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 铁路 1 近代中国铁路 19世纪70年代 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 不久就被拆除 19世纪80年代初 清政府修筑从 到胥各庄的铁路 铁路与公路 唐山 前夕 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 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辛亥革命 2 现代中国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 先后建成宝成 兰新等铁路 加强了内地与西北 西南地区的沟通 到 九五 期末 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 世界第四位 2006年 全线通车 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 新中国在机车的制造方面也有很大进展 青藏铁路 2 公路 1 近代中国公路 汽车开始在中国出现 随之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中国 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 但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 现代中国公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 建起汽车制造厂 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包括 在内的偏远山区也通了汽车 20世纪初 青藏高原 思考探究1 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变化发展有何特征 提示 1 动力变化 从人力 自然力到机械力 2 地区差别 城市显著 乡村缓慢 3 进程变化 先慢后快 4 技术变化 从引进到自制自研 5 对象变化 日益平民化 普及化 6 种类齐全 海陆空立体 1 水运 1 近代中国水运 鸦片战争后 轮船进入中国 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 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19世纪70年代初期 洋务派创办 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后来 各大口岸相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 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水运与航运 轮船招商局 2 现代中国水运 新中国成立后 由国家 的轮船运输业 获得较快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 由于铁路 公路和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 轮船运输业受到一定影响 统一管理 2 航空 1 近代中国航空 1909年 旅美华侨 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 北京至 航线开通 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2 现代中国航空 新中国成立初期 乘飞机有种种限制 民航发展有限 改革开放以后 逐步放宽并最终取消了许多限制 中国已成为世界 冯如 天津 民航大国 思考探究2 简述新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 提示 1 发展速度较快 1949年以后 中国现代交通获得快速发展 2 多层次性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同时也受具体环境的影响 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现代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1 近代中国通讯工具的变迁 1 电报 19世纪70年代 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 建起一个电报机房 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20世纪初 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 设立无线电报局 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 无线电报则供 普通百姓很少使用 通讯工具的变迁 上海 官商通报 2 电话 19世纪80年代 外国开始在 设立电话公司 此后 电话的发展非常缓慢 上海 2 现代中国通讯工具的变迁 1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不断增加对电讯事业的投资 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2 改革开放以后 电讯产业快速发展 到2003年末 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3 近年来 人们还通过 发送电子邮件 3 意义 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 和生活方式 互联网 思想观念 思考探究3 改革开放后 我国通讯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家庭收入不断增多 2 中国电讯技术不断进步 制造电讯设备的能力增强 3 第三次科技革命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迅猛 极大地推动了电讯事业的普及 4 国家对通迅事业的重视 社会需求的加大 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 各国铁路建设各不相同 1875年德国铁路里程是27960千米 1890年美国铁路里程是26900千米 同年的英国是32000千米 1894年中国铁路里程却只有483千米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 世界史 近代史编 等 近代以来交通业发展的原因 特点及影响 材料二注 表中数据摘编自 浅谈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史 结题报告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中外铁路建设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2 结合所学知识 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3 据材料 从交通方式 动力 工具等方面概括四川交通的变迁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其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原因 中国社会制度和经济落后 观念保守 科技落后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控制 西方工业革命的推动 经济发达 制度先进 2 信息 近代以来 中国铁路建设持续发展 近代铁路的发展与列强侵略关系密切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铁路建设获得一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铁路建设高速发展 3 变迁 方式 由水陆运输发展到水陆空运输 动力 由畜力 水力和人力发展到机械力 电力 工具 由马驮 木船发展到火车 轮船 飞机 范围 从国内扩大到国际 原因 政府的重视 实行改革开放 经济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思想观念的变化 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 特点及影响1 原因 1 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 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 促进中国社会发展 2 列强侵华的需要 为扩大在华利益 加强控制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3 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4 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 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2 特点 1 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 铁路 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 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 人们的观念等影响交通发展的地域不平衡 3 影响 1 积极影响 促进了经济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 消极影响 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 2018 吉林实验中学考前浏览卷 20世纪初 民办中型轮船企业逐渐增多 许多新创办的公司明确提出了收回航权的口号 他们在同外国公司的竞争中 大都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 这使他们在外国垄断势力的压迫下 不但得以坚持下来 甚至还能有一些发展 材料主要表明 a 近代中国航运业因受到外国势力压迫难以发展b 民办轮船企业的发展与近代爱国思潮紧密相关c 民办轮船企业在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中占据优势d 民办轮船企业成为近代中国航运业的主导力量 解析 收回航权的口号 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 说明民族企业家利用近代爱国思潮发展民族工业 b项正确 材料说明中国航运业有一定发展 a项错误 民办轮船企业有一定发展 但无法占据优势 c项错误 d项中 主导力量 说法不符合史实 排除 答案 b 参考答案 1 原因 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资金和技术的缺乏 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 外国列强的阻扰和侵略 2 影响 便利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方便了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传播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材料一20世纪初 两广总督陶模在广东境内的广海 宝璧 龙骧 江大 江巩 江固7舰置设无线电台 开启船舶局之建设 专为江防通信之用 同时在广州 威远 马口 前山 军署5地置设无线电台 从而又开启陆地局之建设 专为传递军政消息 民间不能享用 1905年 直隶总督袁世凯于直境海圻 海容 海筹 海琛4舰置设无线电台 仍军用 近代中国通讯工具的发展 同时又在南苑 保定 天津3地置设无线电台 亦军用 1908年 两江总督端方在上海吴淞口建设无线电台 为海军军舰通信之用 是为我国海岸电台设立之始 至此 近代中国无线电报建设已全面开启 在此前后 清政府又于崇明 上海 北京等地增设陆地局 用于公共通信 清末10年中国已建船舶局 陆地局各11处 另建有海岸局1处 主要分布在粤 沪 津 京等部分沿海省份以及首都地区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无线电发展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出现的历史背景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与清末相比较无线电报业发展呈现出的发展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参考答案 1 特点 主办者主要是地方督抚 主要目的是军用通讯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首都地区 分属不同部门 船政局 陆地局和海岸局 任答三点即可 历史背景 列强入侵 民族危机严重 清政府救亡图存的需要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报技术传入中国 中央集权削弱 各地督抚势力做大 权力增强 自主性大 2 发展趋势 从分布看 由沿海部分省份向整个沿海区域以及沿边省份拓伸 主要是国防的需要 从目的和功用看 由军用通讯维护国防安全转向民用通讯服务民生 从经办主体看 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无线电报在清末主要由地方 督抚 经办 入民国后则有中央 部办 与地方 省办 分办 影响 促进了中国电信近代化 信息传递更加迅速便捷 有利于增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有利于军事情报的迅速传递和维护国防安全 近代中国通讯工具的发展及其影响1 发展 1 从分布看 由沿海部分省份向整个沿海区域以及沿边省份拓伸 但在广大农村 近代通讯工具发展的影响还是比较有限 2 从目的和功用看 民用通讯服务民生有一定的发展 3 从经办主体看 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经办人范围不断扩大 更加深入普通民众生活 2 影响 1 促进了中国电信近代化 信息传递更加迅速便捷 2 有利于增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3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2018 福建龙岩六校联考 有人把因通讯技术发展而推动的民主现象叫做 媒介民主 在传统上 政党是民众表达利益 愿望和要求的最重要的工具 现在 媒介也作为政治参与工具出现 民众过去主要通过政党来做的事情 现在也可以选择通过媒介的途径来做 材料旨在说明 a 技术进步使媒介政治功能增强b 媒介民主 逐步取代了政党民主c 媒介民主 使人民当家做主d 媒介是政党与公众沟通的主要渠道 解析 从材料的叙述来看 通讯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民主的推进 使得媒介成为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方式 故a项正确 媒介民主 无法取代政党民主 故b项错误 c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排除 d项对材料理解错误 排除 答案 a 1 19世纪80年代初 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辛亥革命前夕 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 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 19世纪70年代初期 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 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 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 获得较快发展 3 1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省公务员2025年公共基础冲刺卷
- 初中生演讲稿200字左右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 含答案】-第三单元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声声慢(寻寻觅觅)
- 2025年考核办多选试题及答案
- 山西省2025年公务员行测专项训练冲刺卷
- 2025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学期知识梳理卷
- 2025年地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数字摄影测量试题及答案
-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学案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初中一年级化学上学期物质鉴别卷
- 电工考证专栏2025年低压电工复审考试题库精细讲解(1)附答案
- 物流搬运劳务合同范本
-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达标测试卷(三)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党校条例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企业文化考试题库及答案
- 看一次禁毒电影活动方案
- 2025太原迎泽区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协理员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消防公司企业简介
- 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优生优育进社区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