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光伏产业面临的困境和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江苏光伏产业面临的困境和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江苏光伏产业面临的困境和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江苏光伏产业面临的困境和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江苏光伏产业面临的困境和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光伏产业面临的困境和对策毕业论文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研究背景11.2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1.3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现状21.4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31.5 技术路线图5第2章 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困境61.1光伏产业61.1.1 光伏产业简介61.1.2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72.2江苏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92.2.1研究探索阶段(1984年1997年)92.2.2稳步发展阶段(1998年2002年)92.2.3快速增长阶段(2003年2010年)102.3面临的困境12第3章 江苏光伏产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143.1外部原因143.1.1欧元贬值的冲击143.1.2欧美“双反”打击143.1.3国内市场需求不足153.1.4金融危机造成的融资困难,流动性短缺163.1.5补贴力度减弱,油价下滑,需求放缓163.2内部原因173.2.1 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173.2.2 未掌握核心技术,高端光伏设备仍依赖进口183.2.3 产能过剩引发恶性竞争19第4章 具体对策建议224.1针对外部困境224.1.1采取多种手段规避汇率风险224.1.2面对“双反”积极应诉,维护自身权益224.1.3扩大内需,促进江苏由光伏制造大省向应用大省的转变234.1.4优化融资效率244.1.5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出台光伏补贴新政策254.2针对内部困境264.2.1整合延伸产业链,突破“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264.2.2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274.2.3 提高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竞争27第5章 结论与展望285.1主要结论285.2本文的研究展望28致 谢30参考文献31第1章 绪论1.1研究背景 在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的压力下,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个重要分支,世界光伏产业在德、美、日等国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激励和行动计划推动下,自90年代以来以一个朝阳产业的面貌高速成长起来,尤其是在2004年之后,在德国“上网电价法”对光伏产业的强力拉动下,每年以超过40%的速度增长。在欧洲光伏市场的刺激和政府大力支持下,中国的光伏产业更是以每年15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2007年以电池产量1.08GWp成为世界光伏产量最高的国家,光伏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 然而自2011年开始,美国、欧盟、印度相继对华光伏实施“双反”调查,收取高额关税,加上全球经济萧条的冲击,过去十多年“大跃进”式发展所积累下来的各种弊端逐渐显现,中国的光伏产业迅速跌进了谷底,面临着集体亏损,工厂停工,濒临破产的境地。 光伏产业产值占全国近三分之二的江苏省在这次危机中首当其冲,2012年产值下滑达30%,半数以上的光伏企业经营困难,负债率普遍偏高,甚至在近千家光伏制造企业中已有半数以上企业处于停产状态,企业开工率也严重不足。2013年3月光伏龙头企业无锡尚德宣告破产重整,负债达194亿,连带拖垮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江苏光伏产业哀鸿遍野。1.2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光伏产业是江苏政府投入大笔资金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到2012年已经形成1000多家企业,产值超过1800亿,从业人员超过50万的巨大规模。此次光伏行业“寒冬”来势汹汹,大部分企业濒临破产。由于银行贷款之门对光伏企业大开,光伏企业在地方各银行的债务已高达几百亿元,如果任由光伏企业停产、亏损、倒闭下去,势必影响江苏金融的稳定,不利于江苏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状况的研究,深入分析江苏光伏产业陷入困境的原因,寻求走出困境的具体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3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现状赵玉文(2001,7)较早研究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问题,他从我国光伏产业与国际的差距以及即将“入世”所面临的挑战出发,分析了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趋势、速度以及我国光伏产业应采取的发展战略,对21世纪前期的发展做了初步预测,同时还分析了为实现发展战略构想应采取的驱动措施。他的分析表明,世界光伏产业在2000-2010年将以28.5%的年增长速度发展,他认为如果我们能抓住“入世”机遇在同一期间以35%的年增长率发展,就能使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在2010年与国际趋同1 赵玉文.21世纪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01,7:17-20。李红波、于善庆(2006,4)认为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当代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介绍了全球光伏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应用示范工程和法律法规建设情况,分析了我国光伏产业现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对江苏发展光伏产业的条件、现状、优势与前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江苏发展光伏产业的具体建议2 李红波,于善庆.江苏太阳能光伏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中国电力.2006,6:24-32。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办公室联合成立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项目专家组,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撰写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对中国太阳能资源现状、技术和产业发展及市场前景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及行动计划建议。该报告主要是从政府的视角展开研究,认为:我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光伏市场潜力巨大,已经成为世界光伏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3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项目专家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办公室。自2011年起中国的光伏产业出现危机之后,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张海(2011,10)在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一文中采用了大量数据,展示了我国光伏产业取得的发展成果,并指出我国光伏企业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问题4 张海.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状况分析J.Industry,2011,20:12-15。李元闳,高明(2012,4)从产业链的角度指出江苏光伏产业链存在中间大、两头小,产业链上中下游不配套的问题5 李元闳,高明.给予行业链视角的江苏光伏行业J.亚太经济,2012,4:8-11。姜锡洲等(2012,3)在江苏省光伏产业分析调研报告中详细分析了2011年江苏光伏产业的发展状况,并预测在“双反”的打击下江苏光伏产业将面临寒冬6 姜锡洲,袁庆龙,候文义.江苏省光伏产业分析调研报告.R。泰州:江苏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王颖(2012,10)在悬崖边的光伏产业中系统阐述了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危机:价格下滑、产品积压、工厂停工以及企业负债率高濒临破产7 王颖.悬崖边的光伏产业J.英才,2012,10:25-2。邓州(2012,12)在江苏光伏产业的现状与破局之策中提出扩大内需和技术创新的思路8 邓州.江苏光伏产业的现状与破局之策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2,18(1):32-33。古晶(2012,10)在加快终端市场应用 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发展中提出政府要制定详细的光伏发电规范,提高产业链下游的光伏应用水平9 古晶.加快终端市场应用 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发展N.江苏经济报,2012,10(25):10。 霍建国(2013,3)在三大举措助中国光伏产业“突围”文中提出政府要减少对光伏企业的干预,加大市场调节的作用10 霍建国.三大举措助中国光伏产业“突围”N.证券日报,2013,3(14):3。同时丁鑫(2013,3)在光伏产业重生三策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政府应当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利用新补贴政策帮助光伏企业复苏11 丁鑫.光伏产业重生三策J.科技与生活,2013,6:15-16。1.4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在深入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光伏产业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地对策。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 从总体上阐述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江苏的光伏产业作为政府一手扶持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然而现在却陷入了集体困顿、濒临破产的境地,因此找出江苏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显得至关重要。第2章 介绍了光伏产业的概念,论述了江苏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和面临的困境。江苏光伏产业经历了研究探索、稳步发展、快速增长、集体困顿四个阶段,面临着产品价格下滑,亏损破产等困境。第3章 深层次分析了江苏光伏产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包括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第4章 针对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建议。第5章 整合全文提出结论,指出本文的不足和今后的展望。 研究方法:论文吸收了国际贸易学、企业跨国经营管理等学科的知识,对江苏光伏产业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研究。主要方法包括:(1)文献的归纳和梳理:通过报刊、书籍、政策文本和相关网络资源,查询有关方面的文献,在阅读、整理、归纳、分析这些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2)理论与数据相结合:依靠数据支撑理论的分析结果,通过数据的引用量化了江苏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3)比较分析:通过将江苏光伏产业数据与几个发达国家的数据进行对比,更加直观的了解江苏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5 技术路线图论文技术路线见图1.1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图1.1 本文技术路线总结全文,提出本文的不足和展望针对内部原因:1. 整合延伸产业链2. 加强自主创新3. 规范行业竞争针对外部原因:1. 规避汇率风险2. 积极应对双反3. 扩大内需4. 提高融资效率5. 出台补贴新政策给出解决对策内部原因:1. 产业发展不均衡2. 未掌握核心技术3. 产能过剩导致的恶性竞争外部原因:1. 欧元贬值2. 欧美双反3. 内需不足4. 融资困难5. 政府削减补贴6.江苏光伏产业面临困境的原因江苏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境第2章 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困境1.1光伏产业1.1.1 光伏产业简介 太阳能的最佳利用方式是光伏转换,使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基于此,以硅材料用于能源开发形成的产业链,称为“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等12 郑晓松.何谓“光伏产业”J.四川统一战线,2012,10:35-36。 太阳能是最清洁、最可靠和最安全的能源,与火电、风电、水电、核电等相比,利用太阳能发电没有任何噪声和排放。除大规模并网发电应用外,太阳能还可以通过超导、抽水、制氢、蓄电池等多种方式储存,几乎可以满足未来稳定的能源需求。我国国土7 6 光照充沛,太阳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发展光伏产业大有可为。目前,发达国家正在把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作为能源革命的主要内容,纳入长期计划,光伏产业正逐渐成为国际上继微电子、IT产业之后又一个爆炸式发展的行业。 光伏产业具有多种优势:一是采集太阳能地点的地理位置要求不高;二是资源永不枯竭;三是建立太阳能发电站的时间和成本相较于水电站低;四是太阳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五是适用范围广,普通百姓也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13 Andy Klump.Opportunities in the solar industry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88-8。 图2.1 光伏产业链1.1.2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光伏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近10年(2003-2012年),太阳能电池总产量年平均增长48.86%;近5年(2008-2012年),太阳能电池总产量年平均增长达到61.72%14 Deb S K.Recent development in high efficency PV cellsJ.Renewable energy,2010,10:51-52。近十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情况见表2.1。目前,世界太阳能电池产地主要集中在亚洲(占全球65%)的日本、中国及台湾,北美洲的美国及欧洲的德国,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正纷纷投资生产光伏产品。相应地,世界光伏市场也处于快速持续发展的阶段。从2005年开始,欧洲特别是德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目前欧洲的光伏市场占到全球的80%。2012年,欧洲主导新兴太阳能电力系统的安装量在13GW左右,其中德国和意大利的安装量分别是7GW和3GW,欧洲其他主要光伏市场有法国、捷克共和国、比利时、西班牙和希腊。欧洲之外最大的光伏市场有日本、美国以及中国。2013年全球光伏系统安装量将达到17.5GW,增长130%,全球太阳能光伏电力达到40GW左右。欧洲光伏市场如此活跃完全得益于自德国开始实施的“上网电价法”,使光伏产业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随着世界光伏市场的日渐成熟,并网发电,实现太阳能利用的商业化、规模化,已成为当前各国利用太阳能的主流趋势,全球并网发电项目占96%以上15 Samuel O Idowu.Development of New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M.Heidelberg: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2:115-117。表2.1 2003-2012年世界太阳电池/组件的年发货量情况(GW)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累计用量1.8252.3863.1304.3306.098.6512.6420.5431.2450.14年发货量0.3740.5370.7471.21.792.564.007.910.718.9年增长率(%)30.143.539.260.849.342.956.297.535.476.6表2.2 2012年世界各国光伏安装量国家安装量(GW)德国7意大利3捷克1.3日本1美国0.8法国0.5西班牙0.4中国0.4比利时0.25希腊0.22.2江苏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江苏光伏发电的科学研究工作起步较早,回顾其发展历程,有以下明显的三个发展阶段:2.2.1研究探索阶段(1984年1997年) 1984年有南京无线电21厂生产出来第一块太阳能电池,其功率不足1瓦,后因工艺落后,规模小而被淘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1993年在江苏开始了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在范炳鹤教授的带领下,于1996年就生产出功率为6瓦的太阳能电池,随后开发出大面积的太阳能硅电池,率先在江苏省设立了第一个太阳能研究院,并建立了一条小型的晶硅电池生产线,开发了一批如太阳能帽、太阳能自行车等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产品,为江苏省的太阳能应用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做了铺垫16 李海玲,王红梅,王文静.江苏光伏产业路线图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5。2.2.2稳步发展阶段(1998年2002年) 1998-2002年,江苏省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在创新,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和工艺得到进一步提高,生产量稳步增长,太阳能电池产品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并有极少量的出口。1998年,江苏省首家光伏企业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太阳能离网光伏发电系统,承接了我国”西部光明工程“的一批离网光伏发电项目,开启了其辉煌的光伏产业历程。2001年,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江苏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崛起。2001年,无锡尚德开始建设10MW太阳能电池生产线,2002年9月正式投产,创造了国内精贵电池生产规模最大的纪录,产能相当于全国此前四年的太阳能电池产量总和,一举将我国与国际光伏产业的差距缩短了15年。2.2.3快速增长阶段(2003年2010年)无锡尚德的”光伏影响“,加上国际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2003年开始,江苏第一批民营企业家转型投入到太阳能光伏产业,江苏顺大半导体有限公司、常州亿晶、中电电气等纷纷成立,在江苏率先实现了单晶硅棒拉制、太阳能电池规模化生产。2004年初,江苏省科技厅决策制定了“江苏省十一五新能源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研究”,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将发展光伏产业作为江苏省新能源重点领域,给社会一个明确的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积极信号。2005年,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论证高纯多晶硅制备产业化方案,次年政府成立省光伏领导小组,对江苏高纯多晶硅的生产进行了规划布点,鼓励发展多种类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光伏生产设备和光伏应用产品生产等。正是在国外市场推动和江苏省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阿特斯光伏电子(常熟)有限公司、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大型光伏企业纷纷成立并迅速投入了大批量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生产。由于政策环境好、技术门槛低,数以千计的小型企业也一拥而上,从事小规模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加工,以求在这新兴产业中分一杯羹。2005年江苏太阳能电池产量和产能跃居全国第一,同年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其超常规发展带来的“首富效应”启动了江苏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此后,苏州阿特斯、常州天合、江苏林洋、南京中电电气、江阴浚鑫科技等光伏企业相继在海外上市,江苏光伏产业开始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17 包婧文.光伏业集体惆怅J.中国有色金属,2012,9:56-58。表2.3 2010年江苏省主要光伏企业晶硅电池和组件出货量序号企业名称电池出货量(MW)组件出货量(MW)1.无锡尚德140016002.常州天合100010273.苏州阿特斯537.2858.84.林洋新能源5507895.常州亿晶3204026.中电电气350全省初步统计4266.795289.89比2009年增加117%总产值1700亿元 同比增加89%表2.4 2010年1-6月份全省光伏企业出口情况 (单位:万美元)企业名称当月出口同比累计出口同比排名全省99609123.95%519894146.68%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1991774.28%10338583.44%1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10030336.31%63726178.78%2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1145466.42%62772131.00%3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7136129.40%37864418.82%4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316641.95%19956123.82%5泰通(泰州)工业有限公司2910314.60%15858223.37%6江阴浚鑫科技有限公司2753138187中电电气274013652703.34%8江苏苏美达集团公司29271426.20%104222108.62%9无锡市佳诚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3397358.41%10159403.71%102.3面临的困境自2011美国宣布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开始,国际光伏市场遭遇重创,光伏产品价格急转直下,库存严重积压。多晶硅原料价格从年初的110美元/公斤跌到40美元/公斤左右;硅片价格从年初的30元/片跌到8元/片左右;电池组件价格从年初的 1.8美元/瓦降到1美元/瓦左右。光伏产业进人前所未有的寒冬。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经营业绩普遍出现大幅下滑。2012年江苏省几家上市龙头企业三季度财务报表显示,无锡尚德继第二季度亏损2.595亿美元之后,三季度继续亏损1.164亿美元,中电光伏也同样继续亏损运营,二季度亏损1690万美元,三季度公司净亏损额为3130万美元,常州天合和苏州阿特斯都由上季度的盈利转为亏损,其中天合报出了三季度亏损3150万美元的业绩,阿特斯三季度亏损4390万美元。中小型光伏企业则完全陷人生存困境。扬州高邮市是我省光伏产业集聚地之一,各类光伏产业生产及配套企业7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家,目前只有6家企业仍在亏损状况下坚持生产,其他企业全部停产,预计全市因此损失20亿元工业开票销售收人。而因光伏产业的特殊性,其在停产期间,设备维护仍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表2.5 2012年第三季度江苏四家主要光伏企业收益表2012/Q32012/Q22011/Q3环比同比无锡尚德出货量(MW)382523491-22.20%-34.90%毛利(亿美元)0.0240.06231.827-61.48%-98.69%毛利率0.59%0.99%20.83%运营利润(损)(亿美元)-1.192-0.6420.945-85.67%-226.14%净利(损)(亿美元)-1.33-1.4880.31910.62%-516.90%常州天合出货量(MW)380425320-10.60%18.80%毛利(亿美元)0.2030.310261.5128-34.70%-86.589%毛利率5.80%7.12%27.463%运营利润(损)(亿美元)-0.29821-0.65770.4765354.66%-226.14%净利(损)(亿美元)-1.33-1.4880.31910.62%-162.58%苏州 阿特斯出货量(MW)343436244-21.33%40.54%毛利(亿美元)0.250550.413850.6532-39.46%-61.64%毛利率7.70%8.70%14.70%运营利润(损)(亿美元)-0.13458-0.21510.34041-37.45%-139.53%净利(损)(亿美元)-0.21394-0.59580.05935-64.09%-460.74%南京中电出货量(MW)79.9116.898-31.59%-18.47%毛利(亿美元)0.007280.002390.17729204.60%-95.90%毛利率1.060%0.222%10.73%运营利润(损)(亿美元)-0.18047-0.38870.07979-53.57%-326.18%净利(损)(亿美元)-0.09553-0.49590.03580.74%-372.94%第3章 江苏光伏产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3.1外部原因3.1.1欧元贬值的冲击随着希腊债务危机迟迟不见好转,欧元贬值加速,从2009年末到2010年上半年,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从“10字头”跌入“8字头”, 半年时间,欧元对人民币贬值超过16%。江苏光伏行业80%以上的市场在欧洲,出口合同多数以欧元计算,因此在这汇率波动行情中,损失极大,这个行业成为欧元贬值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对光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011年上半年,刚有起色的江苏光伏企业一直纠结于这波汇率行情中。其实,汇率变化问题对光伏企业来说并不陌生。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整个光伏企业就已经切身感受到了汇率波动的杀伤力。从2008年6月开始的欧元大幅下跌,仅3个月时间欧元兑美元汇率跌幅超过21。汇率如此剧跌,每100万欧元的盈利经过汇兑后,损失就达21万欧元。虽然江苏大部分光伏企业吸取了08年的教训,采取了部分金融工具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增强了不少应对经济危机的抵抗力,但是11年的损失仍高达上亿美元,亏损严重。3.1.2欧美“双反”打击 受国内下游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掣肘,光伏电池及组件市场主要是欧美国家,95%以上的产品销售依赖出口,国际市场需求变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巨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不景气,欧美市场低迷,光伏安装数量急剧下降,江苏光伏企业订单不足,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 格大幅缩水,全行业基本陷入停顿状态。2009年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回升,各国政府大力推广太阳能政策的推行,以及削减光伏产品补贴额度消息导致的抢装行情,江苏光伏产业显现了强势的复苏态势。2010年下半年起,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大幅削减光伏电价补贴政策相继出台,欧洲市场对光伏 产品的需求有所放缓,产品价格应声下跌。2011年3月,中国光伏组件产品在欧洲遭遇“集体退货”风波,要求产品降价30%,随后整个光伏产业链市场价格全线下跌。国际市场的波动紧紧牵动着江苏光伏企业的神经。 继2012年美国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惩罚性关税后,9月6日,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决定,再次将中国的光伏产业推到了悬崖边缘。此外,印度也在此时雪上加霜。9月中旬,印度反倾销局宣布,收到业界对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调查的申请。据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的最新统计数据,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合1110亿元人民币18 廖婷婷,黄玫.欧盟宣布对华光伏反倾销调查 光伏企业面临“寒冬”J,中国投资,2012,18:12-13。13年3月,无锡尚德宣布破产重整,昔日的光伏龙头轰然倒下,连带拖垮了产业链中大大小小的供应商,江苏光伏产业整体已接近破产边缘。3.1.3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从2009年以来,我国和我省相继出台启动国内的光伏应用市场的相关政策,但效果仍不十分明显,目前我国的光伏市场发展水平与我国光伏制造大国的身份是十分不相称的。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出台的各项光伏产业政策可操作性差,缺乏相关配套措施(如申报具体程序、实施标准,并网问题等)和长效的价格机制,很多投资者不知道如何操作;再者,国内目前已出台的各项激励政策与欧美相比,对投资者来说缺乏可预期的合理商业利益的回报。2009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发电的总装机容量达到160MW。20011年,江苏省提出的光伏电池的建设目标是200MW,实际上仅完成了100MW,到2012年也仅增加到180MW,离原定计划任务依然差距很远。图3.1 2012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分布图3.1.4金融危机造成的融资困难,流动性短缺 从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结果看,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及生产企业都面临着短期的融资困难,金融危机摧毁了华尔街的金融体系,大多数欧美银行都受到了严重冲击。尽管各国政府不断降低基准利率,鼓励银行放贷,力求恢复流动性,但是到目前为止效果并不显著,现存的金融机构对光伏产业仍持谨慎态度,多数项目融资受到影响,需求降低,从而严重影响江苏省光伏企业的销售,并进而影响到上述企业的融资能力。由于光伏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因此目前流动性是否充足已经成为江苏省光伏企业能否渡过难关继续发展的关键所在。3.1.5补贴力度减弱,油价下滑,需求放缓世界光伏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欧美等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补贴政策,在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的压力下,各国政府急需资金应对危机,对光伏产业补贴力度有所减弱,例如西班牙政府在10年设置了光伏电站500MW规模的建设上限。近期西班牙德国等太阳能消费大国对太阳能产业扶持力度下降,大大影响了光伏产业的需求量,国际需求空间被压缩。另外,随着国际经济危机的持续恶化,油价破位下滑,新能源产业的成长空间被油价下跌抵消得非常严重,新能源的替代价值缩水,需求出现短期萎缩现状。下游市场的需求萎缩经过层层传递,最终将压力传导至江苏的光伏企业,使50%以上的中小型光伏企业面临停产压力,而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也出现了订单减少、压产保利、裁员放假等情况。3.2内部原因3.2.1 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 以市场为导向,特别是瞄准国际市场是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同时也决定了光伏产业是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的“两头在外”型产业,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发展现状19 丁毅伟.江苏光伏产业竞争力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1)上游市场原材料供不应求,依赖进口在发展初期,由于多晶体硅原料生产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我省一直缺少原料生产的龙头骨干企业,多晶体硅原料基本依靠进口。20072008年,徐州中能、无锡中彩、扬州顺大等大型硅料生产企业相继投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省光伏产业原材料供给不足的状况,但由于中下游光伏产业 产能的不断释放,该局面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解决。按每生产1MW太阳能电池需要消耗13吨硅料计算,江苏太阳能电池以及组件制造所需的多晶硅缺口达50%。据海关统计,2012年一二季度江苏口岸进口多晶硅总计达6589吨,较去年同比增长1.4倍,占同期全省多晶硅产量的55.6%。(2)中游市场企业众多,但创新不足近几年,江苏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无锡尚德、常州天合、扬州晶澳等一批骨干 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由于受到利润的驱动,越来越多的投资涌向该领域,尤其是建设周期短、技术和资金门槛低、最靠近市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制 造,70%80%的企业集聚在中游市场,虽然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但仍停留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层面,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很少,产品总体质量比不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地区,对产业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3)下游市场因素制约,应用不广 光伏产品只有在应用阶段才能体现出清洁能源的效果,由于受制于政策、技术、成本等多种因素,光伏发电入网价格仍然较高,国内 市场启动缓慢,光伏产品应用程度不高。据Solarbuzz光伏市场报告,2012年全球光伏系统市场安装量达18.2GW,其中欧洲市场占80.8%,美日市场占10%20 赵玉文.江苏光伏业发展现状与前景J.太阳能,2012,18:42-44;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底中国发电系统装机总量中光伏仅占0.1%,2012年新增发电设备中光伏占0.4%,两项数据分别低于欧洲水平3.0个、22.0个百分点。表3.1 江苏光伏产业链中企业分布情况序号产业链环节企业数占比%1高纯硅154.92多晶硅铸锭134.33单晶硅拉棒5016.44切片5417.75晶硅电池3812.56薄膜电池154.97组件6922.68设备生产5919.39系统集成165.23.2.2 未掌握核心技术,高端光伏设备仍依赖进口二十一世纪以来,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的巨大市场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光伏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国产化的低成本优势,使大批设备生产企业走向繁荣,成为支持光伏产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骨干力量。江苏省的光伏设备生产能力一直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大型光伏设备制造商华盛天龙生产的单晶炉,轧机锯和切片的市场占有率为20,90和40,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但总体看来,江苏光伏设备产业链中高端设备市场的核心仍然依赖的国外供应商,进口设备费用占企业设备成本的50-80左右。如多晶硅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还原炉,我国设备生产的产品质量,单条容量,能源消耗和成本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只能依赖进口设备;在电池制造领域,核心工艺装备如多晶硅系统绒清洗机,平板式PECVD,全自动丝网印刷机及快速烧结炉基本上依赖进口。此外,相比进口的光伏设备,国产装备自动化程度低,工艺不够精良,缺乏核心技术支持,缺乏后续的创新和自动化的整条生产线的开发能力,因此毫无疑问光伏发电设备的生产将很难取得长足进步。 图3.2 我国国内光伏专利申请情况3.2.3 产能过剩引发恶性竞争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量约为27吉瓦,光伏产能却超过了50GW。其中,中国就已拥有30GW以上的产能。2006年,江苏全省的光伏相关企业只有不到100家,而2012年年底,这个数字激增到了1100家。光伏企业快速增加,代表了中国产业资本对太阳能发展趋势的认可。但是,个体理性并不能排除群体的非理性。当年 受到欧洲出台大力发展太阳能政策的拉动,光伏产品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国内企业“一哄而上”,形成了光伏产能无序暴涨的局面。很少有一个产业的发 展速度如此之快,过去10年都在按照50%的增幅膨胀。2012年,国内还在兴建光伏产业园的地方就超过了100家,大约还有300多个城市规划中,把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作为绿色朝阳产业或者称为“聚宝盆”21 张亦铖.对我国光伏产业内部改进的思考和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33-34。这样,一个明显的事实摆在眼前:一哄而上导致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又加剧了一些光伏企业的恶性竞争,也引发地区之间、园区 之间的恶性竞争。这种恶性竞争的结果,就为国外提出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提供了借口。表3.2 2012年我国主要多晶硅企业产能产量情况地区企业2012产能2012产量江苏保利协鑫6500029410江西赛维LDK1700010543浙江浙江昱辉100008135河北天威英利43004524江苏荣德新能源30003386江苏镇江环太25002581江苏常州天合50002292河北晶龙实业30001800江西旭阳雷迪30001700上海卡姆丹克40001400图3.3 2008-2012年我国多晶硅产能产量情况图3.4 2010-2012年江苏光伏产品价格变化第4章 具体对策建议4.1针对外部困境4.1.1采取多种手段规避汇率风险 作为汇率变化的受害者,江苏的光伏企业应当吸取教训,增强汇率风险管理技能,积极利用外汇期货、外汇期权、货币掉期交易等衍生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在发达国家,外贸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进行保值操作是规避国际贸易中汇率风险最常用的方法。外贸企业应当积极主动学习掌握外汇避险工具。在逐渐扩大的汇率波动幅度下,培养外汇专业人才,不断积累自己的外汇风险管理能力,以便在汇率发生波动时采取适当措施保全自己的利润。4.1.2面对“双反”积极应诉,维护自身权益 从诉讼的角度看,尽管中国企业能够赢得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屈指可数,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丧失胜诉的信心。中国企业在国际诉讼上实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相关人员不熟悉欧美反倾销法案的制定和实际操作。(1)出口产品一旦被起诉,被诉企业要快速反应,积极应诉 按美国反倾销法,在立案和初裁期间内,如果听不到被诉方的抗辩意见,就可能被裁定为100%的“有损害”。因此我省的光伏企业在被起诉时一定要快速反应,并准时参加初裁听证会,案子将有可能以无损害结束。(2)聘请高水平的本土律师几年前中国轴承企业在面对反倾销调查凶多吉少时,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以律师的身份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中国出口企业打赢了一场至关重要的官司。因此,我国企业在面对国际诉讼时花高价聘请本土律师是值得的。(3)对欧美违反国际贸易协定的行为要予以反击 欧盟部分成员国的法律规定,如果光伏发电项目的主要零部件原产于欧盟国家或欧洲经济区国家,该项目生产的电力即可获得一定金额或比例的上网电价补贴。以意大利为例,2011年中国光伏电池片和组件对意出口额为48亿美元,去年意方出台上述补贴措施,当年中国相关光伏产品出口额降至38.8亿美元,去年前9个月对意出口额仅为7.6亿美元,同比下降78.8%。上述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协定关于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规定,构成了世贸组织协定禁止的进口替代补贴,并严重影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损害了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正当权益。对此,我们要积极运用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维护自身权益。4.1.3扩大内需,促进江苏由光伏制造大省向应用大省的转变 痛定思痛,来势汹汹的行业“寒冬”提醒我们,产业再强,如果市场在外,永远受制于人 。江苏作为光伏生产大省,必须在光伏应用方面走到全国前列,率先实现制造大省向应用大省的战略转变。(1)积极争取把江苏列为国家清洁能源应用示范省份。地理位置上,江苏年辐照总量在4200一5400MJ/M2之间,与德国、美国东部相当,发展光伏应用虽然缺乏像青海、甘肃等地日照资源丰富的地利条件,却有就近取材、电力市场需求大、输电损耗小的比较优势。综合来看 ,江苏仍是适合集中开发与规模应用的地区 。(2)率先出台光伏发电上网的电价配套政策 对江苏省光伏企业在境内的滩涂 、河道两边、沿海等闲置土地上开发建设的光伏应用项目给予补贴,并根据成本和收益测算,动态调整电价补贴价格,以价格杠杆撬动产业应用技术进步,加快江苏从光伏制造大省向应用大省迈进的步伐。(3)启动公共建筑的太阳能光伏“屋顶计划”22 张润泽.“寒冬”环境下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Significant Attention,2012,23:18-19 凡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新建公共建筑,如政府办公楼 、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都应率先成为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的典范。4.1.4优化融资效率 从长远来看,光伏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前景依然是十分广阔的。江苏光伏企业只要能功摆脱经营危机和财务危机并重新回到正轨,就能再一次走上快速崛起的资本道路:(1)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自身“造血”功能 首先要解决存货大量积压占用资金问题,企业可以对存货采用诸如及时制供应(JIT)等这类模 式,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的反馈,控制存货,减少库存,节约成本;然后是大量的应收账款,企业可以调整信用政策等减少账款或者对账款进行追回,也可以通过转 让应收账款,既可以实现融资又可以提高流动资产的质量;最后是对于闲置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产,一方面可以出售部分资产归还欠款,一方面可以与同行合作共同使用。合作可以发挥协同效应,减少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2)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使融资能够多元化发展面对又一次的“寒冬”降临,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及横向“抱团取暖”已经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发行股票方面,企业可以考虑向同业定向增发获得股权,既可以避免同业竞争又可以共进退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发行债券方面,如果可行可以考虑发行可转换债券, 前提是要向公众释放企业未来发展良好的信号,企业也可以考虑根据公司的情况创新债券的品种来吸引投资者。光伏企业的主要债权方是银行,企业应主动与银行积极协商,争取贷款到期后能够续贷,既可以获得足够的资金维持正常经营又可以避免违约导致企业信誉下降。(3)融资结构科学化如今经营风险较大的情况下,企业尽量不要保持很高的负债率,应提高权益资本的比率,加强股权融资,保证企业财务结构的稳定, 降低风险。对现在的激进型负债政策应转向配合型负债政策,尽可能贯彻筹资的匹配原则,即对于临时性流动资产,由流动负债筹集资金;对于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 定资产,运用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筹集资金。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和避免再次陷入危机,就必须重视融资结构的科学性。4.1.5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出台光伏补贴新政策 到目前为止,国内甚至全球光伏产业都还是明显的“政策市”阶段,从国外光伏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在政府出台相关财政补贴或电价上网政策后,行业基本都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比如德国、西班牙等。江苏能否继续领跑光状产业,在困境中逆流而上,与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是分不开的。面对全国各地踊跃而上的竞争态势和目前尚不看好的市场形势,我省必须快速摆脱部分企业停产、倒闭的困境,如果企业能够尽早领到补贴,对于跌入低谷的江苏光伏产业来说,无疑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我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前景广阔,这给予光伏企业新的信心。在有资金支持、资金链允许的情况下,将资金投入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不仅可以消耗光伏产能,而且这是光伏产业唯一一条盈利的路子。例如在青岛夹岭沟小区的 居民徐鹏飞家的“发电站”,这处投资3万元、建在楼顶的光伏电站,不仅解决了徐鹏飞自家的用电问题,还把生产的多余电量成功并入山东电网,成为全国首个居民用户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案例23 张毅成.中国光伏企业如何谋求新发展J.科技与生活,2012,18:30-32。 因此,帮助省内的光伏企业脱困,可以从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入手,尽快出台相关补贴政策。2013年将是补贴的最佳时期,一旦错过机会,将有更多企业步尚德后尘。4.2针对内部困境4.2.1整合延伸产业链,突破“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普遍采用“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技术门槛低,劳动力需求量大,为我国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然而该模式的弊端也很明显,原料进口和产品销售均依赖国外市场,国内产业容易受发达国家左右。因此,为了我省的光伏产业能长远发展,平衡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产业链至关重要。(1)壮大产业链上游,做到原料自给自足 由于硅原料生产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我省缺少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政府可以利用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支持上游原有的硅料生产企业发展,同时鼓励中游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进入上游,壮大产业链上游力量,做到硅原料持续、稳定地供给,改变原料依赖进口的局面。(2)整合产业链中游企业,降低产能 我省光伏产业链中游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过多,与上下游不配套,产能过剩。政府要改变中游光伏生产企业多而不强的现状,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的企业,优化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