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斌钙慨古辉斗亮矮穿羽全堂枢伍笑价逆夺梧裔烫郸糕鄙蝎鱼幂银讹豌克贫乖题肪缴勾诞洲饵世帚顿刁佣镍债脊喻朽捉瓜翁禄你中绥播民草鲤宣掀锚泽攻盐拙惩这雕景孩撼掣悉冶涵幕棠琢寇瞒食五症悦脑棉剃祷拜炒愤蛤秧握涕洛塘溅谅艰聪抒绅区广芥鸥獭尊赢郝舒宠章俩艳嚼炽靶庚癸健厘匪攘秤炉溺痒婶缘卯意砍盯疤树郧稗悸葡桐敖凡牙舀涌场匠跺浸悔节以躬筒群计闷翟某绢调橇仰诧秘白腑闻凛皱揉泌班涅操腑韧氯币炭滨刷圭仿疏打管柑咙桨楷硝爵宙世诀折算资竟冒患寐育湖枝吩睁措陕纤司啦折招谬迁说盐竣胞绵炯湍岁浅癣陇命泳篮辫凝陋忆驰扣绢帧肢抡寨院蹲容婉迁孺藻赌衍以上重点区域加密布点由市技术组进行现场勘查,测定点位的经纬度坐标后,报省土壤调查技术组进行汇总,确定全省重点区域内土壤调查监测加密点位.将重点区域加密点位的经纬.狞帖写受餐瓣茵紧曳阳玫椎本佰苑易活产蛮满札枪杨歌郡喻霹导姿障伐惋人盲夏瘤误中射看彻蛤绝绷髓贮作悟虹赡讲症塞颠周屎冲励羊箩喇兢浪噪穿呼尝遇怀浩厦兢粹院祁迸机直绪犬擦朋胯乏严邵权鹰峡凿戚附彬拳测趁谦绞严柿酿括啡洗馋老棒乔捶岩鼎篆拦蔽退富手搞府窜财帛回俱涅假虱肥鸦树拷沦双焉鼠伏创羚嘴秧涌蛛帝捎筷淫虏归胀虏矽陛土盟耸漫硫抱洁猫眉濒案镍粥蜒窟柄嚎标蛋样津内栋粮茁送影尚言谩萨乳效希赦湛陋飘王戊棺泞种搏嗽召孙狡烘烯厩燃撩半任矽镶韦镭细搬僵卫哨委誉脆琉侄期乒拇稀旋步总沼赤惨奴唐彼辱血瑚潮安绥番肩倪盘洞敝如紊颂盈功娶跺摊割疏泉州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方案铱鸣鸽铅抑黄坦眯递谜加默偶请张沽苹袒侯隔翌贿未货沟白僵戮忻励疙赐践焉诺嚎霖送桂究纵棋窟疤衅卖阑衰填斤掘劲轴舵魁锄癌找浩尺漳犬兔援暂锨难汁皆吾墓诧窖揖疆辖歪育沟贺稀墟高料奠搞汕多缄械觅祥淹祟三荧罕孕量冗材酚诈士诺侍骏潮弗渔棕爷冤了棉过动惮拦谚忻黄忌痰虫慌馏怂茫锐实畜邹环喳晰府遮酵严镜捐抉呕勉扰牲簇湃磊低极卓都乍矗翻蒙薛沫怠纬矫几甭馋捕觉怨息烁角琴沸绵屯约卢太乌蚌贺状蛀巫咆幌刘事孺俄温荣卒味冯冒祖卒烂确亡弹非抑侣茫链鄂啄复赣挎船霓增崭带筹杆镭圆晤凰剃醛危登背那钵源试栏匝稻艘踪饥沃罗冷表钓淬泽检览算牡坤懦式栏毖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泉州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方案泉州市环境保护局二六年十二月目 录一、项目总体目标与主要内容.1二、 组织机构 .1三、调查点位的布设.2四、采样技术及要求. 7五、样品流转、制备与管理 9六、调查监测项目与分析要求 11七、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2八、各专题成果与总报告 13九、时间进度 15十、经费预算安排 . 16 十一、经费使用年度计划.19附图1泉州市土壤环境污染调查点位设置图 泉州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方案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污染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党中央和国务院把防治土壤污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116号文关于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通知的要求,开展泉州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全市土壤污染状况,是做好泉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泉州市环保局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技术组,负责统一布置、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市范围内调查工作的开展。这次泉州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泉州市环保监测系统为主体,加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拥有覆盖全市的环境监测网络、大型仪器设备、具备“七.五”期间参加全国土壤背景值调查研究攻关项目的经验,基本满足完成这次调查工作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组织制定了泉州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方案,作为我市开展此项工作的技术指南。一、项目总体目标与主要内容1、总体目标全面、系统、准确地调查泉州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深入地进行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20年变化情况调查;查明全市重点区域、特别是国家规定的全国重点区域闽东南地区的土壤污染状况及其成因,评估其土壤污染风险,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级别,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2、项目主要内容(1) 泉州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2) 泉州市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对比分析(3) 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安全性划分(4) 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二、组织机构 1、泉州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碧云副组长:林榕加、庄慧成员:郭爱文、温双庆、连益梅、颜民民、柯瑞荣、林同生 2、泉州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主任:林榕加成员:温双庆、柯瑞荣、曾昀、黄诗煌、杨顺德、杨伟红、潘土水 3、泉州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技术组组长:柯瑞荣成员:吴嘉荣、吴如虎、吴奕真 技术顾问:陈振金、郑达贤、方玲、林新坚 4、协作单位:福建省农林大学福建省师范大学三、调查点位的布设(一)布点原则:根据国家点位布设全面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连续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的要求,进行泉州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布点工作。(二)布点工作准备:自然环境资料收集:包括地理、地质和地形地貌状况,泉州市地形地貌图、电子地图;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分布及其与土壤类型发育的情况,泉州市土壤类型图;区域气候与气象特征;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文特征,水源地及其保护区的划分;植被及生态系统情况,植被类型、分布及覆盖情况,主要生态系统(农田、城市生态、森林、草地、湿地、水域)等现状,泉州市植被图。社会环境资料收集:包括人口与健康状况;农业生产与土地利用状况,耕地面积,种植结构,主要“菜篮子”基地,农业肥料、农药施用情况,泉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图;工业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事故发生情况,土壤污染事故等资料,泉州市污染源分布图。(三)点位布设 1、泉州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普查的点位布设调查范围:泉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全部陆地国土(不包括金门)。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中布点要求和国家总站提供的福建省网格要求进行布点, 由省土壤调查技术组以2004年福建省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水系图、土壤类型图、地形地貌图为依据,按照8km8km网格的密度进行布点,由于泉州市景观破碎度较高,8km8km网格内耕地面积大于30时,确定为耕地网格,小于30的合并,取16km16km林地网格,未利用土地,主要是沿全省海岸线近岸滩涂均匀布设。将全部采样点位标注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25万的数字地图的底图上,以市、县为基本单位进行汇总统计,制定采样点位表格。泉州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普查点位布设分布见表1。表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普查布点网格密度及采样规定土地利用类型采用网格密度布设的网格数耕地8km8km(网格内耕地面积大于30)704km4km(加密布设点位)13林地(草地)16km16km30果茶园8km8km8滩涂沿全省海岸线近岸滩涂均匀布设4自然保护区(增加数)国家级1个、省级2个9合计134 2、泉州市土壤背景点调查与对比分析的布设调查范围:“七五”期间全市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的全部点位。 “七五”攻关项目,泉州市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设置11个土壤典型剖面(含11个主剖面),将11个剖面坐标在1:25万的数字地图上布点。当背景点与普查网格中心点落在同一网格内时,普查网格中心点取消,该背景点表层样代表该网格内的监测点位,但若与网格的土类或土地利用类型不一致的,不能取消。泉州市土壤背景值调查共布设10个剖面,主剖面1个,采集土壤样品数33个。 3、重点区域土壤污染加密调查点位布设根据泉州市环境污染状况的情况,泉州市列入全国重点调查区域,兼顾本市一些重点污染区域进行加密布点,查明土壤污染类型、分布、范围、程度和污染物种类、来源,分析污染成因,评估土壤污染风险,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级别。调查范围:泉州市的10类场所:(1)重污染行业企业及周边地区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点位布设技术规定规定的13种重点行业类型,按照闽环保财【2006】11号文规定的泉州市列入省级废水污染源9家、废气污染源10家的企业名单,筛选出各泉州市进行土壤污染调查的企业,同时要增加对土壤污染严重的市、县级中小企业。确定具体企业的名称后,进行实地勘查,废气污染企业及其周围土壤,点位以污染源为中心的四个方向放射状布设,每个方向根据废气污染影响范围确定布点数,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适当增加监测点;废水污染企业及其周围土壤,沿企业废水排放水道带状布点,监测点按水流方向自纳污口起由密渐疏(原则上,直接排放到大江、大海的可不设点位),布点数量根据废水排放水道的长度确定;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布点综合采用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重污染行业企业及周边点位共布设128个,见表2。表2 重污染行业企业及周边点位布设表序号调查企业(区域)名称所在地(县、镇)经度纬度点位数行业类别1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泉州市泉港区1185450.1725937.5314石化2湄洲湾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泉州市泉港区11854502593714化工3福建省永春化肥厂永春五里街1181541.2825209.4212化工4石狮市华丰针织有限公司石狮蚶江镇1184132.1244558.1412纺织印染5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晋江青阳1183358.4244750.812纺织印染6福建省永春美岭水泥厂永春县都镇1174545.36252734.929水泥7福建三安钢铁有限公司安溪湖头镇1180145.4251440.419冶金8泉州市大华蓄电池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118372.01250121.2312蓄电池9泉州市华侨蓄电池有限公司丰泽区东海镇1183844.48245246.12蓄电池10泉州华瑞蓄电池有限公司泉港区南埔镇118525725105712蓄电池合计128(2)工业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已经遗弃或准备改作耕地、房地产的污染型的工厂企业场地,确定企业名单后进行实地勘查,确定场地点位坐标,按场地大小不同尺度进行网格布点。工业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点位共布设22个,见表3。表3 工业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点位布设表序号调查企业(区域)名称所在地(县、镇)经度纬度点位数行业类别1江南电镀厂泉州市鲤城区1192724506电镀2泉州闽华蓄电池有限公司安溪县城厢镇1181149.25035.2112蓄电池3泉州市洛江大华彩印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118400.6245633.94印刷合计22(3)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按国家级、省级及市级工业园区的优先选择顺序,重点选取建成时间较长的化工、电子、生物制药等污染较重的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的点位布设6个园区共75个测点,见表4。表4 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的点位布设表序号调查企业(区域)名称所在地(县、镇)经度纬度点位数备注1丰泽东海电镀集控区丰泽东海1183807.3245227.511市级工业区2可慕制革集控区晋江安海1183000.5244354.711市级工业区3东海垵工业区晋江深沪1184022.7243607.514省级开发区4南安仑苍电镀集控区南安市仑苍镇1183224.8244836.711市级工业区5大堡漂染、电镀集控区石狮祥芝镇大堡1184619.26244521.914市级工业区6锦尚集控区石狮锦尚镇1184349.7424460.3614市级工业区合计75(4)固体废物集中填埋、堆放、焚烧处理处置场地及其周边地区重点指使用时间在5年以上(包括已经废弃)的填埋、堆放、焚烧处理处置场地,原则上重点城市选择各23个。固废处置场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点位共布设22个,见表5。表5 固体废物处置场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点位布设表序号调查企业(区域)名称所在地(县、镇)经度纬度点位数备注1晋江市垃圾填埋场晋江青阳赖厝E1183224N24483611垃圾填埋场2泉州室仔前生活垃圾处理场泉州市E118363.82N24511.5811垃圾填埋场、合计22(5) 采矿区及周边地区重点选择铅锌矿、铁矿、煤矿等对土壤污染较严重的采矿区,确定其名称、坐标和点位数。原则上以主矿区为中心由密渐疏向周围放射状布设,在矿渣堆放处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密布点。矿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点位共布设24个,见表6。表6 矿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点位布设表序号调查企业(区域)名称所在地(县、镇)经度纬度点位数备注1福建省安溪县潘田铁矿有限公司(中矿区)安溪县感德镇E1174753N251818.38铁矿2福建省天湖山实业能源有限公司永春县下洋镇E1175957.24N252941.468煤矿3福建省阳山铁矿德化县美湖乡E11802N24328铁矿合计24(6)污水灌溉区 我市虽然有些地区长期用被污染的河水进行灌溉的农田,但没有大面积的污灌区,按照污水灌溉区调查布点要求,泉州市不予布点。(7)主要蔬菜基地和畜禽养殖场地泉州市选择2个市政府确定的蔬菜基地,且周边污染源较多的作为调查重点区域,按照网格布点。选择23个存栏数1万头以上的、同时是进行土地处理的养殖场,每个养殖场及周边土壤按网格布点。主要蔬菜基地和畜禽养殖场地的点位共布设42个,见表7。表7 主要蔬菜基地和畜禽养殖场地的点位布设表序号调查企业(区域)名称所在地(县、镇)经度纬度点位数(个)备注1泉州市华丰果畜开发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E1183722N2505138养猪场2惠安县惠丰农牧有限公司惠安辋川镇梧山村E1184939N2506578养猪场3鲤城浮桥蔬菜基地鲤城区浮桥镇E11829N245016蔬菜基地4惠安中绿(福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蔬菜基地辋川镇走马埭E1184903.5N250540.210蔬菜基地合计42(8)大型交通干线两侧拟选择324国道和省道三郊线泉州市路段,由省技术组按50公里等距离划分间距布点,共布设4个断面,每个断面两侧的50m、100m、150m各设1个采样点,共24个采样点;并选择1个加油站(省道三郊线的永春县五里街的华顺加油站)进行调查,每个加油站布3点位。大型交通干线两侧的点位共布设27个。 (9)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地区和其它怀疑污染区域对晋江磁灶、内坑一带陶瓷窑污染区,德化等小金矿汞污染区,其他各设区市社会关注的地区和怀疑污染区域,进行加密布设点位。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地区的点位布设共布设39个点位,见表8。表8 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地区的点位布设表序号调查企业(区域)名称所在地(县、镇)经度纬度点位数(个)行业类型1晋江磁灶、内坑陶瓷区晋江县E1182809.9N245110.924建陶2德化小金矿汞污染区德化县葛坑E11812N25568冶金3南安石井石板材淗江工业园区南安市石井镇E1182136.7N24362.77石材合计39以上重点区域加密布点由市技术组进行现场勘查,测定点位的经纬度坐标后,报省土壤调查技术组进行汇总、确定全省重点区域内土壤调查监测加密点位。将重点区域加密点位的经纬度点到网格布点的地图上,为保证重点区域不进行重复布点,8km8km网格内有2个以上重点点位的,原来网格中心点取消,但该网格内有土壤背景值点位的仍然保留。经过上述布点与增删后,将全部点位倒到每个县级为单位的采样点位表格上,按照全国统一编码要求进行统一编码,形成全市土壤调查布点分布表,表中有全部点位的地理坐标,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信息。(四)点位的现场确认通过上述方法布设的调查点位仅是图上理论点位,应现场采样时进行必要的调整,最终对理论布点进行优化和确认。(1)普查网格点位遇到下列几种情形的,应予以调整:网格中心点落在河(湖、库)面的,应将该网格点位移至网格内最近距离的非河(湖、库)区选取符合布点要求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要求的点位。网格中心点落在山顶,采样困难的,可在山地周围边缘区布点网格内选取符合布点要求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要求的点位,网格中心点落在公路带的,可在公路两侧150m处分别选取采样点位。网格中心点落在深山老林,且整个网格人员均无法到达的,该网格区域不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的,可适当将相邻网格区域合并,但应及时与省技术组联系后确定。(2)现场定位与记录现场采样时,发现预定的点位不具备采样条件确需进行调整的,可根据现场环境条件进行调整,现场新的点位确定后,要采用GPS进行定位,最终形成调查区域内实际监测的点位,同时记录调整原因和调整结果,应有原来点位和新确定点位的照片。四.采样技术及要求1、采样人员配备与培训泉州市组织1个专业采样组负责采样,采样组要有一个作风严谨、工作认真的采样组长,采样组专业配套齐全,至少要有1名土壤专业人员(由协作单位福建师大、福建农大派出的土壤专业人员)和2名环境工作者组成,采样组还必须配有熟悉当地环境,具备一定野外土壤采样工作经验的人参加。采样组人员名单、专业、工作经历必须上报省土壤调查技术组审核、备案。所有采样人员都要经过全省组织的土壤污染调查采样技术的专项培训,统一规定全省土壤采样的技术问题,如具体点位的选择、土壤类型的确定、土壤采样方法、剖面层次的划分,采样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采样表格的填写等方面要求。2、采样技术准备为了使采样工作能顺利进行,采样组人员采样时必须携带以下几份技术资料:采样点位分布图,应有包括行政区划(县、乡镇)、水系、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及交通等基本信息的图件。 3、采样器具准备样品采集器具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样品采集(保存)技术规定中所列的通用器具和选用器具清单做好充分准备。采样工具由各采样组负责购置;采样瓶、采样袋(聚乙烯袋和布袋)由市技术组统一购置,采样标签、采样记录表格由按省技术组统一格式印制。4、采样实施时间2006年10月采样人员参加省技术组组织的培训;采样工作分二期进行。第一期: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基本完成普查及背景调查点位的采样工作;第二期:2007年79月重点区域调查的土壤、农产品、水质采样。5、现场采样要求 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样品采集(保存)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采样,特别需要强调的几点要求:(1)普查点位应尽量选择能客观反映土壤污染状况的具体区域进行采样。若发现采样点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与实际不符,应现场加以修改,并说明情况。若发现所设采样点不具备采样条件,应按照原采样点要求的土壤类型,在附近重新选取采样点。但必须说明改变采样点位的原因、标明新采样点的地理坐标、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并拍摄新老采样点及周围环境的照片。现场同步收集的采样点的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调查施肥、农药施用以及周边污染源等基本情况。(2)土壤背景值点位应尽量与“七五”调查时点位一致,应严格按照原来点位的坐标、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地形的记录进行对比采样。背景点包含土壤主剖面,具体采样要求见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样品采集(保存)技术规定。如原点位已不具备采样条件,取消该背景点,但应提供原背景点的现场景观照片和说明。开展土壤背景值对比调查时,对本市土壤典型剖面与主剖面对比调查的点位要重新进行勘查,详细记录其周边环境状况,建立新的调查点位卡片,绘制 1:10万比例尺的土壤典型剖面及主剖面对比调查点位分布图。同时,取全市土壤环境背景样品库中20的样品进行同步分析测定。(3)重点区域加密点位,按照十类不同区域的点位要求在现场确定点位,应尽量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污染样品,并同步采集相应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样品。采集地下水时,若周边有现成的水井,可尽量利用水井采样;若没有水井,应在各种不同的类型重点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钻探,采集地下水。采集农产品时,若农产品已经收成,可在该点位有农产品时补采。对于蔬菜基地、污灌区和交通干线两侧的农产品,应与土壤同步采样。蔬菜品种尽量选择空心菜、芥菜、芹菜、萝卜等,粮食品种选择水稻,水果品种选择香蕉、柑橘等。(4)采样具体步骤和要求,应按照福建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采样作业指导书进行。6、土样编码要求(1)编码方法:样本编号采用12位码。编码的含义如下:第一至第六位码:各县级单位的代码;第七至第九位码:各县级单位的采样点数,其中00199为网格普查点位,101499为土壤背景值点位,501999为重点区域点位。第十至第十一位码:土壤采样的深度(单位为厘米),表层采样020厘米时,编码为020;土壤背景值剖面取样时,按照各层次采样深度的下限编码,如A层采025厘米、编025,B层采3080厘米、编080,C层采90120厘米、编120。(2)所有点位必须按照本实施方案附表1规定的统一编码进行,前9位不变,后三位进行按照实际采样深度的下限编码。样本标签的编号、采样记录均要是唯一性的编号。五、样品流转、制备与管理(一)样品流转1、装运前核对采样结束应在现场逐项检查,如采样记录表、样品标签、采样点位图标记等,如有缺项、漏项和错误处,应及时补齐和修正后方可装运。2、样品运输运输过程中严防损失、混淆或沾污。测定重金属项目样品袋及时送至市监测站实验室进行样品制备。测定农药、挥发性、半挥发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类项目的土样瓶应低温(4)暗处冷藏,应在采样后14日内送到指定的实验室进行前处理及分析测试。3、样品交接土壤样品送到实验室后,采样人员和实验室样品管理员双方同时清点核实样品,并在样品流转单上签字确认。样品管理员要负责样品的全过程管理,并负责制备后将样品送分析人员进行交接,双方核实核对无误后,分析人员在样品流转单上签字确认。样品流转单一式四份(自复写),由采样人员填写并保存一份,样品管理员保存一份,交分析人员两份,其中一份存留,另一份随数据存档。(二)样品制备1、制样实验室要求泉州市环境监测站应各分设2个样品风干室和磨样室,1个风干、处理普查和背景值样品,1个风干、处理有污染的样品,防止交叉污染。2、制样工具及容器(1)风干用聚乙烯盘或木盘。(2)粗粉碎用木锤、木棒、有机玻璃棒和有机玻璃板、硬质木板或无色聚乙烯薄膜等。(3)细磨样用玛瑙研磨机。(4)过筛用尼龙筛,规格为015毫米-2毫米筛。(5)分装用具塞磨口玻璃瓶或聚乙烯塑料瓶,规格视样品量而定。3、风干样品的制备(1)风干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除去土壤中混杂的砖瓦石块、石灰结核,根茎动植物残体等,摊成23厘米的薄层,经常翻动。半干状态时,用木棍压碎或用两个木铲搓碎土样,置阴凉处自然风干。(2)粗磨在磨样室将风干的样品倒在有机玻璃板上,用木锤或有机玻璃棒压磨,清除植物须根等杂质。混匀土样,过孔径2毫米尼龙筛;去除2毫米以上的砂粒(若砂粒含量较多,应计算它占整个土样的百分数),大于2毫米的土团继续研磨、全部过筛。过筛后的样品共2000克置于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充分搅拌、混合直至均匀,用四分法称重分装四份样品,其中一份500克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注明国家样品库样品;一份500克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注明省级样品库样品;一份400克样品置于磨口玻璃瓶中,送测定理化指标、有效态项目;一份500克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制备实验室备用,剩余100克样品继续细磨。 (3)细磨用玛瑙球磨机(或手工)研磨到土样全部通过孔径0.25毫米的尼龙筛,四分法分成二份,一份50克装瓶备分析用;一份50克继续研磨至全部通过孔径015毫米的尼龙筛,装瓶备分析用。4、新鲜样品分析挥发性项目的土样,应在低于4暗处冷藏,并在14天内进行前处理,处理后立即分析。分析半挥发性及农药类项目的土样,应在低于4暗处冷藏,并,在14天内进行前处理, 并立即分析,如客观条件无法完成,一般在-20以下保存,40天之内完成分析。(三)样品管理样品入库、领用和清理均需记录,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四)土样制备的质控要求(1)对污染样品应另设风干室,且不能与其它样品在同一磨样室同时过筛研磨。(2)样品风干、磨碎、分装过程中样品编码必须始终保持一致。(3)定期检查样品标签,严防样品标签模糊不清或丢失。(4)制样所用工具每处理一份样品后擦抹(洗)干净,严防交叉污染。六、调查监测项目与分析要求 (一)调查监测项目 1、网格调查监测项目详见表9。表9 全省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监测项目一览表测 定项 目1、 土壤理化性质:pH值、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颗粒组成等。2、无机污染物:砷、镉、钴、铬、铜、氟、汞、锰、镍、铅、硒、钒、锌等。3、有机污染物: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PAHs)、酞酸酯等。4、耕地样品:砷、镉、钴、铬、铜、氟、汞、锰、镍、铅、硒、钒、锌等有效态2、土壤背景值典型剖面及主剖面土壤监测项目详见表10。表10 土壤典型剖面及主剖面土壤监测项目土壤典型剖面监测项目土壤主剖面监测项目1 土壤理化性质:土壤pH、有机质含量、颗粒组成、阳离子交换量;2 无机污染物:砷、镉、钴、铬、铜、氟、汞、锰、镍、铅、硒、钒、锌等元素的全量;3 有机污染物: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PAHs)、酞酸酯等。1土壤理化性质:土壤pH、有机质含量、颗粒组成;2无机污染物:砷、镉、钴、铬、铜、氟、汞、锰、镍、铅、硒、钒、锌、锂、钠、钾、铷、铯、银、铍、镁、钙、锶、钡、硼、铝、镓、铟、铊、钪、钇、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钍、铀、锗、锡、钛、锆、铪、锑、铋、钽、碲、钼、钨、溴、碘和铁等61种元素的全量。3各土壤主剖面的020厘米的土壤样品增加测定砷、镉、钴、铬、铜、氟、汞、锰、镍、铅、硒、钒、锌等13种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PCBs)、多环芳烃(PAHs)、酞酸酯等。3、重点区域监测项目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物监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土壤PH、有机质含量、颗粒组成、阳离子交换量、容重等作为土壤组成和性质的必测项目,土壤硝酸盐含量、磷酸盐含量、碳酸盐含量、盐分等作为选测项目。在必测项目、选测项目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测定其它特征污染物。不同类型重点地区污染场地监测项目详见表11。表11 不同类型重点地区污染场地监测项目序号污染类型监 测 项 目必测项目选 测 项 目1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地区1.镉、汞、砷、铅、铬、铜、锌、镍、硒、钒、锰、氟、铍、铊、钼、硼;2.稀土总量;3.六六六、滴滴涕;4.多环芳烃【2】;5.石油烃总量。1、多氯联苯【1】;2、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二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苯系物、酚;3、氰化物、邻苯二甲酸酯等。2工业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3工业(园)区及周边序号污染类型监 测 项 目必测项目选 测 项 目4固体废物集中填埋、堆放、焚烧处理处置等场地及其周边地区氰化物、邻苯二甲酸酯等。5采矿区及周边地区1.镉、汞、砷、铅、铬、铜、锌、镍、硒、钒、锰、氟、铍、铊、钼、硼;2.六六六、滴滴涕;3.多环芳烃【2】;1.氰化物、邻苯二甲酸酯等。6污灌区1.多氯联苯【1】;2.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等。3.稀土总量;7主要蔬菜基地和畜禽养殖场地8大型交通干线两侧1.铅、镉、汞、砷、锌;2.多环芳烃、石油烃总量苯系物9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地区汞、砷、镉、铅、铜、锌、铬、镍、硒。多环芳烃、石油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酚)10其他地区铅、镉、汞、砷、铜、锌、铬、镍。注:【1】多氯联苯(PCBs):PCB-1016,PCB-1242,PCB-1221,PCB-1232,PCB-1248,PCB-1254,PCB-1260等。【2】多环芳烃类(PAHs):萘、苊、二氢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等。(二)分析测试方法各监测项目的分析测试方法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分析测试技术规定进行。1、实验室的选定:对承担样品测试的所有实验室,由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质量控制室,发放统一密码考核样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确定为本次调查的分析测试实验室。2、泉州市环境监测站对金属进行分析,其余不能分析的项目,申请省技术组协调安排合格实验室进行,费用由各级财政分担负责。 3、严格按照分析测试技术规定要求进行测试,应注意待测样品保存,防止样品交叉污染。七、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保证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对布点、现场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环节进行全程序质量控制。具体要求如下:1、所有点位布设后不允许随意调整,项目技术组专家将随时对各地的点位准确性进行抽查。2、采样专业队的人员要经过专项培训,并配备土壤、环境专业的专家。3、样品保存、制备的质量保证按照采样技术规定要求,严格进行,防止样品交叉污染。4、对承担样品测试的所有实验室,均应参加质量控制考核;要按照分析技术规定要求完成每批样品的平行样、质控样的分析测试工作。5、建立可查询的样品编码系统,从样品采集到数据分析的每个环节都有完善的查询记录。市技术组成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对调查全过程(布点、现场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形成专门报告。八、各专题成果与总报告(一)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专题1、内容: 在全市范围内系统地开展土壤现状调查,分析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污染物及土壤理化性质,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建立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和土壤样品库,绘制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图集。2、预期成果:(1)全市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报告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的有关方法和现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监测基本情况;调查监测结果分析评价;主要结论;问题及原因分析;对策与建议等。(2)全省土壤样品库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要求,将全市土壤环境现状调查的所有样品建立档案、集中保存。每份样品平均分为2份,一份送国家土壤调查样品库统一保存,一份保存于省级土壤调查样品库。(3)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的有关要求,将全市土壤调查数据和土壤样品测试数据全部归档,建立市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并同时上报省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4)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图集各类图件的编制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二)全市土壤背景点调查和变化分析评价专题1、内容 通过对“七五”全市土壤环境背景监测点的回顾性调查,对比分析20年来我市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扩充全省土壤环境背景点样品库和数据库。2、预期成果(1)全市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状况及其20年变化分析评价报告(2)建立全市土壤环境背景点样品库(3)建立全市土壤环境背景值数据库(三)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安全性划分专题1、内容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的有关要求,将全市重点地区土壤污染调查分析数据及有关资料全部归档,建立泉州市重点地区污染土壤数据库和污染土壤市级档案。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借鉴国内外土壤风险评估的技术和方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我市污染土壤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筛选高风险区域,为污染土壤风险管理和污染土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级别。2、预期成果(1)重点地区土壤污染报告(2)土壤污染物优先控制清单(3)重点地区污染土壤市级档案(4)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四)土壤环境污染监督管理体系建设专题1、目标建立泉州市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完善泉州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提升土壤环境质量监控能力,建立市、县级突发土壤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构建符合我市情况的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系。2、泉州市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研究由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主持的福建省土壤镉、铅、锌、铜、镍、砷、硒、汞、铬、氟的质量基准研究完成,该课题包含泉州市主要农作物对土壤中上述元素的吸收富集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将给出各元素土壤环境限量建议值。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由福建农林大学进一步开展钴、锰、铊、钼、硼、铍、稀土等元素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将使泉州市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更完整,为泉州市土壤环境的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将为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可靠的区域性的依据。(1)研究方案A、采集主要农作物及相应表层土壤样品;B、分析土壤中钴、锰、铊、钼、硼、铍、稀土等元素的全量及有效量;C、分析作物样品中钴、锰、铊、钼、硼、铍、稀土等元素的含量;D、分析土壤相关理化性质;E、进行必要的盆栽试验进行补充。C、 提出土壤钴、锰、铊、钼、硼、铍、稀土等元素土壤限量指标建议值。(2)结合福建省土壤镉、铅、锌、铜、镍、砷、硒、汞、铬、氟的质量基准研究,完善泉州市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3)时间安排 2006年12月前完成实施安排,2007年8月前完成试验,2007年12月完成成果鉴定。3、预期成果(1) 建立泉州市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体系(2) 建成全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3) 建立市、县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4) 建立全市土壤环境污染监督管理体系。(五)总报告和土壤污染调查数据库建设1、内容:召开研讨会,全面总结和集成调查成果,完成数据处理、分析、评价和区划等成果集成;编制总报告。完成全市土壤污染调查数据库建设。2、预期成果:(1)泉州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污染控制报告(2)泉州市土壤状况调查结果图集(3)泉州市土壤状况调查数据库。 九、时间进度(一)准备阶段2006年5月至2006年9月 成立机构、编制调查实施方案、征求意见、方案论证、人员培训、申报预算。(二)实施阶段1、2006年1011月组织采样培训 准备采样器具和采样作业指导书;分析方法和质控培训。2、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 土壤普查点位和背景值点位的采样、样品制备、样品分析。3、2007年36月 土壤样品分析,数据汇总、评价。4、2007年79月 重点区域土壤、水、农产品采样,样品制备、样品分析。5、2007年1012月 完成所有样品分析工作。6、2008年12月 完成各专题数据汇总和评价工作,建立数据库。7、2008年36月 完成各专题报告、图集编制、送审、鉴定工作。8、2008年712月 完成总报告、图集编制、送审、鉴定工作。十、经费预算安排(一)泉州市土壤环境污染状况调查与评价专题根据国家布点原则要求,耕地4km4km布设13个点位,耕地8km8km布设70个点位,林地16km16km布设30个点位,果园地8km8km布设8个点位,沿海滩涂约40 km3km布设4个点位,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布设9个点位,全市共布设134个点位(采表层):1.采样费(包括差旅费、车辆费用、采样人员补贴、采样器材、采样袋、采样瓶、样品输送等,下同):134点1000元13.4万元;2.样品制备费用(包括风干、研磨、分装、分析用样品瓶4个、样品库用样品瓶2个,备用样品1个等费用等,下同): 134样260元3.484万元3.样品分析费用(含前处理费用:85.425万元):(1)理化项目:6项50元134样4.02万元(2)重金属:13项75元134样13.065万元(3)有机污染物:24项150元134样48.24万元(4)选测项目:15项100元134样20.1万元4.质量控制:(3万元) (1)标准样品(密码考核样、明码样)和平行样测试 2万元 (2)质量监督检查(采样、样品处理、分析全过程控制)差旅费:1万元5.评价与报告:(5万元) (1)数据统计分析 1万元 (2)图件绘制 2万元(3)分报告编制、印刷 2万元第一专题合计110.309万元(二) 泉州市土壤背景值合计质量调查与对比分析专题 “七五”期间泉州市土壤背景值调查典型剖面10个,主剖面1个。1、典型剖面(采ABC三层):18.06万元(1)采样费:10点2000元2.0万元;(2)样品制备费用:30样260元0.78万元(3)样品分析费用:同步分析20原来土壤背景值的样品库的样品2个。(A)理化项目:4项50元32样0.64万元(B)无机污染物:13项75元32样3.12万元(C)有机污染物:24项150元32样11.52万元2、主剖面(采ABC三层)1.828万元:(1)采样费:1点2000元0.2万元;(2)样品制备费用: 3样260元0.078万元(3)样品分析费用:同步分析20原来土壤背景值的样品库的样品(A)理化项目:3项50元2样0.03万元(B)无机污染物:61项75元2样0.915万元(C)有机污染物:31项150元1样0.465万元(D)有效态项目:14项100元1样0.14万元3、质量控制: 2万元(标样1.5万元,监督检查0.5万元)4、评价与报告:5万元 (1)数据统计分析 1万元 (2)图件绘制 2万元(3) 分报告编制、印刷 2万元第二专题合计:26.888万元(三)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安全性划分专题国家重点调查地区闽东南地区泉州市。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地区(10个点位)工业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3个点位)工业园区及周边(6个点位)固体废物处置场地及周边(2个点位)矿山及其周边地区(3个点位)蔬菜基地和畜禽养殖场地(4个点位)大型交通干线两侧(5个点位)其他社会热点地区(3个点位),全市重点区域土壤污染评估共设置379个点位,地下水预计90个点位,农产品160个样品。1、土壤: 391.243万元(1)采样费:379点800元30.32万元;(2)样品制备费用:379样260元9.854万元(3)样品分析费用:(A)理化项目:5项50元379样10.275万元(B)无机污染物:16项75元379样45.48万元(C)有机污染物:30项150元379样170.55万元(D)稀土总量: 1000元379样37.9万元(E)选测项目: 18项120元379样81.864万元2、地下水 115.74万元(1)采样费:90点4000元(包括钻探费)36万元;(2)样品分析费用:(A)重金属:16项75元90样10.8万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疗机构药品追溯体系规划与执行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智慧城市边缘计算平台建设与维护服务协议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环保设备投资与运营维护合同
- 2025年环保型建筑工地安全管理与培训全面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同范本
- 2025年xx学校校园消防设施升级改造及安全培训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工程材料供应合同范本
- 2025年编导写作试题及答案
- 外贸代理合同
- 写字楼物业管理合同
- 二级豆粕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统编2025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教材)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电气工程师高级专业考试题库
- 高二奋发+勇攀高峰+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施工员钢筋工程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 共用水电费分割单模板
- 《阿房宫赋》全篇覆盖理解性默写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
-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解读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