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音乐之光洒进语文课堂.doc_第1页
把音乐之光洒进语文课堂.doc_第2页
把音乐之光洒进语文课堂.doc_第3页
把音乐之光洒进语文课堂.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音乐之光洒进语文课堂利川石坝初级中学 胡永辉关键词:音乐导人 音乐阐释 音乐煞尾摘 要:音乐与文学相伴成长,音乐与语文结缘也就顺理成章。音乐导人:一种注入了音乐灵性的开场白。起抛砖引玉、创设氛围、调节情绪之作用。音乐阐释: 直观、形象、深刻。音乐煞尾:一堂课如果能巧借音乐煞尾,便可有“余音修长,绕梁三日”之功效。音乐,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高雅与俚俗,均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古典乐曲的博大深邃,通俗歌曲的鲜活真率,民歌的悠远多姿,戏曲的绚烂瑰丽。所有的这些,都为喜欢它的人们所赞叹、称赏。 如何把音乐的阳光洒进语文课堂,一直是我探索的方向。 乍一看,音乐与语文结缘似乎不太可能,但细想来,音乐与文学之亲缘关系确已是渊源已久;从因乐音不同而分出“风”、“雅”、“颂”的诗经,到由音乐机构演化为诗体代称的“乐府”;从配乐歌唱的“曲子词”(词),到亦庄亦谐的“元散曲”音乐与文学一直是相伴成长。因而将音乐与语文结缘也就顺理成章。 本文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教。一、音乐导人:一种注入了音乐灵性的开场白。它起抛砖引玉、创设氛围、调节情绪的作用。 (1)抛砖引玉:曲在此而意在彼。目的为了“引出”,它是一折“垫戏”。垫得好,可起烘云托月之效,曲已是“百尺竿头”,意却要“更进一步”。 学林嗣环脍炙人口的口技一文,我精选了百鸟朝凤中群鸟朝贺一段乐曲,一杆唢呐,吹得整个课堂群情雀起。这时就势导入:小小一杆唢呐便把群鸟欢腾争鸣之声摹拟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实在难得。然而,今天,我们要来看一种,不,是听一种无须借助任何乐器,仅凭一张嘴,就能摹拟各种声响的,更为令人惊叹不已的绝活:口技。(板书课题)一时间,学生的心都被“撩拔”了起来,踊跃地投入这节课的学习当中。 (2)创设氛围:能让每一个同学“入戏”,该算得是教学上了高境界了。这里创设氛围尤其显得重要。播放的乐曲能让学生随其喜而喜,随其悲而悲,随其怒而愤,随其虑而忧从而进入角色,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矣。 大自然警号长鸣,这篇大声疾呼环保的文章,我便采用这种导入:在惊涛骇浪、杀声四起、危机四伏的十面埋伏古曲中,我开始了痛心的陈词:1996年6月,一位深受环境污染所害的青年在致电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的信中(1996年11月中国青年环保专号)极为沉痛地说到:“我的家乡有条河,在老人们的故事中,它曾是碧波荡漾、鱼跃蛙鸣,可是从我出生那时起,所看到的却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令人窒息的公众排污沟,就是这条曾经养育了两岸世世代代人民的母亲河,20年的时间,20年哪,我们就已经将其置入死地,不知将来我们的后人,可还能看到天上的星星?可还能高唱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歌谣?”(稍适停顿)无独有偶,许许多多有识之士也在大声疾呼:请保护我们的家园!如果我们肆意地虐待自然,那么它必将十倍百倍地报复在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身上,大自然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鸣响了警号:请听大自然警号长鸣(在琵琶曲峥峥、铿锵有力的催战声中,我写下了课题)。乐曲未尽,整个课堂已是群情激昂。 (3)调节情绪:有些文章,特别是说明文,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学习中恹恹欲睡的情形也时有发生,因而讲说明文,我更注意注入“音乐的阳光”,讲中国石拱桥以欢快的民歌小放牛导入,随着“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过,什么人推车压了一道沟嘛依呀海”乐曲流荡,学生马上兴趣盎然,从而以愉悦、轻松的情绪进入这节课。 二、音乐阐释: (1)直观:要想一听就懂,而“所有的语言都是那么无力”时,音乐,舍你其谁? 讲述“词”原配乐演唱的“曲子词”时,我即兴给学生唱起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还有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等,都直观地阐释了什么是“曲子词”。 (2)形象:一些文中学生不常触及的东西,有时也可借助相关音乐将其形象地再现给学生。 如学阳关三叠一诗,手头刚好一盘扬琴曲中有和乐的深挚的演唱,我便“信手拈来”,于是清泠泠的乐曲声中,一对举杯相别的友人从千年前定格的那个洒满朝雨的客舍中走来,诗歌意境不言自出。 讲歌剧白毛女选场,在介绍了喜儿凄惨的遭遇之后,我花了半个早自习的时间,给学生放了白毛女二胡曲。曲中那初谙世事的喜儿和凄凄婉婉的主旋律,让学生时而凝眉,时而舒展,时而凄凄,沉浸在主人公悲切的际遇之中。 (3)深刻:音乐阐释用得好,可对主题的挖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材料作文“帐单”(材料大意为:儿子因在家劳动而向母亲开列一帐单,分别列出许多项劳动之应得。母亲也向儿子出示了一帐单,上面列出儿子十几年成长历程中母亲的含辛茹苦,各项劳酬数额却不约而同地写上“0”元),系列电视剧咱爸咱妈主题曲说一段往事给你听和父亲。当放到“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流;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时,竟有几位同学潸然泪下,立刻拟题为母爱无价,含泪写下一曲针对母爱的虔诚赞歌。 三、音乐煞尾:一堂课如果能巧借音乐煞尾,便可有“余音修长,绕梁三日”之功效。 (1)重申主题、画龙点睛:著名作家萧乾的枣核一文,开头我选用了我的中国心引入,使同学们一下进入歌曲创设的氛围中,结课时我又精选了另一首表现对祖国深切眷恋情怀的歌曲指南针,随着曲中“我出生在指南针的故乡”、“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都不能改变我的心”、“祖国是我的根”的深情倾诉,枣核一文中身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拳拳赤子情也随深情的旋律一泻如瀑。 (2)水到渠成、自然结篇:学习失败是个未知数一文,在对“面对失败所应持的正确态度”进行分析总结时我自然地嵌进真心英雄歌词,以演讲的口吻大声疾呼:“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的梦”,从学生反应看,毋庸置疑,这里把整堂课推向了一个高潮。 (3)推波助澜、巧留余韵:文言文愚公移山够经典的了,在分析“愚公精神”之后,我便把江涛的愚公移山引进到课堂中来,如果说歌中的“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的是一身肝胆/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是愚公不屈形象的再现,那么结句中的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无路难哪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则是对愚公顽强精神由衷的礼赞。 听听那慷慨激昂的旋律,品品这耐人寻味的歌词,心头便会有一种斗志在涌起,有一股激情充溢而这些正是我们要留给学生的“余韵”。有了这些,文章才会绵长、醇香,令人恋恋不忘。 当然,以上数例只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探索,我认为在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音乐要精选。让人有“众里寻他千百度”之慨; (2)音乐要与主题密切相融。不能貌合神离或有“风马牛”之嫌; (3)音乐出示要把握好“火候”。真真是“该出手时才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