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积累运用 (共15题;共100分)1. (4分)关于京剧脸谱,你了解多少?查一查资料,和大家分享。 2. (3分)附加题。 (1)看到这些图片,我立刻想到了这些词语(至少2个):_。 (2)我想发出这样的赞叹:_。 (3)你知道上面的奇观经常出现在什么地方吗?(填序号) 沙漠 南北极 高山之巅 天气寒冷的地方极光经常出现在_。云海经常出现在_。海市蜃楼经常出现在_。雾凇经常出现在_。3. (2分)正确、美观地书写下面的生字。 孤 旅 察 绒 荒4. (7分)根据句子意思写出划线词的反义词。 菜刀不快了,你去磨一磨。_小嘎子一向仗着手疾眼快 , 从不单凭力气。_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_奶奶买的菜太老了,嚼都嚼不动。_老朋友相见,分外高兴。_5. (9分)按古诗内容填空。(1)石灰吟是_朝_写的。吟,古代诗歌_的一种名称。(2)竹石是_朝诗人_写的。两诗有个共同的特点:都运用了_的手法。(3)夏日绝句是_女词人_的传世佳作。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_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_屈辱偷生,表现了诗人_情怀。6. (2分)下列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摔跤(jo) 摔倒(shui)B . 荒野(hung) 放假(ji)C . 练习(lin) 洁白(ji)D . 挨打(i) 戒尺(ji)7.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愉悦 心扉 呐喊 附赠 如醉如痴B . 蜂蝶 跳跃 过隐 联翩 囫囵吞枣C . 书藉 黯然 报偿 委屈 呕心沥血D . 皎洁 赞益 借鉴 模仿 心安理得8. (2分)在句子中的横线上依次填人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 )。 洗衣服不宜久泡, 衣服上的污垢在15分钟内便会渗入水中, 过了这段时间,水中的污垢 会再次被纤维吸收, , 衣服浸泡太久反而适得其反。A . 如果但是就因此B . 因为如果就因此C . 只要如果就都D . 只要一不但就而且9.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B . 杨氏之子选自干宝的搜神记,这是一本神怪小说集。C .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程门立雪”都是古时候的神话传说。10. (2分)下列说法和“汽车对公路”一致的是( ) A . 医生对病人B . 教室对学生C . 轮船对海洋D . 球场对篮球11.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 他病好了以后,像过去一样,天天打乒乓球。B .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C . 少年时代的生活,恰似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曲欢快的乐章。12. (2分)对“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理解有误的是( ) A . 这句说的是: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B . “两岸青山相对出”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孤帆一片日边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C . 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具静态美了。13. (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舞动的北京(节选)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微的名称叫“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分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国传统印章,上面刻的是一个向前奔跑、舞动双手迎接胜利的运动员的图案,这个图案,既刻画了运动员冲向终点、迎接胜利的情景,又象征着中国人民对世界各地朋友的热烈欢迎。人物造望是一个用条体书写的新“京”字,常意新北京、新奥运:这个“京”字又酷似汉字的“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蕴含了浓浓的中国韵味。下部分是用毛笔书写的“Beijing2008”的字样和奥运五环标志,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同时也表明了奥运会举办的地点和时间,两部分安排位置合理,比例协调,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会微的主体图案为红色,既表示这届奥运会特在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又充满了浓烈的喜庆气氛。(1)给文中划线字注音。 _会微椭圆形(2)解释词语。 协调:_。浑然一体:_。(3)这一自然段介绍了会微的_、_、_。 (4)用“_”画出图案所表示的象征意义的句子。 14. (18.0分)课内阅读。 不懂就要问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诵(Asng Bsng Csng)_戒(Aji Bji Cji )_(2)联系上下文解释,对下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霎时:指时间很短。本文指同学们听了孙中山的请求后,马上被吓呆了。B . 照例:指照平常的做法。C . 鸦雀无声:指乌鸦和麻雀都不出声了。(3)文中最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是( ) A .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B . 文章第6自然段的那句话C . 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的那句话(4)本文可分为三段,对段落的划分及段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第一段:(第1自然段) 段意: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老师只让背不给讲。B . 第二段:(第27自然段) 段意:写了孙中山学习时壮着胆子请老师讲一讲课文的一件事。C . 第三段:(第89自然段) 段意:赞扬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态度。D .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段意: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老师只让背不给讲。(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 )(多选) A . 为了学好知识,不懂就大胆提问。B . 为了弄清道理,挨打也值得。C . 不怕先生,不怕打戒尺。15. (33分)习作园地。 题目:寒假趣事要求:写一件发生在寒假里的趣事。要求语句通顺,用词生动准确,写出当时的心理、情感。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