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HRCT诊断【摘要】 目的提高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CT表现的认识, 探讨CT对DP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7年12月本院收治的DPB 51例, 其中病理活检确诊3例, 临床诊断48例。结果1. 胸部CT征象: 弥漫性细粟粒样影伴树芽征, 无融合趋势,占88.24%; 小(细)支气管扩张, 表现为小气道支气管“双轨征”和环状透光影, 部分病例可见支气管壁增厚, 占66.67%; 炎性斑片影, 多为小斑片影, 占52.94%。2. 副鼻窦CT检查时多有慢性副鼻窦炎表现, 本组病例占73.33%。结论CT是DPB诊断中必要手段, 高分辨率CT(HRCT)是最佳显示方法, 副鼻窦CT检查可为鉴别诊断提供佐证。【关键词】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高分辨率CT 副鼻窦炎CT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diffuse panbronchiolitisYOU Zheng-qian, ZHU Xiao-hua, MA Jun, JIANG Shen, PEN Gang, YU Dong, SUN Chun-yi, JIE Bing, YOU Xiao-fa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Shanghai Pneumology Hospital, Shanghai 200433,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HRCT manifestations of diffuse panbronchiolitis (DPB) and the diagnosis. Methods fourty-three patients collected from June 2003 to December 200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cluding pathologically diagnosis(n=3 cases), clinical-diagnosis (n=48 cases) (refer to Japanese secondary revised diagnostic criteria). Resultes 1.The CT appearances of DPB were as follow: Diffuse miliary pulmonary signs accompanied by tree-in-bud sign(88.24%), with fusion tendency; Small airway bronchiectasis(66.67%), such as the bronchiolar double track sign and small crico-lucency signs with bronchial wall thickening; Small inflammatory patching signs(52.94%). 2. Chronic paranasal rhinitis(73.33%) by CT examination of accessory nasal cavity. Conclusion HRCT is an indispensable method for diagnosing DPB. CT examination of accessory nasal cavity may provide significant diagnotic evidence.【Key words】 Diffuse panbronchiolitis; High resulation computed tpmography (HRCT); Nasosinusitis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 DPB) 是累及两肺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壁全层的慢性炎症, 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 与多种肺部疾病有相似之处, 易于误漏诊。本文收集2003-2007年本院收治的DPB病例48例, 分析其CT特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自2003年6月-2007年12月本院诊断的DPB病例51例, 其中临床诊断48例, 病理确诊3例(胸腔镜开胸活检2例, TBLB活检1例)。男性24例, 女性27例; 年龄16岁83岁, 平均52.83岁; 病史13天41年, 平均10.24年。1.2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就诊时均有咳嗽、咳痰、气促; 7例伴有咯血, 其中2例为少量咯血; 咳黄脓痰伴发热者15例。所有病例均作痰菌培养检查, 检出铜绿假单胞菌22例, 菌丝和孢子者6例, 曲霉菌3例, 克雷伯杆菌5例, 副流感嗜血杆菌6例, 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格兰氏阳性球菌和格兰氏阳性杆菌及格兰氏阴性杆菌混合菌各一例。血清冷凝集试验(CHA)效价大于1: 64者4例。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者29例, 白细胞总数多大于10109/L, 最高者达22.5109/L。低氧血症者(PaO280mmHg)36例, 最低者PaO243mmHg。肺功能检查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FVC)百分比低下(70%)者32例, FEV1/FVC%最低者仅为39.92%。所有病例临床听诊均可闻及两中下肺细湿啰音。1.3诊断标准参考日本厚生省1998年第二次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1。诊断包括必须项目和参考项目。必须项目: 持续咳嗽、咳痰及活动时呼吸困难; 合并慢性副鼻窦炎或有既往史; 胸部X线见两肺呈弥漫性散在分布的颗粒样结节状阴影或胸部CT见两肺呈弥漫性小叶中心性颗粒样结节状阴影。参考项目: 胸部听诊断续性湿罗音; 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下(70%)以及低氧血症(PaO:1:64)。确诊: 符合必须项目 、 和, 加上参考项目中的2项以上; 一般诊断: 符合必须项目 、 和; 可疑诊断: 符合必须项目和 。病理活检有利于本病的确诊。但典型病例经X线和高分辨率CT(HRCT)即可诊断, 而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者, 须取肺组织活检确诊。肺活检取材以开胸或胸腔镜为好。1. 4CT检查方法本组病例全部行胸部CT常规扫描和HRCT扫描。51例中45例行副鼻窦CT扫描。CT机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40层螺旋CT, 2mm扫描, 5mm重建, 螺距为0.906; 和东芝 Asteion 4层螺旋CT, 胸部常规扫描参数为: 120KV, 150mA, 螺旋扫描, 层厚3mm, 重建7mm, 螺距为5.5。HRCT扫描参数为: 135KV, 200mA, 轴距扫描, 层厚1mm, 重建1mm, 骨窗计算方法, 于主动脉弓、隆突、和膈肌上方1cm三个基准水平各作14 层扫描。鼻旁窦CT扫描与胸部CT扫描采用同样机型, 扫描参数为: 135KV, 200mA, 层厚3mm, 重建3mm, 螺距2.5。2结果2.1胸部CT表现DPB的CT影像表现按照出现率的高低依次为: 1、肺内病变: 弥漫性细粟粒样影伴树芽征, 分布不均匀, 密度不均, 边界模糊, 但无融合趋势, 以双侧中下肺为多见, 占88.24%(45/51例), 其中13例见散在小点状钙化影; 小气道2的支气管扩张(指直径小于或等于3mm), 表现为远端支气管“双轨征”和小的环状透光影, 管径多在3mm以下, 部分病例可见小气道支气管壁增厚, 占66.67%(34/51例), 1例出现支气管黏液嵌塞征象,表现为枯枝状液性密度影; 炎性斑片状实变影, 占52.94%(27/51例), 范围多局限于某一肺叶, 大多为小斑片影, 形态不规则, 密度不均, 边缘模糊, 其中一例左肺下叶大片实变, 另一例右肺中叶不张; 小斑片样磨玻璃影, 密度较普通炎性浸润影为淡, 其内可见穿行的肺纹理,边缘模糊, 占15.69%(8/51例); 肺间质纤维化, 主要出现在双肺下叶底部,表现为条索影和不规则网格状影, 占11.76%(6/51例); 小空洞占5.88%(3/51例)。(2) 纵隔、肺门部分淋巴结肿大、和/或钙化, 占21.57%(11/51例), 其中6例伴有钙化。(3) 胸膜增厚粘连占19.61%(10/51例), 其中1例左侧胸腔积液。见图1-5。2. 2鼻旁窦炎本组51例中既往有明确鼻旁窦炎病史者43例, 占84.31%; 45例行鼻旁窦CT扫描, CT诊断为慢性鼻旁窦炎者33例, 占CT扫描数的73.33%。3讨论3.1病因及病理3.1.1病因DPB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明确的呼吸系统疾病, 该病与地域、人种、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主要文献报道见于日本, 其次是韩国3。近年来国内报道也日渐增多。部分学者认为DPB的发病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从经开胸活检证实的DPB患者的痰液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后置入大鼠支气管内成功建立了DPB的动物模型4。该文献报告DPB患者痰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阳性率为55%82%。本文病例中的22例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占43.14%), 表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DPB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具有重要作用, 但并非唯一的因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并不能解释DPB为何合并副鼻窦炎, 红霉素类药物对DPB治疗有效, 而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无效等其他现象。笔者认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只是DPB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因素, 因此DPB的真正病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3.1.2病理DPB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独立疾病, 其病理特点为累及细支气管壁全层的炎症, 主要为细支气管和呼吸性支气管, 而其他肺组织区域可以完全正常。受累的细支气管和呼吸性支气管因炎症而狭窄、阻塞, 管壁增厚5。其病理改变为以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中心的细支气管炎及周围炎, 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细胞浸润使管壁增厚5, 肉芽组织及瘢痕灶的形成使呼吸性细支气管狭窄、闭塞, 进而引发闭塞部位近端的支气管扩张6。3. 2CT征象分析3. 2. 1弥漫性细粟粒样影伴“树芽征”是DPB的典型CT表现。一般分布广泛, 但不均匀, 常以某一段、叶或两中下肺为主, 与该病形态学改变一致。粟粒结节影伴“树芽征”呈小叶中心性分布, 结节大小一般为2-5mm, 无融合趋势。对“树芽征”的研究发现,“树芽征”存在于多种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影像中7, 只是形成的机制各不相同。病变范围广是本病的一大特点, 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即使出现“树芽征”, 其范围也不如本病广。3.2.2 小支气管扩张, 多与弥漫性细粟粒样小结节影和“树芽征”伴随出现, 多为细支气管壁增厚, 无囊状支气管扩张。此特点区别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 可能与DPB的细支气管全壁炎所致的细支气管壁增厚有关。3.2.3小斑片样磨玻璃影、斑片状和大片实变影、小空洞, 均为感染性病变不同阶段的共同征象, 无特异性。其范围、形态、密度等与感染性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病程有关。但在DPB病例中, 上述感染性病变多以弥漫性细粟粒样小结节影为背景伴随出现。肺间质纤维化以双下肺基底段肺底部多见,表现为条索影、不规则网格影, 无特异性, 但病史较长, 可能是长期反复慢性炎症导致肺组织结构破坏的结果。3.2.4 鼻旁窦炎是DPB主要合并症, 最常累及上颌窦, 文献报道有80.5%和84.7%的DPB患者伴有或既往有鼻旁窦炎4,8, 与本组病例的84.31%基本一致。因此有无鼻旁窦炎病史是本病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当怀疑本病时, 行鼻旁窦CT扫描和仔细追问病史是十分必要的。3. 3鉴别诊断3.3.1 DPB起病隐匿, 一般患者均有咳嗽、咳痰、气促多年的呼吸系统病史, 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早期极易误诊。3.3.2 支气管扩张(BE) 临床也有咳嗽、咳痰, 长期反复发作的呼吸系统病史。但胸部CT影像学表现为某一叶段多级支气管的囊环状薄壁透光影和“双轨征”, 多累及较大支气管, 管壁一般不增厚, 严重者常可见支气管黏液嵌塞和/或液平。病变累及范围远不如DPB广, 常可见囊状支气管扩张,虽然也可见“树芽征”, 但多无细粟粒样小结节影伴随。结合临床其他检查资料, 及有无副鼻窦炎病史及副鼻窦CT检查, 当可作出正确诊断。3.3.3肺结核支气管播散可有“树芽征”出现, 也是这一CT征象最早被描述的疾病7, 但肺结核病灶有多态性的背景特点, 其肺内病变除“树芽征”外, 还伴有斑片影、空洞等多种形态。而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则表现为细粟粒样结节影, 其密度更淡, 分布更密集, 有大小、密度、分布三均匀的特点, 但无“树芽征”。因此在与DPB的鉴别诊断时胸部CT检查十分必要, 尤其使用高分辨率CT(HRCT)更有利于病变的显示和鉴别。3.3.4尘肺的早期影像学表现是双肺弥漫性分布的粟粒样小结节影, 但不呈小叶中心性分布。只有当气道损伤延伸至小气道时, CI上可出现细支气管扩张及小叶中心结节影(即TIB) 9。尘肺早期一般不伴发支气管扩张,亦无树芽征和支气管壁增厚。但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伴钙化是其特征, 且有生产性粉尘接触史。而DPB患者无粉尘相关职业史, 常无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钙化。HRCT对肺内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总之, DPB的发病机理和病因尚不明确, 虽然使用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类)药物疗效肯定, 已大大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 但其进行性发展的趋势对人体呼吸功能的损害不容忽视。胸部CT尤其HRCT对DPB的早期发现和鉴别诊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鼻旁窦CT检查有助于DPB的确诊和鉴别诊断。【参考文献】 1. 李惠萍, 何国钧.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和治疗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3, 2(1):73-752.李铁一, 中华影像医学(呼吸系统卷)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78-793. Fitzgerald JE, King TE, L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级钳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真题解析
- 食安培训试题及答案
- 中央会议规范管理办法
- 贷款变更还本管理办法
- 中央集中采购管理办法
- 业务发展管理办法试行
- 专项工作考核管理办法
- 视频监控应用管理办法
- 07J902-3 医疗建筑(卫生间、淋浴间、洗池)
- 2024年网上大学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800题(含答案)
- SJG 110-2022 附建式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
- 《中式烹调工艺》课件-热菜烹调工艺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2第二讲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 仓库发错货的解决方案
- 金属冶炼安全事故案例与分析
- 南京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及答案
- 输液泵、微量泵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 数字孪生及车间实践第三篇数字孪生车间
- 时间像小马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