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校园”计划的发展现状与未来_第1页
“亚洲校园”计划的发展现状与未来_第2页
“亚洲校园”计划的发展现状与未来_第3页
“亚洲校园”计划的发展现状与未来_第4页
“亚洲校园”计划的发展现状与未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第4期现代大学教育 57“亚洲校园计划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朴钟鹤摘要:在教育全球化与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下,中日韩三国于2009年提出建设“亚洲校 园”计划。该计划旨在促进中日韩大学交流合作与学生流动,培养引领世界发展的亚洲人才。探讨 “亚洲校园”计划出台历程、现状、特点及未来发展等问题,有利于引发相关研究人员对该项计划的 关注,并为我国高校联盟制度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亚洲校园;出台历程;实施现状;未来发展中图分类号:G64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l一1610(2013)04005706纵观历史,教育交流有着便于操作的先天优 教育推动国家创新机能的深刻认识,通过政府介 势, 同时作为人类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 入而得以成型。 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一大动力。旧1进 (一)“亚洲校园”计划出台历程 入21世纪,中日韩三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日该项计划首次提及于2009年10月在北京召开 益紧密起来。据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相关统计显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第二次会议。作为该次会议 示,在华外国留学生中,日韩学生分别为18,640 的东道主,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为加强 人与64,232人(2010年);在日外国留学生中, 三国间的合作扩大三国民间友好交流,推动三 中韩留学生分别为79,082人与19,605人(2009 国青少年交流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加强在文化、 年);在韩外国留学生中,中日留学生分别为 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51三国在教育合作 57,783人与3,876人(2010年)。旧o其中,韩日 上有着相同的诉求。据此,时任日本首相的鸠山 学生在我国外籍留学生所占比例位居前两位;中由纪夫,在会议上首次提出开展“亚洲校园”计 国在日韩外籍留学生中所占比例亦高居榜首。此划的设想,得到与会中韩领导的一致认同。o为 外,三国均推出了针对教师交流的各类学者交换 落实此项共识,中日韩三国教育部门经过多次磋 奖学金项目,为三国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 商,决定成立由政府部门、大学、评估机构、产 广阔平台。2009年,中日韩三国为进一步深化高 业界代表参加的“中日韩大学交流合作促进委员 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开创性的提出了启动“亚洲 会”(下文简称委员会),研究推进大学交流、 校园”(“CAMPUS Asia)计划的设想。 学分互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等问题。12010年4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首届委员会会一、“亚洲校园”计划出台历程议上就“亚洲校园”问题达成如下共识。一是明 及现状确提出三国将联合开展大学交流项目,并将此项 目被命名为“CAMPUS Asia”。二是为推动此项目的顺利实施,特设立由三国部长级官员、质量大学作为知识的“创造源”、“人才库”、保障机构代表、大学校长以及产业界人士组成的文化的传播者和知识型产业的孵化器,是国家知“大学交流工作组”和“质量保障工作组”等两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基地。“亚洲校园”个工作小组。计划的出台,正是得益于中日韩三国政府对高等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YJc880121;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项 目“当代韩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llB030。收稿时间:2013-0120 作者简介:朴钟鹤(1978一),男,辽宁铁岭人,教育学博士,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从事比较教育、韩国教育研究;南充,637002。万方数据58朴钟鹤:“亚洲校园”计划的发展现状与未来2010年5月,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第三次中日 (二)“亚洲校园”计划实施现状 韩领导人会议上通过了2020中日韩合作展望。2011年11月初,中日韩三国教育部门共同发布 在该文本中提出:91了“亚洲校园”计划试点项目名单。依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决议,首批试点项目共计10项,实施期 我们将通过学分互认、联合学位等交流项目推限为35年。三国计划每年向外各派遣和接纳100名 动增强大学的竞争力,培育合格人才。为此,我 交换生。参与试点项目的中国高校有北京大学、清 们将推动三国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合作,共同起 华大学等8所重点院校;日本高校有东京大学、立 草一份指导文件,以提升大学之间的交流。命馆大学等10所知名院校;韩国高校则为首尔国立大学、高丽大学等7所韩国顶尖高校。n21 上述愿景在同年12月于北京召开的委员会第项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能源、二次会议上得以落实。会议原则通过了中日韩公共管理等多种领域,且各具特色(见表1)。 有质量保障的大学交流合作指导意见和中日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立命馆大学一东西大 韩大学交流“亚洲校园”计划框架等两个指导学实施的“中日韩三方联合培养东亚地区跨世代 性文件,明确了政府、评估机构、大学、产业界人文精英之流动校园工程”项目,以培养“精通 等在大学交流项目中的职责任务,并就试点项目 中日韩三国语言,对人文学有着深刻理解,且对 的实施达成了一致共识。u刨同一区域的诸多问题,以人文学的视角予以洞察关于“亚洲校园”试点项目相关具体细节问 的富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下一代东亚领导人才”为 题,在2011年5月于韩国济州岛举行的委员会第 目标。1 31北京大学一东京大学一首尔国立大学的 三次会议上得到充分讨论,明确了试点项目参与 “国际关系及公共政策双硕士学位(BESETO 院校范围、交流小组及学生数量、试点项目实施 DDMP)”项目,致力于创建东亚公共政策和国际 期限、政府及大学对项目给予的支持等事宜。 。 关系领域最高水平的学位授予项目,以培养具有 三国决定于2011年10月底确定参加试点项目的院 全球竞争力和多元文化视野的亚洲领导人等优秀 校,并自2012年4月起正式开始学生交流。的全球化人才为指向。u41表l亚洲校园”试点项目121 项目团队(3国大学问组团)项目名称中国日本韩国万方数据朴钟鹤:“亚洲校园”计划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592012年5月13日,中国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 述严格的遴选下得以产生。透过名单,我们不难 宝与韩国总统李明博、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共同出发现,试点项目参与校均为中日韩三国顶尖级院 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亚洲校园”项目校,所有学校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均堪为 启动仪式。n51此次启动仪式,标志着“亚洲校 各国高校中的佼佼者。这一定位,无疑将亚洲人 园”计划的正式起航,并昭示亚洲高等教育领域才的培养置于更高的规格之上。 合作新一页的开启。(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多元“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取决二、“亚洲校园”计划实施特点于人才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而人才和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培养体制和模式对时代的适应能力”。u7亚洲校园”计划的横空“亚洲的高等教育各具特色、互补性强,有着近邻的区位优势”。u副“亚洲校园”计划,正 出世,为三国一同探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新契机。三国政府在“亚是有效借助上述区位优势,得以展开。在近一年洲校园”试点项目上,采取了赋予高校高度自主的试点期间,呈现如下四大特点。(一)试点项目的遴选严格权,以求激发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 在研究生培养上,主要采取“05+05+1作为全面推进“亚洲校园”计划的试水之联合学位”与“双学位”等两种形式。所谓举,首批试点项目在参与校的择取以及遴选上,采取了谨慎且严格的实施方案。在试点项目的遴 “05+05+1联合学位”是指项目参与校学生在 选上,主要以“优先考虑课程相近、学生流动性 本国院校学习一年(1,4学期),并在项目小组内 较大、交换生可在其他两国长期滞留的项目”为 另外两所高校中各学习一学期,最终获取三国授予的联合学位。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立命馆大原则。重点考虑如下五类项目。一是可授予联合学位、提供实习机会,且在共同课程开发上有所 学一东西大学实施的“中日韩三方联合培养东亚地区跨世代人文精英之流动校园工程”项目,以学作为的,具有一定深度的项目;二是可代表亚分互换、提高学生外语能力为重心。参加该项目洲,且位于世界先进水平领域的合作项目;三是中日韩三国在交换生人数上可实现对等的项目; 的学生,可在三所高校分别学习一学期,并在毕 四是财政支持停止后,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项业前获得海外实习3个月的机会8J,“双学位”可分为“1+l+1学位”和“1+1双学位”等两种类目;五是以单个学科或单个学校为单位展开的交型。32325“1+1+1学位”是指学生在项目小组内流项目。总体而言,该项计划在选择上注重学科深三所高校中各学习一年,最终获取三国授予的三度和前沿性,强调可持续性。上述原则确保了该项计划质量,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个学位。“1+l双学位”是指学生在本国院校学习一年,另外在其他两国高校中的一所高校里学习为确保遴选结果的公平、公正,三国建立了一年,最终获取双学位。初审与终审两轮遴选制度。即先由各国进行自主面向本科生实施的项目有“交换生项目”和评审。各国通过组建项目评审委员会,对项目企“本科四年全景参与项目”等两种类型。(3】256交划的意图(包括目的、独创性、预期效果),交流条件的创设(包括管理体系、参与校的竞争 换生项目又可分为“3+1”和“2+1+1”等两种形式。所谓“3+1”是指本科四年期间,有一年时力、项目小组成员间合作的可行性),项目运营计划(包括学生交流计划、项目运营能力、交流的 间在项目小组内另外两国的一所高校内接受交换 均衡性、保障体系)等事项进行审议,初步确定15 培养。交换培养期间,前六个月主要学习该国语 个项目。其次,经由三国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依据各 言、体验该国文化,后六个月进入专业学习和实 国评审的结果,进行审议,最终确定10个项目。 习阶段。“2+1+l”是指学生在本国院校学习两年(1,4学年),另外两年分别在项目小组内另外共同评审委员会的成员为9人,由三国政府推荐的相关领域专家及政府官员组成(3人国)。两国的高校内接受教育。期间同样需要接受语言培训。“本科四年全景参与项目”是指学生在学2011年10月底公布的试点项目名单正是在上四年期间,每学年都有机会参与某种交换培养计万方数据朴钟鹤:“亚洲校园”计划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划。【l列例如:第一学年采取为期一周的短期互充分的项目经费,保障了该项计划的有序推 访;第二学年学习对方国家的语言文化;第三学行;经费开支的透明,则为经费的有效利用提供 年派遣交换生;第四学年提供海外实习机会。此 了可能。 外,在本硕连读课程项目推出了“交换生+双学 (四)注重质量保障体系建构 位”的全新培养模式。依据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体地位和作用的不上述培养模式不仅丰富了三国联合培养高层 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要分为社会主导型、政 次人才的实施路径,更是将视野着眼于未来,置 府与中介机构结合型、政府主导型等三类。 “亚 于文化间的理解,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服务未 洲校园”计划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上,采取了 来的国际化人才创设了无限空间。“政府与中介机构结合型”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三)计划运作财政保障充分 “大学享有较大的自治权,教学质量主要由大学自 为保障“亚洲校园”计划试点项目的顺利推己负责,组织学术专家进行评判,政府不作为官方 行,三国就财政支援问题达成共识,即针对学生机构介入大学质量评估,而是由独立于政府的中介 交换与项目开发所需经费予以政府财政拨款。2012机构对大学进行质量监控”幢3|。2010年3月,成立年,日韩政府分别计划投入8亿4,200万日元幢驯和 的“中日韩质量保障机构协议会”(以下简称协议 2亿2,400万韩元用于该项事业。b儿1在政府财政 会),作为“亚洲校园”计划质量监管的中介机 拨款的基础上,三国政府还鼓励项目参与校通过 构,为该项计划的有效推行提供了必要保障。旧41 其他途径获取相应经费支持,实现经费来源多元 同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委员会会议上提出了 化,做到储备充裕,资金使用到位。中日韩有质量保障的大学交流合作指导意见。政府拨款主要用于交换生学习生活所需及项目 在该指导意见中针对政府、高校、质量保障机构等 开发。生活费包括往返交通费与月生活补助。u 有关部门提出了若干建议,进而明确了质量保障体 参与试点项目的交换生首先要向各自所在院校缴 系建构的基本方向与原则。据此,政府、高校及质 纳学费。在另外两国学习期间可获得项目小组对 量保障机构将推出如下举措。1 方国家的生活费等补助。其标准以各国设立的政首先,政府将建立全面、连贯、透明的质量保 府奖学金标准为依据(见表2)。每位学生最多可 障框架。如:政府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高等教 获取两年的资助。对于滞留未满一个月的学生,育体系中的学校类型、学术水平、文凭颁发等内容; 其在对方院校期间所产生的费用,则由项目开发并在确保“协议会”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对其开展 经费开支来给予补助。相关活动予以政策、经费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等。其次,大学将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具体 表2中日韩三国政府奖学金标准一览22落实如下三项任务。一是公布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 国家资助金额(月)信息,以及提供交流项目的详细信息;二是构建规中国学士1,400元,硕士范、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适度考虑教学大纲的标准(政府邀请外国人奖学金)1,700,博士2,000元化和成绩评价制度的连贯性;三是有健全的教学制日本学士125万一128万日元,度和规范的管理,确保学分授予、学业成绩判定及(文部科学省留学生项目)硕博17万一18万日元学分转换的程序均符合本国法律法规的要求。韩国学士80万韩元,(政府邀请外国人奖学金)硕博90万韩元最后,质量保障机构将推出如下三项措施。一是确保程序明确和信息公开。主要通过“协议 项目开发经费主要包括如下三类。一是与教会”建立质量保障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三国间的 学直接相关的费用。如:教材开发、现场实习、质量保障信息交流与共享。二是探索共同标准和 聘请专家、语言学习与外语资格证的获取以及教联合评估。同样依托于“协议会”开展跨国教育 师交流时所产生的费用等。二是项目运营所需其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建立通用的指标体系、共同他经费。如:召开各类学术研讨会、资料翻译所 的评估方法,进而实现联合开展大学评估活动。 需开支。三是管理费。管理费的额度限定在总项 例如,对于周期为5年的项目,2013年(财政年度) 目开发经费的5以内。进行中期评估,2015年(财政年度)进行终期评估。万方数据朴钟鹤:“亚洲校园”计划的发展现状与未来6l对于表现不佳的项目减少或停I匕资助。三是充分利通过在同一校园的学习,可逐渐破除相应障碍。 用“协议会”开展员工交流和能力建设,以确保他们到那时,和平便会光顾东亚”。旧副 能够胜任大学交流项目的质量保障工作。(一)“亚洲校园”计划未来发展显然,上述愿景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三、“亚洲校园”计划未来发展 因此,在计划设计之初,便提出了三阶段的发展 及影响模式。作为第一阶段,三国推出了“中日韩大学 生交流及联合学位制度试点项目”。希望通过试点项目,发掘成功案例,为三国大学间建立完善的学“亚洲校园”计划由设想转化为实践这一过分互认、联合学位等体系奠定基础。第二阶段的目程仅用了短暂的三年时间。显然该项计划在实施标为建设世界一流的亚洲国际校园。即通过前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三试点项目,摸索一套可促进三国高校共同发展的模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差异(学年起始时间、长度式,进而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第三等);政治环境的不稳定(领土纷争);相关制阶段将构建泛亚洲大学交流合作体系。即将先前取度支撑不足(研究成果有限)等。【271但从长远发得的成功经验推广至整个亚洲,实现亚洲区域内各展而言,该项计划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诚如日高校交流的常态化与一体化。1(见表3)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所言“中日韩三国的年轻人表3亚洲校园计划发展方向(二)“亚洲校园”计划的影响程,增进亚洲青年间的文化理解与认同。“亚洲校 该项计划对于亚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如下园”计划不仅可以拓宽世界认知亚洲的途径,更 两点深远影响。是推动亚洲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剂良方。p0该 一是为亚洲各国高等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鲜活计划已远超以往单纯的教育交流合作之范畴,建 力,有望推动亚洲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立于亚洲共同体这一宏大框架之下。若该项计划得“亚洲校园”计划与以往中日韩三国间开展的合 以顺利推行,并取得预期成就,必将大大推动亚洲 作交流项目有着显著的差异。首先,该项目是由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其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将彻 三国政府投入一定财力予以运营,并指向推动亚底颠覆现行大学生国际流动的走向,由以欧美为中 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交流项目。因此,其在推行 心,转向亚洲,形成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东亚 力度上有了强有力的保障。其次,该项目在强调 动力”。与此同时,亚洲各国学生通过该项计划, 三国高校学生学分互认及开发联合学位之基础有望实现深层次的交流,以“获取正确的学习姿态 上,将重心置于大学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 与技能,结交可以切磋学问的终生益友”旧,进 大学治理结构的调整之上。这一目标必将引发三 而增进相互间的文化理解与认同。 国乃至亚洲各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进而通过不断“亚洲校园”计划不会止于纸面,其实质性 创新,实现亚洲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的推行。必将为亚洲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培养未二是将进一步加快亚洲高等教育国际化进来引领全球发展的亚洲人才作出新的贡献。口万方数据62朴钟鹤:“亚洲校园”计划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园”项目启动仪式EB0L图片频道中新网f2012参考文献0514)201205一15http:wwwchInanewscom tphd201 1201205一14102505shtml1刮人I鲁吾0IO斟异髫引刘冒u|型列粤型丑暑1 6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合作开创亚洲人文交流新局面叨 剖弓J岳甘0型早,2012(1):187世界教育信息,2010(12):112田正平,肖朗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J社会科学战1 7谈松华,王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时代抉择【J中国线,2003(2):139高等教育,2012(6):43丑号丑斟)I含旱型珏|全O人10人I皆管季型爿I割R18刻召暑H苎丑号。暑召OI酣刭日:型IO1刖詈:丑号丑謦I含早,2011 0季盈型咎卫雹曾J丑号)H警,2011(4): 4田建国大学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M济南:山东教育586l出版社,1999:419刻咎马0IOII董咎0I吾里呈智CamDus Asia望5廖雷,战艳,干玉兰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京举)II g早【R】刖詈:型暑丑暑)H害趔,2009:97 行,温家宝主持会议EB,0L领导活动中央政府门20文部科学省大学世界展阴力强化事巢R柬京: 户冈9站(20091010)20120515】http:wwwgov文部科学省。2011:40 cnldhd2009一lo,10,contenLl435101htm21召III芑,召翻早、赳I型O人I O斡中日吾吾6人望磬舍掣g DI己II詈帛告赳I查O人lON磬号牟斟罕lN,OL人刘0H型召列(20111030)王掣呈,20ll一0509(27)2013一0607http:,newsmkcokr,newsRead7傅佩佩中日韩大学交流合作促进委员会第一php?no=703103yea仁2011次会议举行【E B,O L】政务之窗教育部网站 22丑暑卫苎)I含早赳IOIO人I岩人留季召列剖 (20100608)20130526】http:,wwwmoegovcn,R丑号卫掣)I盒早,2011:12 publicfilesbusinessIltmlfilesmoemoe-1485,201006,8870823黄启兵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一基于知识的解读h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ll:2278佚名亚洲校园计划简介EB,oL计划简介中国学位24高等教育企画髁第1回日中斡大学同交流遵 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sine die)20130601http:, 携推遭会藏J c二上I)c A M P u s A s i a J灭 wwwcdgdceducn,yzhzbxxm,zxyjh,273837shtml夕一卜(概要)E BO L1教育文部科学省 9崔东2020中日韩合作展望全文EB,oL国际人民(20100406)【2012一05一15】http:,wwwmextgojp,网(201006一03)201205一15http:,worldpeoplecoma-menul【outo“shit“1 29277 1htmcn,GB,11777615html25佚名中日韩有质量保障的大学交流与合作指导方针 10史博中日韩大学交流合作促进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EBOL重要文件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北京举行EB,OL工作动态教育部网站(2010一12一(20l 10716)20120515http:,wwwcdgdceducIl,13)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