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语文复习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应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抖擞(shu)赡养浩瀚无垠(yn)金榜提名B.粗犷(kung)赢弱气势磅礴(b)在劫难逃C.静谧(m)讴歌锐不可当(dng)大廷广众D.莅临(l)锦缎长途跋涉(b)微不足道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怖,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B.经过工程队妙笔生花的整饰,老城区的许多破旧房屋面貌一新,确实令人赏心悦目。C.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要每个人各得其所。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江西作为三个首批国家生态与文明试验区,正奋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B.推进品质革命,离不开弘扬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C.正如灵魂的高低决定着人的水平一样,主题的深远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水平。D.干枯的小草在风的吹拂下发出簌簌的响声,似乎在提醒我们注意它。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可是,赶到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可是,及至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A.B.C.D.5.下列各项中的句式变换不符合改句要求的一项是(2分)A.原句: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要求语气表达更强烈)改句: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这难道不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吗?B.原句:北戴河在清末就已经成为外国驻华使团的度假胜地。(要求缩写句子)改句:驻华使团的度假胜地。C.原句:他,是口的巨人。并且他也是行动的高高的标杆。(要求前后句句式一致)改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D.原句:赣南苏区在先行先试中铿锵有力地前行。(要求突出强调“铿锵有力”)改句:铿锵有力地,赣南苏区在先行先试中前行。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4分)【甲】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唐】白居易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乙】放言五首(其一)【唐】白居易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6.对这两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首联中的“引”指刘禹锡用力拉过友人的杯子,说明刘禹锡热情、真诚与豪爽。乙诗开头两句以反问的句式概括指出: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B.甲诗颔联的意思是你(刘禹锡)的诗才一流,堪称国手,也只是如此,但命中注定你不能出人头地,那也没有办法。C.乙诗颔联描写的是草丛间的萤虫,虽有光亮,但它可能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虽呈球状,但定是珍珠。D.乙诗尾联紧承颈联萤火露珠之喻,明示辨伪之法。7.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体现了白居易的诗词藻华丽、含蓄委婉、将各种问题写入诗歌的特点。B.甲诗中的“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是抱怨刘禹锡的怀才不遇。C.乙诗从头至尾,连珠式地运用疑问、反诘、限制、否定等字眼,起伏跌宕,通篇洋溢着不可遏制的激情,给人以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D.乙诗是作者对当时黑暗政治的针砭,是为抒发内心忧愤而做的呐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慧庆寺玉兰记戴名世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记之。【注释】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幽潜:指幽居避世。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盖/二百年物B.望之/如雪C.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D.时玉兰/方开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去() (2)许() (3)因()10.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4分)(1)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2)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者之可久也。11.文中写两处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3分)(三)古诗文积累。(8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1) ,行舟绿水前。(2)念天地之悠悠, !(3) ,家书抵万金。(4)八月秋高风怒号, 。(5) ,左牵黄,右擎苍。(6) ,今夕是何年。(7)不义而富且贵, 。(8)自康乐以来,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6分)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胡定坤随着疫情持续发展,市场上N95(KN95)、医用外科等防病毒口罩依旧紧俏,不少家庭中的口罩库存即将见底。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些重复利用的“妙方”。但是贴着“一次性”标签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够走上“无限循环”之路吗?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56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不能。无论是N95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而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根据设计要求,口罩要在实现较好阻隔效果的同时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其对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小于135帕斯卡(Pa)。因此,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使其携带微量的电荷,从而在比较蓬松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微粒。毫无疑问,无论是“清蒸”还是“水煮”,水的进入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同时,聚丙烯熔喷材料纤维非常细,要比头发丝细十几倍,平均只有两个微米左右,不耐高温,温度大于80时就会收缩变形,导致结构破坏,防护效果降低。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75%的乙醇能有效灭活病毒,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不能。一方面,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水、血液、唾液等都很难渗入,目的是加强对医生的保护,防止在与患者接触中出现液体喷射造成交叉感染。因此,表面涂抹、喷上酒精很难起到对医用口罩内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张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材料对水(血液、唾液)的吸收会增强,这会加速口罩过滤层失效。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病毒对紫外线敏感,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不能。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使过滤性能大幅下降。课题组曾经做过实验,如果对N95级别的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消毒,它的过滤效率将由95%快速降低到60%以下,和普通的纱布口罩、棉布口罩差不多。那么究竟有没有方法实现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口罩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普通家庭无法实现。况且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逐渐造成过滤层的电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进行消毒、晾干也无法恢复,再使用起不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在当前的疫情条件下,不应提倡对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的消毒再利用。虽然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但从设计者的角度看,除非是去医院、大型超市或接触疑似病人等高危场所,普通人并不需要用一次防护口罩就扔掉,完全可以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选自科技日报2020年02月03日,有删改)13. 网络流行关于防病毒口罩可以循环使用的哪些说法?请简要概括。(4分)14.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5分)15. 文章最后一段加点的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16. “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简要概括防病毒口罩“防病毒”的特点。(3分)【链接材料】正常的口罩有三层结构,最内的一层通常是我们看到白色的,它紧贴我们的鼻子和嘴巴,是柔软的一层结构,可以吸水,所以戴了口罩以后时间长了会看到它是潮湿的。最外面的一层往往是有颜色的,一般是浅蓝色的,是防水的,就像雨衣一样,所以对于一些喷射的飞沫,或者液体它可以有物理的阻挡作用。而中间的一层是滤网,是口罩的核心部分,根据它的孔径大小不同,就定义为不同的型号,比如说,N95口罩,它能过滤掉95%以上的直径在0.3微米以上的小的颗粒物质,包括病毒和细菌。(一)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6分)怀念插图铁凝在我童年和少年的阅读记忆里,小人书和带插图的小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比方20世纪60年代看贺友直先生绘制的连环画山乡巨变,有一个中间人物名叫亭面糊的与人喝酒,画面上两人围一张破方桌,桌中央一碟下酒菜。那碟中的菜不过是贺友直先生随意画出的一些不规则的块状东西,却叫我觉得特别香,引起我格外强烈的食欲。又比如少年时读苏联很多带插图的惊险小说,觉得正是那些画得很“帅”的插图帮了我和小说的忙,使我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对特务和“好人”有了如看电影般的直接认识,也使小说变得更加生动而有光彩。我第一次读孙犁先生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是在20岁以前。当时除了被孙犁先生的叙述所打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画家张德育为铁木前传所作的几幅插图。其中那帧小满儿坐在炕上一手托碗喝水的插图,尤其让我难忘。小满儿是铁木前传里的一个重要女性,我一直觉得她是孙犁先生笔下最富人性光彩的女性形象。单用艳丽、风骚不能概括她;单用狡黠、虚荣不能概括她;单用热烈、纯真更不能概括她,因为她似乎是上述这种种形容词的混合体,而作家在表现她时也是用了十分复杂的混合感情。画中的小满儿,在深夜来到住在她家的干部屋里,倚坐在炕上毫不扭捏地让干部给她倒一碗水。深夜的男女单独相处,村人对她的种种传闻,使干部对她心生警惕。然而,她落落大方地与干部闲聊,探讨怎样才能了解人的内心。这时她的眼光甚至是纯净的,没有挑逗的意味,虽然在这个晚上她美艳无比,头上那方印着牡丹花的手巾,那朵恰巧对在额前的牡丹花给整个的她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又孤傲的色彩,使人想到,在轻佻和随便的背后,这女人情感深处也有着诸多的艰难和痛苦。在这插图的下方,有一行小说中的文字:“了解一个人是困难的,至少现在,他就不能完全猜出这位女人的心情。”张德育先生颇具深意地选择并刻画出孙犁先生赋予小满儿的一言难尽的深意,他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这幅插图的艺术价值并不亚于孙犁先生这部小说本身。我一向觉得,用水粉画这样的形式和材料去作具有如此细腻内心世界的单幅肖像画,实在难于驾驭。但张德育先生的插图,用着看似轻便的笔墨,准确、传神地表现出一个文学人物的血肉和她洋溢着别样魅力的复杂性格,实在让人敬佩。前不久,我终于和久未联系的张德育先生通了电话。提起这些往事,他有些黯然,当我把话题引向当年创作这些插图的情景,他才又兴奋起来。那是20世纪50年代末,他刚从中央美院毕业,分配到百花文艺出版社,一次读到铁木前传,立刻被打动,向领导提出要为这小说作插图,并专门到冀中乡村体验生活。虽然他也是出身乡村,在他心中,也存有小满儿这样的女孩子的形象的,可他还是一丝不苟地到了有别于他山东老家的冀中平原。他还讲到,作品完成之后他去孙犁家听意见,孙犁兴奋地招呼老伴出来,然后他们两人一块儿问张德育:你是不是见过小满儿?张德育没有见过小满儿,但孙犁夫妇的惊讶已经把他的成功告诉了他。我很少听见作家对插图画家的认可,我也深知画家能画出作家心中珍爱的人物的不易,但是张德育做到了,他画出了孙犁心中的小满儿,不凡的铁木前传因此具有了更加非凡的意义。在今天,我们生活在媒体爆炸的时代,电视、网络和各种影像让人目不暇接,插图和小人书已经离我们远去。我怀念这些在今人看来经济效益低下,又是“费力不讨好”的绘画品种,不单是对童年的追忆,那些优秀的插图和小人书永远会有它们独立的价值,它们不是机器的制造,而是出自人心的琢磨和人手的劳动,因此散发着可嗅的人间气息,也真正有作者的血肉和他所塑造的形象的血肉饱满的混合。(选自铁凝散文,有删改)13.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来怀念插图?(3分)14.作者重点介绍了铁木前传的插图及其创作过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15.阅读文中画横线句,回答问题。(4分)(1)第段画横线句有什么作用?(2)你认为第段画横线句中插图的“独立的价值”是什么?1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4分)人工智能2018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说,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是两个不同的时代,过去20年人类社会走在互联网时代,但是未来3050年应该是人们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什么是“人工智能”?对于人工智能,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理解。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人工智能来了如今,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然语言实时语音翻译、视觉内容自动识别、推荐引擎等。淘宝、京东等商城,以及36氪等资讯网站,会根据你之前浏览过的商品、页面推送给你一些相关的产品或网站内容。这其实就是引擎推荐技术的一种表现。计算机视觉有着广泛的细分应用,其中包括,医疗领域成像分析、人脸识别、公关安全、安防监控,等等。智能家居之后,人工智能成为家电业的新风口,长虹发布两款CHiQ智能电视新品,主打手机遥控器、带走看、随时看、分类看功能。但是,人工智能并不只是美好的,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比如著名的“隧道问题”: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singularity)”。所谓“奇点”就是指机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但是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我们在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时,有可能也被人工智能“训练”了。我们的一举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数据的囚徒。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大定律”,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这三大定律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到人受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2025年成人高考化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 公司消防安全培训标语课件
- 公司法纠纷课件
- 2025餐饮企业行政总厨聘用合同样本
- 2025压路机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塑料制品生产加工合同
- 2025如何避免购销合同的法律风险
- 2025探讨合同责任保险合同之原则
- 2025房屋租赁合同备案授权书
- 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总结
- 戏水溪流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审计数据采集规定
- 检验科危急值课件
- 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理论试题及答案
- 潍坊市2026届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动量守恒定律模型归纳(11大题型)(解析版)-2025学年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人教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护理业务学习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产科危急重症早期识别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3
- 医疗器械配送应急预案模板(3篇)
- DB65-T 4803-2024 冰川厚度测量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