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模拟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绪论模拟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绪论模拟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绪论模拟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绪论模拟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 论 模 拟 练 习 题一、单项选择题1.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DA.唯心论B.二元论C.诡辩论D.不可知论2.哲学上的党性或党派性是指BA.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任何哲学都与一定的阶级相联系B.就其基本倾向而言,所有哲学无不分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派别C.就方法论而言,所有哲学或者是辩证法或者是形而上学D.在认识论上,所有哲学不是可知论就是不可知论3.哲学史上的二元论,主张世界有两个各自独立的本原,所以是BA.介乎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一个独立的中间派别B.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后往往导致唯心主义C.唯物主义的一种特殊形式 D.唯心主义的一种特殊形式4.下列哲学家中属于二元论的代表人物是BA.黑格尔 B.笛卡儿 C.休谟 D.培根5.火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是属于C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6.“万物皆备于我”是D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 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7.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DA. 宿命论观点 B. 唯意志论观点C.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8.辩证法发展的第二种历史形态是CA.唯物辩证法 B.直观法C.唯心辩证法 D.朴素辩证法9.把哲学看做“科学之科学”,这种观点是AA.肯定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 B.否定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C.肯定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 D.否定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1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CA.在于提高个人的实际能力和掌握科学知识B.在于使人的思维进入较高的境界和较深的层面C.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D.提高人的道德素质11.哲学和时代的关系是DA. 哲学超越时代 B.哲学不受时代的制约C.时代依赖于哲学D.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12.“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著名口号是AA.17世纪英国的培根提出的B.18世纪法国的唯物论者提出的 C.19世纪德国的黑格尔提出的 D.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提出的13.首先提出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的哲学派别是B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14.马克思和恩格斯摒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它的BA.辩证法的“基本内核” B.辩证法的“合理内核”C.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D.唯物主义“合理内核”1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B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方面不同 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二者都是辩证法16.凡是唯物主义都是BA. 相对主义 B. 可知论C. 经验论 D. 绝对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哲学是.A、D、E A.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C.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E.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B、CA.普遍与特殊 B.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3.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B、C、DA.意识和精神的关系C.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E.存在与物质同一性的问题4.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B、C、E A.唯心主义回答都是否定的B.唯物主义回答都是肯定的C.有些唯心主义回答是肯定的D.有些唯物主义回答是否定的E.不可知论者的回答均是否定的5.近代欧洲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A、B、C、D、EA.不懂得实践的科学含义及其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B.不懂得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具有机械性D.具有形而上学性E.在社会历史领域重新陷入了唯心主义6.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A、B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C.认为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E.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7.以下各项中表现客观唯心主义特征的有B、C、D、E A.把事物当做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B.把事物看做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认为先有天地万物之理,后有天地万物D.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E.认为客观事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对象化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唯物主义,这是指在内容上它实现了A、C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D.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E.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C、DA.强调世界的运动发展 B.强调人们在改造世界中的主动性 C.公然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D.把实践作为全部理论的基础 E.把矛盾看做事物发展的动力三、简答题1.什么是哲学?如何理解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答: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总观点、总看法,因而是世界观,同时它又能反过来指导人们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它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又是方法论。2.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唯心主义有哪些基本形式? 辩证法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答: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三个基本发展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惟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后者认为在人和自然界之外存在着某种“客观精神”,这种客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派生人和自然界的本原。辩证法也经历了三个基本发展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3.简述历史观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关系。答:历史观是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及其发展的根本看法。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是一定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三者的关系是:历史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观的形成和彻底化起重要作用。世界观,特别是社会历史观决定着人生观,支配着人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而人生观又直接影响到对整个世界特别是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四、辨析题1.承认物质不依赖意识而存在,这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借以同其他哲学派别相区别的基本特征?答:不是,承认物质不依赖意识而存在这是一切唯物主义哲学派别的共同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是:实践性、阶级性(革命性)、科学性。2.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就是唯心主义。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恩格斯指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和大多数唯心主义者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前者认为统一的基础是物质,后者认为统一的基础是精神)都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因而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并非就是唯心主义,只有进一步认为统一的基础是精神的哲学派别才是唯心主义。五、论述题1.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它的任务是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一方面是指它自身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同它所具有的实践性是分不开的。它在科学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给科学实践以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绪论模拟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B 3.B 4.B 5.C 6.D 7.D 8.C 9.A 10.C 11.D 12.A 13.B 14.B 15.B 16.B二、多项选择题1.A、D、E 2.A、B、C 3.B、C、D 4.B、C、E 5.A、B、C、D、E 6.A、B 7.B、C、D、E 8.A、C 9.C、D三、简答题1.答: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总观点、总看法,因而是世界观,同时它又能反过来指导人们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它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又是方法论。2.答: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三个基本发展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惟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后者认为在人和自然界之外存在着某种“客观精神”,这种客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派生人和自然界的本原。辩证法也经历了三个基本发展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3.答:历史观是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及其发展的根本看法。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是一定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三者的关系是:历史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观的形成和彻底化起重要作用。世界观,特别是社会历史观决定着人生观,支配着人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而人生观又直接影响到对整个世界特别是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四、辨析题1.答:不是,承认物质不依赖意识而存在这是一切唯物主义哲学派别的共同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是:实践性、阶级性(革命性)、科学性。2.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恩格斯指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和大多数唯心主义者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前者认为统一的基础是物质,后者认为统一的基础是精神)都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因而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并非就是唯心主义,只有进一步认为统一的基础是精神的哲学派别才是唯心主义。五、论述题1.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