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间隔和学习方式对不同材料学习的情绪逆行性记忆增强的影响.docx_第1页
时间间隔和学习方式对不同材料学习的情绪逆行性记忆增强的影响.docx_第2页
时间间隔和学习方式对不同材料学习的情绪逆行性记忆增强的影响.docx_第3页
时间间隔和学习方式对不同材料学习的情绪逆行性记忆增强的影响.docx_第4页
时间间隔和学习方式对不同材料学习的情绪逆行性记忆增强的影响.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题目:吐闽闽随狸堂翌左盎挝丕回挝粒堂翌鲍憧缱童 盈性逗!选鲎暨鲍整响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 加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 友、同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一“学位论文作者:豫淌H签字日期:州乡年多月Jf p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 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筹)可 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1噼保密,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肖洒闩导师张辱瓢签字日期:)口f3年占月口日签字日期:刀f多年月p日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if(1lrrrl i1ll lll HIIIIII IIMlY231 0581目录摘要IAbstract III1文献综述111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的概念。112情绪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的研究范式一113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的影响因素。214情绪逆行性记忆增强的生理机制 52问题提出和研究框架 721问题的提出722研究框架73实验1931被试 932实验材料933程序设计和实验过程一934数据处理 1 035实验结果与分析 104实验2 1 241被试1 242实验材料 1 243程序设计和实验过程 1244数据处理 1245实验结果与分析 125实验3 1451被试1452实验材料 1453程序设计和实验过程 1454数据处理 1 555实验结果与分析 1 56实验4 1661被试1662实验材料l 663程序设计和实验过程 1 664数据处理 1665实验结果与分析 16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7实验5 1 871被试1 872实验材料 1 873程序设计和实验过程 1 874数据处理 1 975实验结果与分析 1 98讨论 209结论 23参考文献24致射 26发表论文。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时间间隔和学习方式对不同材料学习的 情绪逆行性记忆增强的影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肖涵月指导教师徐展副教授摘要情绪事件相对于中性事件更容易被记忆,不但如此,发生在中性事件之后的 情绪唤醒事件也可以增强之前中性事件的记忆保持,也就是发生了情绪的逆行 性记忆增强。以往的研究者在研究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时,大多将关注 点集中在中性事件与情绪唤醒事件之间的时间窗口上,而研究不同的学习方式 以及中性事件的识记与提取之间的时间间隔对情绪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的影响的文献却很少。故本研究采用学习后处理范式来探讨时间间隔和学习方式对情 绪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的影响。实验1与实验2采用分散学习的方式,让被试识记完一张图片或者词语后加 入一张正性图片或者中性图片,诱发出被试的正性或者中性情绪。实验1学习 阶段与提取阶段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而实验2在学习阶段结束后即刻进 行再认。实验1的结果表明,中性情绪配对的词语或者图片与正性情绪配对的 词语或者图片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实验2的结果表明,正性情绪配对的词语或 者图片与中性情绪配对的词语或者图片之间差异显著。表明在分散学习的情况 下,即刻的再认更易发生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实验3与实验4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让被试集中看完图片或者词语后加入 正性图片或者中性图片的情绪唤醒。实验3的学习阶段与提取阶段之间间隔24 小时,而实验4在学习结束后即刻进行再认。实验3的结果表明,正性情绪配 对的词语或者图片与中性情绪配对的词语或者图片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实验4 的结果表明,正性情绪配对的词语与中性情绪配对词语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是正性情绪配对的图片与中性情绪配对图片之间差异显著。表明在集中学习的情况下,相对于24小时后的再认,即刻的再认更易发生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效 应。而实验4与实验2的结果表明,在分散学习的方式下,情绪的逆行性记忆 增强效应更容易发生。实验5在实验2的基础上改变了情绪唤醒方式,结果与实验3一致。说明情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绪唤醒方式并不是导致没有出现情绪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的原因。 综合本研究的五个实验,可以得出,学习阶段与再认阶段的时间间隔以及学习方式对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有影响。且相对于时间间隔为24小时,即刻的 再认更易发生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相对于集中学习的方式,分散学习的方 式更易发生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关键词:时间间隔, 学习方式,逆行性记忆增强The influence of time interval and learning method on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retrograde memory enhancement with different learning materialsResearch Field: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Master Candidate:Xiao Hanyue Specialty:Leaming and MemorySupervisor:APXu ZhanAbstractCompare with neutral event,emotional event is easier to be rememberd Furthermore,Emotionally arOUSing events which followed with neutral event can enhance the memory of the neutral eventthat means the effect of emotiorlal retrograde memory enhancement happenedIn the past,researchers always focusedon the time window about neutral event and emotionally arousing eventIn contrastthere Was few people do research about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retrograde memonr enhancement affected by different learning methods and the time imervaLl between memorizing and abstractingIn this paper,we use the method of afkr leanling paradig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retrograde memory enhancement affect bv time interval and learning methodTest 1 and test 2 use the method of piecemeal learningAfter the subjects learning a picture or word,a positive picture or neutral picture Was used to aIouse mepositive or neutral emotion accordingly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learning and abstracting in test 1 Was 24 hoursBut in test 2 the subjects were required to recognize after the learning phase immediatelyTest 1 RImS out that,ords or pictures matched with positive emotion compared with words or pictures matched with neutral emotion presented no much differenceTest 2 showed the opposite conclusion which presen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We draw a conclusion tllatimmediate recognition arouses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retrograde memoryenhancement easier with the method of piecemeal learningTest 3 and test 4 use the method of massed learningAfter the subjects leaminga pictures or words,positive pictures or neutral pictures was used to arOuse thepositive or n酬衄a1 emotion accordingly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learning and abs订acting in test 3 was 24 hoursBut in test 4 the subjects were required torecognize after the learning phase immediatelyTest 3 turns out that,wordsorpictures matched with positive emotion compared with words or pictures matched wi也neu_cral emotion presented no much difference。Test 4 turns out that words matched with positive emotion compared with words matched with neutral emotion presented no much difference,but pictures matched with positive emotion compared witll piCtures matched with neutral emotion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We draw a conclusion that immediate recognition arouses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retrograde memory enhancement easier with the method of massed learningCompared with test 2 aIld test 4,the effect of emotional retrograde memory enhancement lS easier tobe aroused with the method of piecemeal learning。BaSed on test 2,test 5 changed the way of emotional arousalAnd the conclusion is consistent with test 3,which means the way of emotional arousal didnt affect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retrograde memory enhancementIn conclusion,le time interval and learning method affect the effect ofemotional retrograde memory enhancementAnd immediate recognition is more likely to arouse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retrograde memory enhancement compared with 24 hour time intervalCompared with massed learning,the effect of emotionalretrograde memory enhancement is easier to be aroused with the method ofpiecemeal learningKey word:time interval,learning style,retrograde memory enhancementV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11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的概念已有研究发现,相对于中性事件,情绪性事件更易被回tL(Dolcos,Labar,& Cabeza,2005;LaBar&Cabeza,2006;Sharot&Phelps,2004)。这可能体现了人类 的某种适应功能,因为情绪性事件有效地强调了重要的刺激或事件,以便今后 在遇到相似情景时能够保护机体或者使机体处于准备状态(Nielson&Lorber, 2009)。根据情绪唤醒理论,把事件觉察为重要的刺激会同时激发神经和生理系 统活动,比如释放肾上腺应激激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酮到血液(McGaugh。2006)。 情绪性事件往往伴随着神经和生理系统的激活,这种激活对情绪性事件记忆的 增强起着调节作用。研究者们在研究记忆增强被情绪唤醒影响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可能的方 面。第一个是在编码阶段,情绪唤醒可能会增加更多的注意;第二个是随后的 复述会使有唤醒经验的记忆得到加强;第三个影响主要来自于MUller和 Pilzeckers的假设:神经过程随着记忆巩固的发生而产生,情绪唤醒可以激发调 节最近经验记忆巩固的神经生理过程(McGaugh,2006)。并且Anderson等人的实验发现,情绪唤醒刺激增强了之前记忆中性刺激的记忆,支持了Miiller和 Pilzeckers的假设(Anderson,Wais,&Gabrieli,2006)。在此,记忆巩固指最初 的学习会被随后学习的新信息所干扰,新记忆的形成过程处于一个脆弱的状态 并且需要随后的巩固,这种巩固的过程受到外源性物质和内源性物质的影响,比如肾上腺素等(Cahill&Alkire,2003)。所以,在学习过程后发生的情绪性事件 就有可能对记忆巩固造成影响,而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则是指情绪唤醒 对记忆巩固的促进现象(王晓嘉,樊春雷&张子淳,201 1)。12情绪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的研究范式大量的人类研究在检测唤醒对于学习或者记忆的效应时,采用原本就带有情 绪的材料,或者把情绪刺激的干扰放在学习任务之前,或者与学习任务同时给 予。所以,区分这些研究的效应是属于注意、编码、巩固阶段或者是这些阶段 的联合效应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在研究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中,多采 用学习后处理范式:在被试完成记忆任务后进行情绪唤醒处理或者注射情绪诱 发后在生物体内产生的相关激素,如肾上腺素等,这样就可以排除情绪对记忆 编码与记忆过程的影响。如果进行了情绪唤醒处理的实验组记忆的再认成绩显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著好于没有进行情绪唤醒处理的对照组,那么就可以说明实验产生了情绪的逆 行性记忆增强效应。比如Anderson,Wais和Gabrieli(2006)用正性图片和负性图片诱发情绪,识记的中性刺激为房屋图片和人脸图片,在呈现一个中性刺激后的4秒或者9秒后再呈现一张有情绪的图片或者中性图片,然后让被试对每张 情绪图片所诱发的情绪唤醒的强度进行评分,不告诉被试会有长时记忆的测试, 然后在一周后进行再认判断。比如Judde和Rickard(2010)用正性和负性音乐诱 发情绪,在让被试集中学习30个单词后在不同时间点呈现不同效价的音乐,同 样不告诉被试会有长时记忆测试的情况下,一周后让被试对记忆材料进行再认判断,以此来研究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13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的影响因素131情绪的唤醒度已有的研究表明在记忆编码后给予的情绪刺激的唤醒程度对记忆的效果有 影响,而情绪刺激的效价与记忆的增强没有关联(蹦出&Mather,2009; McGaugh,2006)。Keightley(2011)等人的研究表明被试对风景的再认成绩明显好于面孔,对消极刺激的再认成绩明显好于积极刺激与中性刺激。而在Johansson (2004)等人的ERP研究中也表明对负性面孔图片的判断也优于对积极和中性 面孔的判断。但是以上的研究中的记忆刺激本身就带有情绪唤醒,他们的目的在于考察情绪对记忆编码的影响,而不是对记忆巩固的影响。故在Anderson等人(2006)的研究中,让被试先记忆人脸图或者房屋图这 些中性刺激,经过一段时间后给予正性、负性或者中性的情绪唤醒图片,一个 星期之后进行再认测试,发现与情绪图片配对的记忆任务的再认正确率要明显 好于与中性图片配对的记忆任务的再认正确率,而与正性情绪唤醒图片配对的记忆任务的再认正确率和与负性情绪唤醒图片配对的记忆任务的再认正确率没 有显著差异。而情绪唤醒的高低程度对之前记忆的中性事件的逆行性记忆增强 的效果有影响,记忆成绩与情绪唤醒的程度之间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适度的情绪唤醒的记忆成绩最好(Anderson,Wais,&Gabrieli,2006)。当在学习后给予应激激素的处理,处理的剂量与记忆效果之间也呈经典的倒U型关系 (McGaugh,2000)。而情绪唤醒程度的高低,是通过基底杏仁核丛的去甲肾上腺 素的激活调节之前记忆的中性事件的记忆巩固(Erk,Kalckreuth,&Walter,20LO)。 132记忆材料的位置Cahill等人(2003)让被试观看21张图片,随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者肾 上腺素,在不告诉被试有测验的情况下,在一周后让被试对之前看过的图片组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中的最开始的三张图片和最后的三张图片进行自由回忆的测试。注射了肾上腺 素组的被试增强了前三张图片的记忆,但是没有影响后三张图片的记忆。在更 进一步的实验中表明,在观看前三张图片时皮肤电的反应显著高于后三张图片。 故他们认为,逆行性记忆增强存在着明显的位置序列效应,调节更偏向于任务 开始的一些项目而不是后面的项目(Callill&Akirel,2003)。但是,Judde和Rickard(2010)的研究中让被试记忆30个单词,随后给予 正性的或者负性的唤醒,结果表明情绪唤醒发生在20分钟内,增强了所有单词 的记忆,没有发现明显的位置序列效应。而乔艳阳(2010)等人让被试记忆中 性词语后给予正性,中性,负性的情绪唤醒,结果并没有发现情绪的逆行性记 忆增强有明显的位置序列效应。但是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设计有很大的不同, 保持时间间隔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现在仍然还不清楚唤醒的记忆增强效应 对于之前记忆的中性刺激是否存在有位置序列效应。133个体差异很少的研究直接表明个体差异可以影响记忆调节效果。但是个体对唤醒的易 感受程度是研究情绪记忆和记忆调节的潜在的重要因素。此外,个体调节他们 情绪的方式也会影响他们对于唤醒的生理、行为和认知反应(Gross,2003)。而 这些的确会引起一些情绪调节策略。比如唤醒倾向性(arousal predisposition) 是对唤醒能力的一种倾向或者偏爱(Coren,1988,1990)。一个测量了这种唤醒倾 向性的调查预示着睡眠的毁坏和失眠症的模式与紧张的高唤醒相关(Coren1988),反社会和犯罪的行为和低唤醒(Coren,1999),相关。而在Nielson(2009)的研究表明,偏向于唤醒的个体导致了长时记忆调节更强的增强效应,当使用 情绪的重新评价时,这种重新评价阻止了情绪的唤醒从而减少了记忆的增强。 因此,个体对情绪唤醒的倾向性影响逆行性记忆的增强效应。已有的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在记忆情绪事件中存在显著差异,且女性比男性能 更好的记忆情绪性的事件,Canli等人(2000)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让 被试对中性图片和负性图片的情绪唤醒度进行评估,并同时进行fMRI的扫描, 三周后对这些图片进行再认测试。结果表明对情绪唤醒度高的图片的记忆显著 的高于情绪唤醒度低的图片,且女性比男性的好。大量的研究并没有发现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存在性别差异,但是,情绪唤 醒对记忆巩固的脑机制却存在性别差异,男性的右侧腹侧杏仁核与记忆巩固相 关,而女性的左侧腹侧杏仁核与记忆巩固相关。情绪记忆的保持受记忆任务的效价与唤醒度的影响,但是,这个规则会随着 年龄发生改变。在Nielson等人(2009)的研究中,被试为18岁左右的年轻人;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而AnderSOn等人(2006)的研究也是以年轻人为被试,他们都没有考虑老年被 试。Comblain等人(2005)研究了年龄在情绪记忆中的作用,他们要求年轻人和 老年人都分别回忆出两件正、负、中三种情绪事件,然后通过对视觉、味觉等 不同感觉通道和时间、地点等情境的特征的比较,发现他们的情绪记忆在情境 和感觉上的细节都显著高于中性记忆。但是,老年人的负性记忆却与较高的积 极感受相联系。这种结果表明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中,情绪对自传式记忆的影响 是相似的,但是老年人对负性记忆采用了一个更加积极的观念来进行评价。Mickley与Kensinger(2009)的研究也发现,在高唤醒的情绪记忆中,年轻人 和老年人的现象学特征表现相同,但是在低唤醒的情绪记忆中,年轻人倾向于 记忆负性信息,而老年人倾向于记忆正性信息。因此,在情绪的逆行性记忆中, 是否也存在着此种特点,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134时间窗口Anderson等人(2006)的研究证实,当记忆事件与情绪唤醒的时间间隔不 同时,逆行性记忆增强的效果也不同,并不是所有发生在情绪唤醒事件之前的 中性事件都能产生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如Judde和Rickard(2010)在被试学习完中性单词后,分别在0,20,45分钟 后让被试听正性唤醒或者负性唤醒的音乐片段,一周后对单词进行再认。结果 表明,情绪调节无论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只要是发生在20分钟后,记忆的保 持量都显著的增加,但是在0和45分钟后的施加的情绪唤醒却没有增加记忆的 保持量。而在Nielson和Powless(2007)的研究中,他们也让被试先学习一系 列的单词,然后在0,10,30,45分钟后让其观看正性(喜剧)或者负性(外科手术) 的视频,在一周后对单词进行再认测试。结果发现,在学习后0,10,30分钟给予 的唤醒都对单词的再认测试有显著的影响,再认成绩明显好于控制组,但是在 45分钟后给予的唤醒却没有增加记忆的保持量。Anderson等人(2006)的实验 也表明,当时间间隔为4s时出现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在9s时没有出现。 但是他们都没有对这些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而MeGaugh(2006)认为,低唤醒情绪刺激对中性刺激记忆巩固的作用受 杏仁核活性的快速增加调节,而高唤醒情绪刺激对中性刺激记忆巩固的作用除 此之外还受杏仁核中13肾上腺素的活性的影响。在Anderson(2006)和其他 PET的研究以及在学习后注射相关激素的实验研究中,产生情绪逆行性记忆增强不同的时间间隔,可以很好的反应所引发的情绪唤醒不同的程度。通过测量 杏仁核中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以及杏仁核神经元的活性发现,外源或者内源物 质引发的情绪唤醒的程度非常显著的影响着杏仁核的活性(McIntyre etal,2002;4亘堕盔堂堡主堂位论銮 文献综述Pelletier,2005)。因此,比Anderson等人(2006)的实验中所用的能引起更强情 绪唤醒的刺激,应该可以调节比他们实验出现更长时间间隔的无关刺激的记忆。14情绪逆行性记忆增强的生理机制在唤醒,压力和情绪状态下,大量的物质,包括葡萄糖,肾上腺素,去甲肾 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会释放到血液中(Dickerson&Kemeny,2004),而这些物 质是和记忆巩固密切相关的(LaBar&Cabeza,2006),这些物质非直接的调节了 杏仁核的活性,而杏仁核调节了海马记忆巩固的过程(Kensinger&Corkin2004: McGaugh,2004),在人类被试中,记忆增强的关键在于杏仁核与海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中,杏仁核中的13去甲肾上腺素发挥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大量人类的动物研究发现证明了由唤醒导致情绪的调节是受杏仁 核13去甲肾上腺素的激活的调节。当在老鼠的学习经历后很快进行情绪唤醒处 理时,肾上腺应激激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通过情绪唤醒正常的释放出来增 强了长时记忆(McGaugh&Roozendaal,2002)。这些应激激素在杏仁核内影响了13去甲肾上腺素的活性,而杏仁核的活性反过来又调节了其他脑区的记忆过程,包括海马等(McGaugh,2004)。 人类的研究也报告了在学习后很快进行肾上腺素处理或者引发可以释放肾上腺素的压力情境,可以使之前的记忆得到增强(Cahill&Alkire,2003)。而毒品 由于阻碍了B去甲肾上腺素受体的活性,从而阻碍了由于情绪唤醒而引发的记忆增强效应(McGaugh&Roozendaal,2002)。更进一步的证据来源于脑成像(PET和fMRI)的研究,研究发现引起情绪 唤醒的刺激激活了杏仁核和海马区域,并且在编码中杏仁核激活的程度与随后 刺激的长时记忆成绩密切相关(Canli,2000;LaBar&Cabeza,2006)。然而,这些研究发现也有一些限制,即无法知道情绪唤醒对记忆巩固的影响程度。因为第 一,脑成像研究检测了在编码中引发的杏仁核的活性,这种活性也许反应了在 观看刺激时增加的注意过程。第二,由于这些研究只是检测了用来引发情绪唤 醒的刺激,并没有考虑唤醒刺激是否可以增强在它之前的较低情绪唤醒刺激的 记忆。Anderson等人(2006)的研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第一个实验中,人脸 图和房屋图片作为中性刺激,正性的和负性的的图片用来诱发情绪。在呈现中 性刺激后的4秒或者9秒呈现正性或者负性的唤醒刺激。要求被试评价每张唤 醒图片的强度,和对中性图片的可记忆程度。一周后让他们对人脸图和房屋图 以及风景图进行判断。与许多以前的研究结果一致,对情绪图片的记忆与他们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对情绪唤醒评价高度一致。更为重要的是,在情绪图片之前4秒呈现的中性图 片的记忆与对情绪图片的情绪唤醒程度评价一致,但是在唤醒图片9秒之前呈 现的中性图片则没有这样的效应。作为对比的,在研究压力荷尔蒙的学习后处 理的效应,学习和处理的时间间隔不能低于30s,在动物中给予单一的训练试验, 记忆增强只发生在处理在几分钟之后。如同Anderson(2006)等人指出的,在他们的实验中,肾上腺应激激素只是简单的对这种效应起调节作用是不可能的,因为应激激素的释放可能太慢而不能够有效的在4秒的窗口内影响到杏仁核的 功能。另外,大脑周边也释放了在很多分钟内一直保持着激活的应激激素,他 们也会在呈现中性刺激时对这些刺激有影响,就如同对情绪性刺激一样。因此, 这些发现似乎可以说明,情绪图片的记忆增强和压力荷尔蒙导致的记忆增强有 相同的基础。大量的动物实验的结果预示着杏仁核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激活对压力荷尔蒙 引发的记忆增强是必须的。并且,更重要的是,在动物中,B肾上腺素受体阻 碍了压力荷尔蒙对记忆巩固的调节(Stegeren,2005;Strange&Dolan,2000)。因此,杏仁核的13肾上腺素对于由情绪唤醒引发的记忆巩固是十分必须的。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问题提出和研究框架2问题提出和研究框架21问题的提出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多采用单一的材料的为识记材料。如Nielson(2007) 等人采用单词为识记材料,乔艳阳(2010)的实验采用词汇为识记材料,他们 都没有考虑到,当识记材料不是单一材料,而是两类及以上的材料类型时,是 否仍然会出现逆行性记忆增强。以往的研究者也考虑到了记忆材料与之后情绪诱发之间的时间间隔问题,时 间窗口作为情绪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也被大量的研究者们 进行了研究。比如Anderson(2006)等人采用的时间间隔为4秒和9秒,Judde (2010)等人也研究了当时间间隔为0、20、45分钟时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 Nielson(2007)等人研究了当时间间隔为0、10、30、45分钟时情绪对之前记 忆事件的影响,但是他们都是采用在一周后进行再认测试,而忽略了情绪对之 前中性记忆事件的作用是否会受到时间的影响,是否随着记忆巩固时间的延长 而存在记忆的长时程增强效应。在Anderson(2006)等人的研究中,实验采用的是分散学习的方式,即被 试每学完一张图片,就让被试观看一张中性图片或者情绪性图片;而Judde等 人(2010)的实验采用的是集中学习的方式,即被试在集中学完所有的记忆任 务后,就让被试听一段音乐片段以唤起情绪。虽然他们的实验结果一致的表明 情绪唤醒无论效价都可以增强之前记忆过的中性事件的记忆保持,但是他们的 实验的设计中的学习方式却存在差异。而至今学习方式对情绪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是否存在影响还没有得到论证。22研究框架本研究的主要假设为:1记忆编码阶段与提取阶段的时间间隔对情绪的逆行 性记忆增强有影响,且相对于24小时后的提取,即刻的提取更可能出现情绪的 逆行性记忆增强。2学习的方式也会影响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且相对于集中学习方式,分散学习方式更容易诱发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实验1以中性词语和中性房屋图片两种类型材料作为识记材料,采用分散学 习的方式,即在被试每学习完一张图片后,就加入一张情绪图片,诱发正中两 种情绪,在学习阶段以及情绪诱发阶段结束之后的24小时后进行再认测试,以 考察分散学习方式以及情绪对之前记忆中性事件在延时24小时后产生的影响。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问题提出和研究框架实验2中采用的识记材料与实验1一致,并且也采用分散学习的方式,并在 学习阶段以及情绪诱发阶段结束后,马上对识记材料进行再认测试,以考察分 散学习方式以及情绪对之前记忆的中性事件即刻产生的影响。实验3中采用的识材料中的词语与实验1相同,而图片选自IAPS图片库, 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即在被试学习完一种类型的中性材料后,再集中进行情 绪唤醒,诱发正中两种情绪,在学习阶段以及情绪诱发阶段结束之后的24小时 后进行再认测试,以考察在集中学习方式的前提下,情绪对之前记忆的中性事 件在延时24小时后产生的影响。实验4中采用的识记材料与实验1一致,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并在学习阶 段以及情绪诱发阶段结束后,马上对识记材料进行再认测试,以考察在集中学 习方式的前提下,情绪对之前记忆的中性事件即刻产生的影响。实验5采用识记材料与实验3一致,而唤醒材料由图片唤醒变为文字唤醒, 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在在学习阶段以及情绪诱发阶段结束之后的24小时后进 行再认测试,以考察在集中学习方式的前提下,改变唤醒材料后对之前记忆的 中性事件在延时24小时后产生的影响。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实验13实验131被试39名被试均来自国内某重点大学,其中男生17人,女生22人,被试平均 年龄为2036岁,标准差为191,均为右利手,无生理及精神疾病,视力或矫正 视力正常。实验后付给被试报酬。32实验材料选取80个双字中性词语,词语选自现代汉语双字感情信息评定表(王一 牛,周立明,罗跃嘉,2008),其中效价平均值为530(SD=058),熟悉度平均值 为508(SD=029),唤醒度平均值为487(SD=034)。任取40个作为学习阶段 的识记材料,另外40个则以1:1的比例与识记材料共同配对的方式,在再认阶 段,随机呈现给被试,在效价和唤醒度上,两组词语无显著差异。每个词语图 片大小为214cmX 153cm。所采用房屋图片共80张,从Interact中下载并用Photoshop处理为黑白,图片大小为1059cm794cm。经39名大学生事后(男 生17人,女生22人,17岁25岁,平均2036岁)评定为中性。所采用的唤情 绪图片共80幅,中性图片和正性图片各40幅,图片取自CAPS的图片库(白 露,马慧,黄宇霞,罗跃嘉,2005)。中性图片的效价平均值为504(SD=019), 唤醒度的平均值为335(SD=034),正性图片的效价平均值为735(SD=026), 唤醒度的平均值为624(SD=-042),中性图片和积极图片效价、唤醒度差异显著。另用绘图程序手动制作4张Flanker任务图片,每张图片大小为299cm058cm。33程序设计和实验过程实验采用22被试内设计。自变量1为材料类型:房屋图片、双字词语; 自变量2为情绪类型:中性情绪、正性情绪。材料类型采用block设计,共两个 block,每个block中包含同种材料类型的40次trial,40次trim中配对的唤醒情 绪类型的顺序是随机的;两个block被试问平衡。实验材料在21英寸CRT显示器上呈现,背景为黑色,屏幕分辨率设置为 1024X768。图片呈现在屏幕中央,距离被试大约为60cm,词语图片的视角约 为20401460,房屋图片的视角约为100907570。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即学习阶段和再认阶段,其间有一天的时间间隔。学习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实验1阶段:采用分散学习的方式。首先注视点会出现在屏幕正中,持续时间为 1000ms,之后识记材料会呈现4000ms,要求被试记住出现的识记材料,其后会 黑屏4000ms,随之会出现3000ms的唤醒材料,要求被试仔细观看唤醒材料, 但不要求记忆,最后出现8个1000ms的Flanker任务,每个Flanker之间有lOOms 的间隔,Flanker任务由5个向左或向右的箭头组成,中间的箭头或与其他四个 箭头方向一致(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或者不一致(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要求被试在1000ms之内判断中间的箭头向左还是向右(按F键J键), 以消退被试由图片所诱发的情绪。学习阶段完成后,被试会被要求在1天后完 成第二阶段的实验任务,但被试不会被告知第二阶段的任务是再认测验。再认 阶段:学习阶段的唤醒材料不再出现,只出现识记材料,识记材料的新旧项目 按照1:1的比例随机呈现。求被试对双字词语和房屋图片进行再认反应(按F 键J键),识记材料类型的再认按block进行,并且其顺序与第一天识记的顺序相同,并对房屋图片带给自己的情绪体验和强度感受进行9点评分。田园圃圈_24h后再认1000ms4000ms4000ms3000ms8s图1实验1流程图34数据处理全部数据收集完毕后用spssl70 for window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35实验结果与分析3S1 d值分析 辨别力d值是一个反映被试对刺激敏感度的指标,它已经去除了被试者对刺激的反应偏向。对不同情绪唤醒的两种材料类型的d值采用ANOVA分析发 现,材料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38)=2275,p005,刀2=004);材料类型和情绪类 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38)=162,p=021005,,72=004)。具体结果见 表1。表1各条件下的d二:二二薹型史丝堕Q!垂丝!三旦!房屋O88(068)105(062)迥亟!:墨Z!Q:曼Z!:墨Z!Q:箜110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实验1352再认的保持量分析 再认的保持量,即学对数量与学错数量的差除以总项目数量。对39名被试不同情绪唤醒的两种材料类型的再认保持量采用ANOVA分析发现,材料类型的 主效应显著(F(1,38)=2349,pO05,,72=O07);材料类型和情绪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38)=280,旷O10005,12=007)。具体结果见表2。表2各条件下的平均再认正确率耋型主丝喹Q垂丝喹Q2房屋029(020)035(020)词语050(O19)050(017)353事后对房屋图片的评定结果39名被试事后对房屋图片效价和唤醒度的评定结果接近中性,具体结果见 表3。表3事后对房屋图片的评定结果实验1的d值分析结果与再认正确率的分析结果趋于一致,在分散学习的 情况下,对词语的辨别力与再认正确率都显著的高于房屋图片,这说明在本实 验的记忆材料类型上,词语比房屋图片更容易被记忆;而在房屋图片以及词语 之后的情绪唤醒并没有增强它们在24小时后的记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实验24实验241被试27名被试均来自国内某重点大学,其中男生8人,女生19人,被试平均年 龄为2115岁,标准差为132,均为右利手,无生理及精神疾病,视力或矫正视 力正常。实验后付给被试报酬。42实验材料同实验一43程序设计和实验过程程序设计同实验一。实验由学习和再认两个阶段构成,再认将在学习阶段结束之后即刻进行,学 习阶段的唤醒材料不再出现,只出现识记材料,识记材料的新旧项目按照1:1 的比例随机呈现。求被试对双字词语和房屋图片进行再认反应(按F键J键), 识记材料类型的再认按block进行,并且block再认顺序与识记的顺序相同。田团圆圈1000ms4000ms4000ms3000ms8s图2实验2流程图44数据处理全部数据收集完毕后用spssl70 for window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45实验结果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