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培养中学生管理策略.doc_第1页
_培养中学生管理策略.doc_第2页
_培养中学生管理策略.doc_第3页
_培养中学生管理策略.doc_第4页
_培养中学生管理策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度文库专用“培养中学生管理策略 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研究报告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课题组 高月琴 212200 20004年 12 月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外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周期长,效率低。效率低有种种因素,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低下是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都知道学生学习效率的好坏往往不在于会不会用某种学习策略,而在于能否卓有成效地调控学习策略,这就是管理策略(文秋芳2001)。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也称管理策略,在(实验稿)中称调控策略。学生能否善用管理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主体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关键,国家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管理策略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是管理策略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应该说高中生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策略水平。但在传统的中学教育中,学生在校时间几乎完全由学校控制,课后时间也几乎完全被教师布置的作业所占用,学生不会自觉管理学习活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正在不断日新月异,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显然不足以满足他们生存的需要。另外,获得知识的渠道是多方位的,在非课堂学习中,大部分问题要学生自己来解决,如不会安排和调控就不会取得成效,所以学会善用管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仅仅靠教师的督促或制度的约束不能促使学生管理策略的有效形式。为此笔者提出了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等多方位的互动活动促使学生有意识地使用管理策略,从而提高自主性学习的能力的研究。同时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种“自学讨论评价调控内化”教与学的组织模式,从而形成一个“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机制。作为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自觉建立终生学习观,把学习扩展至人的一生,使终生学习真正成为“世纪的生存概念”,并在中学阶段,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会学习)。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合作学习的理论认为:合作型目标结构使得团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名成员都更大程度地感受到自尊和被其他成员所接纳,因此,使得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为积极,成就水平也就提高得更快。学生在学习任务方面的相互作用将导致他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习者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对语言习得的研究告诉我们: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 语言的主要功能在于交际外国语。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有三个重要条件:一、学习者必须接受足够多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二、学习者的 情感过滤要弱;三、要有语言输出。只有通过交际才能使这三个 条件相互转化,形成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良性循环。三、实验方法及其步骤 实验采用调查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和实验法。高一入学时,学生按分数,男女生以及区域进行了随机搭配,力求做到了水平相当,在已经进行的年级阶段的各次测试中,各班学生成绩相当。分实验班和对照班,课题组成员所任教班级为实验班,其他班级为对照班。从年月开始,实验班按新模式学习,其他班采用常规模式。评价手段为问卷调查、学校统测、校际联考、高三年级的全国高考以及学生自主性学习成果。 实验经过了准备阶段和实验阶段。准备阶段为年月年月,主要是为课题研究积累经验。实验阶段为年月4年12月,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阶段:年月 调查分析,制定方案 通过翻阅文献资料和问卷、访谈了解所研究班级学生管理策略的使用情况,并制定方案。(学习策略调查表参照了OXFORD关于学习策略的分类,以及文秋芳关于学习策略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表见附录)第二阶段:年月月 强化意识和引导体验 通过与学生谈话,开展讨论使学生注意到与成就动机相关的行为。在课上让学生就单元目标预习活动进行训练。同时开设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的讲座和讨论,在作业批改方式上作一些改革。第三阶段:年月8月 实施内化阶段 在前面两阶段实践的基础上实施“自学讨论评价调控内化”这一教与学活动的组织模式,促使学生使用管理策略,初步养成自主性学生的习惯。第四阶段:年9月2年8月 巩固发展阶段 巩固前两阶段的实验成果,并在自学环节上作一点改进,老师的要求和指示相应减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范围扩大。同时增加网上阅读和讨论,师生共建资源库,为互动活动开辟更广阔的渠道,从而促使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巩固。第五阶段:2年9月4年12月 验证总结与推广阶段在前四阶段的实验过程中,各项指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验班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成绩,本准备略加调整按原周期验证其模式。但03年的高考模式改变,学生选科的不同原有的班级被打乱,学生使用管理策略的情况有些差异,于是课题组决定缩短培训周期在不同年级推广“自学讨论评价调控内化”这一教与学组织模式,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四、实验的内容(一)实验主要研究下列互动活动对培养中学生的管理策略,提高自主性学习的能力的积极作用。 、从预习环节着手,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像读课文、查单词等项目的预习做法,把单元目标计划作为学案,突出主动性。 、形成task-based课堂模式,突出学习内容的整体性,促使互动活动的开展。 、补充一定量的生活词汇,让学生投入到融入性需求的学习中去。 、开设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的讲座和讨论,让学生学会获得有效的信息资源。 、改革作业批改与考试命题方式,让师生双方从作业批改的信息反馈中提高和完善认知水平。 、定期开“学习反思”课,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两次书面的学习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同学、老师以及家长那儿得到信息反馈,对过去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和电子阅览室建立个人网页,师生共建资源库,拓宽互动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开辟新的渠道。(二)开展互动活动的策略及途径 。 、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确定互动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认为:在人的七个层次的基本需要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通过创造和追求自我理想,充分地发挥和表现自我的潜能的需要。处在高中阶段这个年龄的学生“自我实现”愿望特别强列,具体表现在“好表现”。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笔者在每节课安排了一次微型演讲。演讲有三点要求:自已写稿件;讲身边的事和自己的真实感受;脱稿演讲。对演讲的评价也有三点标准:要有新意;语言表达流畅;语音语调准确且声音宏亮。演讲完毕由学生当场打分。最后对听众也有要求,那就是说出演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或你最欣赏的一个句子。结果发现学生对这一课堂活动很“在乎”。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差生准备特别充分,他们把这次活动看成是改变人们对他的看 法的极好机会;各人准备的话题都不一样。各人都找自己印象 最深且能引起别人兴趣的事来写。如有一个学生是篮球队员,所 以他准备的话题是“乔丹伴我上球场”。他从乔丹的运动生涯到 自己因对乔丹的崇拜而在运动场上表现出的那种勇猛,最后得出 结论:凭着那种精神和毅力他一定能把学习搞上去。为了让学生 充分展现自我,笔者在课堂上以debate辩论的形式开展话题讨论。辩论由方和方组成。如方的观点是I like summer.方的观点是I like winter.双方各自摆出理由,同时也可以驳斥对方。如:驳斥:Dont you think it costs a lot more to live in winter than in summer because you have to spend more money on warm clothes?问答:Warm clothes that people wear in winter dont cost as much as cold drinks in summer.学生在辩论活动中表现出的热情要比在演讲 活动中表现出的热情高,因为好多内容都要即兴作出反应,更能 激发应变能力,也更能体现成就感。这样一次次的互动,不仅促进了语言信息输入与输出的相互转化,而且使参与者意识到了与成就相关的因素,从而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使学习变得更为主动。 、根据认知规律开展互动活动 语言常常是通过学习者尝试错误的过程而学会的,而且如果 学生对正在用这种语言表达的内容产生兴趣时,则能激发内在的 学习动机。于是在作业批改与试卷评讲上作了一些改革。在作业批改上,笔者改变了教师单一批改的方式。采用教师评讲学生互批,或教师在批改中通过一些特定的符号提示错误类型,让学生自己去更改或学生之间互改,然后教师再收 上来进行批改或集中点评。在这样一个互动活动中,师生双方得 到了很多反馈信息,师生双方的认知行为都有了变化。教师了解到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并“协助学生做出决定”,教师成了学习 任务的参与者而不是判分者,同时教师也会调整教学。学生从教 师所给的信息反馈中注意到自己的弱点,并通过更多的互动来克 服弱点,从而提高认知水平。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宗旨,笔者在评讲课的模式上作了一些改革。笔者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评估教师点评的评讲方式。笔者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评估教师点评的评讲方式。笔者首先宣布本节课的任务,让学生分四人一组活动讨论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然后让学生上台来讲解,同时其他学生可以向这一组中的任何成员提问。结果显示:学生讨论热烈,各人首先要在四人小组中把各自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讨论,其中也包括相互对答案。第一个四人小组上台来完成完形填空的评讲。四人小组中一位学生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同时说明哪些答案他们没有把握,并提出来与大家讨论。下面的学生听了结果,然后提问。有人说:“Will you please explain why “A” is chosen instead of“ C” for the fifth blank?”也有人问:“Will Student B please explain the answer to No.10?”第二批上台的学生以及评讲的内容由第一组决定。当然他们要选他们认为难的内容。每一组结束后由下面的学生给这一组打分。如果你认为这四个人的表现令你满意你就举红色的牌子,如果是较满意就举绿色的牌子,如果是一般就举黄色牌子。最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有新意的问题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指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培养自学能力。通过观察笔者还发现:在这样的评讲课上,学生提问的面较广,问题的类型各异,难易程度有别,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基础差一些的学生提出了一定数量的问题。 、从现代教学理念的角度开展互动活动 认知策略的训练表明,在小组学习中进行相互启发的讨论教 学,能促进策略学习。笔者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自 学讨论评价调控内化”这一教与学模式。从预习环节入手,让学生根据具体的单元目标,借助于工具书进行自学,把课堂作为自学成果的展示和自学步骤的延伸,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自学情况,相互补充和提出质疑,在小组评价的基础上推荐一人在全班交流,老师进行点评,学生根据反馈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内化为一种素质。如在学习 SEFC B2A Unit 7 Canada 时,可设计这样一项任务:比较并报告中国与加拿大在地理位置、气候、人口、语言、资源几个方面相同点及其差异 (Compare and report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Canada in location, weather, population, language and resource )可设计下列活动步骤:(1)、学生独自学习材料(2)、教师集中解答语言点问题(3)、学生分成5-6人小组活动。规定时间,每人发一张表(老师提示:各组由小组长分派任务)(4)、各小组全体成员上台展示。(其中一个充当主持人,其他人分角色报告一部分内容)(5)、教师点评与学生评价(6)、每成员采他人之长写一篇文章报告中加两国在上述几方面的相同与差异。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相互改错。(7)、各组推荐一篇在全班交流。(8)、教师点评值得一提的是,完成任务后只有通过恰当的评价,才能使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才能使学生学会吸收他人的优点,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从而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根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开展互动活动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为了使交际活 动成功,交际双方除了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还要注意语言的流 利性。有很多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总有一个“心译”过 程,即:首先把英语译成汉语,再根据汉语找出相应的英语,这 显然降低了语言的流利性,影响了交际效果。针对这情况,笔者 在学生中经常开展称之为“taboo”的活动。 这样的活动可在个人中进行。一个人手举要猜的词或词组面朝观众另一个也面朝观从坐着准备猜词,第三个人看着要猜的内容用语言进行描述。 准备猜词的选手根据所给提示猜词,看哪一组在规定时间内猜出 的词最多。据观察所得数据显示,学生这时说话的语速比平时要 快一倍。通过这样的互动活动学生所获得的感受是:学习外语就 是要多用,多讲,特别是直接用英语思维进行交际。真实的任务活动使得学员们产生了融入型的学习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把语言学习融入到任务型活动中, 让学生把身边的英语挖掘出来。首先,笔者调查了学生希望学会生活中的哪些英语,然后把学生分组。以下列成四组为例。一组写出校园英语词汇(dormitory, laboratory, bulletin board, overhead projector, fountain, equipment, sculpture等);一组写出人体部位及表情的英语词汇(forehead, wrist, thigh, ankle, elbow, eyebrow, chin ,nail等);一组写出学习与办公英语词汇(laptop, personal organizer, mouse mat, paper clips, filing tray, desk-tidy, stapler等);另一组写出家庭日用品英语词汇(extractor, fridge, oven , microwave, dishwasher, washbasin等)。要求各组写出单词并各造一个句子或一段话,然后老师利用各组提供的内容编写4张不同的worksheet。如: 1. We will have our picture taken where stands a sculpture in front of the science building. 2.You need a desk-tidy so that put your pens, paper clips and other odds and ends in. 3. After supper my father just puts the plates, bowls spoons and other things into the dishwasher but Jades mother says they dont need one because her father can do the washing. 4. People yawn when they are tired or bored but they bite their nails when they are nervous.这4个句子分别选自4个组,划线部分为生词。可按下列方式编写4种不同的Worksheet.Worksheet A:1. We will have our picture taken where stands a sculpture in front of the science building. 2.You need _ so that put your pens, paper clips and other oddsand ends in. 3. After supper my father just puts the plates, bowls spoons and other things into the _ but Jades mother says they dont need one because her father can do the washing. 4.People yawn when they are tired or bored but they _ when they are nervous.Worksheet B:1.We will have our picture taken where stands _in front of the science building. 2.You need a desk-tidy so that put your pens, paper clips and other odds and ends in. 3. After supper my father just puts the plates, bowls spoons and other things into the _but Jades mother says they dont need one because her father can do the washing. 4.People yawn when they are tired or bored but they _when they are nervous.用同样的方法可编写出Worksheets C,D.让学生按四人一组活动,每组中分别有人拿Worksheet A-D, 相互不准看。如果那个成员想找答案,可用下列句子“Has anyone one got a complete sentence for No.2 ?”, 另一个成员回答:“Yes, I have.” 第一个接着说:“ Please read it out.” 就这样进行下去,最后比一比那一组先找到全部答案并记熟了介绍的单词和词组。在此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学会合作,捕捉与提炼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5、把互动渗透到学习的各个环节除了课内外的互动活动,教师还让学生各自命题并相互作出评价,评价项目如下:自命题试卷评价姓名选做3个人的试卷,在不同的组别和性别中选,答案不要写在试卷上,做完后给命题人批改自己订正。一、1三次成绩分别为:分命题人是否订正_分命题人是否订正分命题人是否订正2自己感到有疑问的知识是二、1你认为最好的题是 同学的第题同学的第题同学的第题2、总体评价:同学的命题最好(能考出所涉及内容的关键,难点)3、想提出来商讨的题目为同学的第题 同学的第题同学的第题 最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在全班学生得自命题中选择经典题目组成一份试卷,并在每一条题目后注明“选自xxx同学”,学生了很高兴,课后会主动向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的主人请教。6、把互动活动引入到社会和家庭 除了平时与学生的交流,笔者每学期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两次 书面交流。分期中和期末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课堂表 现,参与小组讨论以及作业情况等逐一进行评价。每次有一张表 格,表格中含四个栏目,()、学期学习要求;()、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这样家长可以全面了解子女在校 学习情况,更有效地配合学校进行家庭教育,学生可从多种渠道 信息反馈中获得对自己的正确评价从而更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 五、效果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此项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见下表)。 选择显著性水平为. ,采用检验对上表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显示:()、实验的准备阶段已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年月年月,笔者曾多次外出开会和学习,加起来达个月,但没有找人代一节课,全部由学生自学或学生轮流组织点评活动。高考前进入自由复习阶段,学生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体现,自主性学习能力发挥了更大的优势。学生对几年的学习资料进行归纳和筛选,特别是对每天的复习内容和活动进行了调控,最后从容上了考场,考出了很好成绩。()、实验中期也取得了两方面的进步:第一,实验班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标准差缩小,表明两极分化现象逐渐减小。第二,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班,证明新方法优于原方法。 另外在实验前后所作的关于学生使用管理策略情况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实验后学生使用管理策略的频率高于实验前,学生已意识到互动对调控学习活动的作用。如问卷中第三部分题,实验前(0年9月)平均分为.分,实验后(1年7月)为.分。条,实验前平均为.分,实验后为.分。(问卷内容见附录)01、02我校英语高考均分在镇江市占第二,03、04年在镇江市居第一。、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有了明显加强。小组活动的 模式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使得他们更加团结,彼 此更为尊重。如:在学习SEFC 2B Unit 15时, 笔者提出了这样 的问题:What do you think Sherlock Holems looks like? 有的小组代表站起来这样说:Three of us think that he should be tall, strong and fat but I have some idea slightly different. I think he should be tall, strong and thin because as a detective, he couldnt have had a lot of rest and he is always on a run.显然,发言者显 示了对小组成员的极大尊重,同时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念。在平时组织的学校活动中,在同年级中,这个班是出席人数最齐的。、建立起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这个班里,学生愿意 跟老师说心理话,有一个学生父母闹离婚,他觉得夹在他们中间 很为难,于是他就找老师,笔者说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觉得很有 启发并要照此试一试。再如班上有个学生家庭困难,在高三最后 学期又失去了母亲,同学们自发决定筹集一笔钱准备供她读完高中,学生征求笔者的意见,笔者表示赞同并献上了一份爱心。 、 激活了学生思路, 给求异思维创造了机会。 在学到 SEFC 2B Unit 18时,笔者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Hank Stram 进 行评价。一些学生认为He is a good father because he loves his children and takes them to see the world. And he is also much of a talker because when he met an American on the train the could have a talk for two hours.但有人却认为:He is a good father but not a good husband because he goes on a visit without his wife. 立即就有人站起来说: Perhaps his wife has something of her own to attend. He takes care of their children instead of his wife. In this sense he is a good husband. 、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学生考入大学后 的反馈信中大多数学生提到高中的英语教学对他们有很大帮助, 使他们进入大学后能适应高层次的学习,听懂外籍教师上课,有 的一进大学就通过了四级考试。一位考取武汉科技大学的学生在 信中这样写道:“非常感谢老师在高中阶段开展了多种语言交际 活动,现在我在课内外都能与外教进行交流,我和深圳的一个学 生是学院历史上唯一的在大一就担任院英语协会职务的非英语系 学生。我组织了很多活动,还采访了一些外国人,用英语所写的 调查报告得了。”6、锻炼培养了一批教师。课题研究个教师们搭起了互动的平台,各种有效的评价机制就如同催化剂促使教师们自觉学习,不断反思,进步迅速。几年来,课题组中涌现出了镇江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一名,镇江市学科带头人三名,扬中市骨干教师5名。7、形成并促进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高考成绩01、02我校英语高考均分在镇江市占第二,03、04年在镇江市居第一()学科竞赛0104年参加江苏省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获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20名 。02年参加镇江市英语口语电视大赛一等奖1名02年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日记大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教师参加基本功竞赛情况03年扬中市青年教师基本功二等奖04年扬中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获第二名()教研组历年被评为先进教研组,03被评为镇江市优秀教研组()课题成果与经验的推广与宣传课题组先后接待前来学习的单位20余个,如大港中学、句容中学、溧水中学、宜兴中学、连云港中学、苏州高级中学等。课题对外开课25节,为镇江市和扬中市骨干教师培训12次课题中期报告年发表在特级教师杂志上 课题论文2004年参加省教学学会举行的课题论文评比获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两篇。 有关课题的论文发表与获奖情况:2000年高月琴 “如何有效地获得老师的帮助?”英语画刊7月高月琴 “好表现欲在外语教学中的利用” 扬中市教育论文评一等奖高月琴 “给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坐标”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通讯高月琴 “高一新生应优化学习心态,强化学习行为训练”扬中日报2月高月琴 “从教学过程的互动看家教” 扬中日报月高月琴 “面对高考英语听力”镇江日报教育周刊6月17日高月琴 “运用教育理论,把握学生心理,提高教学效果”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丛书。马纪华 “抓好衔接,促进教学”英语周报8月2001年马纪华 “巧用课堂语言,提高课堂效率” 英语周报教师版9月汤士祥 “高考书面表达的考查及对策” 镇江师专学报 20013期汤士祥 “CEFO课文教学“三字法” 扬中市二等奖2001.6钱 云 “创新教育对英语教师素质要求” 扬中市一等奖2001.6钱 云 “英语教师与创新教育” 镇江师专学报2001.3高月琴 “高考是一面镜子”(高考阅卷引起的反思) 镇江日报 月日高月琴 “培养中学生管理策略,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 特级教师4月高月琴 “巧用网络学英语” 学习报 10月30日高月琴 “互动促调控,学习更主动” 1991-2001全国中小学英语教育 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 中央教科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举办2002年高月琴 “ 困扰学生的听力问题问答录 ”学习报 2002年 1月20日高月琴 “ 降低情感过虑,提高学习效果”. 省三等奖 2002年12月高月琴 “互动促调控,学习更主动”中国教育理论杂志2002年3月丁贤红 “情感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2002 获省师陶杯三等奖汤士祥 “完形填空解题误区及对策” 考试与研究 2002.5汤士祥 “课堂教学十化 ” 2002. 10镇江市论文评比二等奖王 琴 “写作课的设计与创新” 英语周报 2002.6方义林 “英语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 英语周报 2002.4丁贤红 “情感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2002 获省师陶杯三等奖2003年高月琴 “网上互动-学习的新潮流”中国教育理论杂志2003年6月高月琴 “培养英语思维的途经与手段” 英语周报2003年6月 初中版高月琴 “从教学过程的互动看家教” 成才导报 2003年792期高月琴 “如何辨认词典上的音标” 学习方法报2003年6月高月琴 “ 高中英语复习中学生资源的挖掘” 教育论坛2003年8月景 萍 “激活主体,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全国英语教师论文大赛 学英语报社一等奖2003马纪华 “归因论与外语教学” 镇江市第九次教育科研论文评选叁等奖2003.5钱云 “中学英语教学的多维性”江苏老师教育征文三等奖 2003.12钱云 “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意策略”江苏老师教育征文三等奖2003.5方义林 “合作学习与英语听说教学” 2003.5英语周报汤士祥 “难的反思”2003.4 镇江教育汤士祥 学案与测评2003.6 东南大学出版社马纪华 学案与测评2003.6 东南大学出版社马纪华 导学创新高二上2003.7沈阳出版社马纪华 导学创新高二下2003.1沈阳出版社潘志萍 “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复述” 镇江市第九次教科研优秀论文二等奖2003.52004年”汤士祥 “从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谈高三学生的三关”中华教育科研与实践 2004.3高月琴 “走出英语训练误区,提升读、听、写能力”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4年3月高月琴 “新课程背景下教研组功能的再认识”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04年5月高月琴 “2004年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中国考试04年6月高月琴 “高考书面表达复习策略” 英语周报04年高考听说读写版第27期高月琴 “高考听力复习策略” 英语周报 04年高考听说读写版第33期高月琴 “透析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行为及其改善途径”中国教育理论杂志04年7月高月琴 “带学生走出高原” 成才导报 2004年4月4日高月琴 “从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学生的学习状况说起” 省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二等奖 高月琴 “英语评讲课改革与反思”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9月高月琴 “贴近生活的任务设计” 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 第28期高月琴 “新课程背景下教研组功能的再认识” 省三等奖 2004 .10高月琴 “中学生英语学习方式改善途径” (课题论文 ) 省贰等奖 2004 .8张国琴 “高一英语分层次听说教学探微 市教科所 市一等奖 2004.12景萍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自控式学习主体的建构 ” 市教科所 市一等奖 2004.12景萍 “也谈高中阶段差生心理障碍疏导” 考试第12期 2004.12丁霞琴 “强调结构教学案例”镇江市教科所 镇江市三等奖李 霞 “ 高考前英语复习科教导报” 第53期 2004.11李 霞 “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影响” 学英语报 2004.4李 霞 “谈高中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