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 之 人口模型.doc_第1页
数学建模 之 人口模型.doc_第2页
数学建模 之 人口模型.doc_第3页
数学建模 之 人口模型.doc_第4页
数学建模 之 人口模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建模关于人口增长的模型 摘要:本文讨论了人口的增长问题,并预测出了2010、2020年的美国人口。首先,我们给出了两种预测方法:第一,在假定人口增长率不变的情况下,建立指数增长模型;第二,假定人口增长率呈线性下降的情况下,建立阻滞增长模型。对两种模型的求解,我们引入了微分方程。其次,为了选择一种较好的预测方法,我们分别对两种模型进行了检验和讨论。先列图表对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然后定性的对模型进行讨论,最后一个阶段选择绝对误差、均方差和相关系数对两个模型的优劣进行定量的评价,选出最好的预测方法。一、 问题的提出:人口问题是当前世界上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认识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报,是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前提,现根据下表给出的近两百年的美国人口统计数据,预测2010年、2020年美国人口数量。年份1790180018101820183018401850人口3.95.37.29.612.917.123.2年份1860187018801890190019101920人口31.438.650.262.97692106.5年份1930194019501960197019801990人口123.2131.7150.7179.3204226.5251.4二、 建立模型模型一(指数增长模型)1、模型的提出背景:我们对所给的数据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分析之后,对其进行处理:将年份进行编号(),人口数量计为(),以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将表格中所给的数据绘在直角坐标系中附表A,我们发现这些点大体呈指数增长趋势固提出此模型。附图A2、基本假设:人口的增长率是常数增长率单位时间内人口增长率与当时人口之比。故假设等价于:单位时间人口增长量与当时人口成正比。设人口增长率为常数r。时刻t的人口为X(t),并设X(t)可微,X(0)=X由假设,对任意t0 ,有即:单位时间人口增长量=r当时人口数当t趋向于0时,上式两边取极限,即:引入微分方程: 3、模型求解:从(1)得两边求不定积分:t=0时, (2)当r0时.表明人口按指数变化规律增长.备注; r的确定方法:要用(4.2)式来预测人口,必须对其中的参数r进行估计: 十年的增长率,则(2)式现为:4、结论:由上函数可预测得:2010的人口为x(22): x(22)=3325.77 2020的人口为x(23): x(23)=4519.735、检验:根据所建立的指数模型预测1790以后近两百年的美国人口数量,在此基础上并预测2070、2020年美国人口,列表2 年份(t)实际人口(百万)指数增长模型(百万)误差(%)1790(0)3.93.90.001800(1)5.35.30.001810(2)7.27.20.001820(3)9.69.81.981830(4)12.913.33.11840(5)17.118.15.731850(6)23.224.65.911860(7)31.433.46.341870(8)38.645.417.561880(9)50.261.722.851890(10)62.983.833.231900(11)76113.949.861910(12)92154.868.231920(13)106.5210.397.51930(14)123.2285.8132.021940(15)131.7388.5194.971950(16)150.7527.9250.321960(17)179.3717.5300.151970(18)204975377.951980(19)226.5990485.021990(20)251.41809.8619.992010(22)-3325.772020(23)-4519.73附图如下:6、模型讨论:由表可见,当人口数较少时,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不大(不超过5%)。但人口较多时用模型预测的结果比实际人口偏大较多,实际人口越多时相对误差越大。即人口的增长不应是一个常数。进行如下讨论:1 我们把人口数仅仅看成是时间的函数,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如年龄、性别、大小等)对人口增长的影响。2 假定是连续可微的。这对于人口数量足够大,而生育和死亡现象的发生在整个时间段内是随机的,可认为是近似成立的。3 人口增长率是常数,意味着人处于一种不随时间改变的定常的环境当中。4 模型所描述的人群应该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封闭的,即在所研究的时间范围内不存在有迁移(迁入或迁出)现象的发生。不难看出,这些假设是苛刻的、不现实的,所以模型只符合人口的过去结果而不能用于预测未来人口。模型二(阻滞增长模型)1、模型的提出随着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人口开始起阻滞作用,因而人口增长率会逐渐下降。又因一定环境所容纳的人口数量是一定的,人口不会无限地增加,而是最终趋近于某个常数。2、基本假设 人口增长率不是常数,而是关于人口数量x的线性递减函数r(x).:人口增长率:按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最大人口容量: 固有增长率,即人口很少时的增长率3、模型的建立及求解:由定义和假设,显然有: 即r-rk=0 、 k=r-x=r(1-)将的表达式代入指数增长模型中的微分方程中:求解:由(3)式得:移项得: 备注:r及的确定方法:由(4)式可得:(5)代入表格中两组数据得: r=0.2072 =4644、结论: 由上函数可预测得:2010的人口为x(22): x(22)= 464.0 2020的人口为x(23): x(23)= 464.05、模型的检验:年份(t)实际人口(百万)阻滞增长模型(百万)误差(%)1790(0)3.91800(1)5.35.31810(2)7.27.21820(3)9.69.71.251830(4)12.913.11.401840(5)17.117.52.281850(6)23.223.21860(7)31.430.5-2.991870(8)38.639.52.281880(9)50.250.40.301890(10)62.963.00.221900(11)76.077.21.631910(12)92.092.40.481920(13)106.5108.01.361930(14)123.2123.0-0.151940(15)131.7137.04.011950(16)150.7149.4-0.901960(17)179.3159.9-10.831970(18)204.0168.6-17.361980(19)226.5175.5-22.501990(20)251.4182.4-27.452010(22)-464.02020(23)-464.0附图如下:6、模型的讨论: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出:由该模型计算的结果实际符合地非常好。但是,由于该模型建立在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为定值的情况下,而对于实际情况而说,的值很难确定,即使确定,也会因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也是在上图中,曲线的末端分叉的原因。三、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模型进行评价: 1、层次分析模型的构造最优方案A目标层:绝对误差B均方差B相关系数B准则层方案C方案C方案层:由图可知:我们对方案C和方案C,以绝对误差、均方差、相关系数三方面加以评价,对现有的两种方案做具体的分析选取。2构造判断矩阵建立层次模型后,我们将各方面的因素两两比较,看它们对上一层某个准则的相对重要程度。比较结果采用不19做标准。将全部比较结果对某一上层因素的标准值列于表内,则得到判断矩阵,分别列表如下:列表1:CC相比对B重要程度及其判断矩阵BCCC1C71得:B= 1 7 1列表2:CC相比对B重要程度及其判断矩阵-BCCC1C51得:B= 1 5 1列表3:CC相比对B重要程度及其判断矩阵BCCC1C31得:B= 1 3 1列表4ABBBB1B31B551 1 A= 3 1 5 5 1 三、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次某要素而言,及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要素重要程度次序的数值。现用方根法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B= 1 得: 1 7 1 M= 71 0378 0.125 所以= 因此= 2646 0.875列表5绝对误差(B)方案(C)方案(C)层次单排序方案(C)10.125方案(C)710.875=2 CR=0同理:列表6绝对误差(B)方案(C)方案(C)层次单排序方案(C)10.167方案(C)510.833=2 CR=0列表7绝对误差(B)方案(C)方案(C)层次单排序方案(C)10.250方案(C)310.750=2 CR=0列表8优化方案A绝对误差(B)均方差(B)相关系数(B)层次单排序绝对误差(B)10.043均方差(B)310.128相关系数(B)5510.829=3.038 CR=0.0332四、层次总排序确定方案层所有因素对于总目标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