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GMP与规划_第1页
2-3 GMP与规划_第2页
2-3 GMP与规划_第3页
2-3 GMP与规划_第4页
2-3 GMP与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GMP与药厂总体规划 一 厂址选择 应在大气含尘 含菌浓度低 无有害气体 自然环境好的区域 见教材第23页表2 6 2 7 应远离码头 铁路 机场 交通要道以及散发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厂 仓贮 堆场等严重空气污染 水质污染 振动或噪声干扰的区域 如不能远离严重空气污染区时 则应位于其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或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交通便利 通讯方便 因为药厂运输较频繁 要在市场中寻求生存发展 确保水 电 汽的供给 充足良好的水源 电源 应有长远发展的余地 要节约用地 珍惜土地 选厂址时应考虑防洪 必须高于当地最高洪水位0 5m以上 二 总体规划 1 厂区划分和组成 厂区可按不同方式划分 如按功能可划分为生产区 辅助区 动力区 仓库区 厂前区等 总的说来一般药厂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主要生产车间 原料 制剂等 2 辅助生产车间 机修 仪表等 3 仓库 原料 成品库 4 动力 锅炉房 空压站 变电所 配电间 冷冻站 5 公用工程 水塔 冷却塔 泵房 消防设施等 6 环保设施 污水处理 绿化等 7 全厂性管理设施和生活设施 厂部办公楼 中央化验室 研究所 计量站 食堂 医务所等 8 运输道路 车库 道路等 上海东方制药厂总图 2 总体布置 规范 第八条指出生产 行政 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 不得相互妨碍 根据这个规定 结合厂区的地形 地质 气象 卫生 安全防火 施工等要求 在进行制剂厂区总平面布置时应考虑以下原则和要求 1 厂区规划要符合本地总体规划要求 2 厂区进出口及主要道路应贯彻人流与货流分开的原则 洁净厂房周围 道路面层应选用整体性好 发尘少的材料 3 厂区按行政 生产 辅助和生活等划区布局 4 行政 生活区应位于厂前区 并处于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上海汉殷制药厂总图 5 厂区中心布置主要生产区 而将辅助车间布置在它的附近 生产性质相类似或工艺流程相联系的车间要靠近或集中布置 6 洁净厂房应布置在厂区内环境清洁 人物流交叉又少的地方 并位于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与市政主干道不宜少于50m 原料药生产区应置于制剂生产区的下风侧 青霉素类生产厂房的设置应考虑防止与其它产品的交叉污染 7 运输量大的车间 仓库 堆场等布置在货运出入口及主干道附近 避免人 货流交叉污染 8 动力设施应接近负荷量大的车间 三废处理 锅炉房等严重污染的区域应置于厂区的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变电所的位置考虑电力线引入厂区的便利 9 危险品库应设于厂区安全位置 并有防冻 降温 消防措施 麻醉药品和剧毒药品应设专用仓库 并有防盗措施 10 动物房应设于僻静处 并有专用的排污与空调设施 11 洁净厂房周围应绿化 尽量减少厂区的露土面积 一般制剂厂的绿化面积在30 以上 铺植草坪 不宜种花 表2 8 12 厂区应设消防通道 医药洁净厂房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如有困难可沿厂房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图形讲解 厂前区无菌生非无菌原料车间锅炉房污水站产车间生产车间 上风侧 下风侧 海正药业 汇仁集团 芜湖凤凰松药业 合肥利民药业 3 总图管线综合布置 管线敷设方式 1 直埋地下敷设 适宜于有压力或自流管 特别对有防冻要求的管线多采用此方式 优点 施工简单缺点 检修不便 占地较多埋设顺序一般从建筑物基础外缘向道路由浅至深埋设 如电讯 电缆 电力电缆 热力管道 压缩空气管道 煤气管道 上水管道 污水管道 雨水管道等 埋设深度与防冻 防压有关 水平间距根据施工 检修及管线间的影响 腐蚀 安全等决定 2 地沟敷设优点 地沟敷设管路隐蔽 不占用空间 不影响厂区美观 与直埋敷设相比 管线的安装 检修较为方便 缺点 修建费用高 管路安装 检修不如架空敷设方便 一般不适用于输送有腐蚀性及有爆炸性危险介质的管路 有些管线不能同沟敷设见表2 9所示 不适宜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 地沟的型式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通行地沟即人可站立在其中进行管路安装 检修的地沟 适用于管道数量多 地下水位不高 管路和阀门需常检修的情况 最小不应低于1 8m 沟内通道宽度不小于0 6m 盖板一般不需经常开启 每隔一定的间距必须设置人孔 管道膨胀节 疏水点 排水点以及地沟排水点附近也需设置人孔 不通行地沟即人不能站在其中进行管路安装 检修的地沟 这种地沟适用于管道数量较少 管路不常检修的情况 一般地沟内的净高0 7 1 2m 绝大部分盖板必须是可开启式的 半通行地沟介于可通行和不通行之间的地沟 这种地沟适用于管道数量较多 地下水位较浅 管路需常检修 位于不经常通行的地点 半通行地沟的净高一般小于1 6m 地沟设计的一般要求 沟底应有不小于2 的纵向坡度 必要时需设置排水沟 在最低处设置排水管 地沟穿越道路时 对于通行地沟和半通行地沟 其穿越道路部分的盖板可不用开启 不宜直接用地沟盖板充当道路面 对于不通行地沟 其穿越道路部分的盖板必须是可开启的 地沟盖板是作为道路面的部分 应考虑荷载 地沟主干线应尽量沿道路走向并靠近道路单边设置 地沟转向以90度直角为宜 并尽量做到以最短距离实现最佳功能 敷设于地沟内的管道应尽量采用焊接连接 采用波纹管膨胀节来解决管道热力补偿问题 3 架空敷设将管线架空于管线支架或管廊上 低支架2 2 5m高支架4 5 6m中支架2 5 3m优点 维修方便 节约投资 除消防上水 生产污水及雨水下水管外均能架空敷设 4 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1 管线布置应使管线之间及与建筑物之间在总图布置上相协调 2 管线布置应短捷 顺直 适当集中 并与建筑物 道路的辅线相平行 3 干管宜布置在主要用户及支管较多的一边 4 尽量减少管线间及与道路的交叉 当必须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