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历史考点归纳复习课件13_第1页
2012届中考历史考点归纳复习课件13_第2页
2012届中考历史考点归纳复习课件13_第3页
2012届中考历史考点归纳复习课件13_第4页
2012届中考历史考点归纳复习课件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初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学习目标,A识记 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B理解 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特点及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2、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3、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4、苏联历史上除列宁和斯大林外还有哪些领导人进行了改革?,自学指导:结合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6分钟,彼德格勒武装起义,时间:1917年11月领导者:列宁,主要特征:结果:,中心城市暴动 武装夺取政权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2011乐山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C苏联成立 D“五月流血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联系中国近代史,有哪些事情可以证明呢?,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新经济政策,余粮归自己支配,中小企业允许私人经营,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新经济政策,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推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苏联经济。苏联成立,2011株洲“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这些规定属于下列哪一政策的内容(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罗斯福新政 D农业集体化政策,沙俄(1547年1917年),苏俄(1917年1922年),苏联(1922年1991年),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011吉林苏联和中国在建国初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同之处是重点发展 ( ) A轻工业 B商业 C重工业 D交通运输业2011海南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三星学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3、赫鲁晓夫改革,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使矛盾更加突出。,4、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内因:1、斯大林模式的束缚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八一九事件3、放弃的党的领导和社会主认道路。外因:是受西方和平演变攻击;,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哪些启示?,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课堂小结,1、列宁:领导十月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