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期末复习资料(最后篇)答案.doc_第1页
八下期末复习资料(最后篇)答案.doc_第2页
八下期末复习资料(最后篇)答案.doc_第3页
八下期末复习资料(最后篇)答案.doc_第4页
八下期末复习资料(最后篇)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综合训练1、我们已经学习了专题叶,联想过去学过的内容,请写出一句你最喜欢的关于“叶”的古诗句,并阐述你喜欢的理由。(2分)诗句:_ (1分)喜欢的理由:_ (1分)2、经校刊编辑部研究决定,本期校刊主题是“绿色 生命”。假如让你负责这一期校刊,请你完成下列工作:有一栏目准备刊登以“叶”为话题的优秀征文,请你在括号内填写与“叶”相关的成语给这个栏目拟两个生动的名称。(2分) 七彩画板 ( 琼枝玉叶 ) 诗海一粟( 一叶知秋 ) 3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 。 。 。 。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 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A B C D4、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3分) 人生不在成就了多大事业,而重在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其中挺拔的一棵; ;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求无愧地做了云彩中祥和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 ;虽是一朵,却能装扮蓝天。这样的人生也就够了。答案1见到奔腾的长江,你只盼无愧地做了浪花里晶莹的一滴 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答案2见到浩瀚大海,你只愿做了浪花来闪亮的一滴 虽是一滴,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 5、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 。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A. 痛苦和快乐是相生相成的 B. 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C. 在生命中痛苦总是相伴的 D. 在生命中快乐总是相伴的6、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文后的方格内。(2分)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见证着我们斑ln多味的存活。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du入了颟mn的渊su。选自错过( 1 斓、堕、顸、薮二、名著阅读1、(1)水浒传的作者是 ,小说揭示出起义发生的真正原因是 。(施耐庵 “官逼民反”)(2)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及其绰号是: (九纹龙史进)。(3)水浒传中两位打虎英雄的名字及打虎的地点是: 、 。(武松在景阳冈打虎),(李逵在沂岭杀四虎)2、“名著链接” 栏目转载水浒传中部分情节有奖竞答,试简要回答。鲁提辖意外打死郑屠之后,“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先是在五台山当了和尚,离开后去了东京大相国寺管理菜园。你知道他在五台山法名是 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时又发生了哪些精彩故事?(写出二件事即可)(3分)_ _ _智深。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时主要有三件事:收服众泼皮;倒拔垂杨柳;偶遇林冲并结为兄弟_3、水浒传中有许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和故事,如“鲁达拳打镇关西”、“吴用智取生辰纲”等。请模仿这两个例子,另外写一个水浒中的人物及与他有关的故事。(2分) 参考:武松血溅鸳鸯楼、林冲雪夜上梁山、宋江怒杀阎婆惜4、水浒传通过紧张、生动、富于传奇性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请完成下面表格。书 名人物人物绰号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形象水浒传花和尚见义勇为风雪火神庙吴用足智多谋5、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是_;本册名著推荐的书目是_,其作者是_,你最欣赏的一个人物是_,原因是_ ,最精彩的一回是_ 。6、名著阅读。 水浒传这部小说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部极具艺术性、观赏性的经典作品。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鲁达听了金老父女的辛酸诉说后,发怒道:“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接下来故事并未直接引到高潮“拳打郑屠”,小说在“鲁达发怒”到“拳打郑屠”之间又安排了哪些情节? _ 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脍炙人口,请联系相关情节谈谈鲁达粗中有细的表现。 (3)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有相通之处。请写出三个能表现“义”的故事情节名称。 7、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他从一个安分守己的禁军教头当了“强盗”,从温暖的小康之家走上梁山聚义厅,林冲走过了一条艰苦险恶的人生道路。请至少说出林冲的三个故事。 8、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本意只是想教训一下对方,文中哪件事可以证明这一点?在意外打死郑屠之后,鲁达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你知道他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时所发生的精彩故事吗?(写出一件事即可)答:_9、水浒传中农民起义事业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是什么?此后反抗斗争的战绩有哪些?【答】_ _10、水浒传中行者 (人名)在寻找哥哥武大郎的途中,路过 (地名)时,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于是倍受百姓喜爱;当及时雨 (人名)作了梁山第二把交椅时,接老母上了山,于是李逵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3分)武松 景阳冈 宋江; 11、“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水浒传中的哪位好汉?请写出其绰号,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3分)_ 吴用 智多星 智取生辰纲 (或智取大明府 智取文安县 排九宫八卦阵)12、名著阅读积累(2分)请用连线把水浒传中的人物与相关的事件连起来。(2分) 误入白虎堂 时迁 大闹飞云浦 林冲 火烧翠云楼 吴用 智赚玉麒麟 武松误入白虎堂 林冲 火烧翠云楼 时迁 大闹飞云浦武松 智赚玉麒麟吴用三、理解默写1、我喜欢读书。书引领我与中外文人墨客对话。刘禹锡用“_,_ 。”来描述他的陋室,显示他的生活情趣。读书还让我学会做人。毛泽东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一个有道德的_人,_,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梁启超用“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_,_。”告诉我什么才识人类理想的生活。2、送东阳马生序一文的主旨句是: “_,_,_,_?”这句话说明学业、道德上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3、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极度忧愁的句子_,_。4、渔家傲中从虚写的角度,突出战争持久,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的诗句是_,_。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使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乡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_,_。6、论诗中说明文学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风骚的句子是_,_。7、迎燕中突出诗人自由自在生活乐趣的诗句是_,_。8、池鹤中写出鹤的生活环境与众不同,从而突出鹤的品格风度不是“群鸡”能比的句子是_,_。四、五、课内阅读(一)阅读孔乙己节选,完成812题。(10分)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8、小伙计为孔乙己温了酒并端出去时,不是直接送到手里而是“放在门槛上”这表现了小伙计对孔乙己怎样的态度?(2分)心里对孔乙己十分瞧不起。9、文中写掌柜三次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表明了孔乙己生活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2分)人情冷漠,人与人之间漠不关心,冷冰冰的社会。(若说出掌柜心中认为孔乙己的命连十九个钱都不值,也可给分)10、写孔乙己在断腿、欠帐、遭嘲笑的窘境中还要用手走来喝一碗酒,这揭示了孔乙己性格中的哪一个侧面?(2分)揭示了他性格中的好喝懒做。11、结尾两段,说到孔乙己的结局,只是猜测,没有确切的消息。你认为,孔乙己当时还会不会活着?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两条理由。(2分)我认为:_理由:(1)_(2)_示例:不会活着。一是孔乙己惨遭毒打,生命垂危;二是照孔乙己性格如果活着,早来喝酒了,不会这么长时间不来。12、断腿后孔乙己的手在文中出现两次, “用这手走来”强调了手的什么特殊作用?你从 “用这手慢慢走去”中又能体会到何种复杂的感情?(2分) 表现了因为脚断了,取代了脚的作用,其实是爬来的;充满一种凄凉的感情。(或增加了悲剧的气氛)(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1317题。(18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1)录毕,走送之( ) (2)俟其欣悦( )(3)腰白玉之环 ( ) (4)日再食 ( ) (5)媵人持汤沃灌( ) (6)假诸人而后见也(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今诸生学于太学B益慕圣贤之道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C足肤皲裂而不知 假诸人而后见也D以衾拥覆 撰长书以为贽15.作者写同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 )(2分)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B侧面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1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17、选段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作者求学的艰难,试用课文中原文举三例加以说明。你觉得这里的对比还有其它作用吗? 说说你的看法。(4分)13、跑 等待、等 挂在腰间 两次 热水 之于 14、B15、B16、(1)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2)政府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17、(1)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县官日有廪稍之供(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父母岁有裘葛之遗(3)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或“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4)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或“未尝稍降辞色”或“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5)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或“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其它作用表现在勉励太学生们有好的学习条件一定要好好读书。(三)阅读散步选段,完成812题。(16分)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刹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日子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母亲对我说:“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身材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8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9“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请找出文章中与之相照应的一句话。(2分) 10“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句中,“这”具体指什么内容?(2分) 11当一家人为走大路还是小路而发生分歧时,最终“我”年老的母亲还是决定顺从小孙子,走小路。“我”的母亲的这一举动,说明了什么?(2分) 12“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4分) 13如果你处在作者的位置,你会怎样处理母亲与儿子的关系?除了文章所写到的方法外,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吗?(4分) 8记叙了一家人散步的经过,表现了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浸透着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9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10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11表现祖母对小孙子的疼爱,体现了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睦的情形。12“我”和妻子分别背着家庭中上一代和下一代越过散步路上“走不过去的地方”,更是在生活中相互爱护、风雨同舟。作为中年人,“我”和妻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对生活有一种高度的使命感。13本题为开放题,从处理办法、思想境界、语言表达等方面酌情评分。(四)、 错 过 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会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而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而更有虹彩。 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车站。1、仔细阅读选文内容,简要说说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品味“错过”?2、文章划线句中“窗外的美景奇景”、“预定的车站”各指什么?并用简要的话说出划线句的意思。3、试从自己的学习生活或日常生活中举出一例,来说明第三段所阐述的道理。4、请你仔细阅读下面材料,说说老人的看法跟选文的观点有什么不同。(4分) 从前,有个老人挑着茶壶去卖,不料经过山坡时,几个茶壶从筐里掉出来摔碎了。他头也不回地向前走,有人提醒他:“你的茶壶摔碎了,还不快看看!”这个老人回答说:“既然已经碎了,再看有什么用?” 1、面对错过,首先要进行反思,在追悔中认识到为什么错过,在思考中形成引以为戒的能力,在机会再次到来的时候,能冲上前去,把握住机会。2、窗外的美景奇景指小的追求或收获;预定的车站指人生的根本追求或长远目标。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3、没有标准答案,能说明观点即可。4、文章的观点是反思错过,在追悔中认识到为什么错过,在思考中形成引以为戒的能力,在机会再次到来的时候,能冲上前去,把握住机会;材料中老人的看法是对待已经发生的错过,如果患得患失、捶胸顿足,后悔不已,结果白白浪费 (五)阅读错过选段,完成710题。(共13分)没有意识到错过,或许能产生一种自足感,但那意味着灵魂堕入了颟顸的渊薮。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在追悔中产生出一种真切而细微、深入而丰厚的情愫,则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竟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虹彩。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7仔细阅读选文,简要概括一下作者对“错过”的独特体验。(3分)8作者认为“能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就“意味着灵魂具备了升腾的能力”,“升腾的能力”指的是什么?(3分)9从选文中任选一个比喻句,从本体喻体的关系或比喻的表达作用等角度进行赏析。(4分)比喻句:赏析:10.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文长,写了一副上下句一模一样的妙联来劝人珍惜机会、抓紧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请运用文中的道理,说说此联的内涵。(3分)7对待“错过”一要习惯,二要品味,要让那些小错过帮助我们把握住人生中最关键最美好的收获。(共3分,“习惯”1分,“品味”,自己的语言1分)8是指能够在追悔中认识到错过的原因,从而惩前毖后,不再犯同样失误的引以为戒的能力。(4分。意对即可,摘抄原句0分,过于简单仅得2分) 9找出比喻句,就本体、喻体的关系,比喻的表达作用等进行赏析。(4分。句子2分,赏析2分;摘抄用省略号,“句子”的2分得1分)10参考理解:年轻时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如果错过了,时不复返,机不再来,等到年老体衰再想好好读书时已无多少可能了,这种错过,就成了人生中的过错。(共4分。此题较难,但加了“劝人珍惜机会、抓紧读书”的提示以后,应该可以尝试。意对即可。若有其它合理解释,酌情给分,但不超过2分)(六)阅读下面散步一文,完成716题。(共12分)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一个酷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 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刹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曲儿子了,因为我同着他的时日还长,我同着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 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这篇课文主要告诉了我们哪三方面内容:(3分) 2、文章一家三代人组成两重母子关系,要解决的是一个矛盾是 和 。(2分)3、“母亲”开始想走大路,后来改变主意要走小路了,表明了这个家庭的怎样的关系?(2分) 4、文章有一段对初春的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