察活动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 17 二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区别 1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 他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 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 2 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意义的解释 3 从严格意义上讲 感觉是天生的反应 而知觉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联系 1 感 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 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2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 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 是感觉的有机综合 18 二 知觉的种类根据知觉是否正确 可将知觉分为正确的知觉和错误的知觉 根据知觉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感受器的不同 可将知觉分为视知觉 听知觉 嗅知觉 味知觉等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 可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一 物体知觉是对物的知觉 对自然界中机械 物理 化学 生物种种现象的知觉 1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分辨 对时间的确认 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对时间的预测 19 2 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对事物的空间特性与关系的认识 也就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 具体指物体大小 距离 形状和方位在头脑中的反映 包括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 深度知觉以及方位知觉等 3 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一般按照人所知觉到的各种运动现象的形成条件 将运动知觉分成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两大类 真动知觉 是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 物体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 产生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 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知觉 是将实际上不动的静止的知觉为运动的 20 二 社会知觉1 定义以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人为知觉对象的知觉 2 社会知觉的种类 1 对他人的知觉对他人知觉主要是通过与别人的接触 感知别人的外部特征和内心世界 2 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包括自己与他人 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3 自我知觉以自己为知觉对象 对自身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状况的知觉 4 角色知觉根据他人表现出来的行为 对其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的知觉 21 3 社会知觉有四种主要偏差 1 第一印象也叫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怎样个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a 要恰如其分地展示自己和有效地说话 b 注意体态语言也很关键 22 2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 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3 晕轮效应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 因对某个人的个别特征感知特别清晰 印象特别突出 以至于使这些特点形成了一个光环 晕轮将某人的其他特点都笼罩起来 而使人不能对此人的其他特点给予正确的认知 评价他时便往往以 光环 的好坏来认同 23 注 数值越高越具备表中的特性 24 4 刻板印象 定势 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某个社会群体所具有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印象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定势是怎样产生的呢 第一 人对事物或他人的认识总是以前的经验为基础 第二 人对事物的认识常常会受移情作用的影响 第三 人对事物的认识有 循环证实 的倾向 25 三 错觉1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2 错觉的种类几何图形错觉形重错觉方位错觉时间错觉 26 交叉处是否有黑点在闪烁 仔细看看 其实它并不存在 这个错觉叫做Grid火花错觉 27 典型的几何图形错觉 28 中间的表面到底是地面 还是天花板 此图属于深度错觉 29 螺旋 同心圆 30 消失的色团 盯住中间的色团 它会慢慢消失的 此图属于 填充错觉 31 旋转 这些圆都在旋转吗 32 33 34 35 三 知觉的规律 一 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 我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 并用语言来描述它 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36 37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首先 经验是最重要的 其次 言语的指导对知觉的理解性也有较大的作用 再者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也影响知觉的理解性 最后 知觉的理解性还受人的情绪 动机 态度以及实践活动的任务等因素的影响 38 39 二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 有不同的部分组成 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独立的部分 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知觉的这种特征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往往取决于四种因素 1 知觉对象的特点 如邻近 在空间上彼此接近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40 相似 大小 形状 颜色 形式上相似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41 连续 这是知觉的简单和连续 我们一般会把下图中的图形看成一个漩涡或者海螺 因为这要比把它看作其他的要简单 42 闭合 努力将一个图形知觉为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形状的倾向 43 2 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 知觉对象虽然作为一个统一的 整体的复合刺激物在起作用 但是强度大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往往决定对知觉对象的整体认识 3 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影响知觉的整体性 同样一些部分 处于不同的结构关系中就会成为不同的知觉整体 4 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 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 当知觉对象提供的信息不足时 知觉者总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补充当前的知觉 44 三 知觉的选择性我们总是选择某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特征作为我们知觉的对象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 这表现在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可以相互转换 从背景中区分知觉对象 存在下列的条件 1 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 越容易选择 差别较大 活动的 新颖的等 反之 越困难 2 当对象是相对活动的而背景是相对不动的 或对象是相对不动的而背景是相对活动的 对象也容易被感知 3 当对象是自己熟悉的 感兴趣的 或与人的需要 愿望 任务相联系时 也容易被感知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四 知觉的恒常性人们在刺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现象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在视知觉中普遍的现象 视知觉的恒常包括大小 形状 亮度 颜色恒常性等 知觉的恒常性依赖于我们的经验 56 57 58 59 60 第三节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 遵循感知规律 开展直观教学 一 直观教学的形式 二 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1 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2 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觉规律3 运用静止背景上的活动性对被感知的规律4 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5 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 61 二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一 良好观察的标志1 客观性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2025年成人高考化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 公司消防安全培训标语课件
- 公司法纠纷课件
- 2025餐饮企业行政总厨聘用合同样本
- 2025压路机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塑料制品生产加工合同
- 2025如何避免购销合同的法律风险
- 2025探讨合同责任保险合同之原则
- 2025房屋租赁合同备案授权书
- 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总结
- 芳香疗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两茎灯草获奖说课课件
- 重症肌无力急救护理措施讲课件
- 教育与科技的融合儿童财商启蒙计划的实践与思考
- 2025-2030年中国童书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兵棋推演案例
- 专题03 地球运动2025年高考复习之近十年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卷)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护理讲课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养老院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黄柏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