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七次备课.doc_第1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次备课.doc_第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次备课.doc_第3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次备课.doc_第4页
四年级语文第七次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备课主 备 人:王维英备课时间:2007年5月16日教材简析: 本单元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两首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黄河的主人。古诗两首学习让学生想像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和小儿垂钓时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丰富相像力及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情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内容介绍了樟树有许多可贵之处,要求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黄河的主人写了黄河、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和筏子上的人,赞扬了艄公是“黄河的主人”。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必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教学目标:1、学习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生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1、对学生加强人文教育。2、文中的 生字、新词。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 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分角色表演法、讲解法教具准备:磁带、投影片课时安排: 21、古诗两首2课时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2课时23、黄河的主人2课时|实践活动课(七)1课时 练习七2课时21古诗两首主 备 人:王维英备课时间:2007年5月18日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教学重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教学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教具准备:投影片、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池上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进程: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1、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4、学生齐读题目5、简介作者白居易。、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读准后鼻音:撑、艇、萍;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齐读诗歌。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1、前两行小娃偷采莲。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2、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1、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3、熟读成诵。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1、背诵课文。2、默写池上。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板书设计:偷采白莲回景美引人池上不解浮萍开童真童趣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小儿垂钓课时目标:1.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怎样钓鱼?(指名学生说一说)2、板书并齐读课题。二释题:读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小儿垂钓”是什么意思?三学习课文1、看诗,听录音。2、学生自学,不理解的词查字典。3、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4、学习后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读后两句。问:小男孩正在专心钓鱼的时候,谁来了?他来干什么?看,小孩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摆手?“遥”是什么意思?从哪看出他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应”是什么意思?(回答)师小结:小孩既怕老爷爷的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的回答声把鱼吓跑,他一门心思用在了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的态度怎么样?(很专心;很认真)指名学生表演。一人扮路人,一人扮小孩(体会小孩紧张的心情)指导学生看图朗读,读出小男孩紧张的心情。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四总结全文:诗人抓住了小孩钓鱼时所表现出的某些特点,用通俗易懂得诗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的形象,诗中有动有静,情景交融,使人倍感亲切,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大声朗诵这首诗好吗? 布置作业:背诵古诗小儿垂钓板书设计: 身姿: 蓬头 侧坐 天真活泼稚子(垂钓) 神态:遥找手 不应人 聪明玲俐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主 备 人:王维英备课时间:2007年5月19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6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3、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具准备:磁带、投影片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2、学习生字词语。3、能根运用一定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教学进程:一、揭题,导入新课1、揭题:出示宋庆龄图像,简介宋庆龄,理解“故居”的意思。2、出示樟树的图片,简介樟树。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A读生字新词,卡片出示。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好,听他们读得怎样?C评价、纠正。3、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什么,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4、交流:板书: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处。5、根据这三个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13)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45)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高贵之处。(6)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6、师总结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三、写字指导1、“搬、榴、繁、瞻、衍”笔画较多且容易写错,进行笔顺和间架的具体指导,把字写正确,写匀称。2、“樟、稠、拒”左窄右宽。3、“劝”左右所占比例差不多。4 、描红(书上)5、评价学生写字情况。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品读课文。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2、指导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听写词语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指导归纳段意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主要写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学生归纳段意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情。)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她舍不得两棵樟树。指导朗读。(读出喜爱和眷恋的语气“这是两棵樟树”中的“樟树”要重读)。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学习第4自然段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从哪几个方面写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的?并画出有关的词语。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理解:“蓬蓬勃勃”的意思形容非常繁荣旺盛。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树叶: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看图理解有关句子。(板书:四季常青)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指导背诵要求学生先理解清叙述顺序,弄清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学习第5自然段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学习第13句a 指名读b 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c 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学习第48句a 自由读课文。b 理解“可贵、仍然、木质、高贵”等词。c 理解句子。出示: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能表示樟树和别的树不一样。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a 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b 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已第5自然段的体会。指导朗读在读中品味樟树的高贵,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指导背诵a师引读课文别的树怎样?而樟树怎样?更可贵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它的香气能永久保持?因为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所以说b男女生分层读课文。c练习背诵。指导归纳段意。第4自然段写樟树的样子第5自然段写樟树的高贵之处把两句合为一句话就是第二段的段意。指名用自已的话说说第二段的意思。3、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人们为什么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4、指导概括段意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枝干粗壮 树叶稠密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拒虫香气 高贵(崇敬、怀念)永久保持23、黄河的主人主 备 人:王维英备课时间:2005年5月20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尝试”“提心吊胆”造句。2、抓住文中的有关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阴的道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为什么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教具准备:投影片、磁带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3、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层次。教学进程:一、揭题质疑:1、板书课题:黄河的主人2、解题质疑: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主人”是什么意思。“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二、自由默读课文,要求:1、自学文中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生字词。2、思考“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三、组织交流:1、指名认读文中生字词。2、指名示范“艄、滔、履”的写法,说说注意点。3、生回答思考题。(师追问“艄公”是干什么的?)出示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成为黄河的主人。4、自由朗读中心句,抓住重点词说说你对中心句的理解。理解重点词“如履平地”等。答案要点:A、黄河水汹涌澎湃,令人生畏,十分危险。B、艄公凭着他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在黄河上如履平地。所以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自读课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黄河?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羊皮筏子?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五、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黄河的险(播放黄河波涛汹涌,奔腾不息的视频)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回肠,奔腾不息的黄河。1、你能不能说说你看到什么样的黄河。(出示:我看到( )的黄河。)2、同学们说的很好。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黄河的神韵风采,多少诗人歌颂过黄河的英雄气概,那好,咱们来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描写黄河的诗句、语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蹈海不复回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洲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如海流。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大家自由的将这些诗句有感情的读一读。3、(出示文中第一小节)那你现在能把书中描写黄河的句子读好吗?大家自由的练读一下。4、谁来说说,读完这一小节你有什么感受呢?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呢?(板书:万马奔腾、浊浪排空)5、那你们能把你感受到的都读出来吗?指名个人读,我想如果全班一起读,可能更易表达黄河那汹涌的气势,让我们齐读这一自然段。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课文。课时目标: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在品读中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教学进程:一、复习导入有感情地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气势。二、精读品悟1、感受羊皮筏子的小而轻出示中心句:同学们,艄公就是在这样万马奔腾的黄河上却能如履平地,这“如履平地”是什么意思?像在平地上行驶一样轻松自如,他只是借助什么交通工具啊?生:羊皮筏子 现在,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黄河上特殊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放视频)这就是黄河上最古朴,最原始的交通工具。通过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羊皮筏子的小而轻的呢?A、小、轻 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的? “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象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他整个儿吞没”B、谁来读一读。 我们能感受到羊皮筏子的小而轻吗?“这六个人就如同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薄 “贴”着水面漂流人多,物重。“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的满满的麻袋”感受艄公主人公风采是啊,在这样的黄河上,那么小,那么轻的羊皮筏子,居然上面还有这么多人,这么重的物,如果你此时站在黄河边,你看到羊皮筏子上在黄河的风浪里颠簸哩!你看他们若隐若现,忽左忽右,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吞没,多惊险啊!这时,你看了心里怎么样?词语积累。面如土色,心惊肉跳,毛骨悚然,六魂无主等等那文中作者,艄公,乘客又是什么表情呢?读一读,说说哪些词语你感受最深呢?好,我们来一起交流一下。“谈笑风生”是什么意思?咦,他们会说些什么,谈些什么呢?你们能不能围绕“谈笑风生”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你们见过人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谈笑风生呢?你们看乘客在什么地方谈笑风生的呢?在黄河吼声中,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谈笑风生呢? (生:艄公驾驶技术高,很勇敢,很机敏等)啊,所以作者由衷的感叹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师借助板书,把最后一小节说出来,再请同学读一读)三、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依次写了黄河、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和筏子上的人,赞扬了艄公是“黄河的主人”。文章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提示了中心思想。布置作业:1、造句:尝试提心吊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沉着大胆23、黄河的主人艄公 勇敢智慧 镇静机敏实践活动(七)主 备 人:王维英备课时间:2005年5月24日活动内容:神医大会诊活动目标 : 1、学会正确修改词语、句子。2、能正确表达一句完整的话。3、同学之间能互相配合,完成学习任务。活动重点: 修改语病。教具准备: 课件教进进程: 一、揭题引趣 今天,我们这节活动课的题目是神医大会诊(电脑伴乐出示该课题)。昨天,语言王国来了几位客人,个个愁容满面,原来他们得了病,老师把他们的病介绍给了我们班的几位专家。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专家们是如何诊治的。二、“专家门诊” (场景布置:四个诊室分别为“肥胖症”专科、“前后矛盾症”专科、“残缺不全症”专科、“搭配不当症”专科。) 1、症状 甲:“哎哟哎哟,肚子好难过,不知得的是啥病,快找医生去看病!” 乙:“哦,实在太累了,走了这么一点路就吃不消,我这人太肥了,得减一减才行”。 丙:“我的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是觉得全身不舒服,像身体里哪一部分不属于自己。” 丁:“我呢?病得最严重,缺手缺脚成残疾人了,不知能不能治好我的病?” 2、 挂号 根据各人病情,挂号处给予不同的诊卡。3、看病 甲拿着诊卡来到“前后矛盾症”专家前,电脑出示病句:昨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专家诊断:一整天应包括上午和下午,下午不等于一整天,只要把“下午”去掉,你这病就痊愈了。 (随着专家的话,电脑打去了“下午”,病人立即喜笑颜开。) 乙拿着诊卡来到“肥胖症”专家前,这时电脑出示病句:在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在沙滩上拾贝壳。 专家诊断:前面已经有“金色的沙滩上了”,后面再写“沙滩上”就重复了,应该毫不留情把它去掉。 (专家“咔嚓”一声,电脑使句子变为“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在拾贝壳。”乙欣喜而归。) 丙来到“搭配不当症”专科专家面前,电脑出示病句:“小红生病了,但是她没上学” 专家诊病:关联词“但是”用得不当,应改为“所以”,丙连声道谢而归。 丁来到“残缺不全症”专科专家面前,电脑出示病句:“我们美丽的校园”。 专家诊治:这句话只有“谁”而没有“怎么样”或“干什么”,可以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上“怎么样”,如“真大啊!”“真安静!”等等。电脑出示句子“我们美丽的校园真大啊”和“我们美丽的校园真安静!”接受了诊治,丁快乐地唱起了歌。) 三、出诊语言家族。 师:“刚才,小病人们个个满意而归,临走时,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小神医们能到语言王国出诊,医治一下他们那儿的所有的病人,你们愿意当小神医去一趟吗?” (学生欢欣雀跃) 词语家族( 点击鼠标,电脑出示“词语家族”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大门)1、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词语家族,见到了许多有病2、词语宝宝,同学们快动脑筋医治他们。 电脑出示词语:克苦 青香 兴高彩烈 痛若 灵机一动 坚难 枪先 舞稻 (学生答教师改,完成了此项练习。) 师:治好了词语宝宝的病,他们真开心,他们想邀我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电脑出示题目:茂密的 山水 吸引 水面 威武的 树木 守卫 合作 翻滚的 龙虾 注视 游客 秀丽的 波浪 密切 祖国 2、句子家族 出了“词语家族”,现在让我们进入“句子家族”,去看望一下句子朋友吧?(电脑出现“欢迎来到句子家族”) 师:听说我们班的小神医们今天出诊,句子病人们早就排好队等候着,你们看! 电脑出现一组句子: 1、春天,花园里开满了花,有迎春花、月季花、荷花、杜鹃花 2、喜欢唱歌。3、像雪一样白。 4、做完作业应该详细地检查一遍。(学生自己挑选病人进行诊治,很快完成了此项练习。) 师:治好了句子病人的病,句子小朋友也很开心,他们兴高采烈地坐滑梯去了,可不知怎的,一个个从滑梯上掉了下来,可能是滑梯组装得不对吧!我们小朋友帮他们去检查一下电脑显示一副由句子组成的大滑梯: 1、借着楼道的光,我将教室的门锁好,走下楼去。 2、我关上楼道内的灯,摸着黑下了五楼。3、写完作业,灯光通明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4、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于是,我转身上了楼。 5、我快速地收拾好书包,关了教室的灯,走出了教室。 6、走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内的灯没有关 (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后进行排序,句子排列正确后电脑出示:“谢谢小朋友!”) 3、篇章段落家族 师:“篇章段落家族”也有居民病了,你们想去治治他们的病吗?(电脑出示:欢迎进入篇章段落家族)然后出示一篇病症的例文,让学生相互讨论后修改。四、教师总结。 今天这堂课,老师带着我们班的小神医们为“语言家族”的居民治好了各种各样的病,真是太了不起了!大家学会了治别人的病,要是自己生了病,怎么办呢?下面老师布置一个作业,修改自己最近写的一篇日记,好吗? 练习七主 备 人:王维英备课时间:2007年5月25日教学目标:1、将象棋和语文学习融为一体,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2、学会8个成语和古今贤文,并弄懂意思,积累语言。3、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4、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学会善于排解心中的烦恼。教学重点:成语、古今贤文教学难点:口语交际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讲解法教具准备:投影片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处处留心课时目标:1、了解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象棋术语。2、理解歌诀,借助歌诀初步掌握下象棋的规则。3、读一段关于胡荣华的文字,进行词语训练。教学进程:一、导入1、同学们喜欢下象棋吗?出示棋盘、棋子。2、你对象棋有什么了解?二、教学第一部分1、自读第一部分的内容。2、小组讨论“马后炮”、“过河卒子”、“棋逢对手”、“举棋不定”、“输棋一着”的意思,可以借助工具书。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