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病虫害防治PPT课件.ppt_第1页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PPT课件.ppt_第2页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PPT课件.ppt_第3页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PPT课件.ppt_第4页
茶叶的病虫害防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叶 二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 1 茶白星病 症状 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 初生针头大的褐色小点 后渐扩大圆形小病斑 直径小于2毫米 中央凹陷 呈灰白色 周围有褐色隆起线 后期病斑散生黑色小粒点 一张嫩叶上多达百多个病斑 防治方法 加强管理 增施有机肥 增强树势 提高抗病力 在春茶萌芽期喷药保护 可用70 甲基托布津或50 多菌灵1000倍 隔7天左右再喷一次 2 茶饼病又名茶叶肿病症状 危害嫩叶 嫩梢 叶柄 病叶制成茶味苦易碎 初期叶上出现淡黄色水渍状小斑 后渐扩大成淡黄褐色斑 边缘明显 正面凹陷 背面突起成饼状 上生灰白色粉状物 后转为暗褐色溃疡状斑 防治方法 茶饼病可通过茶苗调运时传播 应加强检疫 勤除杂草 茶园间适当修剪 促进通风透光 可减轻发病 增施有机肥 提高抗病力 冬季或早春结合茶园管理摘除病叶 可有效减少病菌基数 采摘茶园于发病初期喷用70 甲基托布津或20 粉锈宁1000倍 10 15天再喷一次 3 茶炭疽病症状 主要症状成叶或老叶 病斑多从叶缘或叶尖产生 初为水渍状 暗绿色圆形 后渐扩大或呈不规则形大病斑 色泽黄褐色或淡褐色 最后变灰白色 上面散生黑色小粒点 病斑上无轮纹 边缘有黄褐色隆起线 与健部分界明显 防治方法 加强茶园管理 提高茶树抗病力 发病初期喷施70 甲基托布津1000 1500倍或百菌清500 800倍 4 茶云纹叶枯病 又称叶枯病 症状 主要危害老叶 嫩叶 果实 枝条上也可发生 病斑多发生在叶尖 叶缘 呈半圆形或不规则形 初为黄褐色 水渍状 后转褐色 其上有波状轮纹 形似云纹状 最后病斑由中央向外变灰白色 上生灰黑色小粒点 沿轮纹排列 发病规律 该病在高温 20 以上 高湿 相对湿度80 以上 条件下发病最盛 树势衰弱 管理不善 遭受冻害 虫害的茶园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参照茶炭疽病 5 茶轮斑病症状 以成叶和老叶上发生较多 先从叶尖 叶缘产生黄绿色小点 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 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病斑褐色 有明显的同心圆状轮纹 后期中央变灰白色 上生浓黑色较粗的小粒点 沿轮纹排成环状 发病规律 该病菌从伤口侵入茶树组织产生新病斑 高温高湿的夏秋季发病较多 防治方法 参照茶炭疽病 2 虫害害虫种类 对茶树影响较大的害虫主要是小绿叶蝉 螨类 蚜虫 黑刺粉虱等 防治措施 对这些害虫必须以农业防治为主 农药防治为辅 1 绿叶蝉成虫体长3 4毫米 黄绿至绿色 头顶中央有一个白纹 两侧各有一个不明显的黑点 复眼内侧和头部后绿也有白纹 前翅绿色半透明 后翅无色透明 雌成虫腹面草绿色 雄成虫腹面黄绿色 卵长约0 8毫米 香蕉形 头端略大 浅黄绿色 若虫除翅尚未形成外 体形和体色与成虫相似 症状 以成虫 若虫刺吸茶树嫩梢嫩枝汁液 芽叶萎缩或卷曲 硬化 芽节间缩短 新芽减少 芽尖 叶缘变红褐色焦枯 严重的新叶脱落 防治方法 预测虫情 及时防治 经常检查 每百叶有虫 夏茶达6头 秋茶达12头 开始用药 分期分批及时采茶 减少虫卵量 清除杂草 减低虫源 使用药剂 1 联苯菊酯 2 唑虫酰胺 3 茚虫威 持续时间长 促进茶叶长势 4 丁醚脲 大小虫都能打死 可杀螨 在晴天早上或傍晚 有光照 时喷洒 7 8天打药一次 1天见效 5 呋虫胺 持效期长 可达20 25天 能提升茶叶品质 使叶片嫩黄 触手柔软 促进生长 杀虫谱广 对蚜虫 棒棒虫 螨都有效 2 茶蚜症状 茶蚜多聚于新梢叶背常以芽下一 二叶最多 以口针刺进嫩叶组织内不时尽力吸食 致芽叶萎缩 伸长停止 甚至芽梢枯死 其排泄物 蜜露 不仅污染嫩梢且能诱发煤病 防治方法 1 及时分批多次采摘 2 注意保护天敌 如瓢虫 草蛉 食蚜蝇等捕食性天敌和蚜茧蜂等寄生性天敌 3 危害较重的茶园应采用农药防治 施药方式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 药剂可选用10 吡虫啉 平均10 15g 亩 80 敌敌畏 平均50 60ml 亩 50 辛硫磷 平均50ml 亩 尤其要喷湿叶背 3 茶尺蠖 俗名棒棒虫 拱背虫 形态茶尺蠖成虫体长9 12mm 翅展20 30mm 雄蛾较小 头部小 复眼黑色近球形 触角丝状 灰褐色 全体灰白色 头胸背面厚被鳞片和绒毛 翅面疏被黑褐色鳞片 茶尺蠖幼虫末龄幼虫体长26 30mm 体圆筒形 头部褐色 初孵幼虫黑色 体长1 5mm 头大 胸腹部各节均具白纵线及环列白色小点 茶尺蠖蛹长10 14mm 长椭圆形 雄蛹较小 赭褐色 头部色较暗 茶尺蠖卵长1mm 椭圆形 初绿色 后变灰褐色 孵化前为黑色 常数十粒至百余粒成堆 上覆白色絮状物 症状 主要是幼虫危害 吃嫩叶 幼虫咬食叶片成弧形缺刻发生严重时 将茶树新梢吃成光秃 仅留秃枝 致树势衰弱 而寒力差 易受冻害 防治方法茶尺蠖深耕灭蛹秋冬季深耕施基肥进行灭蛹 清除树冠下表土中的蛹 减少虫源 茶尺蠖人工捕杀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习性人工捕杀 茶尺蠖药剂防治该虫1 2代发生较整齐 3代有世代重叠现象 生产上消灭3代前的茶尺蠖 对控制全年为害具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重视7 8月防治 该虫喜在清晨和傍晚取食 最好安排在4 9时及15 20时喷洒效果好 药剂用甲维盐 高效氯氰菊酯 4 螨类 雌成螨椭圆形 体长0 2 0 25毫米 初为乳白色 渐转淡黄至黄绿色 半透明 足4对 第4对足跗节上有一根鞭状纤细长毛 雄成螨近菱形 体稍小 体长约0 18毫米 呈菱形 淡黄至橙黄色 卵椭圆形 无色透明 卵壳上有纵向排列整齐细小的网状灰白色圆形蜡质小点 幼螨椭圆形 乳白色 足3对 背部有黄纹2道 将全体分为前足体 后足体和末体3部 幼螨经一次静止期 脱皮后即变为成螨 症状 成螨 若螨刺吸叶片汁液 叶片产生红褐色锈斑或叶脉变黄 芽叶萎缩或卷曲 严重的枝叶干枯 呈现铜红色 防治方法 加强茶园管理 及时分批采摘 清除落叶 早期喷灌 秋茶采后统一用波美0 5度以内的石硫合剂清园 药物防治 用阿维菌素 嘉育等药剂 成虫 体橙黄色 薄敷白粉 复眼肾形红色 前翅紫褐色 上有7个白斑 后翅小 淡紫褐色 卵新月形 长0 25mm 基部钝圆 具1小柄 直立附着在叶上 初乳白后变淡黄 孵化前灰黑色 若虫 体长0 7mm 黑色 体背上具刺毛14对 体周缘泌有明显的白蜡圈 共3龄 初龄椭圆形淡黄色 体背生6根浅色刺毛 体渐变为灰至黑色 有光泽 体周缘分泌1圈白蜡质物 2龄黄黑色 体背具9对刺毛 体周缘白蜡圈明显 蛹椭圆形 初乳黄渐变黑色 蛹壳 椭圆形 长0 7 1 1mm 漆黑有光泽 壳边锯齿状 周缘有较宽的白蜡边 背面显著隆起 胸部具9对长刺 腹部有10对长刺 两侧边缘雌有长刺11对 雄10对 5 黑刺粉虱 症状 若虫聚集叶片背面刺吸汁液 排出 蜜露 引起煤烟病发生 叶片正面覆盖污霉状霉层 虫体周围有一圈白色腊圈 形式黑芝麻粒 防治方法 1 剪除密集的虫害枝 使果园通风透光 及时中耕 施肥 增强树势 提高植株抗虫能力 2 保护天敌 黑刺粉虱的天敌种类很多 包括寄生蜂 捕食性瓢虫 寄生性真菌 3 黑刺粉虱的防治指标为平均每张叶片有虫2头 即应防治 当1龄幼虫占80 2龄幼虫占20 时即为防治适期 可用20 甲氰菊酯乳油或25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 在5月中 下旬 10月上旬施药 6 象甲类 茶丽纹象甲 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6 7mm 灰黑色 体背具有由黄绿色闪金光的鳞片集成的斑点和条纹 腹面散生黄绿或绿色鳞毛 触角膝状 柄节较直而细长 端部3节膨大 鞘翅上也具黄绿色纵带 近中央处有较宽的黑色横纹卵 椭圆形 黄白至暗灰色 幼虫 幼虫体长5 0 6 2mm 乳白至黄白色 体多横皱 无足 蛹 长椭圆形 长5 0 6 0mm 黄白色 羽化前灰褐色 头顶及各体节背面有刺突6 8枚 胸部的较显著 症状 成虫咬食茶树嫩叶和成叶 形成半环状缺刻 严重时仅留主脉 防治方法 1 人工捕杀 在茶行间铺上薄膜 迅速抖动树体 成虫假死性掉落 集中消灭 2 采后翻耕土壤 破环害虫越冬场所 3 药物防治 可用27 辛硫三唑磷乳油 或20 甲氰菊酯乳油进行防治 时期 在5月 6月下旬成虫发生盛期 树冠和土面施药1 2次 7 毒蛾类 茶毛虫 黑毒蛾 茶毛虫 黑毒蛾 症状 在幼虫咬食叶片 严重时可连同芽叶 嫩梢 树皮 花果咀食殆尽 对茶园造成毁灭性症状 同时其幼虫体上长有黄色毒毛 触及人体皮肤后会引起红肿痛痒 脱皮后脱皮壳和毒毛随风飘散 使人经过茶园也会产生过敏反应 直接影响采茶和茶园其他农事活动 防治方法 利用初孵幼虫群集性人工捕杀 利用其假死性震落捕杀 结合中耕翻坦枯枝落叶 灭杀虫蛹 药剂防治 在1 2龄幼期喷施天霸可湿性粉剂800 1500倍液 在其他虫期也可喷洒50 杀螟硫磷或2 5 溴氰菊酯6000倍液 缺素症状缺钙 未老株先衰 幼叶边黄卷枯粘 根尖细脆腐烂死 茄果烂脐株萎蔫 缺钙先看幼嫩叶 植株未老就衰 凋萎坏死生长点 叶片皱缩边卷 叶尖弯钩缘枯焦 株倒蔟生结少 根尖细脆易腐烂 幼叶曲卷叶尖枯 缺镁 缺镁后期植株黄 老叶脉间变褐亡 花色苍白受抑制 根茎生长不正常 变态发生中后期 先看老叶始失绿 尖缘脉间色泽变 淡绿变黄紫色显 基部中央逐扩展 网状脉纹清晰见 叶脉显绿无异样 植株大小如往常 3 缺硫 缺硫后期受抑制 幼叶脉黄老叶白 分根稀少茎细长 结实少迟上不来 蔬菜缺硫看植株 全株叶片淡 黄 绿 叶片褪绿先看脉 幼叶老叶细对比 叶脉叶肉都失色 严重老叶变黄白 幼枝老叶症状显 叶片细小向上卷 叶片硬脆提早落 花果延迟结荚少 缺硼 尖白生长难 新叶粗红有焦斑 块根空心根尖死 花而不实 最明显 缺硼先看幼嫩尖 花而不实易常见 植株尖端易发白 顶芽生长易枯萎 生长点下易萌生 植株分枝成丛状 新叶粗糙成淡绿 叶片皱缩变脆易 柄茎粗短常开裂 水渍斑点环状节 缺铁 缺铁植株矮 失绿先顶端 新叶肉黄枯 果树梢焦干 缺铁先看枝顶心 叶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