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平面几何旋转型题.doc_第1页
十三:平面几何旋转型题.doc_第2页
十三:平面几何旋转型题.doc_第3页
十三:平面几何旋转型题.doc_第4页
十三:平面几何旋转型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之十三:旋转型题 【中考题特点】:旋转型题是近两年来中考数学试题中出现的热点题型之一,客观题和主观题都有。这类问题主要集中在求角度、求弧长、求面积、证明线段相等、证明角相等、证明位置关系等题型中,灵活性较强。这类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图形变换过程中的几何不变性即旋转不变性、数值不变性等,即在旋转变换下,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直线的夹角等于旋转角。【范例讲析】:例1:如图,王虎使一长为4,宽为3的长方形木板,在桌面上做无滑动的翻滚(顺时针方向)木板上点A位置变化为,其中第二次翻滚被桌面上一小木块挡住,使木板与桌面成30角,求点A翻滚到A2位置时共走过的路径长。CBA2A1A30例2:已知,点P是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连PA、PB、PC.(1)将P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到PCB的位置(如图1).设AB的长为a,PB的长为b(ba),求PAB旋转到PCB的过程中边PA所扫过区域(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若PA=2,PB=4,APB=135,求PC的长.(2)如图2,若PA2+PC2=2PB2,请说明点P必在对角线AC上.图1图2例3:等腰ABC,AB=AC=,BAC=120,P为BC的中点,小慧拿着含300角的透明三角板,使300角的顶点落在点P,三角板绕P点旋转(1)如图a,当三角板的两边分别交AB、AC于点E、F时求证:BPECFP;(2)操作:将三角板绕点P旋转到图b情形时,三角板的两边分别交BA的延长线、边AC于点E、F 探究:BPE与CFP还相似吗?(只需写出结论) 探究:连结EF,BPE与PFE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图a图b 设EF=m,EPF的面积为S,试用m的代数式表示S 例4:图1是边长分别为4和3的两个等边三角形纸片ABC和CDE叠放在一起(C与C重合).(1)操作:固定ABC,将CDE绕点C顺时针旋转30得到CDE,连结AD、BE,CE的延长线交AB于F(图2);探究:在图2中,线段BE与AD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 (2)操作:将图2中的CDE,在线段CF上沿着CF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平移,平移后的CDE设为PQR(图3);探究:设PQR移动的时间为x秒,PQR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操作:图1中CDE固定,将ABC移动,使顶点C落在CE的中点,边BC交DE于点M,边AC交DC于点N,设AC C=(3090)(图4);ED图2图3DE图4C/(C/)(C/)探究:在图4中,线段CNEM的值是否随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没有变化,请你求出CNEM的值,如果有变化,请你说明理由.例5:将两块含30角且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板如图1摆放。(1)将图1中绕点C顺时针旋转45得图2,点与AB的交点,求证:;(2)将图2中绕点C顺时针旋转30到(如图3),点与AB的交点。线段之间存在一个确定的等量关系,请你写出这个关系式并说明理由;(3)将图3中线段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到(如图4),连结,求证:AB.【练习】:1、如图:已知在RtABC中,ABC=90,C60,边AB=6cm.(1) 求边AC和BC的值;(2) 求以直角边AB所在的直线l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的侧面积.(结果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实验与推理如图141,142,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是AB延长线上一点。直角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经过点D,且直角顶点E在AB边上滑动(点E不与点A,B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CBM的平分线BF相交于点F。如图141,当点E在AB边的中点位置时:通过测量DE,EF的长度,猜想DE与E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连接点E与AD边的中点N,猜想NE与B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请证明你的上述两猜想。如图142,当点E在AB边上的任意位置时,请你在AD边上找到一点N,使得NE=BF,进而猜想此时DE与E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3、操作:在ABC中,ACBC2,C900,将一块等腰三角形板的直角顶点放在斜边AB的中点P处,将三角板绕点P旋转,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射线AC、CB于D、E两点。图,是旋转三角板得到的图形中的3种情况。研究:(1) 三角板绕点P旋转,观察线段PD和PE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结合图加以证明。(2) 三角板绕点P旋转,是否能居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指出所有情况(即写出PBE为等腰三角形时CE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若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斜边AB上的M处,且AM:MB1:3,和前面一样操作,试问线段MD和ME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结合图加以证明。参考答案:例1: 例2:解:(1)S阴影=连结PP,证PB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PC=6;(2)将P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到PCB的位置,由勾股逆定理证出PCP=90,再证BPC+APB=180,即点P在对角线AC上.例3:(1)证明:在ABC中,BAC=120,AB=AC,所以B=C=30,因为B+BPE+BEP=180 所以BPE+BEP=150因为EPF=30,又因为 BPE+EPF+CPF=180所以BPE+CPF=150所以BEP=CPF 所以BPECFP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BPECFP BPE与PFE相似。 下面证明结论ABCEFPMN 同(1)可证BPECFP得=,而CP=BP 因此=, 又因为EBP=EPF, 所以BPEPFE (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由得 BPEPFE 所以BEP=PEF,分别过点P作PMBE,PNEF,垂足分别为M、N,则PM =PN。连AP,在RtABP中,由B =30,AB=8可得AP=4, 所以PM=2, 所以PN=2,所以 s = PNEF=m例4:解:(1)BE=AD 证明:ABC与DCE是等边三角形TSACB=DCE=60 CA=CB,CE=CDBCE=ACD BCEACD BE=AD(也可用旋转方法证明BE=AD)(2)如图在CQT中 TCQ=30 RQT=60QTC=30 QTC=TCQQT=QC=x RT=3x RTSR=90 RST=90y=32 (3x)2=(3x)2(0x3) (3)CNEM的值不变 证明:ACC=60MCENCC=120CNCNCC=120 MCE=CNCE=C EMCCCN CNEM=CCEC=D 例5:解:(1)证明:过点作CA的垂线,垂足为D 易知: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A是直角三角形,且A30,所以 故 (2)解: 过点作C的垂线,垂足为E 易知: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2ACA45) CE是直角三角形,且130,所以,故 (3)证明:将图3中线段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到,易证:,于是45,故AB.【练习】:1、解:(1)AC cm,BCcm (2)所求几何体的侧面积S()2、解:DE=EF;NE=BF。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N,E分别为AD,AB的中点,DN=EBBF平分CBM,AN=AE,DNE=EBF=90+45=135NDE+DEA=90,BEF+DEA=90,NDE=BEFDNEEBF DE=EF,NE=BF 在DA边上截取DN=EB(或截取AN=AE),连结NE,点N就使得NE=BF成立(图略)此时,DE=EF。3、解:(1)连结P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是AB的中点, CPPB,CPAB,ACPACB450,ACPB450,又DPCCPEBPEDPCBPECPEDPCBPEPC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