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烙画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烙画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烙画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烙画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设 计调 研 报 告 书目 录导言一、课题基本情况介绍二、调研情况介绍三、课题考察归纳总结1、课题存在的突出问题2、课题设计上应注意的问题四、主题思想定位五、参考文献毕业设计调研报告导言 南阳烙画作为古传承技艺,在现代社会依然十分受到人们的喜爱,运用烙画技艺制作的各种工艺品及生活用品也是人们竞相购买收藏的对象,烙画那独特且富有韵味的制作方法及独特的画面感是吸引人们视线的原因之一。调研时间:2012年9月25日- 调研地点:南阳烙画厂调研方法:实地考察、上网、书籍文字资料考察内容:对现有市场上的烙画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上网调查,了解购买人群,了解人们对烙画的认识及兴趣,对购买的价格、造型等要求,以及对烙画的哪些周边产品感兴趣。调研目的:了解目前市场上受大众喜爱的烙画,学习它们的独特之处,通过调查反馈信息了解人们对烙画的期望以及提出的建议,在今后设计过程中加以借鉴和修改,设计出一系列造型独特的烙画艺术品。一 课题基本情况介绍烙画亦称火针刺绣、烫画、火笔画, 被誉为“南阳三大宝”之一,也是古中国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它是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的铁扦代笔,利用碳化原理,在竹木、丝娟、宣纸等材料上作画,巧妙自然一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法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据史书记载,烙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到了光绪三年,才被南阳的民间艺人赵星三重新发现整理,并延续至今。关于南阳烙画的起源和发展,在民间还留下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西汉末年,南阳城里有一姓李名文的烙花工匠,是远近闻名的烙能手。无论是尺子、筷子、还是手杖、扇坠、经他一烙烫,各式各样人物、花鸟、山水,走兽等栩栩如生,跃然其上,精美绝伦,巧夺天工,人称“李烙花”为人忠厚,心地善良,老两口以烙花为营生在城里开了个门面。传说当年“王莽撵刘秀”,李文曾救过刘秀并送一只烙花葫芦给他作盘缠,刘秀不盛感激,此后历经千辛万苦,也不曾将那只烙花葫芦卖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后,仍不忘烙花王的救命之恩,查访到他后即宣进京,赐银千俩,加封“烙画王”,并把南阳烙花列为贡品,供宫廷御用。从此,南阳烙花便蓬勃发展,名扬四海。烙画重现据志书记载,清光绪三年(公元一八七七年),擅长绘画的南阳人士赵星在一次吸食雅片时,烟隐过后,顿生画兴,以烧红的烟扦代笔在烟枪杆上烙烫作画,得一小品,喜出望外。继而又在其它木玩上施艺,均获成功。随潜心究研,久而久之,逐磨出一整套烙画工艺。其烙画作品也逐渐成为达官贵族之间礼尚往来馈赠之佳品。以至作为南阳的贡品进入清宫,一些烙画上品颇受皇亲国戚的青睐。以后,赵星三又收了四个弟子:大徒弟李潘之能写会画,精通各种花色,技艺娴熟;二徒弟邱义亭擅长博古;三徒弟杨殿奎专功花鸟;四徒弟张西凡则精通山水。以前烙画艺人是一种吸大烟的姿势,侧卧床上利用烟灯加热进行烙烫加工,此种方式称为“卧烙”,此法只能烙制一些小件工艺品,且不易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烙画艺术的发展。到四十年代,烙笔有笔架支撑,就形成了“坐烙”技法,它具有灵活多变,简单易学等优点。为研究和发展烙画艺术,开辟了新天地。烙画在发展的初期,艺人以铁针为工具,在油灯上炙烤进行烙绘,主要作为筷子、尺子、木梳等小件日用品上的装饰。后来,制作工艺和工具不断改革,由孙方杰老师“油灯烙”换代为“电烙”,将单一的烙针或烙铁换代为专用电烙笔,比较先进的电烙笔可以随意调温,从而使这一古老的创作方式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表现能力。随着现在企业的商业化日趋严重,烙画这种在以前纯手工制作、效率不高的制作模式也渐渐被改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居装饰的挑选也日益关注,烙画作为环保且古典高雅的装饰品及生活用品成为了人们挑选的重要目标,人们的竞相购买也趋使烙画生产变得规模化。如今,烙画商业氛围很浓,基本都是走的快速盈利的生产复制模式,搞创作的极少。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烙画的发展,使得如今的烙画企业遍布全国,但却降低了烙画的艺术品味。 这也使得烙画市场鱼龙混杂,优次难以分辨。二 调研情况介绍为了使调研结果更加真实可靠,我分别通过上网调查、实体店铺调查来了解烙画作品、生产制作方法及人们对其的了解喜爱程度。通过上网调查了解到早期的烙画作品,多数是采用中国画和民间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后经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实践,在吸收西洋画表现手法上进行大胆尝试,收到了理想效果。制作烙画的姿势、工具、材料、技法和烙画内容等方面都有所发展。以前仅限于在木板、树皮、葫芦等材质上烙绘,画面上自然产生凸凹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浅褐色乃至黑色。现在大胆采用宣纸、丝绢等材质,从而丰富了烙画这门艺术形式。早期的葫芦、竹木材质较硬且厚实,所以烙制较易控制。宣纸和丝绢较薄,但却不失烙画本身利用碳化程度的不同形成的深浅、浓淡、虚实的变化。温度过高,手法过重,纸、绢会变焦;温度过低又烙不上痕迹。况且还要根据画面内容进行艺术再创作,从而使丝绢烙画、宣纸烙画成为南阳烙画中的精品。烙绘技法也发展出润色、烫刻、细描和烘晕、渲染等。烙画作品一般呈深、浅褐色,古朴典雅,清晰秀丽,其特有的高低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别具一格。经渲染、着色后,可产生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另外,还有“套色烙花”和“填彩烙花”使传统烙花艺术锦上添花。所以,可以根据创作主题不同,采用不同的技法,加之色彩考虑,或者略施淡彩,形成清新淡雅的风格;或者重彩填色,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烙画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小至直径不足一厘米的佛珠,大到几米乃至几十米的长卷,以至大型厅堂壁画,如清明上河图、大观园图卷、万里长城等。作品可以充分反映国画山水、工笔、写意,以及人物肖像,年画、书法、油画、抽象画等不同画种的风格。烙画是很讲究布势,即所谓“远观其势,近观其质”。烙画在其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建立了许多符合自身审美要求的构图法则,在构图上有“五字法”的形象性的概括描述“之”字是左推右让、“甲”字是上重下轻、“由”字是上轻下重、“则”字是左实右虚、“须”字是左虚右实。种种法则,使我们在研究、学习烙画构图时有了较为明晰的思考方向。烙画大多是以木板进行创作的。一般以纹理不是很明显的椴木板为佳。因其色泽洁白,木质细腻、纹理不太明显。适合烙多种题材。可根据个人爱好、习惯以及题材的需要来选择。烙山水、花鸟画所需的木板质量一般要求不严格,各种木板均可采用。烙人物肖像画或某些特定题材的作品时就要精心挑选合适的木板。如表现肤色比较粗黑的人物肖像,可选择质地略粗、色调沉着的木板;表现青年妇女或儿童肖像可选用质地细腻、色泽洁白的木板。烙素描效果的画,所选用的木板质量要高,以面无疤痕、色泽一致的木板为上乘。例如湖南的烙画艺术大师李峰,他所烙画的人物神形兼备,呼之欲出,动物毛发栩栩如生,吹之欲动,令人爱不释手。这幅题名为遥思的虎,代表了李峰对猫科动物皮毛处理上的烙画风格和烙画技巧,这也是他的独创。经过他的处理用烙笔使虎的力量、质感、动态和虎之威,藏于安静中的王者之气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同时还给人们以烙画特殊的浅浮雕艺术的视觉冲击。三 课题考察归纳总结经过这次调研,我明确了毕业设计的努力方向及注意事项。烙画传承了中国水墨画的气韵,又独具浅浮雕艺术的视觉冲击力。要作好一幅烙画,关键在于自己去探讨、去摸索。首先必须要热爱绘画艺术。二是要善于思考,善于研究,要熟悉你手中的烙笔与介质之间炭化过程的规律。三是要表现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要与众不同。烙画在笔法上有的清雅,有的浓重,有的明快,有的强烈,有的枯涩,有的恬淡,这些技巧可以使作品含而不露,形象丰富多彩。好的设计可以一下子抓住人们的目光,让人们产生驻足细看的欲望。如果不是好的设计,怎么能吸引住在琳琅满目世界乱逛的消费者呢,又怎么能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呢。这就要求烙画制作者进行精巧细致的精心制作和严谨的设计了。一支支精巧的电烙笔,烙刺在描好图形的木板上,丝丝作响,缕缕飘香。静心、定力、起笔、转腕、收笔,一丝不苟,精雕细刻,一个个纤毫毕现、惟妙惟肖、古风飘逸的作品人物跃然板上。人们总是会被细致精巧的制作所吸引,优秀的烙画可以达到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效果。用烙画对其进行再创造,不仅要求作者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广博的文化素养,更要有全面、熟练、高超的烙画工艺技巧。根据调查情况并结合我这次的创作想法,让我明确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在学习市场上现有烙画的制作方法同时应加入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使烙画的艺术价值也大大的提升。此次设计中,我会在材质和样式上多做研究,材料的选择在烙画制作中尤为重要。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烙画的整体风格、功能、价格,所以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慎重。首先,要多了解材料市场,感受各式各样的材料。在这次设计中应该同时也设计一些与生活更贴近的产品,使烙画得到更广泛的利用,让烙画更加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四 主题思想定位烙画的设计制作经过近现代许多艺人的传承改进已经囊括了山水、人物、花鸟、动物等多种形态,为了使人们更加了解喜爱烙画艺术,我的设计将更加趋向于生活用品等方面的制作和开发,让烙画艺术无处不在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