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资金申请报告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 资金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资金申请报告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项目摘要 1 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第二节 资金申请报告的依据与范围 1 第三节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2 第四节 项目建设方案 3 第五节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依据 背景与意义 6 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依据 6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 6 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意义 7 第三章 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9 第一节 国内外技术状况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9 第二节 技术发展的比较 11 第四章 申报单位概况及建设条件 13 第一节 项目申报单位简介 13 第二节 拟工程化 产业化的主要科研成果及其水平 14 第三节 与工程实验室建设相关的现有基础条件 14 第五章 主要方向 任务与目标 18 第一节 工程实验室的经营思路与经营战略 18 第二节 工程实验室的主要发展方向 19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资金申请报告 第三节 工程实验室的主要功能与任务 20 第四节 工程实验室拟进行技术突破的方向 20 第五节 工程实验室的近期和中期目标 21 第六章 组织机构 管理与运行机制 22 第一节 建设项目法人单位概况 22 第二节 工程实验室的机构设置与职责 26 第三节 主要技术带头人 管理人员概况及技术团队情况 27 第四节 运行和管理机制 29 第七章 建设方案 31 第一节 建设规模 31 第二节 建设内容 32 第三节 建设周期 43 第四节 建设地点 45 第八章 节能及环境影响 47 第一节 节能分析 47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 52 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56 第一节 项目总投资估算 56 第二节 项目资金筹措方案及其落实情况 58 第十章 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60 第一节 初步经济效益分析 60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资金申请报告 第二节 社会效益分析 62 附件 附件 1 项目备案文件 2 国有土地使用证 3 环评批复 4 自有资金证明 5 专利证书 6 专利受理通知书 7 创新项目科技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证书 8 标准制定会议纪要附件 9 认证报告 10 疲劳试验报告 11 动车组转向架轴箱弹簧技术条件 12 审计报告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资金申请报告 第一章 项目摘要 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 项目名称一 项目名称 某弹簧有限公司某省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 二 项目承办单位二 项目承办单位 某弹簧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传真 三 项目拟建地点三 项目拟建地点 某省某市某县开发区 某弹簧有限公司产区内 四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单位四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单位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资格等级 资格证书编号 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二节 资金申请报告的依据与范围 一 研究工作的依据一 研究工作的依据 1 鲁发改高技 2009 718 号 某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 于印发某省工程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 鲁发改高技 2012 183 号 某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 于组织申报 2012 年某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的通知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资金申请报告 3 某省工程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 2012 年修订 二 研究工作的范围二 研究工作的范围 本资金申请报告主要包括 1 项目建设的依据 背景与意义的分析 2 省级工程实验室的主要研究任务 方向 目标和组成方 案 以及研发能力 政策扶持 可依托现有技术和设施 项目建 设等条件及优势的分析研究 3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技术方案 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及其 合理性等的研究 以及节能及环境影响的评价 4 对项目做出的投资费用估算及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的综 合评价 第三节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一 项目建设内容一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通过建设工程实验室 购置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基础开发 设备和仪器 建立某省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研发平台 从事动车组弹簧新材料技术的攻关和新材料工艺的试验 从技术 上和工程上支持某弹簧有限公司进行动车组弹簧新材料技术科研 开发和产业化转化等 二 项目建设规模二 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拟建于某弹簧有限公司厂区内 某弹簧有限公司某省动 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新建所属 5 个工程实验室 建筑面积 6240 平方米 其中包括 1 材料研究实验室 建筑面积 240 平方米 2 热处理研究实验室 建筑面积 312 平方米 3 工艺研究实验室 建筑面积 4800 平方米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资金申请报告 4 其他研究试验室 建筑面积 360 平方米 5 产业化研究实验室 建筑面积 240 平方米 6 涉外其他产品研究实验室 建筑面积 288 平方米 2 购置国内外先进的基础研发设备和仪器 31 台 套 第四节 项目建设方案 一 技术方案一 技术方案 本项目工艺设计方案是在现有动车组弹簧制造成熟生产工艺 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产材料应用研究下确定的 其所依托的基础 是某弹簧有限公司动车组弹簧生产线的制备工艺 通过这套工艺 方案的实施可以拓展国产材料在动车组弹簧制造领域的应用 从 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为 动车组弹 簧新材料的研究 不同截面形状弹簧材料的研究 动车组弹簧材 料热处理工艺研究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疲劳寿命的研究 动车组 弹簧新材料产业化的研究 二 设备配置二 设备配置 本项目主要购置项目化 产业化研究开发所需的设备 仪器 31 台 套 三 厂区总平面布置三 厂区总平面布置 项目拟建于某弹簧有限公司厂区内 厂区原有的生产厂房 办公 生产分区布置布局合理 交通便捷 环境优美 符合国家 现行的防火 防爆 运输 卫生等规范和规定 满足工艺流程的 要求 运输顺畅 四 土建工程四 土建工程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资金申请报告 该项目土建工程主要包括新建 1 材料研究实验室 建筑面积 240 平方米 2 热处理研究实验室 建筑面积 312 平方米 3 工艺研究实验室 建筑面积 4800 平方米 4 其他研究试验室 建筑面积 360 平方米 5 产业化研究实验室 建筑面积 240 平方米 6 涉外其他产品研究实验室 建筑面积 288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6240 平方米 五 公用设施工程五 公用设施工程 1 给排水 项目给水由某弹簧有限公司现有供水系统提供 项目用水可 从原有供水主管路接入 以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经估算 项目用 水量为 2000 立方米 年 2 供电 项目供电由某弹簧有限公司原有配电室提供 项目新增负荷 300 千瓦 年耗电量为 28 4 万千瓦时 3 采暖通风 本项目用热主要为研究实验室冬季采暖 本项目热源来自原 有供热房 六 节能及环境保护六 节能及环境保护 本项目对新增的污染源 污染物等都采取了有效治理 同时 对节能降耗 在设计中也采取了大量措施 七 项目实施进度七 项目实施进度 根据本项目的工艺技术方案及工程建设特点 计划建设期 12 个月完成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资金申请报告 第五节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经估算 项目总投资 3266 万元 其中 建设投资 3176 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 90 万元 在项目建设投资中建筑工程费 540 万元 设备及安装工程费 2416 万元 其它费用 69 万元 预备费 151 万 元 资金来源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资金申请报告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依据 背景与意义 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依据 1 鲁发改高技 2009 718 号 某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 于印发某省工程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 鲁发改高技 2012 183 号 某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 于组织申报 2012 年某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的通知 3 某省工程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 4 鲁发 2006 4 号 中共某省委 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实 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 5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 2020 年 6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7 某弹簧有限公司关于委托某鲁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 该资金申请报告的委托书 8 国家和某省有关政策 法规和规范 9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0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 国家为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把铁路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到 2020 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由现在的 9 万公里增加到 18 万公里 以上 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 在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的 同时 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之间的快速客车通道 规划 四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资金申请报告 纵 四横 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适合 200 公里以上动车组运行 的线路由现在的不足 90000 公里增加到 180000 公里 2020 年后 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因此 对动车组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同 时对动车组弹簧的需求必然相应增长 动车组转向架弹簧是目前国内质量要求最高的机车车辆转向 架弹簧 它必须耐疲劳 才能确保运行安全 这些弹簧过去一直 从日本 德国 加拿大 法国进口 由于上述国家钢材质量稳定 生产工艺先进 弹簧质量有保证 动车组国产化后 如何用国内 的钢材生产出优质的弹簧 并能根据国内钢材特点 研发出高效 稳定的动车组弹簧生产工艺 是摆在铁路装备业的新课题 建立 弹簧新材料技术实验中心 一是通过对弹簧性能 疲劳强度的测 验 研发适合高速动车组弹簧的新材料 以及对完善动车组弹簧 生产工艺 确保产品质量 二是研究用低级的材料生产高级弹簧 三是用料径小的钢材 生产高性能的弹簧 四是改变弹簧的截面 形状 变料径 变外径 变节距 使一个弹簧多级刚度 以达到 用变截面形状的材料替代截面形状一致的材料 五是研究弹簧钢 中增加一些合金元素 如 Cr Ni Mo V B 等 后的热处理工 艺 疲劳寿命 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铁道部通过国际公开招标启动铁路动车组项目时 采 用的标的是同步引进合资伙伴和生产技术 规定整车与零部件的 国产化率必须超过 70 即 10 的动车组整车采购 20 的动车 组进口零部件在国内组装 70 的动车组在国内生产 根本目的 是通过 引进消化和吸收 最大限度地实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的客运动车组国产化 促进国内配套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拉动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资金申请报告 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动车组行业的迅速发展 使得动车组零部件获得了空前 的发展良机 抓住市场机遇 发展动车组零部件将具有非常好的 发展前景和巨大经济效益 某省动车组弹簧行业的高端技术的研究人员及高水平的工程 技术人员比较丰富 在学术研究 理论研究方面甚至有些达到了 国内先进水平 但是由于行业之间 学科之间的技术封锁日趋严 重 各单位技术人员分散研究 缺乏技术交流 孤掌难鸣 不能 形成优势互补 一方面 各自取得的技术突破 既没有上升到理 论高度进行研究探讨 又没有成果规模转化的机会 另一方面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相同技术问题存在重复研究 造成时间和资 源浪费 同时对于重大关键性 基础性和共同性的技术问题没有 达成共识 形成开放式的共同研讨的氛围 产 学 研机构与生 产实际脱钩 具有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没有系统化 配套化的应 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由于这种技术分散的弊端 致使某省动车组 弹簧研究开发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 虽然国 内外对动车组弹簧的需求逐年增大 但是 动车组弹簧的综合生 产制造技术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因此制约了某省动车组弹簧制造 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也影响到行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通过组建某省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 可以将省内弹 簧行业技术人才和有效资源进行有机组合 依托某弹簧有限公司 的人力资源和物质条件 以及高效运行的产 学 研机制 缩短 动车组弹簧制造技术成果的转化时间 使之成为动车组弹簧产品 科学研究 技术交流和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纽带和桥梁 培育成我省动车组弹簧制造研究开发生产基地 将行业前沿技术 迅速并持续不断地推向社会 带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促进动车组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资金申请报告 弹簧产品向高端产品的转变 从而进一步提动车组弹簧制造行业 的技术水平 为加快省内及国内动车组弹簧制造行业的技术进步 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 项目建设具有深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三章 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第一节 国内外技术状况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目前我国铁路运行的 CRH1 2 3 5 动车组均为引进国外技 术 联合设计的列车 各型动车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口零部件 而 提高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是降低动车组制造成本的有效途径 转向 架弹簧也不例外 始终贯串于国产化进程之中 各型动车转向架弹簧国外原设计均为铬 钼 钒钢 欧标 51CrV4 52CrMoV4 及日本 SUP10 而我国钢企近两年刚开始生 产该欧标钢种 成本相比还较高 国产硅铬钒钢 60Si2CrVAT 是国内较优质弹簧钢之一 价 格较低 自南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研制 CRH2 动车组始 某 弹簧有限公司独家承担了转向架弹簧研制任务 公司对国产硅铬 钒钢 60Si2CrVAT 进行了反复的热处理工艺试验及实验室分析 建议钢厂对部分元素进行了微量调整 成功的将该中国钢种应用 于 CRH2 动车组转向架弹簧 至目前为止它不仅是唯一国标钢种 应用于动车组转向架弹簧的品种 而且公司是 CRH2 动车组转向 架弹簧的独家供应商 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 中国机车车辆正大踏步的走向世界 公司正加快对该钢种的实验室数据进一步完善并与欧标钢种进行 充分数据对比 加强 60Si2CrVAT 中微量元素进一步调整使钢材 机械性能变化的研究 使国产的硅铬钒钢 60Si2CrVAT 能够应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资金申请报告 用于 CRH1 CRH3 CRH5 等动车组转向架弹簧 届时以良好的技 术参数获取国际市场的认可 从我国动车转向架弹簧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针来看 加速动 车组行业国产率是当务之急 采取自主创新 资源节约 循环经 济的发展策略 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低成本国产钢采用是必然趋 势 第二节 技术发展的比较 一 国内外动车弹簧用钢技术指标比照见下表 一 国内外动车弹簧用钢技术指标比照见下表 国内外动车弹簧用钢性能技术指标比照表国内外动车弹簧用钢性能技术指标比照表 项点项点欧标钢材指标欧标钢材指标国标钢材指标国标钢材指标备注备注 材质51CrV452CrMoV460Si2CrVAT b 1350 16501450 17501900 5 669 303530 KU810无要求 直径 40 40全范围 从上表不难看出国际采用的材料强度 b不高 但断面收缩 率 较高 且冲击功KU 值大 国内采用了国际无相当钢号的 60Si2CrVAT 60Si2CrVAT 钢号强度较高 直径 40 以上的韧性 指标较难达标且 CRH2 是国内首次采用 冲击功较差 国内目前 实验室数据不十分完善 通过工程实验室系统的该材料不同厂家 不同批次元素的微小差异 试验 摸索出其调整方向并应用于高 寿命动车弹簧制造 定将对动车组弹簧材质国产化技术发展做出 贡献 二 工程实验室的技术研发目标二 工程实验室的技术研发目标 动车组弹簧钢现状及将达到的目标 动车组弹簧钢现状及将达到的目标 项点现状将达到的目标备注 材质 不重视元素微量变 化 研究微量元素 微量 变化对性能的影响 材料直径等直径变直径 弹簧节距等节距变节距 弹簧刚度不变的刚度 通过改变料径 节距 外径获得多级刚度 直径 节距 刚度 的三变弹簧材料利 用率更为合理 弹簧疲劳寿 命 3x106次4x106次 通过调整材料微量 元素和改变材料形 状来提高性能 通过上表不难看出 工程实验室的建立旨在利用调整国产材 料微量元素和改变材料形状来提高动车组弹簧的综合性能和使用 寿命 意义深远 社会效益显著 第四章 申报单位概况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 项目申报单位简介 申报单位 某弹簧有限公司 发起单位 某弹簧有限公司 企业情况 某弹簧公司是铁道部定点生产企业 现有六条弹 簧生产线 一个橡胶产品生产车间 企业注册资金 4000 万元 共有员工 420 人 主要产品铁路货车弹簧 客车弹簧 地铁车弹 簧 动车组弹簧 各种大型推土机 挖掘机弹簧 是目前国内七 家铁路弹簧定点企业中资质最全的企业 是南 北车集团所属 20 家造修厂的主要供应商 是全国 18 个铁路局的合格供方 货 车弹簧供应量占全国需求量的 20 客车弹簧的供应量占全国需 求量的 70 动车组弹簧只有我们一家生产 目前在线运营的国 产化动车组弹簧均为我公司的产品 另外我们还是加拿大庞巴迪 公司 德国西门子 日本小松 日本神钢 韩国斗山等世界著名 企业的合格供方 目前我们已通过了庞巴迪公司 CRH1 动车组转 向架弹簧首检 正在完成 60Si2CrVAT 新材料弹簧的批量供货 公司现为某市和某县的骨干民营企业 2009 年销售收入 15269 万元 利润 2224 万元 纳税 1202 万元 2010 年产值 18982 万元 利润 2318 万元 纳税 1309 万元 2011 年销售收入 20125 万元 利润 2704 万元 纳税 1452 万元 公司 2009 2011 年审计报告见附件 13 第二节 拟工程化 产业化的主要科研成果及其水平 1 采用国产 60Si2CrVAT 材料微调后全方位应用于 CRH2 动 车组 弹簧寿命满足设计要求 2 采用国产 60Si2CrVAT 材料微调后应用于 CRH1 动车组 弹簧寿命满足设计要求 已实现第一个 10 列车批量供货 3 自主研发设计的弹簧中频感应加热炉及淬火机使用新材 料绕制的动车组弹簧达到了本身均温及批量淬火温度一致 国内 处于领先水平 充分验证了新材料的性能指标和可行性 4 弹簧寿命明显提高 提高了动车组运行的安全系数 延 长了动车组弹簧的使用寿命 第三节 与工程实验室建设相关的现有基础条件 公司实验室现有三个研究室 一个是化学分析实验室 一个 是金相分析实验室 一个是机械性能试验室 主要职能为弹簧钢 化学成分分析 机械性能测试 冲击试验测试 弹簧热处理的硬 度测试 脱碳层深度测试 晶粒度大小的测试等 具备工艺分析 用的基本仪器 具有一般试验室检测 分析的能力 现有设备 20 多台套 一 企业现有技术条件一 企业现有技术条件 某弹簧有限公司现有固定科研人员 100 余人 其中研究与试 验发展人员 48 人 高中级技术人员 18 人 占科技活动人员比例 14 技术中心人员 42 人 高级专家 8 人 外聘专家 6 人 公司现拥有 6 条符合国家最新技术标准的自动化弹簧生产线 其中 5 条热卷生产线 1 条冷卷生产线 6 条生产线均采用电脑 自动控制 加工能力 制造工艺 质量保证和检测手段等方面均 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主要产品有 铁路货车弹簧 客车弹 簧 公务车弹簧 200 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弹簧 推土机弹簧 挖 掘机弹簧 装载机弹簧等各种工程机械弹簧 汽车弹簧 矿山机 械弹簧 可加工钢丝直径 1 80mm 的弹簧 最大弹簧内径 400mm 最长棒料展开长度 14 米 最大弹簧高度 1400mm 是南 北车集团所属近 20 家造 修厂的主要供方 是动车组弹簧唯一 定点生产企业 是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动车组转向架弹簧的国内唯 一合格供方 是庞巴迪 法国阿尔斯通 德国西门子 日本川崎 重工 日本小松 韩国斗山 印度贝姆 印度拉森等国外公司的 合格供方 2007 年以来共提供 200 公里以上动车组弹簧 100 列 300 公里动车组弹簧 30 列 350 公里的动车组弹簧 72 列 客车 弹簧 1700 辆份 公务车弹簧 40 辆份 国产化动车组弹簧市场占 有率百分之百 客车弹簧市场占有率百分之八十 货车弹簧市场 占有率百分之二十 公务车弹簧独家生产 年生产动车组弹簧 10 万套 其他铁路弹簧 14 万套 工机械弹簧 15 万件 2005 年 该公司产品荣获铁道部监督抽查弹簧质量评比第一名 2006 年 打入国际市场 远销欧 美 亚洲地区等多个国家 产品质量和 信誉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 公司实验室现有三个研究室 一个是化学分析实验室 一个 是金相分析实验室 一个是机械性能试验室 主要职能为弹簧钢 化学成分分析 机械性能测试 冲击试验测试 弹簧热处理的硬 度测试 脱碳层深度测试 晶粒度大小的测试等 具备工艺分析 用的基本仪器 具有一般试验室检测 分析的能力 现有设备 20 多台套 目前公司共获得专利 8 项 其中发明专利 1 项 实用新型专 利 2 项 外观设计专利 5 项 专利证书见附件 6 公司正在申请 的专利 6 项 其中发明专利 5 项 实用新型 1 项 专利受理通知 书见附件 7 公司在 2011 年 2 月获得 时速 200 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弹簧 创新项目科技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证书见附件 8 公司在 2009 年参与 机车车辆悬挂装置钢制螺旋弹簧 标 准的制定 其会议纪要见附件 9 公司在 2007 年通过中国铁道部组织的专家组的认证 获得 生产 200km h 速度以上动车组弹簧的生产资质 认证报告见附件 10 公司生产的 300km h 及 500km h 弹簧成功的通过了 400 万次 疲劳试验 试验报告见附件 11 公司在 2010 年与青岛四方股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共同草拟 了 动车组转向架轴箱弹簧技术条件 并上报国家标准局批准 具体报告内容见附件 12 二 水电汽等配套条件二 水电汽等配套条件 1 供水 某县引黄蓄水工程年供生活和工业用水 300 多 万立方米 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 开 发区承诺满足自来水供应 某县地区地下水量丰富 厂区位置地 下含水层埋深 30 40 米 水质良好 公司现暂时为自备井取水 待市政管网完善后 再改用市政自来水 2 排水 企业外排达标污水通过银河开发区排水沟外排 雨水由厂内雨水系统排入开发区路旁边沟 3 供电 某县内建有 22 万伏和 11 万伏变电站 年供电 量 3 亿千瓦时以上 供电条件十分优越 本项目所需电力由当地 供电部门供应 由厂区外 10kV 线路接入 电力可以满足本项目 建设与生产的需要 4 通讯 某县通讯设施配套已完成 100000 门程控电话系 统工程 拥有程控交换等现代化通讯设施和技术 开通国内 国 际直播及有线 无线电话 用户可直播国内各大中城市和世界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可以满足本项目对外通讯的需要 三 交通三 交通 某县位于鲁北平原 北依京津两市 东望渤黄沿海 南接济 南航空港 辐射中原大地 境内公路 铁路四通八达 紧靠京沪 福 高速公路 距京沪铁路 30 公里 京福 沪 高速公路 25 公里 某至滨州高速公路在县内经过并设有进出口 到济南国际 机场 1 5 小时 到天津港 2 小时 距某海关 40 公里 至某火车 站和桑园火车站分别为 50 公里和 35 公里 拟建项目场地交通运 输方便 第五章 主要方向 任务与目标 第一节 工程实验室的经营思路与经营战略 工程实验室根据国家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研究开发产业技术 进步和结构调整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 以科技成果产业化 运行 机制企业化 发展方向市场化为核心 采取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 并重的方针 通过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与产业化基地 形成高水平 的创新与产业化团队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成套技术和工艺 缩短技术转移和推广应用的周期 推动动车组 产业的技术进步加快弹簧的开发 1 加强工程实验室建设 按照省级工程实验室要求健全和 完善体制与机制 完善研究开发的手段与条件 形成更加有利于 中心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 力争在预备期顺 利完成各项目标 列入国家研究中心行列 通过不断充实和调整 使工程实验室在既定的运行模式下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 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 把动车组弹簧新 材料工程实验室真正建设成具有超前开发能力的 能够为社会提 供技术发展决策依据的中心 产学研合作的中心 培训人才 吸 引凝聚人才的中心和为企业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中心 2 工程实验室各部门积极协作开展项目研究 申报 成果 推广及产业化转化工作 中心 一方面通过各种商业动作赢利 另一方面将 中心 建设成为高新生命科学技术的项目开发平台 技术创新基地 研发促产业 产业促研发 形成产业和科研齐头 并进互相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局面 使 中心 有不断提升的 目标与永远创新的活力 能够持续不断发展 从而进入自我发展 良性循环的轨道 3 逐步加强与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的联合协作 充分利用 国内外科技资源 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 十一五 期间与国内 外高校和科研单位通过合办研究机构 合作开发等方式建立 3 5 个牢固的合作伙伴 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科技开发费用于产学 研合作 第二节 工程实验室的主要发展方向 总体定位是以动车组弹簧材料研究为主要目标 带动一批相 关研究开发项目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人才培养 实施管理 创新 争取将本工程实验室建成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弹簧及其材 料研发示范基地 总体水平达到省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水平 并 为进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为国内同行业弹簧及其 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最优化的试验路径 通过与大专院校 钢 厂的合作 进行包括动车组弹簧材料的性能研究与生产工艺研究 并进一步拓展产品的开发目标 重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 具体内 容如下 1 通过动车组弹簧及材料研究 带动机车车辆转向架空气 弹簧的研究与开发 2 通过动车组转向架的深入了解 结合人才的培养及引进 带动动车组橡胶件 铸钢件的研究开发 3 通过动车组弹簧新材料的疲劳寿命的研究 提高弹簧的 疲劳寿命 保证动车组的运行安全和使用年限 第三节 工程实验室的主要功能与任务 工程实验室利用金属材料热处理等工程技术手段 重点研究 材料内在质量及性能 逐步完善利用国产材料的高附加值产品向 工业化进程的转化 突出动车组弹簧及材料技术研究开发 以提 升动车组弹簧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围绕开发新材料 新产 品 保证质量 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充分利用资源 满足市场 需求与环境特殊要求 通过多学科联合 多技术集成 缩短与国 际技术水平的差距 实现所涉及技术领域的工程化 产业化示范 积极打造省级弹簧及材料技术研究 交流 培训及资源共享平台 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 学科配套 具有行业领先水平创新能 力强的科技产业队伍 为我国弹簧及材料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提供 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技术支撑 品种支撑和示范推广网络支撑 成为国内弹簧及其材料行业重要研究基地 并进一步提高在国际 同行业研究领域内的水平 第四节 工程实验室拟进行技术突破的方向 通过几种国产弹簧钢微量元素及主要成分的含量差异分析试 验建立不同弹簧热处理规范 最终动车组弹簧全部由国产弹簧钢 制造 第五节 工程实验室的近期和中期目标 一 近期目标 动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主要目标是打造动车组弹簧及 材料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试验平台 主要任务是开展动车组弹簧 材料关键工艺试验 技术突破 近期目标和中期目标均围绕提高 动车组弹簧材料疲劳寿命及弹簧性能开展工作 具体内容为 1 通过国产弹簧钢微量元素含量及热处理工艺分析 弹簧 疲劳试验 用数据说明国标弹簧钢各项指标再提高的可行性 2 开展动车组弹簧材料专用热处理设备的设计 试验 提 高同一批弹簧材料的热处理重复精度 3 通过不同含量材料 不同热处理规范的最终机械性能验 证 用数据说明国产弹簧钢弱项点的可提高性 二 中期目标 研究中心发展的总体战略是 以高性能弹簧材料研发为重点 突出行业技术研发优势 积极推广新技术 新工艺 加快技术创 新体系建设 密切产学研联合 形成较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 自主开发能力 建成以动车组弹簧新材料技术研发为主 集生产 技术研发为一体 具有超强自我研发能力的省级研究中心 1 通过自动热处理线研制 实现材料成分微差时热处理规 范自动校正 2 应用信息化技术 提升和带动现有产业 加强企业生产 涉及的传感技术 通讯技术 计算机技术 控制技术和管理技术 的研究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信息资源 实现企业现代化 信息化 使信息技术的应用覆盖集团公司各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 环节 3 研究在现有国产弹簧钢基础上开发新材料 满足高精尖 弹簧要求 4 研究改变弹簧材料截面形状 使一个弹簧能够获得多级 刚度 从而是动车组车辆能够获得在不同的载客数量下得到相同 的舒适度 第六章 组织机构 管理与运行机制 第一节 建设项目法人单位概况 一 建设项目法人单位一 建设项目法人单位 建设项目法人单位即为申报单位 某弹簧有限公司 法人代 表高云智 性别 男 年龄 57 岁 某省某县柴胡店镇人 高级 工程师 主要经历和业绩如下 1976 年在某县水利局工作 1981 年任某县杜集镇党委秘书 1987 年下海经商 成立了某省某县机械弹簧厂 任厂长 2005 年企业更名为某弹簧有限公司 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曾获某市乡镇企业家 某市优秀企业家 某市科技带头人等 称号 二 协作单位二 协作单位 1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南车四 方股份公司 是中国南车股份公司的核心企业 中国高速列车产 业化制造基地 铁路高档客车的主导设计制造企业 国内地铁 轻轨车辆定点生产厂家和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重要出口制造基 地 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具有轨道交通装备自主开发 规模制造 规范服务的完整体系 公司拥有国际一流的铝合金车体 不锈钢 车体 转向架生产流水线 高速动车组 高档铁路客车 城市轨 道交通车辆组装生产线以及调试试验线 拥有高速列车系统集成 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公司构 建了国际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技术平台 拥有专业门类齐全 层次结构合理的技术研发队伍 形成了多层次 相互衔接 既为 长期发展建立技术储备 又能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技术开发体系 目前 公司所拥有的高速动车组技术 高原铁路客车技术和直线 电机地铁车辆技术已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在高速动车组的研发制造上处于行业内 的领先地位 通过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公司已 构建国际先进的高速动车组的设计 制造 产品三大技术平台 并形成了持续自主研发 制造的完整体系 我国首列时速 200 至 250 公里 首列时速 300 至 350 公里高速动车组 首列长编卧 车动车组和首列时速 380 公里动车组均诞生在南车青岛四方股份 目前 公司已形成了不同速度等级 不同编组形式的座车 卧车 的高速动车组系列化产品 成为国内动车组上线数量最多 品种 最全的企业 2010 年 公司自主研制的运营时速达 380 公里的 CRH380A 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竣工下线并在沪杭高铁创造了时速 486 1 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2011 年 CRH380A 在京 沪高速铁路投入运营 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参与的青藏铁路工程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 进步特等奖 研制的 CRH2 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获国家科学技术 进步一等奖 公司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在满足国内铁路市场和城 市轨道交通市场需求的同时 已出口世界 20 个国家 2 兰州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是学校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 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需要 依托学校传统骨干专业和雄厚的师资力 量 充分发挥铁道校区办学资源 培养具有高等职业技能的应用 型 技术型人才 于二 八年六月成立的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 实体 学院设有铁道机车车辆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机械制造 与自动化 数控技术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电气化铁道技 术 铁道通信信号 供用电技术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会计电算 化 铁道工程技术 工程测量技术等 12 个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 工 192 名 其中教授 副教授 27 名 讲师 15 名 实习实训教师 22 名 下设学院办公室 教务办公室 实践教学办公室 学生 工作办公室 就业指导办公室 团委 保卫科 资产与物业管理 中心 校园服务中心 饮食服务中心 校园维修中心等十一个管 理服务机构及机械工程系 电信工程系 铁道工程系 运输管理 工程系 公共与基础课教学部和计算机及多媒体管理中心等六个 教学机构 学院还设有甘肃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31 所 第二节 工程实验室的机构设置与职责 一 工程设计中心组织结构图一 工程设计中心组织结构图 二 组织管理机构二 组织管理机构 工程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 设主任 1 名 副主任若干名 另有管理委员会进行整体规划和监控 技术委员会作为咨询服务 机构 同时设有材料研究室 热处理研究室 工艺试验室 产品 研发室 产品综合实验室 其他产品实验室 质量保证室等 7 个 部门 其具体职责如下 1 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拟定长远发展计划 进行职称评聘 成果评定 审查设计方案 2 技术委员会负责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审查 以及项目 进度和经费使用情况的审查 负责制定有关部门发展方向 产品 开发课题 材料研究室 中心主任 管理委员会 技术委员会 热处理研究室 质量保证室 其他产品实验室 产品综合实验室 工艺试验室 产业化研发室 产品检测中心 计 量 检 验 理化室 对新产品市场开发等重大问题进行咨询 论证 指导和决策 3 中心主任负责中心内外部关系的沟通与协调 制定研究 开发计划并进行考核 负责研究开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和激励 实 行对外有偿技术服务 承接相关行业和外单位工程研究开发任务 负责技术转让和工程管理等 并主持中心的日常工作 监督审查 财务预决算 协调成员单位及相关合作单位间的关系 4 材料研究室的职责是进行国产材料的研究 5 热处理研究室负责弹簧热处理金相组织的变化 材料性 能的研究 6 产业化研究室职责是研究和制定产品的批量专生产的工 艺制定 设备选用 7 产品综合实验室的职责是进行材料 热处理 工艺等综 合研究 并作出总结 8 其他产品实验室的职责是进行其他弹簧的研究 9 质量保证室负责产品质量的检验工作 第三节 主要技术带头人 管理人员概况及技术团队情况 一 主要技术带头人 管理人员概况一 主要技术带头人 管理人员概况 1 主要技术带头人 姓名 韩红权 年龄 41 籍贯 某县杜集镇 学历 本科 学位 学士 所学专业 热处理 职称 高级 工程师 毕业院校 青岛大学 主要经历和业绩 从事弹簧技术 工作 17 年主持了转 K2 K3 K4 K5 K6 MT 2 MT 3 200Km 300Km 350 380Km 及 500Km 试验车等弹簧项目的研 制及资质的认证工作 2 实验研发工程师 姓名 王兴华 性别 男 年龄 60 籍贯 某肥城市 职称 高级工程师 1976 8 毕业于大连铁道学院 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 1976 8 1990 3 齐齐哈尔车辆厂铸铁车间技术员 工程师 技术组长 1990 4 1993 3 齐齐哈尔车辆厂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 主管新产品开发 其间参与 C63 型运煤敞车 16 17 连锁式车 钩研制 开发 23T 轴重通用敞车 C64 型敞车等产品开发工作 1993 4 1995 4 齐齐哈尔车辆厂第二铸钢车间副主任 该 车间主要生产 13 16 17 车钩组成 1995 5 2008 12 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质量管理办公室副 主任 质量保证部副部长 组织齐厂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实施并通过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认证 美国铁道部标准协会 AAR 认证 组织参与 50 钢车轴 120 型空气自动阀等产品生产资 质认证 2009 1 2010 3 济南东方新兴车辆有限公司质保部部长 2011 2 受聘于某弹簧有限公司 主抓新产品开发 新工艺 研制 3 技术研发工程师 姓名 刘成立 性别 男 籍贯 某省聊城市 年龄 60 职称 高级工程师 1966 年 7 月毕业于北京市丰台区岳各庄中学 初中 1968 年 1 月入铁道部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厂工作 工人 1972 年 4 月入北方交通大学机械系车辆专业读书 1975 年 7 月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机械车辆专业 1975 年 7 月 1984 年任技术员 助理工程师 1984 年 1987 年北京二七车辆厂质量管理科科长 1987 1996 历任技术处处长 工艺处处长 设计处处长 1985 年任工程师 1996 年任二七车辆厂副总工程师 1994 年任高级工程师 在任北京二七车辆厂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期间 先后组织主 持参加开发了以下项目 参加设计了 X6A X6B X6C 型集装箱平车 主持设计开发了 X1K 型集装箱平车 主持设计了 SQ1 SQ3 型运输小汽车专用平车 主持设计开发了 D3 型运输飞机头用专用平车 该项目获铁 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设计开发了出口孟加拉国集装箱专用平车 主持设计开发了 N17A 型多用平车 现在受聘于某弹簧有限公司 负责新产品开发和新工艺研制 工作 二 技术团队情况二 技术团队情况 2010 年 企业科技活动人员 100 余人 研究与试验人员 48 人 高中级技术人员 18 人 占科技活动人员比例 14 技术中 心人员 42 人 外聘专家 6 人 第四节 运行和管理机制 一 运行机制一 运行机制 工程实验室由某弹簧有限公司负责组建与管理 实行自主经 营 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 工程实验室实施主任负责制 副主任分别负责管理与技术方 面 研究开发课题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或项目经理负责制 研究 开发项目组长的产生引入竞争机制 采取公开招聘等方式确定 中心研究课题采取合同制管理 实行项目课题的首席专家负责制 课题项目由中心统一管理 结合各课题的优势 互相补充和竞争 以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 主任根据所依托单位发展需要的前提 下 征询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提出年度发展计划 包括当年科 研开发课题重点资助方向 工程实验室设立由研究 生产 市场 财务等部门的专业人 员组成技术委员会 以作为依托单位管理层的决策咨询机构 在 依托单位的领导下 负责研究开发方向 市场开发 重点课题 经费预算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咨询 并对实验室的工作绩效进行评 估 工程实验室建立开放式运作模式 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的科 技成果和高水平科技人才 提高中心的研究水平 二 人才激励机制二 人才激励机制 1 设置合理的等级薪酬体系 为了更好的引进人才 对各类研发人员分等级实行年薪制 工程实验室研发人员人均收入与企业人均收入之比为 2 倍 工程 实验室高层次科研人员年收入与实验室人均年收入之比达 5 10 倍之多 2 引入绩效考核机制 工程实验室实行课题组成员绩效制 成员按课题的研究成果 所产生的效益提取绩效工资 中心内部实现优胜劣汰 对不能按 要求完成科研任务的人员实现降薪 降级等处罚 直至解聘 3 岗位调整机制 工程实验室主任有权力对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解聘 各课题组 负责人也可以在不征求主任的批准的条件下解聘部门所属员工 但是中心主任不得越级解聘员工 为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 有利于形成最佳项目小组 只要员工自己同意 欲流 向的部门负责人同意 员工可在中心所属各部门自由流动 高淘 汰制 高流动性 三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三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工程实验室是一个以技术创新为目标的科研实体 因此知识 产权保护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必须要对重要科研成果实 施专利申请与保护 加强专利权和专有技术管理力度 工程实验室内部设有专门管理知识产权的专利管理人员 负 责相关知识产品的对外保护与调查 员工都必须遵守企业保密制 度 并严格规范保密与知识使用的标准规范程序 为保护知识产 权提供基础保障 借助公司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工程实验 室的各项科研成果也必将处于完善的产权管理之下 工程实验室 将针对中心实际 进一步完善现有制度 为现代化管理奠定良好 的基础 第七章 建设方案 第一节 建设规模 本项目新增建筑面积 6240 平方米 其中包括 1 材料研究实验室 建筑面积 240 平方米 2 热处理研究实验室 建筑面积 312 平方米 3 工艺研究实验室 建筑面积 4800 平方米 4 产品综合实验室 建筑面积 360 平方米 5 产业化研究实验室 建筑面积 240 平方米 6 其他产品研究实验室 建筑面积 288 平方米 购置国内外先进的基础研发设备和仪器 31 台 套 第二节 建设内容 项目通过建设工程实验室 购置先进的设备和仪器 建立动 车组弹簧新材料工程实验室研发平台 从事动车组弹簧及材料技 术的攻关和关键工艺的试验以及制定产品的制造方案 从技术上 和工程上支持某弹簧有限公司进行动车组弹簧及材料技术科研开 发和产业化转化等 一 技术方案一 技术方案 1 技术研究方案 本项目工艺设计方案是在现有动车组弹簧材料生产工艺基础 上进一步提高弹簧的疲劳寿命 材料的使用 热处理工艺 其所 依托的基础是某弹簧有限公司动车组弹簧制造生产线的工艺 借 助于现工艺方案的平台 具体各个实验室研究内容介绍如下 1 材料实验室 1 研究内容 不同的弹簧材质 同材质成分微差时机械性能的变化 2 技术水平 能进行国内外材料对比分析 能进行材料微差分析 3 功能 进行材料低倍分析 材料机械性能分析 材料折断分析 2 热处理实验室 1 研究内容 各种弹簧钢不同热处理参数所形成的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及 其对弹簧疲劳寿命的影响 2 技术水平 此实验室的所有设备均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仪器 所有人员 配置要求均在本科相关专业以上 力争将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同行 业领先水平 3 功能 进行热处理金相分析 进行断裂分析 3 工艺实验室 1 研究内容 川琦 西门子 庞巴迪 阿尔斯通动车簧原材料的技术条件 国内外材料差异其对弹簧疲劳寿命的影响 2 技术水平 具备弹簧加工工艺编制水平 明确各工序加工原理 基本 了解国内外加工工艺区别 3 功能 对弹簧热处理原理进行分析 验证其与原材料间的相互影响 4 其他产品研究试验室 1 研究内容 研究本室所负责业务涉猎的专业国内外水平 如化学成分 表面处理等 2 技术水平 集团人力资源部大力引进行业内多名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 聘请专业能力极强的海归博士 国外专家 投资上千万人民币 兴建具有国家级水平的先进实验室 在同行业内具有绝对的领头 地位 实验室内配备国内外先进的试验仪器 能够完成动车组弹 簧的全部试验 试验成果真实可靠 能够进行国际最新产品领域 研发 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5 产业化研究实验室 1 研究内容 国内外弹簧材料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弹簧制造工艺水平 弹 簧制造设备水平及设备造价 弹簧用量及发展方向 2 技术水平 能将实验室数据转化成产业所需设备及产业规模有机结合并 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6 涉外其他相关产品研究实验室 涉外其他弹簧材料相关研究实验室 为了充分发挥该公司在 弹簧行业的带头作用 特设立涉外弹簧及材料相关研究实验室 可以与其他弹簧行业的企业及相关院校共同开展研究工作 从而 充分带动整个弹簧行业的发展 2 实验和研究流程图 技术可行性分析 测试 中试 方案评审论证 技术设计方案 研发任务书编制国内外技术状况 技术开发 技术实现 技术服务 改进设计 二 设备方案二 设备方案 工程实验室的设备建设方面 根据市场及研究的需求确定设 备的规格和数量 公司原车间和工程技术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保管理员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员工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矿业工程师笔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宠物针灸AI面试题集
- 2025年养老驿站管理员招聘面试问题及答案集
- 2025年幼儿园招聘笔试模拟题
- 顺丰通关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安全员考试安全生产选择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电力电缆安装运维中级模拟题集
- 2025年彩票销售精英选拔考试题集
- 矿床学全套教学课件
- HG-T 6038-2022 聚乙烯蜡微粉
- 全册(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 2024年山东高速投资控股限公司校园招聘9人重点基础提升难、易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石油吊装安全经验分享
- 法院结案书样本合集3篇
- 游标卡尺使用培训课件
- 《国际中文教育概论》课件 第三章 国际中文教育与跨文化教育
- pvc板材生产工艺流程图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 软件使用授权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